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宅」的字體結構說起,聊聊宅家的溫情和意義

2020-12-23 紐扣AB面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它。」

這是羅曼羅蘭在《米開朗基羅傳》中留下的經典語錄,我認為它用最簡單的話語給我們指明了生活的方向和使命。

這個春天,所有人以」宅「的姿態加入了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註定成為2020年的歷史註腳。

考古「宅」文化,大概包括御宅族、二次元眾和蹲家裡這三個意思,本文主要討論的是其最後一個含義。「蹲家裡」這個含義的興起和流行大概是本世紀上個十年的產物,最初是指以不善社交、恐懼社交、逃避社交為特點的「社會功能不健全」者的一種生活狀態,後來慢慢擴散到所有人長時間待在家裡不外出的狀態。

就像這個春天我們的集體宅家,不論你是否享受其中,它都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與家人共處、與自己共處。

此刻,我在紙上工工整整地寫下「宅」字,忽然發現從來沒有好好端詳過它。

原來它是上下結構,由「宀」和「乇」組成。今天,我就由它的字體結構說起,聊聊其背後的溫情意義。結構如下:1.「宀」:在屋簷下重現家庭之美;2.「乇」:在吃喝中重塑家人關係;3.「上下結構」:在相守中重拾愛與自由。

「宀」:在屋簷下重現家庭之美

小時候的自己最喜歡停電和下雨天。

晚上一停電,父母就無法再繼續忙碌,只能點一支蠟燭與我們圍坐在一起,講天南海北的故事,我拖著兩個腮幫子靜靜聽著,眼睛裡注視著那跳躍的燭光,我覺得那就是所謂的「溫馨」。

白天一下雨,父母也就無法下地勞作,只能陪我們窩在家裡,我喜歡躲在屋簷下看雨,父母便陪著我躲在屋簷下看,所以多年後當我聽到周杰倫唱「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簷」時,兒時的場景映入眼帘,我覺得那就是所謂的「美好」。

家庭是什麼?我認為是一家人整整齊齊地生活在一起,一日三餐,一年四季。

但當下科技、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很多家庭處於「異地」或「空巢」狀態,要么子女在外,老人留家;要麼夫妻異地,喪偶育兒;要麼年輕人外出,老弱留守。

我們在忙忙碌碌中已經很少有機會來感受家庭之美了。

宅的部首是「宀」,是深屋的意思,與「家」的部首相同,都像是一個遮風避雨的屋簷。從這個意義出發,這個春天我們宅家之行難道不是一家人共處在一個屋簷下嗎?

一位網友說:「跟我媽一邊剝花生一邊看《請回答1988》,一下午就這樣過去了。實在是喜歡一邊手上剝個什麼一邊看節目。這個習慣還是小時候養成的,那時是全家人一邊剝棉花一邊看《青青河邊草》。」

多麼有畫面感地一幕,網友寥寥幾句話為我們勾勒了她小時候以及此刻的家庭之美,「一起」「溫馨」無疑是其閃亮的標籤。

昨天下午,太陽暖洋洋地曬著我家的陽臺,我做了下午茶給老公和兒子,邊吃邊給兒子講故事,我不知道兒子長大後會不會想起這一幕,但我知道當我老了,我會懷念這一幕。

我們不妨將整個社會設想成一張白紙,每有一個和諧團圓的家庭就為這張白紙增添一抹色彩,那麼此刻千千萬萬的家庭一起成就了一張斑斕的畫卷,它的名字就叫「家庭之美」。

這是「宅」的賜予。

「乇」:在吃喝中重塑家人關係

前幾日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說是一對打算離婚的夫妻因為疫情不能辦理手續,於是宅在家裡湊合過日子,沒想到卻在相處中重新修不了雙方的關係,甚至懷上了二胎。

雖說是段子,但我看得很溫暖,因為這充分說明有時候我們的家庭關係並沒有那麼糟糕,只是我們沒有時間和興趣去體會對方的情緒。

宅的下半部分是「乇」字,它有兩大含義,一是草葉,二是委託。我將其引申了一下,草葉可看作是我們宅在家裡的食物,代表著我們日常吃喝;委託是一種關係的象徵,同住一間屋子難免需要相互委託幫忙,家人關係就在這一來二去中迅速升溫。

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生而為人,我們都不可避免要與社會發生這樣那樣的聯繫,其中聯繫最多的無疑就是家人。

一位網友說:「宅家一個月感想:親人真好,半個月的糧全靠二舅舅家的的幾隻雞,老媽的十斤肉丸,若干臘肉臘鴨,還有兩箱馬蹄撐著。平時總看不上老媽的小菜園,沒想到現在收穫滿滿,趁做志願者的休息間隙,我居然摘了後尾箱滿滿的青菜,紅蘿蔔,辣椒,土豆,木瓜。送了一些給同事和鄰居,大家都覺得幸福!」

我們自以為是的成長中,總覺得父母囉嗦又落伍,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終於理解了他們的良苦用心,這是一種和解式的家人關係重塑

還有網友說:「連夜從老家趕回自己家的那一刻,突然覺得,平時對老公要求太多,想要他變得更好,卻不知道,沒了他,就沒了天,頓時安慰自己,不要奢求太多,生命面前,什麼都變得沒那麼重要了;對於孩子,平時總要求他們不能這個不能那個,想著如果我們期中誰被感染了,豈不是有太多遺憾了,索性,吃的痛快,玩的痛快吧!」

我們總在生活中要求家人成為心中完美的樣子,但正如這位網友的感慨:「生死面前,一切的欲望,恩怨都變淡了,親情卻變得格外濃鬱!」這是一種回歸式的家人關係重塑

我還看到一個充滿哲思的感慨:「我爸媽真的是太愛我也太不懂我!」

這句話認可了父母的愛,也接受了父母的不懂,感慨中透著些許無奈,但我卻覺得非常正常。凡事都有自我的局限性,家人亦然,但這並不妨礙愛本身。所以我覺得這是一種妥協式的家人關係重塑

隨手翻看這一個月的朋友圈,從做涼皮到曬蛋糕,從做饅頭到曬烙餅,人們圍著「吃喝」這件人生大事旋轉的同時,也重新認知、思考和塑造了家人關係,這種體驗可以說前所未有。

「上下結構」:在相守中重拾愛與自由

生活規律得仿佛生了鏽一般,既讓人輕蔑,又讓人害怕,但同時也是一種保護,讓他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閨蜜說,她在母親大人的威逼利誘下每天早睡早起,生活無比規律,再也不用擔心熬夜冒痘或不吃早飯的問題了,但她卻覺得迫不及待想回出租屋裡隨便造,她說那是自由。

我笑著說:「你不是最喜歡宅嗎?看來是個偽宅!」

有人說:「現在我才知道,宅在家裡的快樂,有一半來自於可以隨時外出。」

這句話點醒了很多人,所以諸如我閨蜜這樣真正宅家卻抱怨沒有自由的人來說,都是偽宅。

我認為真正的自由是不受「宅」所限制的,不論是行動的自由還是心靈的自由。

我們從「宅」字的結構來看,它不是包圍或半包圍結構,而是一個上下結構的字體,這代表著這個「屋簷」並沒有給我們的活動上鎖,它給足了我們充分的自由。

有人利用這段時間精讀了平時來不及讀的書,在書本的海洋裡遨遊獲得了精神的自由;

有人利用這段時間傾訴了平時來不及說的話,在交流的快感中擁抱了情緒的自由;

有人利用這段時間做完了平時來不及做的運動,在汗液的流淌中擁抱了身體的自由;

有人利用這段時間進行了平時來不及進行的親子互動,在歡快的笑聲裡擁抱了育兒的自由......

雨果說:「自由只有通過友愛才得以保全。」

所謂自由從來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所約束;所謂自由從來不是自我為上,而是愛人先行。

「宅」家之旅其實是一場愛之旅,有愛加持的旅行不論做什麼都是自由的,諸君不妨好好體會。

木心說:「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生活最好的狀態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

這些日子,我反覆咀嚼著這句話,它告訴我們的難道不就是要學會在孤獨中學會與自己或家人相處,在隔離中學會取悅家人和自己?

從這個角度出發,這場「宅」何嘗不是一次難得的「認清生活真相」的好機會。

願所有的家庭、家人、自我都可以「宅」後餘生,欣欣向榮。

我是一粒紐扣,A面編織格局、裝點生命,B面解開困惑,縫合人生。愛閱讀、愛寫作、愛攝影、愛生命。願用一生追求生命的質感,期待與你同行。歡迎關注交流。

相關焦點

  • 從「宅「的字體結構談《家園》的溫暖與意義
    這是羅曼羅蘭在《米開朗基羅傳》中留下的經典引用,我想他用最簡單字向我們展示了方向和生命的使命。這個春天,每個人都有考古學「宅」文化包括三層含義:御宅族、次級元中和居家蹲點,本文主要探討他的最後意義。他是一個自上而下的結構,由「宀」和「乇」組成。我將從他的字體結構開始,談談他背後的溫暖。結構如下:1,「宀」:再現屋簷下的家庭之美,「乇」:重塑飲食中的家庭關係,「上下結構」:在公司裡重獲愛與自由。「宀」:再現屋簷下的家庭之美小時候自己的最喜歡停電和下雨天。
  • 「宅」家的日子
    雖然學習不像在校時那麼緊張,但每天的作息依然和在校上課時一致,班主任是一個幽默而不失嚴厲的英語老師。要求全班同學要在早讀開始前由家長進群拍照打卡,其他時間不定時的突擊檢查形式,要求家長拍照檢查學習情況,還不定期的講評學生的打卡情況,對不按時打卡的、遲到的、未交作業的、作業未全部完成的等情況一一點名,甚至直接聯繫家長,提出批評和整改要求,為了抓緊全班的學習,聯繫各科老師了解班裡在網上的學習情況,組織班會,鼓勵同學們自主學習,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為了學生的進步,下足了功夫,真可謂用心良苦。
  • 前景聊「宅」,宅家的風景線
    前景聊「宅」宅家的風景線非常時期,宅家也是責任與貢獻。在「宅」的日子裡,前景家長、師生伴你添姿加彩。抖音大神給你傳遞正能量。家有了你的陪伴,也是一種幸福;國有了你的責任,更是一種強大。讀讀書吧,讓心靜下來。躁動不安的人,容易與病毒相遇。我宅家,哪兒都沒去。你也宅家吧,以靜制動,將「新冠病毒」拒之門外,保護好自己和家人,這是我們戰「疫」的責任。勞逸結合,我用這種方法來給祖國吶喊助威,雖然我不能奔赴現場,但是我在精神上永遠支持您!請你記得,一個人的信仰不能丟。
  • 十二篇作文,分享宅家溫情,相約繁花與共
    宅家溫情濰外6.13班 於俊皓近日,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各大小區都進行了封鎖,我們的小區也不例外,這本是一個憂愁的事,但也讓家庭溫暖了許多。我的爸爸在這期間也特別的忙碌。而且每天都和我鍛鍊身體,幫我檢查作業……。通過這次疫情,我感受到爸爸對我的愛,和對全家的責任,加油,我們一定能渡過這次難關。宅家的溫情濰外6.13班 王一迪疫情當下,我們一家人宅在家裡。
  • 「媽媽,宅家好無聊」,這些高質量陪伴必殺技,破除網癮「魔咒」
    (文章來源:豆豆貝育兒課堂)疫情當前,全國上下響應「宅家號召」,「專家說動我再動」成了每個家庭的口號,可口號喊得很容易,真正實施起來可不簡單。很多網友在連續憋了N天不忍感慨:「原來豬過得也不容易!」尤其是一些有小孩的家庭,生性好動的萌娃們天天宅在家都快崩潰了。
  • 全球購騎士卡:宅家攻略來襲,開啟疫情宅家新玩法!
    為了避免因長期在家而誘發產生的煩躁恐慌情緒,全球購騎士特權幫大家開啟疫情宅家新玩法,讓生活充實起來!其實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豐富生活內容,動起來忙起來,這樣既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也能讓大腦沒有空間去處理與疫情相關的煩心事。
  • 八宅詳解:東四宅和西四宅
    什麼是「東四宅」和「西四宅」 陽宅按八卦原理可分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等八種宅形,可歸納為「東四宅」和「西四宅」兩大類;人同樣也被分為八種命形,也可歸納為「東四命」和「西四命」兩大類。
  • 宅在家中的生活美學系列|淺談家的味道
    作者:靜思家的味道,什麼是家,「家」這個字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中說:「宀為屋也」;「豕為豬也」兩個字合寫為「家」。這就是家的來源。宅在家中,每天都有時間與《佛系家居》相伴、相擁。讓你忘掉一切繁塵,簡單的色,簡單的愛。如果你不在意的話,這個房子就給你沒有密切關係,沒有情感。其實,房子並不等於一個家,房子只是一個硬體,必須有人去關心、去經營、去布置,與它發生聯繫,才叫家。有了家就有了與你相關的物件。
  • 武漢文獻中心舉辦線上「宅家學科普」活動
    武漢文獻中心舉辦線上「宅家學科普」活動 2020-04-09 武漢文獻情報中心 【字體:疫情期間,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開展了「宅家學科普」系列活動,組織QQ群線上講解,帶領孩子們動手做一個小實驗,理解一個科學小原理。  3月31日,武漢文獻中心舉辦第二期「宅家學科普」之水的表面張力活動,帶領孩子們製作牙籤五角星來理解水的表面張力原理。
  • 中國家庭宅家心態拐點降臨 Stokke X 好好住發布《宅家白皮書》
    但《白皮書》顯示,超半數的年輕一族(56%的受訪人群)仍保持以平和態度安然宅家,疫情之下更學會自我平衡和及時調整。從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適應宅家持久戰,到安心配合防疫"悶"掉病毒,中國當代年輕族群的心態轉換能力實則很強——出得了職場、宅得了家、更HOLD得住熊娃,彈性之大調整速度之快,也是《白皮書》的重要發現之一。
  • 除了「肥宅快樂水」,另一個宅家「新物種」出現了!
    現在的年輕人都追求「肥宅快樂」!過去說起「肥宅」,你可能會聯想到一個不修邊幅的油膩肥胖男孩。但是時代變了!「肥宅」早已不是狹義上特指的,對ACGN(動畫、漫畫、遊戲、小說)文化領域痴迷、且身體肥胖的男孩。
  • 宅家日記|市民劉薇一家的「宅」生活
    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市民們都開啟了抗疫的「宅家」模式。無論彈性工作還是遠程的居家辦公,大家總能「宅」出新花樣,宅出新內容。視頻中的男孩名叫李驍毅,是新縣宏橋小學的一名學生,媽媽劉薇是新縣三中的語文教師,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們家一直保持著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通過健身、遊戲、線上辦公、學習等方式讓居家生活充實精彩。自新縣疫情防控工作全面開展以來,劉薇一家就響應政府號召,她在家網絡辦公,落實「停課不停學」。
  • 宅家必備!舒適過周末的秘訣在這裡,簡單又有意義
    例如,和小姐妹一起逛街,約上三五個人進行一次短途旅行。不過,我認為周末最舒適愜意的做法是在家裡宅著。很多人以為宅在家裡的生活是枯燥無味的,事實卻並非如此。宅在家裡,可以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放鬆身心,讓自己重新恢復元氣。那麼,一個人宅在家裡,怎麼過才更舒適呢?
  • 全民宅家 花式抗疫!你的宅家耐力是多少級呢?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潮英語>正文全民宅家 花式抗疫!你的宅家耐力是多少級呢? 2020-02-26 15:02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HYY   自從疫情爆發之後,大家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紛紛開始了「被迫宅家」。   今天,掐指一算,小編已經是宅在家的第N天了。
  • 愛「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娃,將來差距會很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文|西紅柿媽媽朋友家有一對雙胞胎小女孩,這倆小女孩長得特別像,可性格打小就相反。姐姐的個性外向活潑,喜歡玩球,愛遊泳,樂意跟男孩子聚堆,為人開朗大方。妹妹卻很宅,喜歡看書看報,繪畫,文靜又淑女。朋友時常說起兩個姑娘的生活,覺得「宅女」過得不如「浪女」瀟灑。
  • 傾聽青年們宅家半年都過得怎麼樣?
    缺乏自主規劃能力和情緒易受突發事件影響,造成低效的時間管理小佳是一名北京在校大學生,因為疫情,這學期她一直蹲守南方老家。學期前半程,她還是按照以往在學校裡的節奏看書、寫作業和寫論文,但隨著宅家時間的拉長,她感覺到了愈發濃重的懈怠感和空虛感。
  • 宅家的幸福 | 彭意芬
    對嚴峻的疫情,我家和大多數人一樣聽從了鍾南山院士的告誡,停下了驚慌的腳步,認真的宅在家裡,以最簡單最安全成本最低的方式抗擊病毒的侵染。幸而還有無數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鼓舞著我們:全國各地醫療戰線的精兵強將一撥撥逆行而上,馳援湖北武漢,也還有無數個默默無聞的各條戰線的人冒著危險戰鬥在最前線。他們在前方冒死奮鬥,我們只有在後方在家裡為他們加油,不外出不聚會也是對他們莫大的支持。
  • 家校學強國 宅家也精彩
    同時積極組織家長、學生學習上級領導的重要指示精神,及時了解疫情實時動態,並就防控工作中的感人事跡和防疫科普知識,及時與家長、學生進行交流學習,使之樹立了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信心和決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
  • 農村宅邊種樹有講究,俗語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什麼意思呢
    「五樹進宅,人窮家敗」說的就是農村宅邊栽樹的一句俗語,下面,我們來聊聊它的意思吧。實際上,農村俗語裡,關於對庭院門口栽樹的講究有很多,何止是五種呢,要是細說,肯定是幾籮筐dou 說不盡的。「五樹進宅,人窮家敗」的意思是指宅子裡種植了五種樹,可能導致家運的貧窮和破落。五種樹,首先是「前不栽桑,後不植柳」,其中的桑柳是不允許進宅的,至於原因,簡單的很,桑樹的「桑」諧音了「喪」。而柳樹被當作孝杖的材料,同樣被背了鍋,禁了忌。
  • 芙萊莎兒童家具怎麼樣,奉上非常時期宅家寶典
    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當下,孩子們的開學日期被一再推遲,芙萊莎兒童家具的各系列產品能讓宅家的孩子,依然可以通過好玩有趣的方式科學鍛鍊、增強體質。芙萊莎兒童家具怎麼樣,對於「超長待機」的孩子們,要如何在家中釋放「活力」呢?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空間,開展趣味運動一定是個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