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以app端的聚合收銀臺為例進行介紹(大家可以直接用京東app的收銀臺為例子進行理解),來看看收銀臺的支付流程到底是怎樣的。
一、收銀臺及支付方式介紹
(1)收銀臺
收銀臺俗稱付款處,是顧客交易付款的地方。線下支付的時候用戶是在商店櫃檯處選擇現金、刷卡等支付方式進行結帳,行動支付發展之後用戶在線上支付,在收銀臺處選擇支付方式進行付款,收銀臺是顧客在「商店」最後停留的地方。
(2)支付方式介紹
帳戶支付:基於支付公司的帳戶體系建立起來的支付方式,是通過帳戶間轉帳來完成資金轉移的支付方式。前提是需要用戶要在支付公司開立個人支付帳戶,並且在帳戶充值才可使用。舉例:微信支付的零錢帳戶、支付寶的餘額帳戶就是此類。
銀行卡支付:銀行卡支付分為借記卡和信用卡支付,目前收銀臺大多是基於協議支付產品從用戶銀行卡進行資金轉移。
微信支付:從收銀臺跳轉至微信app進行支付,包括微信零錢、在微信綁定的銀行卡等方式。
支付寶支付:從收銀臺跳轉至支付寶app進行支付,包括支付寶餘額、花唄、在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等方式。
其他支付方式:例如京東的白條、鋼鏰、小金庫等支付方式
二、收銀臺支付流程
(1)收銀臺支付流程
註:用戶選擇已有支付方式進行支付時,若未設置支付密碼,則走下發驗證碼流程,此流程同綁卡支付發簡訊流程。
(2)用戶操作路徑
此流程需要注意的幾個點:
訂單有效時間:訂單有效時常設置,超時未支付,收銀臺主動關單。驗證碼發送次數限制:同一手機號某一時段發送次數限制,設置風控規則。驗證碼預填功能:提升用戶體驗。用戶收不到驗證碼的處理邏輯:給用戶準備收不到驗證碼這種異常case的處理提示。支付成功/失敗跳轉邏輯:支付成功/失敗後跳轉URL,一般由下單方接口上送。註:忘記密碼流程圖省略
三、收銀臺功能介紹
1. 功能
(1)支付方式展示
1)支付方式分類
聚合收銀臺匯集了多種支付渠道的支付方式,從品牌上來分主要分為自品牌支付和其他三方支付。尤其是像京東、美團、滴滴這種自己有支付牌照的公司,更多地借力於自身品牌,突出自品牌。一方面在用戶面前建立自身品牌形象,另一方面為自身交易量貢獻GMV,使得更有籌碼與銀、網聯/銀行去談合作事宜。
2)可用支付方式
聚合收銀臺支持的全量支付方式(即:收銀臺的支付能力,對接了哪些支付渠道)。商戶(業務線)支持的支付方式,商戶的業務場景需要用哪些支付方式,收銀臺側在後臺為商戶進行配置。用戶綁定的支付方式,用戶綁定了哪些支付方式、銀行卡。此時,用戶該筆訂單可用支付方式為以上三種情況的交集3)不可用支付方式
不支持的銀行:支付渠道的銀行支持能力變化,比如以前支持XX銀行,但是由於渠道銀行能力變化,現在不支持該銀行了,故本次該支付方式不支持。銀行限額問題:單筆限額超限、單日限額超限等。例如:XX銀行單筆限額1萬,但是用戶本次支付額度3萬,故限額不支持,如果不拆單的話則該筆交易由於限額不支持被阻斷。帳戶餘額不足:帳戶餘額小於支付金額,例如,訂單金額100元,用戶零錢帳戶餘額80元,則本次支付帳戶餘額不足,不可用餘額進行支付。帳戶凍結:用戶個人支付帳戶由於被凍結不能出入金,故本次不能使用。業務限制等:比如用戶還款時背後對接了資金方的還款渠道,資金方還款渠道只支持銀行卡渠道,不支持微信和支付寶,則微信和支付寶方式則不可用。4)使用新卡支付
用戶綁卡+支付:從用戶體驗上來說用戶綁卡成功的同時也完成了支付,實際上綁卡背後走的是協議支付籤約流程,籤約完成後再調用支付接口進行扣款(背後邏輯:先籤約,再支付)。綁卡組件協議條約展示:從法律風險上考慮,用戶綁卡需要讓用戶知情並與用戶籤訂協議,故需展示協議讓用戶同意,明晰此次支付行為的權責。一般必須展示兩種協議:《XX籤約銀行協議》——(用戶與籤約銀行間籤訂的協議)、《XX支付服務協議》——(支付公司與用戶籤訂的協議)。(2)默認支付方式展示規則
為了提高支付成功和減少用戶操作路徑,收銀臺一般為用戶默認選擇一種支付方式,用戶點擊【支付】button即可。
默認支付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像京東這種為用戶開立設置收銀臺默認支付方式入口的,用戶可以自主設置,當然,也可以不設置。對於沒有設置入口以及不設置的那部分用戶,聚合收銀臺會根據一定的規則為用戶默認選中其中一種支付方式。
一般常見規則有以下幾類:
推薦支付方式,例如支付寶的花唄,為了引導用戶使用該支付方式設置的引導策略。上一次支付成功的支付方式/常用支付方式。即認為此類方式支付成功率更大。最新操作的支付方式,例如用戶新綁定的銀行卡,即認為用戶綁卡即想用此方式支付。(3)支付方式展示策略
原則:優先展示自平臺品牌,為自平臺貢獻GMV,節省渠道成本。
一般常見展示規則:帳戶體系支付>銀行卡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
(4)優惠信息展示與計算
收銀臺搞支付優惠活動,通過活動讓用戶受益為自平臺或者合作機構引流,提升綁卡轉化率等。
推廣自身帳戶體系做優惠減免,增加用戶綁卡、開戶數量,從而後續為相關業務引流、轉化。與銀行或通道洽談的優惠政策,例如,綁定XX銀行的卡享受隨機立減優惠等。優惠信息展示,計算優惠金額,減免優惠金額。(5)支付信息檢查
對訂單信息、金額、支付方式、業務權限等做基礎的校驗。
2. 支付形式
(1)單一支付
即用戶在收銀臺選擇其中一種支付方式進行支付。
(2)組合支付
使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支付方式一起完成一筆訂單的支付,主要用於某種支付方式餘額不足但又比較想把此方式的餘額花掉的場景。例如:帳戶餘額+銀行卡組合支付。
(3)拆單支付
由於銀行限額等問題,訂單付款金額大於銀行單筆/單日限額,把一筆訂單拆成多筆交易單進行支付,此case需多筆交易單均返回終態收銀臺才能再給業務方返回訂單終態。
組合支付和拆單支付的優缺點類似,統一歸納為以下幾點:
優點:解決銀行限額/餘額不足問題,幫助用戶完成購買行為,幫助業務方完成大額收款。
缺點:
業務方交易終態等待時間長,若其中一筆交易單掉單則會一直出於處理中狀態。用戶會收到多條扣款通知。退款處理流程繁瑣,部分退款、全額退款等處理流程複雜。
四、系統交互時序圖
用戶:支付行為的發起者,可以理解為電商場景下執行購買行為的消費者。商戶:收銀臺的商戶或者業務線,可以理解為電商賣家。聚合收銀臺:提供收付款服務的收銀系統。支付渠道:提供支付、清結算能力的三方支付機構。以上,一方面對收銀臺產品做一個整體梳理,另一方面希望能幫助一些小夥伴對收銀臺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分享即學習!
本文由 @ Shirley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