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招錄取工作接近尾聲,有些同學雖然已經被錄取,但是對學校或者專業不滿意,亦或是對自己不甘心,在讀大學和復讀之間徘徊不定。那麼,這時候就有一個問題:如果被高校錄取後不去讀大學,會有什麼後果?
高校錄取後不去大學報到,有什麼後果?
一、個別省份或地區,會被記入誠信檔案
部分省份或地區對於被錄取不去上學這種情況,會記入個人誠信檔案,甚至會直接停止錄取,或減少明年的志願填報數量。因為這畢竟是一種浪費高校招生名額的行為。
比如,《河南省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就明確指出——
填報志願是考生自我承諾與高校的約定,對於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不履行志願約定的考生,當批次錄取電子檔案停止運轉;
對錄取後不入學實際就讀等造成招生計劃浪費的,下一年報名參加高考將限制其填報志願的學校數量,在實行平行志願的各批次,允許其填報志願的學校數不超過2個。
考生履行志願約定情況將如實記入其個人電子檔案,在普通高招錄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為對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據。
二、當年不會再被其他高校錄取
根據教育部規定,考生被正式錄取後,高校和考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檔。考生今年也不得再填報任何志願、不得再被其他學校錄取。大學開學後,若考生逾期未報到,相當於自動放棄,學校將對考生作自動退學處理。
三、第二年可同應屆生一樣參加高考
大多數被錄取不去讀大學的原因,是考生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出水平,決定去復讀。這種情況是完全不受影響的,來年可以和應屆畢業生一樣參加高考。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復讀生在高校錄取中與應屆生有所區別,甚至有些專業受限制。
四、可能會出現重複學籍
一般來說高校學籍都是在開學時進行註冊的,但總會有人為疏忽,即使本人沒有前去報到,仍然被註冊了學籍。如果復讀後考上了另一所大學,很可能會出現兩個學籍。到那時,就非常麻煩了,很可能自己讀了四年大學,最後畢不了業,拿不到學位證。
雖說現在全國高校學籍系統是聯網和統一的,但誰也不敢保證沒有意外發生。所以最好在開學之前給錄取你的高校招生辦打個電話,告訴他們你不去報到的意向,確保你的大學學籍不會被註冊。
五、放棄錄取資格,對復讀有啥影響?
答案是:略有影響,影響不大。
被高校錄取後不去讀這種情況很普遍,總的來說影響很小,但還是希望各位考生,如果被錄取了儘量去讀,因為復讀的壓力大,而且高考政策每年都變,變數太大。
1、如果因為考生被錄取不去就讀,影響高考生復讀的話,那麼全國每年就不會有那麼多復讀生了。如果復讀不錄取高考生,那豈不是一考定終身,違背教育公平的原則。
2、部分省份明確規定,如果高考生被大學錄取後,又不去報導浪費高考招生名額,將其計入誠信檔案。部分院校招生有要求:同一考分報考同一院校同一專業,優先錄取應屆生。其他無任何影響。
什麼意思呢?其實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浪費招生名額,希望被錄取的高考生能夠及時到大學就讀。如果高考生放棄錄取,不去就讀,就要承擔復讀的風險,其他影響不大。
雖然說同一考分優先錄取應屆生,但是高考志願填報的學校那麼多,同一高分又報考同一學校且同一專業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使遇到這種概率極低的事情,也不會影響你後面的錄取。
最後,再次提醒各位考生要慎重思考,慎重選擇。如果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可以了解下學校裡的轉專業制度;如果對自己的學校不滿意,可以努力學習考研升學。總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真決定復讀了,就不用瞻前顧後。那麼,哪種考生比較適合復讀呢?
到底該不該復讀?
01 哪些考生適合復讀?
1.高中基礎紮實,成績優異,綜合水平頗受認可。但是高考發揮失常,一般來說這類學生通過復讀,做好考試心理調節,第二年高考成績基本都會提高很多。
2.學習能力不差,在高中階段,沒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在經歷過這次高考失利的打擊,決心要認真學習,拼搏一次。
3.志願填報失誤。如一批本科的分數,卻掉入二批本科;結果錄取的專業與自己心目中的志向差距太大。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可選擇復讀,並在下次報考志願時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4.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高三一年是學生12年學習中最艱苦、最勞累的一年。考生願不願意再苦一年,再累一年?考生的心理素質、承受能力如何?你若不願付出,成功自然不會眷顧。
5.學習方法不當的考生。有的考生忽視基礎,眼高手低,把精力放在解難題上,策略上犯錯,致使基礎題分拿不全,難題分又拿不高;有的考生不聽從老師指導,不注意勞逸結合,使學習效率低下,只要復讀期間稍作調整,就會事半功倍,取得好成績。
02 這3類考生不適合復讀
1.超級偏科的學生
偏科這件事情是學生們都會經歷的,但有的學生是語言理解學科類偏科很嚴重,就比如語文,英語這樣的科目。像這種學科都需要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澱才會看到成績。很多高考不理想的學生平時學習就很差,即使再復讀一年,也不會全部專注在這樣的學科上面,因此提升的空間也不會太大。還有的同學是理科科學比較差,比如數學這樣的科目是需要學生超強的邏輯思維的,如果再次選擇復讀一年,也只是多煎熬一年,畢竟邏輯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也不會提升。
2.抗壓能力差的學生
高三一年本就是非常辛苦的,並且也是一件極具壓力的事情。身邊的人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著自己高考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一些已經經歷過高考失敗的人,負擔會更重。如果學生的抗壓能力很差的話,再次進行復讀,學生自身的壓力會更大,整體氣氛也會變得非常的沉重,甚至無法快速的進入到復讀狀態,考試只會更加失利。一般情況下抗壓能力小的人很難堅持到最後。
3.看上去努力,但進步空間小的學生
其實有很多同學在學習中會呈現出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犧牲了很多自己的時間,努力學習,可到頭來成績還是沒有大幅度提升。因此這樣的學生不建議再次復讀。畢竟每個學生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這次的成績已經還算可以,就沒有選擇復讀的必要了。有很多學生的理想學校是名校,儘管自己很努力,但由於進步空間太小到最後也只能望而卻步。其實針對這種情況接下來挑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會是更好的選擇。
03 復讀有哪些要求?
1.提高心理素質。復讀生雖然有了一次高考的經驗,但也存在再一次參加高考的心理壓力,全身心投入新的學習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2.要在教師指導下,認真總結高中三年來的學習經驗和教訓,找準自己的長處和差距,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科學、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
3.高考成績不理想是多種原因的綜合反映。從抓基礎知識開始,建立系統知識網絡,剖析重點,化解難點,深刻掌握各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堅決克服「一看就懂,一答就錯,一看就煩,不求甚解」的浮躁情緒。
4.明確考綱,把握高考方向,注意高考信息,打破陳舊複習套路,加強複習針對性。把握各學科的知識點,注重解題的思想方法,總結歸類,加強限時訓練,強化時效性,規範性,全方位訓練思維能力,拓寬視野,提高學科綜合能力。
復讀本就是一場單槍匹馬的戰鬥,一旦選擇復讀,就要學會面對孤獨、恐懼和來自他人、自己的質疑。
但如果你已經想好了,就勇敢的面對挑戰吧。這一年的經歷會讓你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會讓你成為一個更有獨立主見的人,讓你以後在遇到什麼過不去的坎時,都會對自己說一句「別怕,還有什麼比面對第二次高考更難的事嗎?」
最後,希望每一位落難的英雄都能找到通往羅馬聖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