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助力高三|十年真題每日練-026在今天推文的第8條呈現
來源:北國小甜瓜(ID:LoveChina16666)
我是甜瓜。
這一夜,日本無眠。
2月13日23時07分,日本福島東部海域發生強震,
5分鐘前,震級從7.1升至7.3級,
震源深度55公裡。
這是從福島當地一電視臺大樓上拍下的畫面:
△地震時,福島市一電視臺內部情景。
心疼一個震中泡澡的小哥,
當時他在浴缸裡被震得波濤洶湧,嗷嗷大叫。
既驚悚,又好笑。
01
短短幾小時,日本發生了14次餘震,
其中包括一次4.7級的餘震。
截至甜瓜發稿時,受傷人數已超百人。
與福島相鄰的宮城縣仙臺市馬路,劇烈晃動。
家住東京的華人張先生一家已入睡,
突然,尖銳的警報聲刺破了夜的寧靜。
張先生立即抱著孩子衝出門,
結果看到:滿街都是人。
家中的魚缸,劇烈晃動,水不斷溢出來。
接著是牆壁和柜子,開始倒塌。
寒夜裡,衣衫不整的人們驚魂未定,
很多人開始不住地祈禱: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如此的脆弱。
「地震後,知道震中是福島,內心很慌。望安好。」
福島市中心,玻璃被震碎落一地。
強震導致地下汙水噴湧而出,
瞬間淹沒了整條街道。
大廈的天花板開始滲水,
隨時都有連電的危險。
仙臺市一家電視臺辦公室在震中劇烈搖晃。
深夜的仙臺火車站,擠滿了避難者。
疫情中,人們謹慎地戴著口罩,
給自己最牽掛的人撥打電話,確認平安。
地震伴隨著斷水斷電,
整個日本東北地區超10個火力發電機組停擺,
超95萬戶停電。
神奈川縣一片黑暗
有家難回的人們被緊急安置在避難所,
一邊擔心餘震,一邊擔心病毒。
地震還引發了山體滑坡,日本東海岸的一條主要公路——關丹高速的路堤倒塌,覆蓋了道路,護欄被掩埋在泥土中。
公路的另一側則被提高了約10米,場面驚悚。
此外,東北、上越、北陸、東海道新幹線全停。
房屋被毀,滿目狼藉。
日本氣象廳官員14日凌晨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
此次地震或為2011年「3·11」大地震的餘震,
近2-7天內還可能發生強震,注意安全。
因為震中在福島,人們的恐怖回憶再度被喚醒: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9級地震+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導致發生了自蘇聯車諾比核事故後最嚴重的核事故,其災難性影響至今未消。
那場毀滅性災難中,
11232人遇難,16361人失蹤,
約5.2萬人家園被完全摧毀!
日本首相菅義偉14日凌晨向公眾保證:
此次地震不會引發海嘯,福島核電站相關核設施無異常。
然而,真實的情況如何?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此次地震導致福島第二核電站的一號機組用以保存核燃料的冷卻水發生輕微洩漏。
雖然目前稱輻射量很低,但並不等於沒有。
天亮了,又一出人間悲喜劇上演。
地震發生時,一位小哥表現得超淡定,
地動山搖,竟然還在轉筆,一夜走紅。
天亮時大膽的居民返家,
家中已是一片狼藉。
便利店老闆哭了,
貨架上的商品撒滿一地。
昂貴的紅酒碎了一地,
滿地玻璃渣,觸目驚心。
日本氣象廳官員稱:
居民應為未來幾天的6級餘震做好準備。
以防萬一,主持人直播時戴上了安全盔。02
2021年1月15日,
印尼蘇拉威西島發生6.2級強震,
目前已有81人死亡、800餘人受傷,
救援機構稱,死亡人數還將上升……
政府大樓、購物中心、醫院全被夷為平地。
短短幾秒鐘,橋梁寸斷,
無數建築在頃刻間轟然倒塌!
現場畫面相當駭人!
電力和通訊中斷。
醫院直接被震塌,
無數病人和醫護被埋在了廢墟下……
偏偏天又突降暴雨,雪上加霜。
暴雨又導致當地爆發了洪水、泥石流……
頃刻間又有60人遇難……
絕望的人們在大雨中哭嚎……
一個小女孩被困在廢墟下,
救援人員不斷喊話:
「孩子千萬別睡,不然就是永眠……」
父母在旁邊哭邊徒手挖著,直到鮮血淋漓。
一聲聲呼喚在廢墟間迴蕩,
這塊巨石下,又不知是多少人的埋骨所……
大震後,又發生了26次餘震,
連日的暴雨讓營救變得異常艱難,
若貿然用重機械開挖,可能會造成二度坍塌。
同時,雖然搭建起了臨時醫院,但由於資源逐漸見底,且擔心餘震,醫病雙方都不敢在室內治療。
▲印尼當局搭建臨時醫療中心收容傷者。(圖/路透社)
臨時搭建的醫療帳篷內,擠滿了斷肢傷者。
由於補給不到位,
劫後餘生者,又面臨著飢餓的威脅。
甚至半道聚眾洗劫救災物資。
事發多日,這座近30萬人口的小城,
到處斷壁殘垣。
2021年2月7日上午,毫無預兆,
喜馬拉雅山一處冰川突然崩塌!
高處的冰雪、土石直接墜入下方河道,
激起猛烈的山洪,一時間地動山搖。。。
這條道裡根加河,是恆河的源頭。
雪崩在幾乎沒有任何減速的情況下,
把大壩撕碎,隨後咆哮著衝入村莊……
所過之處,片瓦無存。
毀天滅地的撞擊力,
瞬間衝垮了三座水力發電廠。
沿途的大壩、橋梁、道路,
無一倖免,全部被摧毀。
村莊被瞬間吞沒,
數百人甚至來不及反應,就已被吞沒……
一位倖存的村民回憶:
「周日上午10點半,
漫天的大水突然從山上衝了下來!
大量黑色液體從楠達德維山上(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海拔7816米)向下奔騰,噪音震耳欲聾,如同火山噴發……」
「我看到數百人在發了瘋一般地逃跑,
但馬上就被無情的洪水吞噬……」
一位70歲老人正和家人在放牛,
幾人之間只隔了幾米遠,
突然夾雜著碎石的洪水襲來,
兒媳和孫子聽到聲音後逃出,
她卻永遠地被洪水吞沒,屍骨無存……
當地媒體報導:
河谷上遊的百姓只能眼看著親人被衝走。
這不是災難片的鏡頭,
這是洪水逐漸退去後,
在滿地泥漿的災難現場。
驚魂未定的人們藉助著殘破的工具,
徒手挖掘著,希望能找到生還者,
目前已找到32具遺體,174人下落不明……
災難過後,滿目瘡痍。 甜瓜說
今天是中國的大年初三,
會親友回娘家的喜慶日子。
在我們把酒言歡時,這一幕幕人間悲劇,
卻在地球的各個角落真實地上演著……
眼下的2021年,
世界各地都遭受著比更劇烈的極端天氣災害。
日本除了剛剛發生的大地震,
已經連續數日多處持續暴雪,
數百人受傷,多人喪生。
全球氣候變暖,
單單只是日本一個國家,
降雪量驟增了5倍!
不僅是日本,
在歐洲多地,甚至西班牙的馬德裡,
都已經罕見第出現了暴雪,
而與此同時,
希臘正經歷著超30度高溫的炙烤。
更可怕的,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未來會發生什麼,我們都無法預測……
2020年2月4日,南極出現了震驚的一幕:
白茫茫的雪地,滲出了鮮血。
沃爾納德斯基,烏克蘭在南極的唯一科研基地。
基地周圍的景象,震驚了科學家。
一道道血色條紋,嵌入冰層。
無獨有偶,哈薩克的裏海沿岸,
冰川上也出現了鮮紅色的雪,嚇壞了當地居民。
冰川下瘋狂滋生的,不是鮮血,
而是雪地衣藻(Chlamydomonas nivalis)。
血紅,是其自保不受輻射線傷害的胡蘿蔔素。
這種罕見紅藻只在氣候變暖後,才大量繁殖。
「南極浴血」,說明溫度已近冰川可承受的極限。
是的,現在南極的溫度已經超過了南京。
當天,科學家分別在南極阿根廷埃斯佩蘭扎基地和西摩島Marambio站記錄到18.3℃和20.7℃高溫!
這是什麼概念?
也就是說,你在南極可以穿一件T恤到處走。
埃斯佩蘭薩研究站測出高溫紀錄後的發文
南極的溫度打破了141年的最熱紀錄。
南極半島今夏氣溫不斷升高。
攝影:ALESSANDRO DAHAN,GETTY IMAGES
而更可怕的是,
這些「血雪」將顯著降低冰雪對太陽光的反射,
加劇冰雪升溫,
升溫又將使更多藻類甦醒,
最終,陷入惡性循環的死局。
南極下一次高溫新紀錄,
將來得更快。
南極洲的拉森冰川正在迅速融化。
攝影:JIM ROSS, NASA
陸地上的冰川慢慢的鬆動,
正以最快的速度墜入海洋,
全球海平面上升,
地球的海岸線正在重繪。
攝影:Christian Aslund,National Geographic
常年被冰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冰川,
被稱為世界第三極,永久性冰川...
因為海拔太高,氣候條件惡劣,
幾乎沒有生物可以存活。
如今,科研人員驚奇的發現,
草叢和灌木叢已覆蓋了超過冰川面積的5-15倍,
而且,還在持續增長。
如果您沒看清,
讓我們把鏡頭拉近一點。
北極永凍土正消失,
南極大陸正在浴血,
珠峰不斷變綠、融化……
甜瓜相信,每個人都已多多少少意識到:今天是情人節,
送張這樣的圖片給心有靈犀的你:
這張照片由攝影師@阿五在路上,歷時2年,輾轉南北半球拍攝,由1600張照片疊加降噪而成。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無恨月常圓。
謝謝你分一點愛,
給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THE END—
*「講地又講理」微信公眾號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發布的文章、圖片、視頻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並聯繫小編刪除。
最後,給親們推薦一個由本團隊核心成員運營的優質公眾號,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投稿郵箱:108494395@qq.com
合作交流微信號:18205327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