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中國足球協會正式向亞洲足聯申辦2023年亞洲杯,一共有12個城市處於備選行列中,其中就包括洛陽。但看看另外11個城市:北京、成都、寧波、南京、西安、武漢、青島、瀋陽、長沙,就不禁為洛陽捏一把汗……實力差距太大了,就經濟和行政地位來說沒一個比得過的。本文標題雖然扎心,但卻是真實寫照,那對於舉辦這種國際性的高規格賽事來說,洛陽到底有哪些難以短時間內彌補的短板呢?
雖然說起中國足球,相信大家都有不少想吐槽的地方,這裡不作細表,大多人還是刀子嘴豆腐心,從內心來講更多的還是支持。雖然中國球迷們數量眾多,質量也更佳,但國內整體踢足球的氛圍確實一般,年輕人們還是更喜歡打籃球多一些,畢竟不需要太大的面積,大多數學校好得也有個籃球場供學生使用。而足球場地要求就高了,許多城市的足球場質量差、數量少,想好好組幾個人踢個球確實不夠方便。
然而,洛陽既然這麼積極去和實力強大的城市競爭舉辦亞洲杯,就是因為我市的目前場地條件是符合申辦標準的。這些年,也舉辦過一些大大小小的國內賽事,有一次比賽途中因天氣下大雨,導致比賽進行困難,結果雨停後沒多久賽場的積水就排乾淨了,當時的解說還誇讚了一下場館的硬實力到位。
不過遺憾的是,雖然硬實力過關,但一些附屬的配套措施卻成了洛陽的短板。最明顯的就是我市的五星級酒店數量太少了,寥寥無幾。而申辦亞洲杯的硬性條件要求至少有10家五星級酒店(最好是國際連鎖品牌)。洛陽目前正式開業的有幾家呢?而且似乎找不到一家國際性的五星級酒店。即便已經有喜來登、萬豪等酒店在建造當中,但亞洲杯開賽前估計還是數量達不到。即使沒有亞洲杯,對於洛陽這樣一個國內著名、世界有名的旅遊城市來講,酒店的數量和質量都還待提高。
除了住宿條件外,交通也是一個無法忽略的短板。舉辦這樣的一個國際性賽事,自然最重要的是機場規格了。雖然北郊機場近年來旅客吞吐量增長率不低,但因為基數太低,所以也只是去年才剛剛突破100萬。而且國際航班寥寥無幾,因此也談不上是國際機場了,即便舉辦了世界盃,遠道而來的球隊還是得走新鄭機場,非常不方便。
不過,洛陽在知道自己實力不足的情況下還是堅持積極去申辦的精神,太值得點讚了。妄自菲薄不可取,只有努力去爭取,才能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最怕的是不敢爭,不敢搶,保守封閉,自我低估。如果沒有積極的態度,今天失去的也許是一個舉辦權,明天甚至就會錯失呼南高鐵,未來也許就會錯失一次飛速發展的風口。
即便最後沒有申報上也不要緊,彌補自身短板,積極發展下去,2023年的洛陽一定讓我們刮目相看!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下方評論裡交流,點擊右上角關注,了解更多洛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