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貸款平臺註冊過,如果不註銷會影響徵信」「辦理過校園貸,國家要收回額度」「清空分期樂貸款APP內的額度」......連日來,不少騙子利用上述理由,大肆進行詐騙活動。受害人中包括多位在校大學生。
因註冊分期樂
要把錢借出來清除額度?
案例一
2019年4月3日,某大學學生帥某,接到一個手機來電,對方稱帥某身份被冒用,在「分期樂」的網站有一個額度為10000元的借款帳號,但是按照國家政策,嚴禁在校大學生在分期樂平臺上有任何帳號,要求帥某要把帳戶註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
同時對方告知註銷辦法,要求帥某在美團借款平臺上借款5000元轉給對方,對方就會幫助註銷「分期樂」平臺的帳號,同時美團的借款由對方來還。於是帥某就按照對方的要求借款5000元並轉帳給對方。直到帥某撥打「分期樂」官方客服電話,這才發現這個「對方」其實是騙子!
案例二
近期,大學生溫某同樣接到一個來電,自稱「分期樂」的工作人員,告知溫某需要操作取消分期樂的額度,否則會影響徵信。
而對方告知需要將「分期樂」的10000元額度解出來,然後轉到他們所謂的「對公帳戶」清零。溫某將錢轉到對方指定的帳戶後,對方又稱還有兩個附屬平臺(馬上金融、美團借錢)裡面的額度要解出來才能清零,於是溫某分別在馬上金融和美團借錢裡面借了3000、6000元,轉入對方的提供的銀行帳號內,後來才發現被騙。騙子為了獲取信任,還給溫某發來所謂的工作照。
還有另一種情況
騙子利用不法手段獲得個人網貸情況
以清除記錄為藉口讓你連續網貸
持續入套!
借過校園貸
卻要你在其他平臺借款清除記錄?
案例一
4月10日,周某接到一個自稱愛財科技的電話,對方準確說出周某的個人信息,稱周某的信息被登記在校園貸裡,如果不註銷會影響徵信,周某就相信了。
於是按照對方的要求下載了小米微貸、拍拍貸、360借條,對方說要註冊一下把裡面的額度都借出來轉入他們公司的幾個個人銀行帳戶進行清算,同時對方還要周某從支付寶螞蟻借唄、微信的微粒貸、微博錢包等處把錢借出來。於是當天周某迷迷糊糊下載了多個金融APP,從六個平臺中借款115600元,全部轉入騙子提供的帳號中。
而等待周某的是漫漫還款道路。
案例二
4月6日,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吳小姐報警稱,她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分期樂」貸款平臺的工作人員。對方稱,吳小姐在讀大學時註冊的「分期樂」被定性為校園貸,其註冊信息需要註銷。因為吳小姐在校期間確實有在該平臺申請過貸款,於是就相信了對方。
之後,對方稱可以幫吳小姐註銷帳戶,不過前提是她必須按要求先到各大貸款平臺註冊並借款,隨後把這些借款轉給「公司」帳號「做流水」,才能完成註銷。
為什麼要這麼做?對方解釋說,一方面是為了「防止他人借用吳小姐的身份信息到網貸平臺註冊」,另一方面是為了將吳小姐名下的借款額度清零,只有這樣,才能註銷之前的貸款帳戶。此外,「工作人員」還承諾,會在註銷「分期樂」帳號成功後,一併幫吳小姐把這些借款記錄消除。就這樣,吳小姐完全信任了對方。
於是,吳小姐按照對方的提示,註冊申請了「360借條」「美團借款」「拍拍貸」三個平臺的貸款,共計1.7萬元,隨後通過掃描二維碼將這筆錢轉帳給對方。
轉帳完後,吳小姐心裡有些疑慮,撥打110諮詢才發現被騙。
案例三
3月24日,張某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要回收之前學校給學生註冊過的貸款額度,將這個額度註銷掉。對方稱註銷的辦法就是去註冊新的貸款APP,將新額度的錢借出來去抵消舊的校園貸額度。
張某信以為真,就按照騙子說的,註冊了小米貸款APP,並將5500元額度借出來,轉入對方的微信號內,隨後騙子又說,還需要幾個貸款APP的額度抵充,於是又指引張某去借了中郵錢包、分期樂、度小滿、馬上金融等平臺,總共被騙35100元。
近期發生的這一詐騙類型,大量出現讓受害人去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借款的情況,當受害人錢借到後,再讓其將錢轉入特定帳號或者直接掃描二維碼支付。因此很多群眾固有的思維「我的帳戶又沒有錢,不用擔心被騙」就要推翻了,騙子讓你先借錢,再騙你!
當前我國網際網路金融產品發展迅速,大量網際網路公司紛紛推出借款平臺,對於個人借貸,僅需要填寫相關資料,上傳照片,借貸的錢就會迅速下放。與此同時,網際網路黑產又不斷收集各個平臺的借款信息,詐騙分子可以輕易的獲取到借款人的詳細資料(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住址等),過精準的個人信息,以各種藉口,讓受害人進行借款,進而再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
1、不存在註銷網貸帳戶的操作,只要你按時還清貸款,就不會影響到個人徵信,同時切記個人徵信是無法人為修改。
2、一旦接到此類自稱網貸平臺工作人員的電話,一定要提高警惕,對於存疑的事項,要登陸官方平臺或官方客服諮詢。
3、一旦被騙,要保存相關材料,立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