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青島5月18日訊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山東省內展館面積最大的專業陳列古字畫博物館——青島海右博物館正式開館,青島市市北區博物館群又多了一個新成員。青島海右博物館位於青島中央商務區核心地帶,博物館由收藏家趙敦玲先生投資創辦,展館面積2100平方米、展線260米,面向社會免費開放。
開館當天,《青島世紀墨寶薈萃》《古今壽屏止觀》《孔子故裡墨寶遺存》三個系列的近千幅古字畫作品與市民見面。《青島世紀墨寶薈萃》系列曾經於2012年5月18日在青島市博物館展出,有力驗證了青島深厚的文化根基,引起極大反響。時隔七年再次展出,趙敦玲先生進一步豐富了展陳內容。這些展品中既有劉廷琛、王垿、吳鬱生的作品,也有民國時期宋怡素、丁佛言,以及當代赫保真、崔子範、張朋等人的書畫精品。從這些展品中能夠看到明顯的師承關係,是濃縮的青島美術史,為研究百餘年來青島書畫藝術的發展與變遷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壽屏是中國孝道文化的載體和典型代表,對傳承孝道具有極強的教化意義,海右博物館館藏的《古今壽屏止觀》系列,無論在數量、稀有程度上還是在藝術水準、藏品質量上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據了解,壽屏是舉行賀壽儀式時送給壽主的禮物,是清早期到民國後期官宦富貴之家賀壽的一種高規格禮儀。如今,從這些壽屏中,不僅可以了解孝道文化、文學價值、書法藝術,而且還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海右博物館館藏的《孔子故裡墨寶遺存》系列,則進一步推動了傳統書畫文化和以孔子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播。該系列集合展出了孔府67代衍聖公孔毓圻、75代衍聖公孔祥珂、76代衍聖公孔令貽、77代衍聖公孔德成以及亞聖、復聖后裔等等百餘幅書畫作品。展品跨越清代和近代三百多年的歷史長河,系統地展示了孔子故裡及先賢的書畫藝術造詣。
博物館是一個地區的文化名片,它能幫助人們重溫歷史、提高審美,是培養社會道德和社會責任的理想環境。據了解,青島市市北區內分布著大大小小23座博物館、文史館以及紀念館,博物館群目前共收藏歷史珍品10萬餘件,每年逾百萬的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觀。近年來,市北區聚焦博物館作為紅色基因、互動體驗、社區社群參與者的角色定位,倡導博物館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城區文化魅力和競爭力加快升級。2018年以來,中國道路交通博物館、青島海關博物館、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等陸續投入運營,臺柳路博物館也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六月底開館。
據青島市市北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徐樹成介紹,下一步市北區將不斷滿足群眾多元化、個性化的文化需求,圍繞紅色文化、百年老港、海雲庵民俗、裡院風情等整合挖掘文物資源,在新與舊的碰撞中繼續放大做強博物館群帶效應,將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打造成為愛國情懷、青島情懷、人文之旅的金字招牌,吸引更多島城市民和中外遊客參與體驗青島歷史文化「傳統的未來」。
閃電新聞記者 辛鵬 青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