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檢查,是現代醫學中一種常見的醫學影像檢查技術。CT一掃,肝、膽、胰、脾、腎等等各大器官的病變無處遁形。現在,對於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也有它的專屬CT了。
以往,對於肉眼難以診斷的皮膚病,常常需要「拉一刀」做皮膚活檢,可是疼痛和術後瘢痕常使患者望而卻步。近日,濰坊市人民醫院皮膚科引進了美國原裝進口全新一代共聚焦皮膚顯微鏡(「皮膚CT」),可在細胞水平上對皮膚進行類似CT斷層掃描的無損傷連續光學切片,每層厚度小於5μm,水平解析度達0.5~1μm,是目前皮膚科不可或缺的輔助檢查手段。該設備的引進,也為濰坊市人民醫院皮膚科的學科發展、建設及服務、診斷能力的提高增添了一樣利器。
「皮膚CT」是基於光學共聚焦原理,形成計算機三維圖像,由淺入深掃描至真皮淺層,形成不同層面、不同切面(X-Y-Z軸)的圖像,最終捕捉到典型圖像而做出特異性診斷。
相比於傳統皮膚病理檢查,它具有無創、在體、直觀、實時、動態的成像特點,可多部位、重複檢查,其解析度近似於組織病理學。整個檢查過程無痛、無輻射,安全性高,嬰幼兒及孕婦均可進行檢查,幾分鐘就出結果,可以說是皮膚病的「照妖鏡」。
「皮膚CT」的廣泛應用
炎症性皮膚病
銀屑病、掌蹠膿皰病、溼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蘚、硬化萎縮性苔蘚、紅斑狼瘡等。
色素異常性皮膚病
太田痣、顴部褐青色痣、黃褐斑、雀斑、白癜風、無色素痣、貧血痣、白色糠疹、老年性白斑、進行性斑狀色素減退等。
感染性皮膚病
疣、傳染性軟疣、皰疹病毒感染、淺表真菌感染、蝨病等。
良惡性皮膚腫瘤
脂溢性角化病、汗管瘤、粟丘疹、皮脂腺瘤、汗孔角化病、基底細胞上皮瘤、黑素細胞腫瘤、雀斑樣痣、藍痣、日光性角化病、Paget病、Bowen病、惡性黑色素瘤等。
其他皮膚疾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皮膚CT」還可以幫助界定皮損邊界,指導手術切除皮損;動態監測病情變化和治療轉歸:如監測銀屑病發展過程中皮膚微循環狀態的改變;對白癜風治療過程中色素生成情況的監測;測量皮膚表皮層和角質層厚度、檢測毛髮生長情況等。
不想被「拉一刀」的患者朋友們,快來體驗一下它的威力吧! (皮膚科 王振華 徐陶陶)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