在註冊商標時,必然會經歷一個繁瑣卻特別重要的環節:選擇類別。也許有人認為商標類別不需要太細緻,只要粗略選擇對大類就行。但其實沒那麼簡單,從45個大類到大類下面的小項,都需要申請人認真選擇。
什麼是「商標的類別」
商標類別,由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將現有的商品與服務進行劃分,把某些存在特定聯繫、容易造成誤認的商品或服務組合到一起編制而成,並記錄在《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中。《區分表》會定期進行修改,增減目前出現或消失的商品與服務。目前知識產權局使用的是《區分表2020版》。
商標一共有45個大類,每一類下有若干小項,基本涵蓋了所有商品與服務。其中第1-34類為商品類別,第35-45類為服務類別。
商標類別的重要性
《商標法》第五十六條規定:註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准註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這表明了在商標經過核准註冊後,不可隨意改變商標圖樣,也不能超越核定商品範圍使用商標。否則,超出範圍的部分將不受到法律保護。關於這一點,無印良品的例子已經給企業們敲響了警鐘。
說到「無印良品」,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的「MUJI 無印良品」品牌。確實,這家來自日本的公司近些年來發展迅速,在國內很多城市都有線下門店。
但其實,中國也有家叫「無印良品」的售賣生活用品的店,該門店所屬的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21日。銷售範圍與日本「MUJI 無印良品」店鋪的銷售範圍大致相同,手裡還握有第1561046號「無印良品」商標的使用授權。
為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多次向知識產權局對第1561046號「無印良品」商標提出異議、撤銷申請,但均被駁回。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的申請被駁回後,北京無印良品公司隨即對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提起訴訟,主張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生產、銷售的浴巾、面巾、被套、枕套、毛圈毯、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侵犯其商標專用權。
法院審理認為,「地巾」上的「無印良品」商標在2405群組,而「浴室防滑墊」上的「無印良品」商標在2703群組,兩者應理解為系不同種類的商品。被控侵權的浴室用腳墊是棉織品,從功能、用途上看應屬於地巾,而非浴室防滑墊。因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在浴巾、面巾、被套、枕套、毛圈毯、浴室用腳墊等被控侵權商品及商品包裝上和商品宣傳推廣中使用與涉案商標相近似的「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標識,侵害了原告對涉案商標享有的註冊商標專用權。而被告的「MUJI」品牌是否具有知名度,不能成為其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原告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商標的理由。因此判決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停止侵害、消除影響並賠償原告損失共計62萬餘元。
法院特別提醒,企業應嚴格按照《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中的商品分類進行使用,避免進入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的範圍。
如何選擇商標類別?
企業應嚴格按照《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2020》中的大類和小項進行選擇,不可胡編亂造。註冊商標前,企業可自行上網查詢《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電子版及紙質書籍,認真考慮申請的大類和小項,儘量將所涉及的產品和業務都包含其中。
目前許多企業都會委託代理人進行商標申請,由代理人輔助進行類別選擇。小果要提醒的是,雖然這項繁瑣的工作有代理人幫助完成,但企業自身還是需要引起重視。
知依昇平臺依靠大數據+近似算法,用人工智慧快速準確地對註冊商標進行成功率星級評估,成功率可達80%!是企業商標申請的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