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3位家長不同回答,成就娃不同的格局

2020-09-20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每個媽媽有了小孩後,都會被問及各種問題,比如:「媽媽,晚上時,太陽公公跑到哪裡去了呀」,「媽媽,月亮和星星,白天怎麼不出來啊?」

這些幼稚的問題,媽媽很容易就能搪塞過去。但是,生活裡的某些問題,卻真的很難回答。比如:「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一旦回答錯了,很可能會讓孩子陷入沉思,甚至還可能會改變孩子的格局。


「媽媽,你為什麼去上班?」三位媽媽的回答,最後一個媽媽最機智

A:你爸爸賺錢少,養不活家

小美很乖巧,她也是個小話嘮。周末那天,媽媽做好飯後,就著急換衣服,準備出去上班了。小美剛爬起床,看見媽媽正在換裝,就抱著媽媽問:「媽媽,你要去哪裡呀?」

媽媽摸了摸小美的腦袋,然後推開了小美,告訴她說:「乖,聽話,快去吃飯吧!媽媽要去上班了。」

小美拽著媽媽不讓媽媽走,圍著媽媽問東問西,「媽媽,你可不可以不去上班啊?」

媽媽愣了一下,不知道怎麼回答,乾脆就把責任推給了老公:「我不去上班不行啊,你爸爸賺錢少,養不活家啊!」

聽了這話,小美委屈極了,她對媽媽說:「媽媽,我可以少吃一點,我很心疼你,你不要去上班了好不好?我們換個爸爸!

分析:當媽媽把責任推給老公,嫌棄老公賺錢少,孩子的心裡肯定會很難過。

孩子可能會因為愛媽媽,就把恨意轉嫁到爸爸的身上,從而討厭爸爸的「無能」

這樣的孩子,很難打從心裡愛爸爸。媽媽的一句回答,卻離間了這個家。

B:媽媽上班,是為了掙錢,為了供你上學

小麗家裡條件很普通,爸媽都是工薪族。小麗每天起床後,都會看見媽媽留在桌子上的字條:飯在桌子上,吃完了,鎖好門,乖乖上學校。落款留言處,籤著媽媽兩個字,還會畫上一個小笑臉。

每天,小麗都是一個人去上學,她看見別的同學都有爸媽送,小麗很羨慕。

有一回,她就給媽媽留了字條,詢問媽媽:「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呢?」

結果,媽媽看了後,回復小麗說:「為了你啊,為了掙錢,供你上學唄!」

從那之後,小麗總是悶悶不樂。

分析:小孩子想得到媽媽的陪伴,希望媽媽能跟別的小孩媽一樣,送自己去上學。小孩子這種精神上的需求,跟生理上的需求,比如渴了、餓了,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只可惜,有的家長不理解,不僅忽視了,還會錯誤的拒絕孩子,導致雪上加霜。

小孩子聽見媽媽說,上班是為了掙錢,為了供養他上學。那麼,孩子可能會有負疚感,帶著歉意去學習

還有可能破罐子破摔,不想好好學習了,只想換媽媽陪著自己。

C:媽媽上班,是想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這位媽媽在小孩問她,為什麼要上班時,她回答孩子說:「媽媽上班,是想奮鬥,想變得更優秀!」

簡單的一句話,讓孩子意識到,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奮鬥,就可以變得更優秀。

這樣的回答很機智,既沒有排擠孩子的爸爸,也沒有把壓力轉嫁給孩子。

孩子聽了媽媽這樣的回答,心裡會充滿好奇感。孩子可能會想,上班為什麼會讓人變優秀呢?我長大了,是不是也要上班呢!

孩子會羨慕媽媽是個大人,會爭取努力學習,快點長大。同時,孩子還會對媽媽高度認可,會更加尊重媽媽。

媽媽不同的回答,孩子感受到的是不一樣的「高度」

如果說,前兩位媽媽的回答,只停留在「一樓」的水平。那麼,很顯然,第三位媽媽的回答,就更上了一層樓,層次更高些,更有高度了。

高度不同,孩子的眼界自然不同,格局也會不一樣。

舉個例子來說:鄰居家有兩個孩子,他們的媽媽每次努力加班,都會在回家後抱怨:

「錢太難掙了,真是太累了,要不是為了孩子,我可真想辭職不幹了。」

結果,兩個孩子的精神壓力很大,只要一學習,就會想到媽媽的辛苦,考試成績差一點,都會覺得有負疚感。兩個孩子越來越內向,徹底被壓力壓垮了。

當媽媽把負能量,傳遞給孩子時,孩子會受到衝擊。即便孩子再正能量,但當孩子吸收了過多來自媽媽的負能量後,正能量也會被抵消掉很多,孩子很難真正的享受快樂。

媽媽的一句回答,卻會影響到孩子的格局,讓孩子擁抱不同的世界。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媽媽,為什麼我們要租房子」,三種不同回答,決定孩子不同格局
    「媽媽,為什麼我們要租房住?」當小雅聽到女兒突然提出這一個問題,一時間竟不知道要如何作答。小雅之所以會被女兒問得啞口無言,其實這對於小雅來說是一個痛,其他孩子都能夠住在自己家裡,而自家女兒卻只能夠住在出租屋裡。
  • 「媽媽,你為什麼去上班?」媽媽不同回答決定孩子格局,值得學習
    ,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是選擇在家陪孩子,還是選擇上班呢?在如今市場經濟下,社會上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會存在落差,如果在家陪孩子或去上班,當孩子發現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父母時,做家長的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避免產生自卑感呢?看看媽媽不同回答,或許能給你一些啟迪。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格局
    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孩子默默地低下了頭:「原來我讓媽媽那麼累。」另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呢?」這位媽媽回答:「因為媽媽要學習新的知識、結交新的朋友、不被社會淘汰呀,就像你是學生,就要好好學習,要和朋友好好相處一樣。」兩種不同的回答,背後體現的是兩種不同的價值觀。
  • 【愛課堂】「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格局!
    ▼「媽媽(爸爸),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在網上,我曾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孩子默默地低下了頭:「原來我讓媽媽那麼累。」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格局!
    父母對待工作的認知,決定了孩子看待事物的眼界和格局。來源 | 網絡「媽媽(爸爸),你為什麼要去上班?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孩子默默地低下了頭:原來我讓媽媽那麼累。另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呢?
  • 「媽媽,你為啥要去上班?」,2位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世界觀
    導讀:「媽媽,你為啥要去上班?」,2位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世界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你為啥要去上班?」,2位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世界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爸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家長的回答方式,決定孩子格局
    導讀:「爸爸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家長的回答方式,決定孩子格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家長的回答方式,決定孩子格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爸爸,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格局
    美國著名青少年學家阿黛爾·法伯曾說:「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當孩子問「你為什麼要上班」這個問題,體現的正是孩子對外界的思考,這個時候,父母的回答非常重要。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日後的格局。
  • 【奇樂分享】「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格局!
    「媽媽(爸爸),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
  • 「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若你這樣回答,會慢慢地毀掉娃的格局
    導讀:「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若你這樣回答,會慢慢地毀掉娃的格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若你這樣回答,會慢慢地毀掉娃的格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好文分享|「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格局
    「媽媽(爸爸),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孩子默默地低下了頭:原來我讓媽媽那麼累。另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呢?
  • 「媽,上學好累啊」,3位媽媽的不同回答,決定孩子今後不同格局
    而在家庭教育中,媽媽的教育方式,佔了主導地位。當聽到「媽媽,上學好累呀!」,媽媽的3種不同回答,決定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曾經有人算過這樣一筆帳,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學到本科畢業一共16年,都不上學去賺錢,那麼到那個時候,他至少會有50萬。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回答,太贊啦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A: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B:我不上班,錢從哪裡來,你的零食玩具從天上掉下來啊!C:因為媽媽要學習新的知識、結交新的朋友、不被社會淘汰呀,就像你是學生,就要好好學習,要和朋友好好相處一樣。
  • 「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媽媽(爸爸)?」你該如何回答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在家陪我好不......」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孩子默默地低下了頭:「原來我讓媽媽那麼累。」另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呢?可以在家陪我嗎?」
  • 面對孩子的問題,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格局,聰明的父母都會這麼回答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被孩子問到這樣一些問題:「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能不能不上班陪我?」「媽媽,為什麼別人都開車接送而我是電動車?」「媽媽,同學XX都穿名牌鞋子,我也想要,可以給我買嗎?」「媽媽,別人家都住大房子,為什麼我們家是小房子?」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父母的回答很重要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孩子默默地低下了頭:原來我讓媽媽那麼累。另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呢?」
  • 孩子問「媽媽為什麼要去上班」,第二種回答最佳,能提升娃的格局
    文|西紅柿媽媽「媽媽,你可以陪我嗎?能不能不上班呀?」聽見孩子稚嫩的聲音,面對孩子仰起小臉兒,使勁拽緊媽媽衣服的模樣,哪個媽媽能不動容呢?這時候,很多媽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因為,不少媽媽覺得,孩子的這個問題,似乎沒有正確答案,無論怎麼回復,孩子都不可能完全理解。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會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好?」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
  • 「媽媽,你可以不上班在家陪我嗎」,不同回答方式,孩子不同人生
    但是當孩子詢問媽媽「你可以不去上班,在家裡陪伴我嗎?」這樣的問題時,作為家長的你該怎樣回答呢?不同的回答,對孩子的影響全然不同。兩個媽媽不同的回答方式,呈現兩個孩子不同人生:媽媽吳女士:吳女士的女兒今年兩歲,因為孩子的,加上家裡需要還車貸和房貸,所以吳女士不得不回到職場工作。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
    「媽媽(爸爸),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