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購買手機,相當看重的一個參數就是屏幕,因為幾乎所有手機的絕大多數操作都需要通過屏幕,所以屏幕的大小、材質以及解析度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最近,有一款超「長」之作登場,想必大家都已經想到了,那就是LG最新推出的Black Label系列中的一員——BL40。為什麼說這款手機超「長」呢?就是因為這款手機採用了21:9的屏幕,這樣的屏幕並不常見,即使他的同門兄弟BL42也比它矮了半頭。
LG BL40採用的21:9的屏幕
LG BL40(右)要比BL42長不少
可能大家經常會聽到16:9、720p、VGA、QVGA等術語,但是並不是太清楚這些術語究竟代表什麼意思,也不清楚這些字母和數據又有什麼依據,所以今天我們中關村在線手機事業部就收集整理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一些關於屏幕解析度的參數以及叫法來,並藉此向大家講講屏幕解析度的學問。
其實所有的畫面都是由一個個的小點組成的,這一個個的小點就稱之為像素。一塊方形的屏幕橫向有多少個點,豎向有多少個點,相乘之後的數值就是這塊屏幕的像素(數位相機的像素也是這麼乘積出來的)。但是為了方便表示屏幕的大小,通常用橫向像素×豎向像素的方式來表示,例如電腦屏幕中很常見的1024×768像素,以及手機屏幕中很常見的240×320像素。
各種解析度大合集
而所謂的4:3、16:9、16:10、21:9這些比值其實就是解析度中橫向像素與豎向像素的比值。4:3是我們最初所用的解析度尺寸比,以前的電腦屏幕幾乎都是4:3;隨後寬屏顯示器出現,16:10開始流行,比較常見的解析度有1280×800像素。
明基某款24吋解析度為16:10的顯示器(1920×1200像素)
再後來隨著HD電視的發展,16:9這個尺寸的解析度也開始推廣,因為HD電視的片源通常是1080p(解析度為1920×1080像素,p代表progressive,意思是逐行掃描,同時也有1080i,i代表interlaced,意思是隔行掃描)和720p(1280×720像素),因為傳統的16:10的顯示設配觀看高清會留有黑邊,而16:9尺寸的現實設備可以實現沒有黑邊的播放,這也是這種FULL HD顯示設備流行的原因。
三星某款解析度為16:9的顯示器支持FULL HD(1920×1080像素)
而21:9則通常是電影的尺寸比例,當然現在也有21:9的電視等顯示設備,但是21:9的手機並不多,除了這次的LG BL40之外,應該只有諾基亞E90的內屏採用的是這個比例,解析度為800×352像素。
諾基亞E90的內屏也是21:9
飛利浦推出的一款解析度為21:9的電視
講完顯示設備解析度的基礎知識之後,下面著重介紹手機屏幕的解析度。大家經常能在我們ZOL手機事業部的文章中看到關於手機屏幕的介紹,對於QVGA、VGA、WVGA這些字母所代表的意義可能還有些迷糊吧,看完下面的講解您肯定就會很清楚了。
大家都能發現,現在流行的解析度大都跟VGA沾點關係,無論是QVGA、WVGA還是HVGA等等,因為VGA就是這些尺寸的基礎。VGA最早其實是IBM計算機的一種顯示標準,最後逐漸的演變,成了640×480這個解析度的代名詞,也是現在絕大多數解析度的基準。
QVGA就是Quarter VGA的簡稱,意思是VGA解析度的四分之一,這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手機屏幕解析度,豎向的就是240×320像素,橫向的就是320×240像素。目前絕大多數的手機都採用這種解析度,例如筆者的諾基亞E66就是QVGA級別。
諾基亞E66就是QVGA級別的解析度
HVGA代表的意思是Half-size VGA,意思是VGA解析度的一半,為480×320像素,寬高比為3:2。目前這種解析度的屏幕大多用於PDA,當然iPhone和第一款Google手機——T-Mobile G1也都是採用這種解析度,黑莓也有手機採用HVGA解析度的屏幕。
iPhone 3GS採用的就是HVGA解析度的屏幕
HTC Dream(G1)也是採用HVGA解析度的屏幕
WVGA的全稱想必大家很容易就能想到了,那就是Wide VGA,解析度分為854×480像素和800×480像素兩種。由於目前很多網頁的寬度都是800像素,所以這種解析度通常用於PDA或者高端智慧型手機,方便用戶瀏覽網頁。夏普公司的手機大多也是採用WVGA級別解析度的屏幕。
夏普SH9020c就是採用WVGA級別的解析度(854×480像素)
其實在QVGA解析度流行之前,大多數手機採用的是QCIF的解析度,QCIF為176×144像素,其實也就是Quarter CIF的意思。而CIF是視頻採集設備的標準採集解析度,全稱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的意思為常用的標準化圖像格式。於是後來大多數能拍攝QCIF格式視頻的手機屏幕採用的都是176×220像素的解析度,非常經典的摩託羅拉V3的內屏採用的解析度就是176×220像素。
摩託羅拉V3的屏幕就是QCIF解析度
當然,也有很多更老的解析度支持,比如96×96、128×128,這些解析度現在已經很難見到,大都是作為翻蓋手機的外屏出現,這裡就不再多做介紹了。以上介紹的都是VGA一下級別的屏幕解析度,多用於手機屏幕,下面就再來介紹一下VGA以上級別的現實設備解析度。
SVGA是Super VGA,就是我們常見的800×600像素,而1024×768像素就不再基於VGA的標準,轉為XGA成為了新一代顯示設備解析度的基準。隨著顯示設備行業的發展,SXGA+(1400×1050像素)、UXGA(1600×1200像素,常用於20吋或21吋顯示器)、QXGA(2048×1536像素)也逐漸浮出水面,QXGA就已經是XGA的四倍,也是大多數顯示設備支持的極限,當然也有更高的QUXGA,但是這只是理論上的名字,現實世界中目前還沒有採用這個解析度的顯示設備。
17吋的彩色顯示器大都是SVGA、XGA或者SXGA+級別
4:3屏幕的發展也帶動了寬屏幕的發展,最早是WVGA(800×480像素),常用語大多數的MID和小號的上網本,後來為WSVGA(1024×600解析度),這種解析度多用於8.9吋或10吋的上網本。
7吋的Eee PC就是採用WSVGA解析度
在發展到後來WXGA(1280×800像素)逐漸在13-15吋的筆記本電腦上流行起來;WXGA+(1440×900像素)多用於19吋寬屏;WSXGA+(1680×1050像素)則常用於20吋和22吋的寬屏,也有部分15.4吋的筆記本使用這種解析度;WUXGA(1920×1200像素)是目前頗為流行的解析度之一,24-27吋的寬屏顯示器大多是這種解析度;而WQXGA(2560×1600像素)這種解析度主要是用在30吋的LCD屏幕,比如著名的Apple Cinema Display、Dell UltraSharp 3007WFP/3008 WFP都採用的這種解析度。
Dell UltraSharp 3007WFP
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的介紹能夠對手機的解析度有一個非常清楚的了解。當然,選手機不僅僅需要選解析度,還需要選屏幕,我的同事也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為大家介紹了手機屏幕的種類,並為大家推薦了不同屏幕材質的手機,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參看:《TFT/OLED/ASV不同屏幕材質手機選購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