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林設計的赤兔馬雕塑效果圖
韓美林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展示「赤兔馬」設計稿。
關公義園中韓美林設計的關公聖像。(李忠炳攝)
一千多年前,關公在古老的荊楚大地上橫刀躍馬,鎮守荊州十年,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繼關公聖像落成後, 「福娃之父」 「關公聖像」的設計者韓美林再次應邀來荊州,將為關公義園設計製作一座雕塑— —神駒赤兔。
昨日,韓美林率領團隊先後到關公義園現場踏勘,觀看《入城儀式》表演,聽取關公義園二期規劃匯報,並參加赤兔馬雕塑設計座談會。
關公義園自開園以來引爆了荊州旅遊的增長點,成為荊州新的城市地標、旅遊景點和城市名片。作為藝術大師,韓美林對藉助關公文化推介荊州旅遊有何看法?對荊州統籌推進全域旅遊有哪些建議和期待?昨日下午,記者就上述問題對韓美林進行了專訪。
關公義園將添「赤兔馬」
2016年6月17日,一座高達58米,總重量1200餘噸的全球體量最大的關公聖像驚世亮相,威風凜凜,迎八方來客。
在民間傳說中,關公和赤兔馬是心意相通、戰無不勝的默契組合。今年,韓美林再次受邀創作的雕塑《神駒赤兔》,將與58米高的關公聖像相呼應,矗立於關公義園內,關公聖像左側,與之形成組雕。
「關公聖像是『仁』的象徵,赤兔馬是『義』的象徵,關公所持的70米長的青龍偃月刀是『勇』的象徵,想要更加全面地詮釋關公精神,這三者缺一不可」,韓美林說,關公赫赫戰功靠的就是馬快刀快,千裡走單騎更離不開赤兔馬的堅忍和耐力,荊州的單刀赴會也是一人、一馬、一刀,所以,赤兔馬和荊州有解不開的地緣。
「『赤兔』本名『赤菟』,它鼻子以上部分微微向外突出,有些像兔子的頭,是馬中最為高大的品種」,據韓美林透露,赤兔馬雕塑高約19.5米,基座高3米,材質上選取與關公聖像一致的青銅製造而成,其靈感取自於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相馬經》其中一篇「得兔與狐,毋相其餘」的記載。在創作上將用豐滿動感的線條凸顯出馬的精神氣韻,造型汲取古籍中的描述與生活中的實際,充分展現出馬的力量之美與忠義之魂。
巧借錯覺藝術展現組雕
如按關公和赤兔馬的實際比例融入組雕創作,那麼赤兔馬的造型將會大於關公聖像,有喧賓奪主之意,畢竟關公像的內涵更為厚重。可如果在偌大的關公像身旁,立一匹比例不對等的赤兔馬雕像,又會破壞整體構圖的美感。
關公和赤兔馬如何和諧共存,是韓美林思考許久的創作難題。最終,他想到利用錯覺藝術來突破創作瓶頸。
「人的視覺不可能都是正確的,錯覺藝術有時會騙人。」韓美林拿出紙和筆畫簡筆圖示,向記者展示其設計的巧妙之處, 「你們看,只要選準了位置和角度,由於近大遠小的錯覺,人們眼中關公和赤兔馬的比例就變得協調了。」
為了幫助記者理解錯覺藝術,他畫了一組更簡潔明了的圖示。長線段的兩端畫上向外的箭頭,短線段的兩端則畫上向內的箭頭,乍看上去,兩段長度一樣長。
目前,韓美林為赤兔馬設計出三個版本的草稿,近期將分別為草稿製作二次放大稿。 「放大稿可以檢測造型是否存在走形的問題,以便及時微調修整。」
韓美林透露,最終的設計定稿會在一年內出爐。
關公是一個代表中國的形象
魁梧高大、雙目微醺、不怒而威的關公,側身迎風而立,右手持刀,左手攜起衣角、披風飄揚,三面環水而立,背倚荊州古城牆,深沉深厚的歷史文化韻味。
與山巒同體、與颶風和鳴,韓美林在雕塑創作中凸顯了寫意精神。衣褶、鬍鬚等細節部位融入現代感,使雕塑充滿迎風破浪的動感。與此同時,韓美林又堅守傳統,希望借作品突出關公一身正氣的形象,以讓觀眾懷著敬畏之心體會關公文化。
說起自己與關公的淵源,韓美林道出了辛酸的童年經歷。由於他家裡窮,兒時一家人就住在關帝廟,終日與關公像為伴,讀懂了很多關公故事,還感受到世人對關公的敬仰之情。從那時起,關公就是他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更是忠義仁勇禮智信的化身。
「關公是正能量的代表,他不僅代表荊州和湖北,更是一個代表中國的形象。關公精神是值得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精神財富和文化根脈。」韓美林說,設計之初,他並沒有過多地考慮「世界最高、體量最大」這些標籤,而是按自己的認識將關公形象與中國傳統的兵家思想中的精華融為一體,突出人物的精神氣度和巨大體量所帶來的衝擊和震撼。
「今天再訪關公義園,看看關公雕像和周邊環境,我覺得整體效果比較符合我的預期。我的想法就是,威嚴的關公像讓小偷看了也要屏住呼吸」,韓美林打趣地說。
創作「赤兔馬」緣於特殊情結
典故中,關公、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是「黃金三角」;創作中,手持大刀的關公身邊缺了赤兔馬,而這正是韓美林想彌補的創作缺憾。
多年來,他對馬一直都有特殊的感情。
11歲時,韓美林隨母親送哥哥參軍。隨軍途中,他遇到一件終生難忘的事。部隊將傷員安置轉移後,要槍斃受傷的馬。處決現場,馬兒哭、飼養員哭、戰士哭、老鄉哭,場面十分壯烈。 「看到子彈從馬的眼窩射入,有人甚至哭暈過去。」韓美林回憶起往事,聲音有些哽咽, 「那時,我就在想,馬兒隨著主人四處徵戰,立下汗馬功勞,怎麼受傷後就落得如此下場?」
第二年,韓美林參軍,被分到某司令員身邊當通訊員。司令有一匹隨他歷經戰事的白馬,年少的韓美林就負責照顧它的飲食。處置馬匹的現場對他觸動極大,韓美林對白馬有了憐憫之心。而後,白馬產下一白一紅兩匹小馬駒,韓美林便將感情投到兩匹小馬的身上。
「小馬是我的哥們,我們屬於革命友情。」韓美林笑著說, 「每次在外放馬,我都將韁繩系在腰間。無論是誰走不動了,都可以相互牽引。」
迄今為止,韓美林已為全世界奉獻了大型城市雕塑58座,分別座落於美國、日本、新加坡及國內各地。不同題材和風格的巨型城雕,被他演繹得淋漓盡致,其中所傳達的不同的文化意蘊,被一種富有中華文化傳統審美的韓式風格所表達。
據介紹,韓美林本已不承接30米以下的雕塑項目,但出於對關公和馬兒的特殊情結,他毅然接下此次赤兔馬的創作任務。
打好關公文化這張牌
一部浩瀚的《三國演義》,120回中就有72回寫到荊州,荊州是三國歷史文化的縮影。這其中有很大篇幅記載了關羽在荊州留下的歷史傳奇故事。關羽戎馬一生,荊州是關羽唯一的棲居地,關羽鎮守荊州十載,在此留下鮮活的人性化生活原態。
韓美林表示,荊州本不是關公故裡,修建關公義園在他意料之外,卻也在他情理之中,「荊州作為關公文化發祥地、關公主要徵戰地和活動最久的地方,也是關公文化積澱最深的地方。在發展旅遊上,荊州也最有資格、最有條件打關公文化這張牌。」
學術界有這樣一句話:關羽「頭枕洛陽、身在當陽、魂在荊州」。關羽忠、義、仁、勇的精神在荊州發揮得淋漓盡致。提到要如何打好關公文化這張牌,韓美林給記者舉了這樣兩個例子:在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有一座世界聞名的小美人魚銅像,這個高約1.5米,基石直徑約1.8米的小型雕塑,卻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價值。每年吸引了數以萬計的遊客,前去一睹「小美人魚」的風採,銅像已成為哥本哈根的標誌,迪斯尼公司更是以「小美人魚」銅像為原型創作了3部動畫片;比利時「撒尿小孩」小於廉銅像,身高僅為53釐米,也成為了當地最具代表性的景點。究其原因,都是因為他們背後那段耐人尋味的傳說。
「這兩個雕塑與荊州的關公聖像比,無論是體量還是氣勢都不能相提並論。荊州想要將關公文化叫響,就必須講好關公故事。」韓美林說,荊州歷史文化底蘊豐厚,要依託現有景區,弘揚關公文化精神,釋放關公文化魅力,將荊州打造成為中華美德之城、全球關公文化聖地。
讓旅遊大戲由「吸睛」變「吸金」
發展全域旅遊,是荊州實現換道超越的「殺手鐧」。荊州作為歷史文化古城,應如何統籌推進全域旅遊?韓美林站在荊州旅遊的參與者、城市景區的建設者的角度,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在韓美林眼中,荊州發展旅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早在20年前,第一次來到荊州的時候,就被荊州古城牆這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所震撼。」提起對荊州的最初印象,韓美林歷歷在目,第一次站在城牆上,近距離觸摸歷史的滄桑,他完全被這座古城所吸引,「登上了城牆就捨不得下去。」
全域旅遊是一種發展新模式、新戰略、新趨勢。韓美林非常看好荊州旅遊未來的發展,他認為,荊州要依託現有資源,保持古城風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荊楚文化為主題,突出特色,實現景區內外一體化。同時,整合資源,找到旅遊發展的吸引點與引爆點, 「要將荊州旅遊大戲打磨成精品,堅持獨創性,突出文化元素,找準切口,多琢磨一些吸引人的金點子,由『吸睛』變為『吸金』」,韓美林說。(文/圖 記者 安嬌姣 伍丹 黃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