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五」合璧 奔月取土踏徵程

2020-12-23 澎湃新聞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強調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晨曦之中轟鳴升空,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往月球。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正式拉開帷幕。

嫦娥五號探月,既是一場38萬公裡地月往返的漫長馬拉松,也是一場從發射、著陸到採樣、返回的接力賽。作為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將創造諸多紀錄,並帶回來自月球的「紀念品」——月壤。這對於中國開啟月球與深空探測新徵程、建設航天強國有著裡程碑意義。

最難任務實現五個「首次」

對於月球,中國人的矢志探索未曾停歇。從2017年嫦娥一號繞月探測、為月球拍下「全身照」開始,中國已完成5次探月任務,實現了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巡視探測。

嫦娥五號的升空,則開啟了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衝刺之旅。作為探月工程三期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探測器將落月「挖土」,帶上月壤樣品返回地球,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

事實上,嫦娥五號的「首次」不只帶回月壤。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將有望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5個「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地外天體的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這將成為中國航天技術的一次重大跨越,為進一步認識月球提供重要支撐。

與此同時,作為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在整個探月行程中將經歷11個階段、約23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從任務的操作來看,一次探月飛行包括兩次發射(地面發射與月面發射)、兩次著陸(月面著陸與地球著陸)、兩次封裝(月面封裝與月軌封裝)、一次交會對接(月軌對接)。

「糖葫蘆」探測器「組團」工作

要實施如此複雜的探月任務,嫦娥五號具備了一身本領。相較於嫦娥家族的4位「大姐姐」,嫦娥五號探測器雖然「年紀」小,但結構最複雜,噸位也是家族第一——探測器總重量達8.2噸,高度在7.2米左右,是今年中國航天發射的最重探測器。當然,這也對運載火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顯示出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的強大能力。

嫦娥五號的重量源於4個主要部件——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相較而言,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僅有一個軌道器,而嫦娥三號與嫦娥四號則只有著陸器與巡視器(月球車)。

4個部件的主要任務各不相同。據專家介紹,上升器的作用是攜帶採集的樣品,在月球表面起飛上升,將月球「紀念品」帶回地球。著陸器則具備多重功能:降落時,攜帶上升器落在月球表面;降落後,通過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完成月球表面的採樣和封裝;隨後,變身發射塔架,幫助上升器完成點火起飛。

在抵達月球和離開月球的過程中,嫦娥五號要完成地月軌道和月地軌道的轉換。軌道器的作用就是承擔在不同軌道上的飛行任務——嫦娥五號抵達月球後,軌道器要及時剎車制動,幫助探測器進入環繞月球軌道。此後,軌道器將與返回器一同在軌道上待命。當上升器攜帶樣品起飛後,軌道器將幫助返回器完成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隨後在合適的時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目送」返回器回到地球。

為了完成複雜的工作,嫦娥五號四大「神器」將「組團」接力作戰。著陸器與上升器組成「著上組合體」,主要承擔前期的登月採樣任務;軌道器和返回器則組成「軌返組合體」,完成最後一棒的「衝刺」,將珍貴的月壤樣品帶到地球。

「這四器就像『糖葫蘆』一樣,每一個都是單獨的個體,放在一起還能組合。四器串在一起,則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探測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說。

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

邊鏟邊鑽「挖土」2千克

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探月任務中最令人關注的環節。這也是人類太空飛行器時隔44年之後再度飛赴月球取壤。

專家表示,月壤蘊藏著巨大的科學研究價值,不僅涉及月球本身,還包含太陽系空間的物質和能量等重要信息。通過對月壤的研究,可以提供月球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信息,並為未來月球基地的選址提供科學依據。目前,已有不少國外科學家和航天機構提出,希望利用中國獲得的月球樣品開展研究。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蘇聯先後實現了月球採樣返回。美國通過6次登月計劃,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的同時,帶回了380多千克的月壤和月巖樣品;蘇聯則在3次探月過程中,用無人採樣的方式採集了300餘克樣品。

此次嫦娥五號設定了2千克的採集目標。裴照宇表示,經過論證,2千克數量上不算少,工程上可實現。「但作為對這次任務的考核,我們的目標是採樣返回。採到樣品返回地球,就是成功。」

據介紹,嫦娥五號主要採用了兩種採樣方式,即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所謂表取,是用類似於人手的「鏟子」採集月壤;鑽取則可深入月球內部2米,鑽取月壤巖芯。在兩天的工作時間裡,嫦娥五號的各種設備將採取深鑽、淺鑽以及「鏟土」「挖土」「夾土」等方式採集足量月壤,並進行密封封裝,將珍貴樣本送回地球家園。

採取2千克樣本看似簡單,但卻面臨不少困難。一方面,全新研製的月面採樣裝置需要考慮飛行任務以及探測器的測控、光照條件、電源、熱控等各種約束;另一方面,採樣期間還要面臨月面的高溫工作環境以及地質情況等不確定因素——在白天,月球表面溫度可達零上180攝氏度。

為了讓採樣物盡其用、獲取更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嫦娥五號的降落點也很有講究。專家介紹,著陸器將降落在月球正面西北部風暴洋地區,人類的探測器還未曾到訪此處。科學家認為,這塊區域形成的地質年代比較短,此前美蘇採集的月球樣品歷史更早一些。因此,在風暴洋地區採樣並分析其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等,可以更完整地認識和了解月球的形成和演化過程,甚至有望揭示月球10多億年以來的火山活動和隕石撞擊歷史。

交會對接完成「千裡穿針」

完成月壤的採樣和封裝後,嫦娥五號的著陸器將點火起飛,把載滿寶藏的上升器送回月球軌道。

月面起飛上升,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從地球出發時,「嫦五」還可以乘坐「胖五」,沿著既定軌道奔月;但漫長的回家之路,沒有平坦的起飛地、沒有成熟完備的發射塔架,嫦娥五號只能靠自己的本事。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阮劍華說,月球表面環境複雜,著陸器不一定是四平八穩的狀態,很有可能落在斜坡上或者凸起、下凹等不同的地形上,這給起飛帶來很大難度。此外,嫦娥五號還要克服地月環境差異、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等難題。月面起飛時,太空飛行器需要自主定位、定姿。

為了確保上升器順利起飛上升,嫦娥五號研製團隊進行了大量的試驗驗證,並建立了一整套環環相扣的系統保證措施,為嫦娥五號勝利邁出回家的一步保駕護航。

當上升器抵達月球軌道後,將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把採集到的月壤轉移到返回器,這也是此次探月任務的難點之一。

儘管中國的空間自主交會對接技術已經成熟,但過去的工作都是在地球軌道上進行的,有充足的地面站與人造衛星資源提供精準測距、定位、導航服務。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在人類航天史上尚屬首次——此前蘇聯實施的3次無人月球採返任務,均採用月面起飛後直接返回地球的方式。

彭兢介紹說,上升器和軌返組合體交會時,兩個太空飛行器的相對位置誤差不能超過5釐米。上升器重量約為三四百千克,軌返組合體則重達近2000千克,如果採用一定速度的碰撞式對接,稍有誤差就會把小的太空飛行器撞飛。因此,科研人員設計了兩個太空飛行器在相對速度為零的狀態下進行對接的方案,這對太空飛行器的姿態、測控精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

「打個水漂」從太空回家

在距離地球約5000公裡時,返回器將同軌道器分離,獨自踏上回家之路。經歷慣性滑行、地球大氣再入、回收著陸三個階段,最終平穩安全地降落在預定地點——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

在再入和回收階段,擔任探月接力任務「最後一棒」的返回器,將以接近每秒11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從38萬公裡遠的距離向地球飛奔而來。與之相比,從數百公裡高的近地軌道返回的太空飛行器,其速度大多為每秒8公裡的第一宇宙速度。每秒3公裡差距看似不大,但返回器一旦速度過猛,一頭撞向地球,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讓返回器減速飛行,嫦娥五號的科研人員提出了「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用更形象的比喻來說,就如同在太空中打水漂一樣,讓返回器先高速進入大氣層,再藉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躍出大氣層,隨後再以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氣層,返回地面。

在太空中打水漂看似瀟灑,實際上對返回器落點的控制並不容易。為了驗證這一技術,中國在2014年進行了再入返回飛行試驗,為嫦娥五號探路的「嫦娥五T」平安返回地球,驗證了再入技術的可靠性。此次試驗也讓中國成為第三個成功實施太空飛行器從月球軌道重返地面的國家。

來源:人民日報

你喜歡的都在這裡

-------------------------------------------

-------------------------------------------

編 輯:張智超

審 核:額日和木

供稿郵箱:szwqwxb@126.com

原標題:《雙「五」合璧 奔月取土踏徵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嫦五成功奔月取土」,這些大學再立新功:北航、西工大、哈工大
    2020年,又發生一件大事,2020年11月24日凌晨,寄託著全國人民的希望,長徵五號遙五火箭點火發射,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拔地而起,散發出炫目的光芒和無限額希望,直奔雲天,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很簡單,就是取土,就是將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 策馬揚鞭自疾蹄——歡送考學隊友踏徵程
    策馬揚鞭自疾蹄——歡送考學隊友踏徵程9月3日一早,特勤大隊全體指戰員早早的來到主樓前舉行歡送儀式,歡送那朝夕相處的隊員踏上新徵程。隨著送行車輛漸漸駛出營區,他們即將闊別這充滿回憶與汗水的第二故鄉,開啟消防事業新的徵程,相信在經過專業的培訓學習後,他們會更加優秀,為消防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 送戰友 踏徵程|期待再相逢 我的兄弟
    經歷了四年的努力,即將提幹的他,就要踏上新的徵程。從看別人滅火救援,到自己穿上這身火焰藍,從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成為一名消防員。入隊四年來,他積極訓練,苦練本領,從基本功練起,從細節中養成,用勤奮和汗水鑄就鋼鐵之軀,只為自己肩膀上的這份責任。時光飛逝,今天就要和一起奮戰的戰友們說「再見」了。
  • 紅門倥傯二十載 老兵再踏新徵程
    「紅門倥傯二十載,老兵再踏新徵程!」
  • 「胖五」發射成功,「嫦五」成功奔月,你知哪些大學再立新功嗎?
    「嫦五」奔月,高校立功。本文小編帶大家揭秘嫦娥五號升空背後的「大學力量」。在「嫦五」奔月的任務中,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嫦娥五號完成探月任務貢獻出科大力量。為嫦五「挖土」裝上「慧眼」嫦娥五號奔月成功,即將開啟「挖土」之旅,中國將實現首次機械臂表層月壤自主採樣。
  • 青年航天專家邀你探討: 「胖五」如何送「嫦五」奔月?
    11月24日凌晨4點,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文昌發射場首次執行探月任務。 它將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創造國內航天探測多個第一次,也被稱為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嫦娥奔月,是因為吃不慣烏鴉肉的炸醬麵?——魯迅版舞臺劇《奔月》12.9-11西區劇場
    他伴隨著我們整個的教育歷程,整個青春,可謂愛恨交加。對他的印象,大抵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居多。可近年來網際網路頻傳的各種魯迅軼事、開掛特技,以及真偽莫辨的警句,又使魯迅先生穿越歷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活躍的「民國網紅」。沒錯,真實的魯迅是個非常有趣的人,甚至被推為「民國第一妙人」。
  • 「嫦娥奔月」的歷程
    古有嫦娥奔月的神話,今有中國探月的實踐。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吧!南陽漢代石刻《嫦娥奔月》2004年,我國正式啟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四號著陸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預選著陸區今年備受關注的嫦娥五號在月挖「土」是中國航天人對月探索的重要一步,實現了我國探月的五個首次——一是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首次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和精準入軌道
  • 晉州市人民醫院客戶服務部重新定位 再踏徵程之下鄉義診篇
    晉州廣播電視臺FM93.0汽車音樂廣播 晉州市人民醫院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之五晉州市人民醫院客戶服務部重新定位,再踏徵程之下鄉義診篇
  • 中秋傳說故事四:嫦娥奔月
    南北朝時期的謝莊在《月賦》裡說:「《淮南子》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常娥竊而奔月。」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也摘了《淮南子》裡的這句話。很顯然,公認的說法是嫦娥最早出現在《淮南子》中。對《淮南子·覽冥訓》上所說的「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句,東漢時期高誘作的註解云:「姮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
  • 「嫦五」奔月:從星月神話到國之重器
    一掊土的分量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宇航局曾經贈送給我們1克月壤——半克被拿去做了研究,另外半克被送入博物館珍藏。那時,我們還在仰望星空,月壤對我們來說彌足珍貴;今後,月壤不再稀奇,因為嫦娥五號至少要帶回來2千克。
  • 權威解答:「嫦娥奔月」到底怎麼讀?(作者:杜永道)
    有人說,「嫦娥奔月」的「奔」表示「直向目標走去」,要讀四聲bèn,同類的例子如:「老王吃了飯就奔(bèn)西直門了。」  也有人說,「奔」的bèn音出現較晚,故事浮現時,很少這麼讀,讀一聲bēn為妥。時下,兩種讀法都能聽到。  卷帙龐大的《漢語大詞典》裡有個詞條叫「奔月」,說的就是「嫦娥奔月」的事兒,根據該詞典體例,「奔月」的「奔」讀一聲bēn。
  • 蕉城三都鎮礁溪村非法取土者又在挖了...
    記者隨即趕往現場調查了解,於2016年6月2日、6月14日、11月22日,先後刊發了《蕉城區三都鎮礁溪村:大面積山體開挖 村民反映無果》《非法取土已被制止 森林公安正在調查》《蕉城三都非法取土復綠工程啟動 違法者被行政處罰》三篇報導,對整件事進展情況進行跟蹤。       「媒體曝光後,相關部門採取了一些行動,也停過一段時間。
  • 雙A合璧 雙12華碩主板6900XT強強搭配
    這三款主板擁有高規格配置,搭載AMD銳龍5000系處理器、AMD RX 6000系列顯卡,三A合璧,可釋放澎湃性能,為玩家們帶來震撼遊戲體驗。目前華碩主板雙12年終好物大促已開啟,秒殺、免息、送好禮福利多多,還請不要錯過!
  • 嗅覺減退元兇竟是腦瘤 「雙鏡合璧」鏡下排「雷」
    日前,北京地壇醫院神經外科團隊運用顯微鏡和神經內鏡,「雙鏡合璧」成功為患者根除了巨大的「顱內外溝通瘤」——嗅溝腦膜瘤。雙鏡出VS病魔除「已存在顱內高壓症狀,隨時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儘快手術治療。」神經外科主任馮恩山診斷,這是一例複雜鼻顱底溝通的嗅溝腦膜瘤,雖然通過檢查結果看良性可能性大,但病情複雜,手術及術後治療極具風險,面臨巨大挑戰。
  • 犀牛HPD液壓取土鑽機簡評:小型取土鑽機的標杆
    自從2019年德嚴科技將美國犀牛HPD液壓取土鑽機引入中國以來,在國內造成了不小的轟動,在以前,取土鑽機領域的劃分較為模糊,10m內是小型手持式的取土鑽機的天下,而市面上絕大部分的小型取土鑽機在應對5-10m這個深度區間進行採樣時還是無法滿足需求。
  • 罕見「古今合璧」書畫作品亮相榮寶齋上海秋拍
    罕見「古今合璧」書畫作品亮相榮寶齋上海秋拍 2018-12-20責任編輯:姜貞宇   中新網上海12月20日電(記者 姜煜)在20日於上海舉辦的榮寶齋(上海)「2018秋季拍賣會」預展上,一幅罕見的「古今合璧
  • 詩兄說:發現銀川之踏徵程,山無涯,又是一年中考進行時
    踏徵程,山無涯。望海潮,水無垠。人有志,千裡行。--祝一切順利!
  • 重整精神踏徵程,不負韶華勇擔當——臨沭縣實驗中學舉行全面復學第一次升旗儀式
    校長段廣強為同學們做了題為《重整精神踏徵程重振精神踏徵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2020,數字對稱,註定特殊,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衝擊了我們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學習經歷。高一高二的同學在經歷了長達三個多月刻骨銘心的居家網課學習之後,你們迎來了返校復學的日子。高三的同學從4月15日入校封閉學習一個月,直至5月14日才回家休整了兩天,又匆匆趕到學校,繼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