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搞笑的造反,只為坐在皇宮裡吃頓飯

2021-01-19 笑林趣史

作者:一少歷史

封建歷史兩千餘年中,起義造反的並不在少數,要不然也不會改朝換代這麼多。這些造反的人,其造反的目的,除了反抗官府壓迫外,很大一部分因素,自然是翻身做主人,嘗一嘗當皇帝的滋味。所以,儘管造反的風險極大,被砍頭的機率極高,但在高回報率的誘惑下,歷史上還是有無數的人前僕後繼,衝在為皇位而戰的道路上。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有的人就沒這麼俗,人家造反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混口飯吃。比如,唐朝的這位牛人。

話說唐朝末年,長安城裡有位算命先生蘇玄明,與染坊裡的一個叫張韶的工頭關係不錯。一天,兩人在一起喝酒,喝著喝著,就高談闊論起來。這時,蘇玄明就對張韶說:「張兄你不是一般人,其實我早就給你算過一卦,你是會坐在皇帝的寶座上吃飯的人,到那時,咱倆也能在皇宮裡共進晚餐。」 張韶一聽,就楞了,問:「蘇兄,你這是啥個意思?能說明白點不?」蘇玄明故作神秘的說:「現在皇上昏庸無道,只管打馬球,不管朝政,你懂的!」

話說唐朝末年,長安城裡有位算命先生蘇玄明,與染坊裡的一個叫張韶的工頭關係不錯。一天,兩人在一起喝酒,喝著喝著,就高談闊論起來。這時,蘇玄明就對張韶說:「張兄你不是一般人,其實我早就給你算過一卦,你是會坐在皇帝的寶座上吃飯的人,到那時,咱倆也能在皇宮裡共進晚餐。」 張韶一聽,就楞了,問:「蘇兄,你這是啥個意思?能說明白點不?」蘇玄明故作神秘的說:「現在皇上昏庸無道,只管打馬球,不管朝政,你懂的!」

也不知是這個張韶喝多了,還是智商有點問題。他聽完蘇玄明的話後,立即回到染坊召集染坊的工人兄弟,號召他們和自己一起去皇宮吃香的喝辣的,沒想到還挺有用,一下忽悠了一百多號人。於是,一個二桿子帶著一百多個大傻子就這樣向著皇宮進發。

也不知是這個張韶喝多了,還是智商有點問題。他聽完蘇玄明的話後,立即回到染坊召集染坊的工人兄弟,號召他們和自己一起去皇宮吃香的喝辣的,沒想到還挺有用,一下忽悠了一百多號人。於是,一個二桿子帶著一百多個大傻子就這樣向著皇宮進發。快到皇宮時,被巡查的禁軍發現,禁軍就攔住他們問幹什麼。張韶一看見禁軍就不自覺的害怕了,但此刻有酒壯了膽,當然不能慫。於是,他二話不說,直接亮出武器殺了那個禁軍,然後帶著工人兄弟們,大喊著衝向了皇宮。這一衝,也沒見誰再出來攔著,居然就輕而易舉地衝了進去。

進了皇宮後,張韶徑直就來到了皇帝的大殿上,裡面正好還有皇帝未吃完的御膳,原來張韶一行人衝進來的時候皇帝還在吃飯,得知有人殺進來皇帝慌忙逃走了,留下一桌子飯菜。張韶也不管這些,他派人去把蘇玄明請過來,然後興高採烈的跟蘇玄明說:「你小子算的真準,咱倆果然能在這皇宮裡吃飯。」蘇玄明洋洋得意的說:「那當然,我還沒失算過。不過,張兄你接下來要怎麼辦?」 張韶疑惑著看著他,說:「你不說咱倆在宮裡吃飯嗎,你還想幹啥?」

進了皇宮後,張韶徑直就來到了皇帝的大殿上,裡面正好還有皇帝未吃完的御膳,原來張韶一行人衝進來的時候皇帝還在吃飯,得知有人殺進來皇帝慌忙逃走了,留下一桌子飯菜。張韶也不管這些,他派人去把蘇玄明請過來,然後興高採烈的跟蘇玄明說:「你小子算的真準,咱倆果然能在這皇宮裡吃飯。」蘇玄明洋洋得意的說:「那當然,我還沒失算過。不過,張兄你接下來要怎麼辦?」 張韶疑惑著看著他,說:「你不說咱倆在皇宮裡吃飯嗎,你還想幹啥?」蘇玄明一聽,徹底無語了,自己的意思是讓他幹一番大事,沒想到這二貨卻只當來吃飯,這造反事業還有什麼前途?果然,沒過多久,唐朝援軍就趕來,殲滅了這一百多個烏合之眾,張韶和蘇玄明也死在了亂軍之中,史上最搞笑的造反就此結束。

【想知道更多好玩有趣的歷史,就點一下關注吧】

(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嚴禁冒名複製)

相關焦點

  • 皇子造反很嚴肅的事情,後人為什麼會評價他搞笑奇葩呢
    漢光帝劉秀總共有是十一個兒子,而他的兒子劉荊、堪稱歷史最搞笑的皇帝之子,奇葩的一生造反四次不成,最後因請巫師詛咒皇帝被發現而畏罪自殺。漢光帝劉秀死後,劉莊繼位漢明帝。而沒有當上皇帝的劉荊蠢蠢欲動、想造反,想當皇帝。你想當皇帝你也要有這個智商和才能,更不用提皇宮大臣沒有人支持你。劉荊一生總共四次造反,每次漢明帝都沒有跟他計較,反而助長了他的造反信心。
  • 他做了48年皇帝,40年都不近女色,每天只吃一頓飯,卻在86歲餓死
    但是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就是不近女色、不好奢侈、佞佛,而且還四次出家為僧,可是最後卻被餓死!他就是南朝梁的開國皇帝蕭衍,後人稱他為梁武帝。梁武帝出生於劉宋時期的大明八年,也就是公元464年。在公元479,南齊太祖蕭道成逼迫宋順帝劉準退位自己稱帝,蕭衍成為了皇室宗親。公元494年,齊明帝帝蕭鸞繼位,蕭衍受皇帝重用,從此飛黃騰達。
  • 朱高煦想學他爹朱棣造反,被侄子朱瞻基罩在銅缸裡,活活烤死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燕王,因為朱棣的大哥朱標是太子,死得早,朱元璋便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將其他的兒子都排除掉了,皇位不傳給兒子,傳給孫子。朱允炆拿下了幾個實力相對較弱的藩王之後,實力雄厚的燕王朱棣坐不住了,前幾個藩王,被殺的被殺,被逼自盡的自盡,朱棣覺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斃,於是,開始裝瘋,企圖矇混過關,躲過朱允炆的屠刀。
  • 青島海上皇宮:曾經風光一時,一頓飯吃掉幾個月工資,有人記得嗎
    在青島還有一處地方以前與以上景點名聲不相上下,也是著名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它就是位於棧橋西側,西陵峽路上的海上皇宮。怎麼樣,聽這名字就很霸氣吧?海上皇宮是一個半球體建築,面朝大海,風光迤邐。海上皇宮於1994年由香港好世界飲食集團聯合中房集團以及高盛集團三方出資近億元興建,1996年正式營業,主打高檔餐飲娛樂。據小編一個開早年計程車的朋友講,當年能去海上皇宮消費的人非富即貴,在裡面吃一頓飯都要上千元,要知道那時候的工人工資不過幾百元。
  • 皇宮中一天吃兩頓,妃子們不會餓嗎?真的不會,主要因為這原因!
    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現在我們大部分人都是一日三餐,養成習慣了之後要是少吃一頓飯總是會覺得餓的難受。 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很多朝代都是一天吃兩頓飯的,清朝的時候宮中也是這樣,那有人就好奇了,他們起的那麼早,一天只吃兩頓飯的話不會餓嗎?
  • 妙趣橫生的六本網絡小說,第一本被讀者稱為史上最搞笑小說
    輕鬆幽默詼諧的文風容易讓讀者在閱讀小說時感到愉悅,這裡給大家推薦幾本搞笑系列的小說,希望您能喜歡。  第一本:《史上第一混亂》  說起《史上第一混亂》相信絕大多數的讀者還是知道的,這是一本堪比《武林外傳》的搞笑小說,有著史上第一幽默之稱,誓將搞笑進行到底,網遊驚呼「小花幽默驚天地,《武林外傳》都嗝屁」,作者張小花,知名網絡小說作家。
  • 日本皇宮舉行儀式 宣告天皇弟弟為第一皇位繼承人
    海外網11月8日電當地時間8日上午,日本皇宮舉行「立皇嗣宣明儀式」,正式宣告現任天皇的弟弟秋筱宮文仁親王為第一皇位繼承人。綜合日本《朝日新聞》等媒體報導,當天,日本天皇德仁正式向國內外宣布了秋筱宮文仁親王為「皇嗣」的地位,而秋筱宮的長子悠仁則成為第二皇位繼承人。
  • 海上皇宮開啟重生之路 一層改造為"故宮青島文創館"
    今年9月7日,在2018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青島香山旅遊峰會投融資大會上,市政府與故宮博物院籤署合作協議,將把海上皇宮改造為「故宮青島文創館」。近日,從海上皇宮路過的市民會發現,這裡不斷有施工車輛出入,對此,記者昨日採訪獲悉,目前海上皇宮已經開始動工,內部垃圾已基本清理結束,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不久的將來會以全新面貌示眾。
  • 軍人的第一頓飯吃麵條,那最後一餐吃的是什麼?還有一餐很重要
    紅色圍脖很多的熱血青年都有穿上戎裝報效國家的夢想,經過層層選拔後告別家人來到部隊,那麼軍人來到部隊的第一頓飯都是吃些什麼呢?在很多人想像中,既然是第一頓飯肯定是大魚大肉,甚至還會有酒來為大家接風洗塵,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
  •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一日三餐是從何時開始的?
    在唐朝中後期,一天兩頓飯的老傳統逐漸被打破,當時隨著唐朝國力強盛,中國的貴族逐漸由農耕生活轉化為城市生活,外國人定居中國也影響了長安城裡的一小部分貴族開始吃午餐,但他們屬於非主流,大多數中國居民還是堅守著一日兩餐的生活習慣。到了宋朝,吃午餐的人就更多了。
  • 11歲男孩一天吃五頓飯,只為「增肥救父」:孩子比你想的更愛你
    文/歆小迪瀏陽市11歲男孩林為源,一天要吃五頓飯,只為「增肥救父」。「我又長重了一點,有87.2斤了。」7月29日,11歲的林為源高興的說。原來,孩子的父親林輝武患上了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家裡的親戚都做了配型,只有11歲的林為源和父親的骨髓配型成功。但是醫生告知,他體重太輕不適宜捐獻骨髓,因此,他決定——「增肥救父」。男孩為了達到捐獻骨髓的體重要求,從3月配型到現在,他都保持著一天五頓飯的節奏,穩定地增加著體重。如今,他已經成功增重17斤。
  • 算命先生說:你有皇帝命,第二天他就造反,果然當了一晚上的皇帝
    縱觀古代農民造反,起義者無非只有兩種目的:要麼是想與朝廷討個說法過上安穩日子,要麼是想推翻腐朽昏庸的政權自己當家做主。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唐末農民起義爆發後,有數百年底蘊的唐朝並未被推翻,各地百姓組織的義軍也悉數被打壓。
  •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恐怖組織,史上最強造反專業戶是怎樣的(一)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我國最大的造反專業戶的前世今生,要說我國宗教造反誰最專業,誰最鍥而不捨那就當屬白蓮教了,說起白蓮教我想只要是中國人都不會陌生,它好像天生就自帶了邪惡光環,無論是小說還是影視作品裡她就是邪惡的代表,惡勢力的集散中心,而在真實的歷史上白蓮教也確實不枉她的邪教之王的稱號。
  • 張藝謀生活狀態曝光,每天只吃一頓飯睡3小時,工作敬業令人敬佩
    張譯採訪中贊張藝謀,只睡3小時吃一頓飯,工作痴狂新電影必成功。 近日,著名演員張譯在採訪中談到導演張藝謀,向記者爆料稱讚張藝謀為工作十分敬業。表示張藝謀工作的時候每天只睡3個小時,一天下來只吃一頓飯,並且全天幾乎都在工作,幾乎沒有任何娛樂活動。
  • 每天只吃一頓飯,可以幫助你減肥嗎?
    其實,這些問題偶可以歸結為間歇性飲食,可以幫助你減輕體重。當遵循間歇性進食時,一個人每天只會吃一頓飯。這通常是晚餐。一般白天不消耗任何其他卡路裡。儘管此飲食計劃可能為某些人提供快速的減肥解決方案,但其風險可能大於收益。一天一頓的飲食是一項減肥計劃,其中一個人每天只吃一頓飯。
  • 女大學生為了省錢每天只吃一頓飯 最想拍寫真
    【新聞提要】得知患胃癌的21歲女大學生在一年時間裡每天只吃一頓飯,熱心市民花一小時做了道酸菜蒸肉送到病房,希望她——「在以後的日子裡吃飽每一頓飯」。在記者的追問下,小慧說出了她的心願:拍套美美的寫真集。紅網長沙4月16日訊(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王歡)有句歌詞是這樣的:「上蒼保佑吃完了飯的人民。」
  • 每天只吃一頓飯讓人心酸 熱心市民帶菜看望胃癌女生(組圖)
    新聞提要得知患胃癌的21歲女大學生在一年時間裡每天只吃一頓飯,熱心市民花一小時做了道酸菜蒸肉送到病房,希望她——「在以後的日子裡吃飽每一頓飯」。在記者的追問下,小慧說出了她的心願:拍套美美的寫真集。
  • 臺灣旅行,一頓飯只吃一隻蝦,結帳時懵了
    臺灣旅行,一頓飯只吃一隻蝦,結帳時有點懵!我相信現在對於吃,真正能拒絕的人真的太少了。畢竟從古至今吃對於人來人說是首要的,一起吃個飯也是最有效的社交方式。現在的人,吃已經不僅僅是為了飽腹了,更多了為了滿足自己的口欲,他們要吃的更好,吃出新鮮感,所以就有了現在不斷出品的各種味道的菜餚。很多人已經對自己周邊的美食不感冒了,感覺自己都吃膩了,畢竟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再好吃的東西也會吃膩的,所以就會不停的尋找各地的美食。上個月男友到臺灣出差,我也沒有去過臺灣,想跟著他一起去玩一玩。
  • 如果生命裡只剩下一頓飯,我會選擇涮肉
    如果生命裡只剩下一頓飯雪天則最配吃肉,寒夜客來,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北風吹得緊,小餐廳裡暖和喧鬧,坐在靠窗的座位,窗戶上全是水霧,外面光禿禿的楊樹只能模糊見到點枝丫,桌子上銅鍋旺盛,炭火充足,清湯翻滾,羊肉新鮮,二鍋頭凜冽,三五好友熱絡,這時會有一種時光穿越感,似乎棉帘子一挑,進來的人是穿長衫的周作人,或者穿著西裝的老舍。
  • 孟美岐自述為瘦身一天只吃一頓飯,這真的不是在帶壞粉絲嗎?
    ,吃的飽飽的,中午跟下午都不吃,中午如果吃也可能就一點點,吃一點點就好 再加上她之前說過,比賽期間為了訓練,2個月的時間,幾乎每天要麼不睡覺,要麼只睡30分鐘!鄭爽的魔鬼減肥清單:15天節食瘦16斤,重點的減肥期間什麼都不吃,就只喝水! 年輕時只吃素並嚴重節食的大S,受孕困難,生二胎時還差點下不來手術臺。產後的大 S 公開瘦身菜單,一個月狂瘦 30 斤。泫雅的飯量上了熱搜,公開了自己的食物,飯盒還沒手大,是靠仙氣吊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