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榮昌:解開千年夏布的經緯密碼

2020-12-23 經濟日報

8月初的榮昌城,天空飄飛的小雨給人舒心而涼爽的感覺,如同榮昌夏布,「絲絲的、滑滑的,細膩而綿長」。

榮昌,有繁榮昌盛之意,這裡雅稱「海棠香國」,是一座擁有1261年歷史的文化名城。

起源於漢代的榮昌夏布,同樣有著一千多年歷史。漢代稱夏布為「蜀布」,唐代稱「筒布」「斑布」,是貢布。2008年,「榮昌夏布織造技藝」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博物館裡的編織世界

中國夏布博物館位於「中國夏布之鄉」重慶榮昌城內,是首個國家級以夏布為主題的博物館。夏布博物館佔地100餘畝,其主體建築由24棟仿明清風貌的四合院組合而成。「夏布博物館以展示夏布織造技術為主線,在注重對傳統文化保護、展示的同時,致力於向人們介紹榮昌夏布的歷史與文化。」夏布博物館館長敬永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博物館前廳兩側用層層麻線編製成「中國夏布」的主題。兩側經紗內,放置的是紡織夏布的高機和矮機,高機靠手拉動織布機織布,而矮機則靠「飛梭」穿梭在經緯線之間織布。

博物館除了介紹夏布生產工藝、展示夏布製作工具、實物之外,還有對夏布製作工藝流程的場景還原,如打麻、刮青、績紗、上漿、紡麻等。「我們將製作流程按時段及成品分為三大階段、十二道工序,完成一匹夏布的全部製作需要耗費70多個工時。」談到夏布的製作,敬永如數家珍。

薴麻是夏布製作的主要原材料。薴麻是我國特有的用作紡織的農作物,我國的薴麻產量約佔全球薴麻產量的90%以上,因此,薴麻也稱「中國草」。榮昌盤龍、龍集鎮發展薴麻種植基地3000多畝,年產量達到1200多噸。

據史料記載,榮昌夏布在清代以前是稀罕物,主要用作「貢品」,上貢朝廷。直到清康熙後期,才形成商品生產,並遠銷海內外,尤其是朝鮮、日本等地。

從小作坊到規模化生產

走出博物館,沿仿古街道前行20米,「壹秋堂夏布坊」引起了記者注意。這裡陳設非常清雅和別致:物架上、衣柜上除了服飾以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工藝美術品、生活創意品以及旅遊紀念品。負責人顏先英介紹,壹秋堂夏布坊自2006年創立以來,共培訓了一萬多名從各地慕名而來的「拜師學藝」者。一名學員就是一顆傳承的「種子」,讓更多人了解夏布、愛上夏布。

顏先英即興表演了拿手絕技——「麻布飛梭」。她熟練地坐上織布機,開動機器,梭子立刻在經緯線之間穿梭飛舞。為了不讓梭子掉在地上或飛出機外,人的身體動作必須協調一致,這是需要千萬次的練習才能掌握的「功夫」。

榮昌區以「基地+龍頭+微企+家庭作坊」模式,發展和傳承全手工編織技藝,守住夏布的「根」。重慶市榮昌區經信委副主任陳杰告訴記者,自古以來,夏布的傳承多為家族內近親相傳。長期以來,夏布的國外客戶也較為固定。「為解決榮昌夏布主要以坯布出口的問題,我們積極培育夏布衍生品深加工和機織夏布龍頭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著力在夏布漂染定型、新產品開發方面下功夫,以拓展國內消費市場,推進夏布製品大眾化。」陳杰說。

經過近20年的發展,榮昌全區現有手工織布機5000餘臺,年產夏布70萬匹,產品種類達20多個,有夏布企業80餘家,出口企業37家,配套家庭生產作坊和從事夏布織造工作人員2萬餘人。

近年來,榮昌夏布每年出口穩定在1億美元左右。韓國、日本是主要出口目的地,越南、阿聯、新加坡等新市場也在相繼拓展,產品主要包括薴麻布、大麻布、機紡薴麻布、棉麻混紡製品等坯布。夏布韓服、工藝品、創意產品等新產品也相繼出口到國外。

文創產品銷售「逆勢增長」

前不久,在一次直播活動中,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當起了主播,為榮昌夏布帶貨,傾力推銷榮昌天運麻藝紡織有限公司的創新產品。

榮昌天運麻藝紡織有限公司展銷大廳內,夏布產品可謂應有盡有:襯衣、T恤、睡衣、襪子、被套、床單、蚊帳等琳琅滿目。

榮昌夏布非遺傳承人——天運麻藝公司負責人馬仁芬與夏布「打交道」快30年了。最初,她主要是組織村民種植薴麻,然後回收薴麻加工成坯布出口國外。「因為是賣原材料,利潤薄,大頭都被別人賺了。」幾年前,公司開始轉型,將夏布做成半成品或成品再出口,「我們不能老是為他人作嫁衣」。馬仁芬說,「織一匹好布」如今成了公司的經營理念。

同時,馬仁芬和她的團隊將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夏布和摺扇的製作工藝融合在一起,推出夏布摺扇,再將夏布織造技術和現代元素相結合,創新推出一大批文創產品,如刺繡、繪畫、時裝等。

疫情發生以來,由於出口市場受阻,天運麻藝公司嘗試推出新產品,除了夏布襪子,又針對疫情推出了夏布口罩,「市場反映出乎意料好,新產品供不應求」。馬仁芬說。

在近日中國歐盟商會西南分會為瑞士、德國、波蘭3國駐成都新任總領事的歡迎酒會上,榮昌夏布首次作為伴手禮送給3國總領事。

「在這個時代,純手工工藝品已是稀世珍寶。當陽光穿過夏布,你就能看見生命的符碼正在舞蹈;收藏夏布,就如同收藏民間智慧的文本;親近夏布,似乎打通了與自我對話的靈魂通道。」天運麻藝公司牆上的幾行文字,深深地打動了記者。千年夏布的密碼,已烙印在榮昌人的心中。(經濟日報記者 冉瑞成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楊露勇)

相關焦點

  • 傳承千年的榮昌夏布「涅槃重生」:讓「非遺」回歸生活
    傳承千年的榮昌夏布「涅槃重生」:讓「非遺」回歸生活 2020-11-23 20:36:33周毅 攝   中新網重慶11月23日電 題:傳承千年的榮昌夏布「涅槃重生」:讓「非遺」回歸生活  中新網記者 韓璐  起源於漢代的榮昌夏布,有著一千多年歷史。漢代稱夏布為「蜀布」。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唐朝時期,榮昌夏布「輕如蟬翼,薄如宣紙,平如水鏡,細如羅絹」,被稱「筒布」「斑布」,是貢布。
  • 榮昌陶器、榮昌夏布……駐華外國媒體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12月17日,2020走讀中國·感知重慶駐華外國媒體參訪團一行來到榮昌區安陶小鎮、夏布會館,近距離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夏布和榮昌陶器。而重慶榮昌安富街道出產的紅泥白泥是極佳的制陶原料,其質細色正,可塑性強,燒結性能好。「這和普通泥土製陶有什麼區別?」工作人員回答駐華外國記者這一問題時介紹,由於榮昌陶土泥料富含微量元素,因此榮昌陶對所儲藏物品具有不串味、不變味、不滲色的作用,用這種陶土製作的茶壺即便將茶葉放入很久也不會有異味。
  • 中國最古老的布料夏布 多元素髮展重登時代舞臺
    【解說】」夏布,是一種以薴麻為原料,而編織的平紋布,這種看似平常的布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解說】10月28日,在重慶榮昌的夏布紡織車間裡,工人們從麻稈開始,浸泡、打麻、穿筘、上漿、織布工人們將一札札的麻解開,再將一片片的麻片劈成麻絲,取幾根麻絲捻成麻線,再捲成如繭狀紗綻一樣的小團縷。隨後,經過牽線、穿筘、刷漿、晾曬之後,就可以織布了。
  • 天下榮昌 巴蜀通廊
    歷經千年風雨滄桑,瀨溪河畔的萬靈,依舊保存著自己獨特的風貌。 天運夏布會館裡,織機有條不紊,將頭髮絲粗細的薴麻纖維上,一絲一縷,織就「輕如蟬翼、薄如宣紙、平如水鏡、細如羅絹」的榮昌夏布。
  • 區縣文旅精品薈 榮昌篇|天下榮昌 巴蜀通廊
    歷經千年風雨滄桑,瀨溪河畔的萬靈,依舊保存著自己獨特的風貌。舒緩身心 運動之旅優越的城市環境,完備的運動休閒設施,讓榮昌成為「運動之城」。重慶·榮昌鐵人三項公開賽、全國武術套路冠軍賽、全國拳擊錦標賽等多項國家級大型體育賽事落戶榮昌。
  • 中國三大名扇之一:榮昌摺扇「再舞」耀光芒
    周毅 攝   中新網重慶11月24日電 題:中國三大名扇之一:榮昌摺扇「再舞」耀光芒  中新網記者 韓璐  始於宋代的榮昌摺扇,也叫「巴蜀扇」,與江蘇蘇州的絹綢扇、浙江杭州的書畫扇被譽為「中國三大名扇」。
  •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赴重慶榮昌開展暑期就業實踐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赴重慶榮昌開展暑期就業實踐清華新聞網8月10日電(通訊員:周世鑫 沈禕舜 霍元東)7月24日-30日,來自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不同專業的9名碩士研究生組成的實踐支隊,來到有著「海棠香國」之稱的重慶市榮昌區,圍繞「畜牧業發展狀況與生態環境保護現狀」的主題進行為期一周的實踐調研活動
  • 夏布扇:夏布和摺扇完美結合
    夏布扇:夏布和摺扇完美結合 2012-06-15 13:29:24 來源:網上輕紡城 「織了四十多年的夏布,祖祖輩輩都是靠這個,離不開了啊。」
  • 【榮昌有耍事】嘞個國慶,帶你一起玩轉榮昌
    【榮昌有耍事】嘞個國慶,帶你一起玩轉榮昌 2020-09-30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夏布與四川客家文化
    同縣的範君會在雍正丁未(1727)入川後,在榮昌「販布耕田十六載」,靠著積累的錢財到川北羅江購置了大量田地(羅江《範氏族譜》)。雍正丙午年(1726),從廣東龍川入川的駱弘寧也先在隆昌經營「布花生理」,致富後才遷入成都(雙流《駱氏族譜》)。乾隆三十九年(1774),廣東長樂移民周相星來敘州府南門內小南街開設了「豐順店」,是當地最早經營夏布的商鋪之一(宜賓《周氏族譜》)。
  • 「鄉村復興論壇·榮昌峰會」在重慶舉辦 400位鄉建者村裡「趕集」
    央廣網重慶11月8日消息(記者張瑜瑜)11月6日至7日,「鄉村復興論壇·榮昌峰會」在重慶榮昌舉辦,這一旨在促進鄉村產業復興、傳承本土文化、創新共建發展的鄉建盛會吸引了國內外數十家鄉創團隊、近400位來自建築規劃、文旅投資、民宿運營等領域的大咖、院企專家和10餘個省市職能部門代表及媒體前來
  • 夏布手工扎染體驗暨幸福優學·兒童益智彩砂刮畫手工製作活動
    為弘揚傳承榮昌夏布非遺文化,增進親子關係, 7月22日上午,在同佳岸慈善基金會、哈爾濱銀行榮昌支行的大力支持下,榮昌區婦聯、榮昌昌元街道桂花社區、重慶巴南企航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舉辦了夏布手工扎染體驗暨幸福優學·兒童益智彩砂刮畫手工製作活動,吸引了來自轄區內的15組親子家庭參與其中
  • 中商北鬥商學院院長王建敏女士蒞臨「好品中國」榮昌基地參觀考察
    在當地企業家與政府代表的陪同下,2020年8月9日,王建敏女士與三時陶總在榮昌地區進行了選址考察,並詳細了解了到當地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實地感受到榮昌地區的美好發展願景與巨大創新活力後,對開展下一步企業合作表達了積極意願。2020年8月10日,王建敏女士在夏布小鎮負責人的陪同下,對小鎮內的重點企業進行實地參觀考察。
  • 「一都三城」聚合發展,榮昌打造成渝文旅新高地
    早於2015年,榮昌區就依託陶器、夏布、摺扇三大國家級非遺項目特質,相繼投入24億元建設「夏布創業基地」「安陶小鎮」和「中國夏布小鎮」,同時引進「世界非遺小鎮」等項目,打造「非遺體驗之城」,極大提升了非遺產業的集聚度。一系列重點項目的建設,持續強化著榮昌「一都三城」品牌戰略。時至今日,安陶小鎮、夏布小鎮已成為輻射毗鄰川渝地區的旅遊目的地和研學旅行基地。
  • 移民文化|陳偉平:夏布與四川客家人
    同縣的範君會在雍正五年(1727)入川後,在榮昌「販布耕田十六載」,靠著積累的錢財到川北羅江購置了大量田地(羅江《範氏族譜》)。雍正四年(1726),從廣東龍川入川的駱弘寧先在隆昌經營「布花生理」,致富後才遷入成都(雙流《駱氏族譜》)。
  • 22條線路,帶你探尋重慶深秋之美!
    寒露已過,深秋將至又一波重慶旅遊指南來啦!今(12)日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發布第六批「周末遊重慶」線路帶你探尋重慶深秋之美!城口彩葉 圖:重慶日報本批次「周末遊重慶」線路涵蓋了城口、南川、南岸、北碚、涪陵、榮昌、巫山7個區縣共22條精品線路。
  • 重慶深秋旅遊指南來啦 22條周末遊線路出爐
    10月12日,市文化旅遊委發布第六批「周末遊重慶」線路,帶你探盡重慶深秋之美。據了解,本批次「周末遊重慶」線路涵蓋了城口、南川、南岸、北碚、涪陵、榮昌、巫山7個區縣共22條精品線路。其中,以自駕遊、鄉村遊為主,線路景區主打深秋特色,南川金佛山、山王坪,巫山神女景區,榮昌文旅主題深度遊,南岸文藝之旅都是深秋之行的不錯選擇。
  • 協力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榮昌徵集渝西川南旅遊攻略
    榮昌夏布小鎮、內江張大千美術館、瀘州1573窖池、自貢鹽都博物館——14日,隨著2020重慶網民文化季啟動,作為重要體驗活動之一的「一起耍成渝」美好生活節首發式舉行,榮昌面向全國旅遊達人有獎徵集「一起耍成渝」旅遊精品攻略,力促擁有獨特巴蜀非遺文化魅力的渝西川南區域,成為更多遊客的「打卡地」,協力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 去看看大重慶的秋天多美!22條周末遊線路出爐啦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寒露已過,深秋將至。雙節過後,又一波重慶旅遊指南來啦!10月12日,市文化旅遊委發布第六批「周末遊重慶」線路,帶你探盡重慶深秋之美!、通安小棲)推薦體驗:手工制陶體驗推薦美食:小吃(榮昌黃涼粉、安富滷牛肉)、清蒸全牛肉-全牛宴下午線路:安陶小鎮——「一帶一路」陶瓷博覽中心—榮昌城區—夏布小鎮(推薦景點:中國夏布博物館、香國夏布書畫研究院、夏布研發中心、壹秋堂夏布坊、加合夏布、藝夢廊橋)推薦美食:小吃(楊國橋涼糕、何家坡粉條)、邱羊子館-榮昌羊肉湯、三惠鵝府住宿推薦
  • 從沉寂到崛起:傳承千年的榮昌陶「歷久彌新」
    周毅 攝中新網重慶11月25日電 題:從沉寂到崛起:傳承千年的榮昌陶「歷久彌新」中新網記者 韓璐榮昌陶興起於漢代,興盛於唐宋,中興於元明,復興於清代。根據榮昌安富古鎮的考古發掘,榮昌地區在漢代就已經開始制陶,並初具規模,目前出土文物以俑、燈、鴿、豬、雞、罐等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