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日本福島7.3級、印尼6.2級強震+北極永凍土正消失+南極大陸正在浴血+珠峰不斷變綠、融化……

2021-02-18 講地又講理

溫馨提示:助力高三|十年真題每日練-026在今天推文的第8條呈現

來源:北國小甜瓜(ID:LoveChina16666)

我是甜瓜。


這一夜,日本無眠。



2月13日23時07分,日本福島東部海域發生強震,


5分鐘前,震級從7.1升至7.3級,


震源深度55公裡。


這是從福島當地一電視臺大樓上拍下的畫面:

 

太平洋「火環」上的日本,是地震多發國,

全世界6級以上地震中有兩成發生在日本。

然而,這次地震的恐怖,

讓「見多識廣」的日本老司機們,也炸了。

           △地震時,福島市一電視臺內部情景。


在日華人的朋友圈:


心疼一個震中泡澡的小哥,

當時他在浴缸裡被震得波濤洶湧,嗷嗷大叫。

既驚悚,又好笑。

01

短短幾小時,日本發生了14次餘震,

其中包括一次4.7級的餘震。

截至甜瓜發稿時,受傷人數已超百人

與福島相鄰的宮城縣仙臺市馬路,劇烈晃動。


            

家住東京的華人張先生一家已入睡,

突然,尖銳的警報聲刺破了夜的寧靜。

 

 

張先生立即抱著孩子衝出門,

結果看到:滿街都是人。

家中的魚缸,劇烈晃動,水不斷溢出來。

接著是牆壁和柜子,開始倒塌。

寒夜裡,衣衫不整的人們驚魂未定,

很多人開始不住地祈禱: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如此的脆弱。

「地震後,知道震中是福島,內心很慌。望安好。」

 

福島市中心,玻璃被震碎落一地。

 

強震導致地下汙水噴湧而出,

瞬間淹沒了整條街道。

大廈的天花板開始滲水,

隨時都有連電的危險。

 

仙臺市一家電視臺辦公室在震中劇烈搖晃。

 

 

深夜的仙臺火車站,擠滿了避難者。

疫情中,人們謹慎地戴著口罩,

給自己最牽掛的人撥打電話,確認平安。

 

地震伴隨著斷水斷電,

整個日本東北地區超10個火力發電機組停擺,

95萬戶停電。

神奈川縣一片黑暗

有家難回的人們被緊急安置在避難所,

一邊擔心餘震,一邊擔心病毒。

地震還引發了山體滑坡,日本東海岸的一條主要公路——關丹高速的路堤倒塌,覆蓋了道路,護欄被掩埋在泥土中。

 

公路的另一側則被提高了約10米,場面驚悚。

此外,東北、上越、北陸、東海道新幹線全停。

房屋被毀,滿目狼藉。

 

日本氣象廳官員14日凌晨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

此次地震或為2011年「3·11」大地震的餘震,

近2-7天內還可能發生強震,注意安全。


因為震中在福島,人們的恐怖回憶再度被喚醒: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9級地震+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導致發生了自蘇聯車諾比核事故後最嚴重的核事故,其災難性影響至今未消。

那場毀滅性災難中,

11232人遇難,16361人失蹤,

約5.2萬人家園被完全摧毀!

日本首相菅義偉14日凌晨向公眾保證:

此次地震不會引發海嘯,福島核電站相關核設施無異常。

然而,真實的情況如何?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此次地震導致福島第二核電站的一號機組用以保存核燃料的冷卻水發生輕微洩漏


雖然目前稱輻射量很低,但並不等於沒有。

天亮了,又一出人間悲喜劇上演。

地震發生時,一位小哥表現得超淡定,

地動山搖,竟然還在轉筆,一夜走紅。


天亮時大膽的居民返家,

家中已是一片狼藉。

 

便利店老闆哭了,

貨架上的商品撒滿一地。

昂貴的紅酒碎了一地,

滿地玻璃渣,觸目驚心。

 

然而,危機還沒有過去。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古倉隆(Takashi Furumura)在NHK上發表講話時警告:這種規模的地震可能在2-3天內再次發生。

 

日本氣象廳官員稱:

居民應為未來幾天的6級餘震做好準備。

以防萬一,主持人直播時戴上了安全盔。

而這場大地震,

只是2021年的天降橫禍第一。




02

2021年1月15日,

印尼蘇拉威西島發生6.2級強震,

目前已有81人死亡、800餘人受傷,


救援機構稱,死亡人數還將上升……

政府大樓、購物中心、醫院全被夷為平地。


短短幾秒鐘,橋梁寸斷,

無數建築在頃刻間轟然倒塌!

現場畫面相當駭人!

電力和通訊中斷。

醫院直接被震塌,

無數病人和醫護被埋在了廢墟下……

偏偏天又突降暴雨,雪上加霜。

暴雨又導致當地爆發了洪水、泥石流……

頃刻間又有60人遇難……


絕望的人們在大雨中哭嚎……

一個小女孩被困在廢墟下,

救援人員不斷喊話:

「孩子千萬別睡,不然就是永眠……」

父母在旁邊哭邊徒手挖著,直到鮮血淋漓。

一聲聲呼喚在廢墟間迴蕩,

這塊巨石下,又不知是多少人的埋骨所……

大震後,又發生了26次餘震,

連日的暴雨讓營救變得異常艱難,

若貿然用重機械開挖,可能會造成二度坍塌。

同時,雖然搭建起了臨時醫院,但由於資源逐漸見底,且擔心餘震,醫病雙方都不敢在室內治療。

▲印尼當局搭建臨時醫療中心收容傷者。(圖/路透社)

臨時搭建的醫療帳篷內,擠滿了斷肢傷者。

由於補給不到位,

劫後餘生者,又面臨著飢餓的威脅。

甚至半道聚眾洗劫救災物資。


事發多日,這座近30萬人口的小城,

到處斷壁殘垣。


印度洋的海風吹過,

一出「悲慘世界」正上演。



2021年2月7日上午,毫無預兆,

喜馬拉雅山一處冰川突然崩塌!

高處的冰雪、土石直接墜入下方河道,

激起猛烈的山洪,一時間地動山搖。。。

這條道裡根加河,是恆河的源頭。

雪崩在幾乎沒有任何減速的情況下,

把大壩撕碎,隨後咆哮著衝入村莊……


所過之處,片瓦無存。


毀天滅地的撞擊力,

瞬間衝垮了三座水力發電廠。

沿途的大壩、橋梁、道路,

無一倖免,全部被摧毀。

村莊被瞬間吞沒,

數百人甚至來不及反應,就已被吞沒……

一位倖存的村民回憶:

「周日上午10點半,

漫天的大水突然從山上衝了下來!

大量黑色液體從楠達德維山上(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海拔7816米)向下奔騰,噪音震耳欲聾,如同火山噴發……」

「我看到數百人在發了瘋一般地逃跑,

但馬上就被無情的洪水吞噬……」

一位70歲老人正和家人在放牛,

幾人之間只隔了幾米遠,

突然夾雜著碎石的洪水襲來,

兒媳和孫子聽到聲音後逃出,

她卻永遠地被洪水吞沒,屍骨無存……

當地媒體報導:

因事發突然,人們根本來不及逃生。

河谷上遊的百姓只能眼看著親人被衝走。

這不是災難片的鏡頭,

這是洪水逐漸退去後,

在滿地泥漿的災難現場。

驚魂未定的人們藉助著殘破的工具,

徒手挖掘著,希望能找到生還者,

目前已找到32具遺體,174人下落不明……

災難過後,滿目瘡痍。

擦乾眼淚,明天的日子還要繼續,

最愛的人,卻永遠消失在汪洋裡……


 甜瓜說 

今天是中國的大年初三,

會親友回娘家的喜慶日子。

在我們把酒言歡時,這一幕幕人間悲劇,

卻在地球的各個角落真實地上演著……

眼下的2021年,

世界各地都遭受著比更劇烈的極端天氣災害。

日本除了剛剛發生的大地震,

已經連續數日多處持續暴雪,

數百人受傷,多人喪生。

全球氣候變暖,

單單只是日本一個國家,

降雪量驟增了5倍!


不僅是日本,

在歐洲多地,甚至西班牙的馬德裡,

都已經罕見第出現了暴雪,

而與此同時,

希臘正經歷著超30度高溫的炙烤。

這種極暖海水可以快速融化海冰,

導致海冰急速消失……目前,北極海冰面積正在急劇下降,

成為有觀測紀錄以來的第二低值。而在距北極一千多英裡的俄羅斯,

我們常戲稱的「戰鬥民族」北極地區。

這裡,曾千裡冰封的凍土

地球千年冰封的永凍土,

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塌陷……而源源不斷的碳正被釋放而出,

北極,正在成為一個「碳源」。

凍土中釋放更多碳,造成氣候更暖,氣候更暖後,又導致凍土釋放更多的碳……

除了碳,還有大量「水銀」被釋放而出,

長眠的無數遠古病毒,正在呼嘯襲來……


美國阿拉斯加最北端的巴羅鎮,

位於北極圈內500多公裡,然而,近年,這天然「冰窖」失靈了,

甚至開始滴滴答答地滲水,

當地人只好紛紛購買了冰櫃……

更可怕的,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未來會發生什麼,我們都無法預測……

2020年2月4日,南極出現了震驚的一幕:

白茫茫的雪地,滲出了鮮血

沃爾納德斯基,烏克蘭在南極的唯一科研基地。

基地周圍的景象,震驚了科學家。

一道道血色條紋,嵌入冰層。

無獨有偶,哈薩克的裏海沿岸,

冰川上也出現了鮮紅色的雪,嚇壞了當地居民。

冰川下瘋狂滋生的,不是鮮血,

而是雪地衣藻(Chlamydomonas nivalis)。

血紅,是其自保不受輻射線傷害的胡蘿蔔素。

這種罕見紅藻只在氣候變暖後,才大量繁殖。

「南極浴血」,說明溫度已近冰川可承受的極限

是的,現在南極的溫度已經超過了南京。

當天,科學家分別在南極阿根廷埃斯佩蘭扎基地和西摩島Marambio站記錄到18.3℃和20.7℃高溫!

這是什麼概念?

也就是說,你在南極可以穿一件T恤到處走。

       埃斯佩蘭薩研究站測出高溫紀錄後的發文

南極的溫度打破了141年的最熱紀錄。

南極半島今夏氣溫不斷升高。

攝影:ALESSANDRO DAHAN,GETTY IMAGES

而更可怕的是,

這些「血雪」將顯著降低冰雪對太陽光的反射,

加劇冰雪升溫,

升溫又將使更多藻類甦醒,

最終,陷入惡性循環的死局。

南極下一次高溫新紀錄,

將來得更快。


南極洲的拉森冰川正在迅速融化。

攝影:JIM ROSS, NASA

陸地上的冰川慢慢的鬆動,

正以最快的速度墜入海洋,

全球海平面上升,

地球的海岸線正在重繪。

攝影:Christian Aslund,National Geographic

常年被冰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冰川

被稱為世界第三極,永久性冰川...

因為海拔太高,氣候條件惡劣,

幾乎沒有生物可以存活。

如今,科研人員驚奇的發現,

草叢和灌木叢已覆蓋了超過冰川面積的5-15倍,

而且,還在持續增長。

如果您沒看清,

讓我們把鏡頭拉近一點。

北極永凍土正消失,


南極大陸正在浴血,


珠峰不斷變綠、融化……

甜瓜相信,每個人都已多多少少意識到:

我們生存的環境在一點點地惡化,

今天是情人節,

送張這樣的圖片給心有靈犀的你:

這張照片由攝影師@阿五在路上,歷時2年,輾轉南北半球拍攝,由1600張照片疊加降噪而成。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無恨月常圓。

謝謝你分一點愛,


給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THE END—

*「講地又講理」微信公眾號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發布的文章、圖片、視頻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並聯繫小編刪除。

最後,給親們推薦一個由本團隊核心成員運營的優質公眾號,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投稿郵箱:108494395@qq.com
合作交流微信號:18205327317

相關焦點

  • 日本深夜突發7.3級強震,已致超百人受傷!中國留學生拍下這些驚險一幕……
    日本深夜突發7.3級強震,已致超百人受傷!
  • 6級、6.1級、6.9級,日本3天3次強震,真有大地震發生?
    地震在短時間可以說是真的頻繁,當然這是從數據上來說的,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2020年4月18日,日本小笠原群島附近發生了兩次強震,等級大小為6級和6.9級,這兩次地震都未產生海嘯。而時隔1天,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了強震,等級大小為6.1級。
  • 北極高燒不斷,遠古病毒的「冰牢」正融化
    屆時,我國華北大部分(包括北京和天津)、華東部分、珠三角地區,英國倫敦、美國佛羅裡達州、墨西哥灣等大部分區域,以及日本東京、京都等大城市都可能難逃厄運,日本領土會被海水撕裂成十幾個小島,更慘的是擁有1.6億人口的孟加拉國全國都可能沉入水底。一個關於冰蓋消融的最新消息是,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由於全球變暖,加拿大境內兩座北極冰蓋已完全消失。
  • 村莊被掩埋,災民半路搶劫,2021年,病毒、天災不斷衝刷著這個世界!
    1月15日,印尼蘇拉威西島爆發毀滅性地震,突如其來的6.2級強震,目前,印尼已累計確診90多萬新冠患者,死亡超2.6萬人。過去一個月以來,印尼多處火山出現劇烈活動,已有千餘人被撤離。加之地震不斷,這種種跡象似乎證實了專家和環保主義者發出的警告:火環帶正越來越活躍....
  • 花蓮6.7級強震,臺灣虛驚一場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臺「中央氣象局」18日稱,當天下午1時01分左右花蓮發生芮氏6.1級的有感地震,震中在花蓮縣秀林鄉,全臺各地最大震級為7級。下午1時17分又發生芮氏4.1級的餘震。中國地震臺網發布的測定顯示,18日13時01分在花蓮縣海域(北緯24.02度,東經121.65度)發生的地震為6.7級,震源深度24公裡,震中距離花蓮市最近海岸線約1000米。地震引發全臺關注。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8日報導,花蓮一名民眾原本在午睡,但被突如其來的劇烈搖晃震醒,看到整棟樓都在搖,嚇到感覺心臟都要從嘴巴跳出來了。
  • 日本7.3級地震:三天兩強震 九州島同時火山噴發
    日本7.3級地震:三天兩強震 九州島同時火山噴發 原標題:   據日本廣播協會等主要日本媒體及相關部門16日最新消息,日本南部九州地區當天凌晨發生的7.3級地震已造成至少32人死亡,傷者超過2000人。截至目前,尚無在日本的中國公民在地震中遇難或受傷的消息。
  • 日本本州島東北部海域發生7.3級地震 引發小型海嘯
    據美國媒體3月9日報導,日本本州島東北部海域當天發生強震,幾百公裡外的東京有明顯震感。這場地震引發小型海嘯,不過目前沒有人員傷亡報導。 日本氣象部門的消息稱,這場強度為芮氏7.3級的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9日中午11點45分,震中位於東京東北方向440公裡處,距離海岸線有150公裡,震源深度為8公裡。
  • 7.4級地震夜襲日本 東京建築晃動1分鐘(組圖)
    不過東京電力公司表示,福島第一、第二核電站目前未出現新的異常狀況 ,工作人員全部避難。中國國家海洋預報臺8日凌晨發布消息稱,日本7.4級地震可能會在震源附近引發局地海嘯,但不會對我國沿海地區造成災害性影響。
  • 颱風剛過大阪,北海道又遭6.9級強震!目前尚無中國遊客傷亡報告
    9月4日,強颱風「飛燕」過境日本,截至5日晚,已在日本造成11人死亡、600多人受傷。今日(9月6日)凌晨,日本又發生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9月6日2時8分在日本北海道地區(北緯42.65度,東經142.00度)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
  • 全球3月第2個6.1級強震發生,本月第5個6級以上地震
    又地震了,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23日6時38分左右,位於東太平洋海隆中部海域又發生了一次強震,震源深度為10公裡,我國地震監測網沒有顯示這次地震。按照強震的數據來看,這次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5次強震,所以強震(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數據已經是超過2月兩次了,也就是比2月強震多了,在2月我國地震監測網監測的數據為3次6級以上地震,最強為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本次的6.1級強震暫時沒有看到影響。
  • 近期日本本州島東海岸恐發生強震活動
    5月18日12時00分日本宮城縣衝發生5.2級地震,震源深度為50千米。5月19日12時17分日本福島縣衝發生5.3級地震,震源深度為50千米。5月19日13時13分日本岐阜縣飛騨地方發生5.3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
  • 日本九州島發生7.3級地震 地面現大裂縫
    地震截止目前據報已有3人死亡,400多人受傷,1人死於八代市火災中,2人死於熊本市南區的濟生會熊本醫院。  此前,日本西南部九州熊本縣14日晚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大約11公裡,據日本NHK最新報導,熊本地震目前已致13人死亡,近千人受傷。約4.4萬人離家暫避。  地震導致九州新幹線和日本鐵路JR九州在來線全線停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16日將親自訪問受災地區。
  • 日本福島發生7.1級地震,中國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布海嘯信息
    來源:新華社東京2月13日電記者:郭丹據日本氣象廳消息,日本福島東部海域13日晚間發生7.1級地震。東京地區震感強烈,晃動時間持續約1分鐘。日本氣象廳消息說,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23時08分(北京時間22時08分),震中位於東經141.8度、北緯37.7度,震源深度60公裡。日本氣象廳未就此次地震發布海嘯警報。
  • 「南極綠雪」上熱搜,科學家預測2040年北冰洋的冰可能完全消失!
    微博上的一個熱搜讓人感到緊張——#南極綠雪#乍一看,我以為這是一個奇怪的景觀,但當我仔細觀察時,我發現事情遠不簡單。在世界的最南端,有一個被海洋包圍的大陸。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冰蓋,享有「世界冷極」、「世界風極」、「世界幹極」等一系列極端稱號。然而,這是南極。
  • 日本福島發生7.2級地震 氣象廳發出海嘯警報
    日本福島發生7.2級地震 氣象廳發出海嘯警報
  • 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中國在其中有貢獻,南極也出現了綠洲!
    文/仗劍走天涯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中國在其中有貢獻,南極也出現了綠洲!很顯然,地球環境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地球環境持續的惡化,那最後的苦果只有人類自己能承受,人類在近些年來頻繁的去探索太空,也正是因為地球環境的不斷惡化。如果在地球的外部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那麼人類對於地球的利用就不必如此擔心了,甚至就隨他去吧,也是可以的。
  • 地球還不安寧,克羅埃西亞現6.5級強震,動物異常是地震前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根據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顯示,在當地時間12月29日12時19分,地球還不安寧,又抖動了下,位於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東南方向大約50公裡的小城彼得裡尼亞,又出現了一次6.4級強震(我國顯示6.5級),震源深度10
  • 日本北海道6.7級地震損失慘重
    原標題:日本北海道6.7級地震損失慘重 新華社/路透   綜合新華社報導 日本北海道南部6日凌晨發生6.7級地震,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300多人受傷、31人失蹤,目前暫無中國公民傷亡的報告。   當地時間6日凌晨3時08分(北京時間2時08分),北海道南部發生6.7級地震,震中位於膽振地區中東部,震源深度約40公裡。北海道、青森縣、巖手縣、宮城縣等地有強烈震感。
  • 英國研究人員:全球氣候變暖 南極正在「變綠」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南極地區正在「變綠」。(圖片來源: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官網)中國日報網5月24日電(潘一僑)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5月19日報導,南極給人的印象應該是一派白雪皚皚、冰天雪地的景象,不過近日科學家宣稱,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南極地區正在「變綠」。
  • 臺灣花蓮遭6.7級強震:臺北一大樓發生傾斜,仍有人未撤出
    大樓傾斜現場(圖源:臺媒)海外網4月18日消息,18日下午,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6.7級地震,臺北市長安東路一棟大樓外牆磁磚掉落,大樓傾斜,並靠到旁邊的大樓。大樓傾斜現場(圖源:臺媒)警方指出,初步確認長安東路二段77號7樓以上斷裂傾斜靠到81號樓,開始疏散民眾,拉起警戒線,已請交通分隊協助交通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