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到「雙11」了,相信很多朋友都準備好明晚「戰鬥」通宵了吧。之前我也有很多網上購買汽車用品的經歷,今天分享出來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買機油千萬要小心
說到汽車的消耗品,最先相到的就應該是機油了,正常的車每5000km到10000km就得更換一次機油。很多朋友在「脫保」以後就不再去4S店保養了,所以網上購買機油現在也十分常見。問題是,機油的水太深,網上充斥著很多假機油。千萬不要相信通過顏色、粘稠度、雜質等手段去分辨機油的真假。
現在最常見的假機油都是以次充好,比如拿「黃殼」當「灰殼」賣,拿「磁護」當「極護」賣。想要區分出「黃殼」和「灰殼」,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不僅需要專業的設備,同時還要知道「黃殼」和「灰殼」這兩款機油具體的配方參數,然後通過「紅外光譜(IR)分析」來確定機油的種類。
那還有人要問了,那機油包裝上都有驗證碼或防偽標,通過這些是否能驗證真偽呢,這是一個辦法但是並不絕對。之前我也說了,現在主流的假機油都是採用「換裝」、「混裝」這種以次充好的方法來騙人的,那麼所謂驗證碼和防偽標只能說明這個機油桶是真的,而裡面的機油你怎麼去判定真假呢?
說到這,可能很多朋友心裡一涼:難道網上都是假機油,買不到真貨麼?其實也不必這樣悲觀,也有100%買到正品的渠道,那就是去官方的網店,我在某寶上看了,像長城、崑崙、嘉實多這些品牌都有官方旗艦店。這些店與街邊的直營實體店一樣,放心買就是,肯定是真貨。而殼牌和美孚我是沒有看到官方店面的,倒不是說你去別的店買,一定是假貨,只是渠道不明,存在風險而已。
另外值得提出的是,機油的零售產業利潤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樣大,這些潤滑油巨頭的主要利潤的都來自於向廠商供貨。總之無論什麼品牌的機油去官方店買就對了,而且我看它們官方店都有「雙11」的活動,價格也是蠻實惠的。
養護產品和輪胎
除了機油,還有可以買的就是養護產品了,比如車蠟、鍍晶產品、玻璃水、內飾養護劑等。其中我個人買的比較多的是車蠟,因為我覺的鍍晶、封釉這些產品的功效並沒有廣告中宣傳的那麼神奇。像很多鍍晶產品說是能保證好幾年的時間,但事實上,我見身邊的朋友用了半年過後效果就開始衰退。想要保護車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常打蠟,我是每半個月去打一次,這樣保證一年後車漆和新車一樣。
再說品質,現在網上比較常見的品牌有「3M」、「龜牌」、「美光」和「SONAX」。我個人常用的是「SONAX」的車蠟,這個品牌是專門做車輛養護產品的,使用效果是挺不錯的。不過價格是有些偏貴,我買的一盒蠟要400多元。「3M」和「龜牌」旗下的產品相對價格低一些,當然增亮的效果也要差一些。
和機油一樣去官方旗艦店購買就好,不過養護產品很多沒有官方網店,我知道的只有「美光」有官方店。像我自己用的SONAX的產品就沒有官方網店,但是有國內總代理,它們開的店也是值得信賴的。相比機油,這些養護產品即使買到假貨對車也沒有太大的損傷,最多就是效果不明顯。所以只要找一家信得過的店鋪就行,還是那句話,貪圖便宜是上當受騙的第一步。
最後我想說說輪胎。輪胎我還真沒有在網上購買過,因為買回來找地方安裝也是一件麻煩事,當然我知道有些網店可以聯繫線下的商家幫你安裝,這到也是一個好辦法。我一直琢磨給我的3系換一套輪胎,原廠的「防爆胎」實在太硬了,一是影響舒適性,二是抓地力也不是很好。所以這兩天我也在某寶看「米其林PS4」型號的輪胎,確實要比平常便宜,算下來差不多打了6折,我打算「雙11」那天也去搶兩條。
不過我發現並不是所有型號的輪胎都參加活動,有些型號雖然號稱是有活動,但實際上比平時也沒有便宜多少。至於說真假,我覺得只要找信譽高的商家就可以了,輪胎本身價格就非常透明,如果不搞活動,各個商家間的價格並沒有差多少。而且相對來說,輪胎本身就好作假,即便作假也是比較容易分辨出來的。
寫在最後
總結一下,其實在網上買所有東西,最怕的就是買到假貨,那麼去官方網店是最省心的方法了。特別像機油、避震、剎車片,這些和車輛安全息息相關的部件,更加要謹慎,馬虎不得。最後祝大家購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