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將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和優化營商環境有機結合起來,持續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9月18日,根據《重慶日報》消息,重慶市紀委監委出臺《關於發揮紀檢監察機關職能作用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政知見看到,一段時間以來,各級紀委監委積極出臺措施,通過強化監督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方式方法不斷創新。
9月18日重慶市紀委監委出臺的《指導意見》中,再提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並表示,既有對症下藥的「清單」,也有標本兼治的「處方」。
何為「處方」?《指導意見》指出,要深刻認識淨化政治生態對優化營商環境的極端重要性。嚴懲違紀違法者,教育失誤者,支持改革者,保護創業者。從根源上剷除權力任性破壞市場規則的土壤,以政治生態的持續淨化促進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
「清單」包括15條措施,內容十分詳細。其中,要堅決查糾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中梗阻」「最後一公裡」等問題;堅決查糾庸懶散拖,暗箱操作,「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等問題;對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一視同仁,堅決防止以執法為名插手經濟糾紛、打壓民營企業。
此外,堅決查糾違規幹預微觀經濟活動、違規設置門檻、搞政策歧視、選擇性執法等問題,堅決防止以執法為名插手經濟糾紛、打壓民營企業。
針對民營企業歷史問題,《指導意見》還提出,對一些民營企業歷史上曾有過的一些不規範行為,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準確把握政策法律界限,綜合考量、審慎處理。
9月16日,全國民營經濟統戰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統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汪洋在會上提出,要按照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的要求,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曾多次表示,黨中央關於優化營商環境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到哪裡、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裡,要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新高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連日來,除了重慶,其他省份也紛紛動作。
9月18日消息,湖南省紀委監委、湖南省優化辦聯合印發《湖南省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移送紀檢監察機關工作暫行辦法》。其中規定,優化營商環境機構收到或者發現涉嫌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經初步調查了解,涉及黨政機關或者公職人員違紀違法問題的,應當在15個工作日內向同級紀檢監察機關移送,必要時,可以報請上一級優化營商環境機構向相應紀檢監察機關移送。
湖南同時公布了各州市受理舉報的地址、郵箱和電話。
此外,今年7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發布之後,8月,《北京市紀檢監察機關支持企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推出整治影響企業改革發展的突出問題的7個方面17項具體措施,深化對企業包括民營企業「放管服」工作。
除了發文,一些省份也採取其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例如,9月15日消息,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派出4個巡視組對12個盟市優化營商環境開展專項巡視。專項巡視主要緊扣各盟市營商環境建設中的短板和弱項,深挖背後的政治問題、責任問題、腐敗問題和作風問題。
除了省級層面,各地市紀檢監察部門等也紛紛出臺措施,而且方式方法更加多樣。
伊春市紀委監委9月初發布《市紀委監委關於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舉報的公告》。對營商環境中五方面腐敗問題開放舉報,包括窗口單位及工作人員服務流程不優、態度蠻橫,高高在上,推拖躲擋,吃拿卡要,效率低下等問題;對待群眾和企業辦事等方面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亂收亂罰、以權謀私等。
9月15日和17日,山西運城、江西宜春紀委監委先後通報5起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例。以通報典型案例方式加強監督、敲響警鐘。
此外,8月28日,山西省運城市紀委監委主辦的大型電視問政第二場《請人民評議》開播,聚焦運城營商環境,讓公眾出招。
【責任編輯:楊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