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蔡星卓1
2020年,媒體關注的焦點離不開新冠疫情。近日,法新社公布了2020年度最佳新聞圖片,其中不乏有關新冠疫情的圖片。全球範圍內,疫情對人們產生了諸多影響,這其中包括城市景觀、醫療環境、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變化。攝影師們用鏡頭記錄下這一切,也相信在將來可以成為時代的一種見證。
在法新社公布的圖片名單中,從聚焦疫情的角度出發,我們精選了這一組圖片,回顧這一年之內,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疫情下經歷著怎樣的生活。
當地時間2020年2月28日,日本東京品川火車站,戴著口罩的上班族在早尖峰時間去上班。由於投資者擔心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美國和歐洲股市紛紛拋售,日經指數當日開盤大跌近3%。
3月18日,美國加州舊金山,通常擠滿了纜車的加州街空無一人。
3月24日,烏幹達坎帕拉,49歲的社區主席貢扎加·伊加(Gonzaga Yiga)早晚在當地最高建築上通過揚聲器向居民呼籲如何遏制COVID-19冠狀病毒。
4月3日,西班牙巴塞隆納附近,在Montcada i Reixac的Collserola殯儀館內停放的棺木,其中大多數都是COVID-19受害者的遺體。
4月3日,西班牙馬德裡Ifema會議展覽中心,新冠肺炎患者臨時醫院的全景圖。
4月6日,德國西部馬爾,遊客們坐在汽車影院的汽車裡。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這是為數不多的仍被允許的娛樂活動之一。
4月16日,巴勒斯坦加沙北部的貝特拉伊亞,正值新冠病毒大流行,一名巴勒斯坦母親在做飯時用捲心菜製成的臨時面具逗她的孩子開心。
5月3日,瑞士納沙泰爾大教堂(Basilica of Neuchatel)舉行彌撒,修道院院長文森特·馬維爾(Vincent Marville)站在中央通道,座位上貼著400名因隔離措施而無法到場的教區居民照片。
5月10日,印度新德裡,一名死於COVID-19冠狀病毒的受害者的遺體被安葬在墓地前,親屬們穿著防護裝備。
5月17日,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人們在多米諾公園的白圈子裡保持著社交距離。
6月9日,在巴西帕拉州馬拉霍島西南部,由於擔心COVID-19冠狀病毒的傳播,來自梅爾加科市的工人們在去誇拉河(Quara river)一個小河邊社區看望了八戶沒有電的家庭後,乘坐一輛救護船返回。
6月18日,愛爾蘭帕運會冠軍利奧·海因斯(Leo Hynes)在西愛爾蘭哥爾威圖阿姆(Tuam)自家前花園裡的泳池中進行訓練。在愛爾蘭西部郊區的車道上,這位盲人鐵人三項運動員爬進了一個裝滿水的箱子,用蹦極繩綁住自己,開始遊泳——哪兒也不去,但遊得很快。在冠狀病毒感染封鎖期間,這位雄心勃勃的帕運會運動員無法像往常一樣為推遲的東京奧運會進行訓練。相反,他一直在一個自製的泳池裡練習蛙泳。
在西班牙藝術家Eugenio Ampudia所創作的一場音樂會中,Uceli四重奏樂隊為一群由植物組成的觀眾表演。隨後,音樂會標誌著2020年6月22日,疫情造成的全國性封鎖之後,巴塞隆納的Liceu大劇院的重新開放。
7月2日,在新的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一名新冠病毒患者在利馬Alberto Sabogal Sologuren醫院的重症監護室。
7月24日,在秘魯安第斯山脈馬納佐區科納維裡的偏遠高地社區,10歲的阿爾瓦羅、16歲的羅克莎娜和13歲的胡安·卡洛斯·卡布雷拉,在山頂上尋找信號,以便參加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的虛擬課程。由於大流行病導致學校停課,卡布雷拉家的孩子們參加由秘魯教育部實施的「在家學習」(Learn at Home)教育平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