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歐美新冠肺炎疫情的反覆,深刻影響了剛完成秋季開學的各大高校。
英美大學秋季開學已一月有餘,隨著人口遷徙、校內聚會,高校成為了新一波疫情集中暴發的導火索。
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在歐洲的義大利,據當地媒體報導,至少350所學校報告出現新冠肺炎病例,60所學校已經關閉;英國也有超30所高校近期出現聚集性感染事件;在美國,9月開學來的兩周內,大學中至少確診9萬例感染病例。
疫情出現以來,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通過多次全球範圍內的調查,大致勾勒出了疫情對留學產業版圖的影響。
最多學生希望明年1月返校
在歷經春季的封城抗疫以及2個月的暑假後,面對重新開放的大學,一邊是急待完成的學業,一邊是疫情的反覆。要不要在秋季學期回到校園,成為不少留學生的兩難選擇。
9月底QS發布的國際學生調研報告《2020年9月及以後:現有和潛在國際學生的見解》顯示,在312名(佔調查總比略超1/10)已註冊的國際學生調查中,61%的受訪者表示目前已回到學校所在地學習,33%的選擇在國外遠程學習,還有6%的學生表示在其他國家。對於那些尚未回到所在學校的受訪者,14%希望今年10月能返回就讀大學所在國,最多的(23%)則期望明年1月返回學校。
對於已返校就讀的學生,絕大多數高校要求自抵達學校起採取相關自我防護措施,比如核酸檢測、限制居住地來訪者數量、進行在線學習一直到開始線下教學、避免去公共場所、自我隔離一段時間等,但有15%的受訪者表示,所在學校對他們沒有任何要求。
在學校限制疫情傳播方面,受訪者表示,所在高校也都採取了各種防疫措施。其中,較為普遍(68%)的是採取線上教學。29%的受訪者對學校的防疫工作以及對留學生的支持度感到滿意。
對於學校是否在疫情期間給予留學生繼續學業提供一定的激勵措施,66%的受訪者表示沒有;僅有12%的受訪者表示,學校表示將在學費方面打折。
國際學生流向將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查還包括了153個國家的2689名「準留學生」。如果沒有疫情,他們會按部就班地實踐自己的留學計劃。如今,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這些受訪者中,近七成表示疫情影響了自己的留學計劃。具體而言,其中的57%打算推遲到明年入學,13%的打算改變留學目的地,僅有4%表示當前將放棄出國留學的計劃了。就國別來看,作為留學生輸出大國,中國留學生表示受影響程序最高,佔到66%。
對於這些「準留學生」,各國政府的抗疫舉措成為影響他們選擇留學目的地的考量之一。在一眾熱門歐美留學目的地中,49%的受訪者認同紐西蘭政府的疫情應對。人口約500萬的紐西蘭迄今累計確診病例1499例,死亡病例25例,是較早、較嚴格採取全國封城措施以遏制疫情的國家之一。
諮詢機構安永曾預計,紐西蘭的國際學生份額可能會增加1%,約相當於新增1萬名學生入學,澳大利亞則有可能增加2%。
而對傳統留學熱門目的地美國,49%的受訪者給出了「不好」的評價。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疫情追蹤數據顯示,全球3500多萬例確診病例中,美國有大約742萬例;全球超過100萬死亡病例中,美國有20多萬例,佔比均為五分之一左右。
6月底發布的《2020年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最受中國學生歡迎的留學目的地前五名依次是: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和英國。
國際學生流向的變化可能會對主要留學國家的經濟帶來一定影響。
紐西蘭政府數據顯示,每年留學生約為紐西蘭經濟貢獻約50億紐西蘭元和數萬個工作崗位。紐西蘭執政黨國家黨副主席凱耶(Nikki Kaye)曾呼籲政府儘快放開對留學生的入境限制措施,否則紐西蘭今年下半年經濟將面臨成百上千萬損失的風險。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8年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47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5.5%。事實上,美國國際學生總人數在2018~2019學年創下新高,並且連續四年超過100萬人,如今這種趨勢很有可能會受到疫情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