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是不是被孩子提問各種關於科學的問題,那麼各位寶媽們又是怎麼回答孩子的呢?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個「十萬個為什麼」,寶媽們必然做不到有問必答。這個時候給孩子科普知識很重要。
科學在很多人眼裡是很高深晦澀、枯燥乏味的,現在也有很多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科學啟蒙。在教育部的「新課標改革」中,小學一年級就開設了科學課,並且成為了和語文數學一樣重要的科目。由此可見,科學對於孩子來說是沒有辦法磨滅的。
科學來自於人類自身的好奇,也是人類用來探索整個世界的方法之一。要想用科學的方式去看世界要先有這三種要素:事實依據、邏輯關係、審辯性思維。
科學啟蒙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許多科學家都是在孩童時期,因一些有趣的自然現象,科學活動或科普讀物,就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嚮往之情,使他們從小就熱愛科學、喜歡接觸科學、學習科學,最終於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
3歲以後就可以讓孩子進行科學啟蒙,如果要等孩子到5、6歲的時候再進行的會讓孩子的好奇心放太久。
科學觀念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父母要去引導孩子,要不然錯誤的觀念會留一輩子。科學啟蒙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僅僅要保護好孩子的想像力,還要讓孩子在腦海中構思一副真實有客觀的自然圖像。
父母領孩子去公園的時候,看到什麼花就會對孩子說這是什麼花,就感覺像是孩子知道了花名就長了很多知識一樣。
珍妮特·海德博士運用了700萬大樣本,證明了,男生比女生適合學習科學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現實中也沒有很多孩子喜歡科學,主要看的是孩子在最開始是怎麼和科學接觸的,也沒有多少喜歡科學的孩子最後當上了科學家。
在國際上最可靠的科學啟蒙方法就是「創造性探索」。讓孩子參與些科學實踐活動。
好奇心和想像力是孩子們的天性,這些都是推動科學探究的動力。
一本好的科普讀物不僅需要可以信任的科學,還需要有趣一點,好看一點並且能和生活聯繫上。
科普讀物是科學內容所用到的一個重要載體。也算一個對孩子科學教育和科學素養的重要資源。《第一次遇見科學》這套書就具備了科普性和閱讀性,可以解決孩子大部分的科學問題。滿足孩子對科學,知識的渴望,還能增加孩子的閱讀體驗和視覺享受。這本書有五大推廣亮點:
一套12冊,原價360塊錢,現價是324塊錢。給孩子買一套科普書,可以讓孩子認識世界,替父母解答孩子的疑問,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需要的寶媽們快來選購。
我還要推薦一套書《腦力修煉手冊》,這本書和上面的《第一次遇見科學》都是由美國國家地理打造的,這套書適用於6-12歲的孩子看的,每本138元。裡面包含了500道腦力訓練的題。在《腦力修煉手冊中》內容生動有趣,互動性強,題目類型和介紹有很多模樣。通過《腦力修煉手冊》,孩子可以了解到大腦的構造,和大腦進行工作的機制。通過實驗和各種的小技巧,展現了大腦是如何創造出現實幻覺的和各種一些令人興奮的實驗。
總結:科學啟蒙教育能促進孩子認知、情感、態度的協調發展,是全面發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確引導孩子們認知科學,給孩子播種下科學思維的種子,慢慢地產生正向作用,幫孩子感受到科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