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為什麼我和她不一樣」孩子的性教育,是家長的「必修課」

2020-10-12 孕媽咪育兒經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看到一位寶媽的提問:兒子上幼兒園了,身邊多了很多小夥伴,免不了和女孩一起玩耍,有一天他回家問我「媽媽,我們班上有些小朋友是蹲著尿尿的,為什麼我和她不一樣?」面對這樣的疑問,我和丈夫一時語塞,都不知如何回答,求助給各位家長。

一位媽媽回復,現在和孩子講這些還為時尚早,這種隱秘之事講出來太難以啟齒,孩子長大了自然會理解的。

而另一位媽媽卻持有不同意見,她認為一旦孩子提問身體的秘密,家長必須給他科普相關知識,即便孩子不問,也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隨著年齡的增長,性教育也要逐漸加深。

孩子從2歲左右開始,對世間一切都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尤其是人的身體,小小的腦袋裡會充滿大大的「問號」。

對於孩子的性教育問題,國內目前普遍的現實情況,一直都處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態,家長不敢講、老師挑著講、孩子偷著看。

中國家庭教育協會理事,閔樂夫先生講到:在當下情況中,對孩子的性教育主要有三個渠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孩子自學。在這三者當中,家長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有特別的優勢。

家長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是「不二選擇」,有別人不能企及的優勢

1.安全信任度高

家長和孩子是血脈相連的關係,感情非常深厚,二者之間有堅實的信任基礎,不論做任何事,雙方都更容易接受,包括家長對孩子的性教育。

家長在進行性教育的時候,會把最正確、可靠的知識傳授給孩子,孩子也會無條件地信任家長、接受家長所提出的建議。


2.貫穿持續性久

學校的性教育課程,可能幾年才有一堂課,而家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陪伴最久的人,所以對孩子性教育最好的老師,還是要靠家長。

孩子從出生就具備了性意識,到底何時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其實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定。在孩子每個階段,要持續不斷地傳輸給他這個年齡應該懂的性知識。

3.靈活針對性強

家長是最了解孩子的,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性格和接受程度,靈活應對,提出針對性的教育方式。

對於比較靦腆內向的孩子,要採取含蓄漸進的教育,否則會嚇到他;而對於比較叛逆的孩子,性教育要及早提上日程,以免他走彎路。

男孩和女孩,生來就有大不同,家長要直面孩子的性教育

1.孩子提出的身體問題,家長不要拒絕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某段時間他會突然對性產生疑惑,但大部分家長往往都認為孩子還小,不需要了解這麼多,從而逃避孩子的提問。

家長迴避孩子關於性的提問,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反而會讓他更好奇,孩子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到底正不正確,這就未知了。

2.不要一本正經地談,貫穿日常生活

美國的性治療專家,皮爾薩博士說道:在性教育問題上,要實施「機會教育」,重要的是一針見血,而不是長篇大論的演講。

孩子的性教育問題,並不是依據報紙、紀錄片、新聞等正式途徑就能解決的,這些只能作為參考,真正有效的性教育,不能非正式地和孩子談論。

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性教育,貫穿日常生活,在孩子衣著、玩具等方面有明確的性別區分,可以趁著洗澡、穿衣的機會,為孩子科普身體構造的知識。

  • 好物推薦

家長為孩子科普身體構造,是一堂「必修課」,這件事從孩子多小開始都不算早。可能家長乏味的陳述,孩子難以理解也不願意多聽,在此,向大家推薦這本《我們的身體》。

是一本解讀身體構造的科普書籍,專門針對孩子設計,區別男女孩的不同之處,為孩子的性意識進行啟蒙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除此之外,孩子也會更加了解人類的身體組成。

這本書最棒之處在於,是3D立體書籍,到處充滿「機關」,不停止於平面和枯燥的知識。通過繪聲繪色的圖畫和趣味的摺疊立體圖片,能激發孩子閱讀學習的興趣。


3.孩子的性教育,不需指定家長的性別

女孩有了性疑惑,爸爸會說「去找你媽」;男孩產生性好奇,媽媽又把責任推給爸爸。這樣頑固老套的觀念,其實根本沒有必要。

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不需要指定家長的性別。媽媽可以和兒子談,爸爸也能和女兒聊,雙親一起參與孩子的成長,是最好的教育模式。

各位,面對這樣的問題你們會如何為孩子解答呢?你們接受過家長的性教育嗎?父母會給孩子進行性知識的科普嗎?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幼兒性教育,家長「羞於」卻「必須」面對的人生必修課
    「媽媽,媽媽,我從哪裡來的?」、「爸爸,爸爸,電視裡那兩個趴在一起的大馬在做什麼?」、「媽媽,媽媽,為什麼那個小朋友是站著上廁所的呢?」相信無數的爸爸媽媽都在為如何回答這些來自「靈魂的拷問」而苦不堪言。其實所有的這些問題,歸結起來都是性教育的範疇,那麼如何破冰,今天我們就簡單聊聊。
  • 「爸爸,你的雞雞為什麼和我不一樣?」兒童性教育3歲就該開始!
    同時,她告訴孩子們,生殖器官是什麼樣的,為了讓孩子們學習,甚至與其他器官放在一起。洋洋在4歲的時候,就曾問過我:「媽媽,為什麼男孩有雞雞,女孩沒有?那女孩怎麼尿尿呢?」我認真告訴他答案,他又提出,那能不能看看女孩子的身體,也就是我,我也大大方方給他講了,並且告訴他,媽媽是怎樣生他的。他之後再也沒有問過這個問題。
  • 「我女兒才9歲,你就講這些」?——給孩子的性教育,永遠別嫌早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老師,我女兒還小,您不要教她一些亂七八糟的」,這是一位媽媽對女兒老師說的話,到底是為什麼呢?令老師沒想到的是孩子回家告訴家長自己學習的知識後,這位媽媽怒氣衝衝地問老師「我女兒才9歲,你就講這些?等著明天找校長吧」,說完就把老師拉黑了。
  • 4部兒童性教育短片,請和孩子一起補上這堂必修課
    「曠課」的父母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 【Ibaby】孩子性教育時間表,家長必看!
    其實,她在自殺前《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中,以房思琪的口吻小心翼翼的不止一次向父母暗示過性教育的問題: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是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想要性的人。所謂的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 孩子不進行性教育危害有3點,家長要避免誤區,正確引導孩子
    文/真心媽媽孩子的性教育問題一直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問題,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有的家庭可能會非常注重孩子的性教育問題,從各種相關書籍和有關老師那裡了解到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可是也有的家庭覺得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甚至有的家長根本不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 媽媽說:對我的孩子進行性教育,為時尚早
    然後主持人問孩子的媽媽:有沒有對孩子進行過性的教育?媽媽說:我覺得,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有點早!當你說性教育有點早的時候,壞人沒有覺得你的孩子還小!性教育是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課!不要等到孩子脫了衣服再告訴他,衣服不能隨便脫,身體不能讓人隨便碰。對於性的教育,不要羞於啟齒。因為這是人生的必修課,而不是孩子長大了自然明白的道理。請家長記住,性的教育沒有為時尚早這一說!
  • 班主任科普性教育,家長卻說:我女兒才九歲,你是在害她
    「媽媽,我是怎麼來的呀」「為什麼媽媽這裡(胸部)比爸爸大很多呢」「為什么爸爸不能給我餵奶呢」正因為什麼都不懂,家長卻說:我女兒才九歲,你是在害她!在2017-2018年之間,莉婭強迫男孩和她維持著這種不正當的關係,直到自己懷孕。而莉婭居然欺騙自己的丈夫,聲稱孩子是他的。
  • 「媽媽,我從哪裡來?」父母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性教育越早越好
    說的是一位媽媽斥責老師,教9歲的女兒亂七八糟的東西,她覺得為人師表不該做這些,最後還把老師拉黑了。我刷到的這條消息下面有5000多條評論,無一例外都是在說家長做的不對,但也有人說,這些消息不應該老師教,家長早就該教了。
  • 老師教孩子性知識被家長投訴?性教育啟蒙張不開嘴,遭罪的是孩子
    說的是一位媽媽斥責老師,教9歲的女兒亂七八糟的東西,她覺得為人師表不該做這些,最後還把老師拉黑了。老師用他的教學方式,給孩子傳遞了這方面的知識,彌補了孩子對性知識的空缺,這是一件好事兒!反而這位家長應該反思下,自己為什麼沒有早點跟孩子說這些?
  • 日本性教育短片刷屏: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請家長看看這篇文章!
    可惜的是,《生命的誕生物語》僅僅只是性教育啟蒙的一小部分,孩子們的腦袋裡,永遠都有更多的疑問在向我們提出。為什么爸爸不能幫我洗澡了?為什么爸爸站著尿尿我蹲著尿尿?為什麼媽媽屁股會流血?.面對孩子們的這些奇思妙想,家長如何能不尷尬地做出回答,能否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想必才是大多數父母的當務之急。
  • 日本性教育短片刷屏: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建議家長看看這篇文章!
    可惜的是,《生命的誕生物語》僅僅只是性教育啟蒙的一小部分,孩子們的腦袋裡,永遠都有更多的疑問再向我們提出。為什么爸爸不能幫我洗澡了?為什么爸爸站著尿尿我蹲著尿尿?為什麼媽媽屁股會流血?.面對孩子們的這些奇思妙想,家長如何能不尷尬地做出回答,能否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想必才是大多數父母的當務之急。
  • 孩子把超市的保險套誤認為是零食,家長該如何給孩子做性教育?
    我在超市排隊買單,排在前面的是一位帶著孩子的女性。孩子大概四五歲的樣子,有點好動,嘴裡也一直吱吱喳喳地說個不停。快到收銀臺時,小女孩突然掙脫她媽媽的手,跑到貨架前,指著上面的保險套說:「媽媽,我想要這個糖!」她媽媽似乎很羞愧,趕緊把她拉了回來,斥責她不要亂說。可孩子根本不肯,哭了起來。那位媽媽沒辦法,只能在貨架上拿了一盒真正的糖買單。
  • 「性教育」主題書單:覺得性教育難開口,建議你用繪本和孩子溝通
    文 | 小果樹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提到「性教育」,很多家長都會很苦惱,明明知道很重要,可就是覺得開不了口,也不知道怎麼說才最合適。甚至還有一些家長,對「性教育」的認識有偏頗,就像林奕含在《房思琪的樂園》一書中寫的一樣:「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 孩子把超市的保險套誤認為是零食,家長該如何給孩子做性教育?
    我在超市排隊買單,排在前面的是一位帶著孩子的女性。孩子大概四五歲的樣子,有點好動,嘴裡也一直吱吱喳喳地說個不停。快到收銀臺時,小女孩突然掙脫她媽媽的手,跑到貨架前,指著上面的保險套說:「媽媽,我想要這個糖!」她媽媽似乎很羞愧,趕緊把她拉了回來,斥責她不要亂說。可孩子根本不肯,哭了起來。那位媽媽沒辦法,只能在貨架上拿了一盒真正的糖買單。
  • 媽媽我從哪裡來?回答讓孩子感到羞憤!保護孩子從性教育開始
    相信每個人小的時候,都曾問過父母一個問題:「媽媽,我從哪裡來的?」答案雖不一樣,步調卻出奇地一致:不正面回答,隨便找個理由搪塞過去!很多父母有一個共性:在孩子面前,避而不談性,針對孩子從哪兒來這個問題,無一例外並且毫不猶豫地撒了謊!記得我小時候,也問過這個問題,媽媽這樣回答我:你是大河裡衝來的,有一次我在河邊洗衣服,看見水裡有個小孩,就撈起來,於是就有了你。對此我深信不已!
  • 父母為什麼要給孩子做好性教育?看完這篇文章就知道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今天我們的話題繼續來說一說「父母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性教育?」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來分享一下來自一位媽媽的求助。這位媽媽說,「晚上睡覺睡醒之後,她6歲半的兒子突然親了一下她的乳頭,她非常不明白也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
  • 給孩子的第一堂性教育課---男生版
    隨著孩子的長大,媽媽發現女兒開始對身體產生好奇了,在一次在和孩子的洗澡過程中,女兒一臉嫌棄的看著她說:「媽媽為什麼你的咪咪這麼大?怎麼下面還長這麼多毛?」媽媽告訴她,女孩子長大以後,咪咪也會長大。當然下面也會長毛,等你長大也會一樣的。女兒聽完皺著眉,不開心的說:「我不要長毛,不要變成猴子」。媽媽苦笑的告訴女兒,人是不會變成猴子的。女兒又問:「那每個人都有嗎?」
  • 開學沒幾天,女兒在學校出事了:孩子性教育時間表,家長必看!(很詳細,看了就不難以啟齒了)
    其實,她在自殺前《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中,以房思琪的口吻小心翼翼的不止一次向父母暗示過性教育的問題: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是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想要性的人。所謂的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 兒童性教育,家長們該怎麼教?
    圖文來自:一條「媽媽,我為什麼沒有小雞雞?」「女孩子不可以說這個詞!」「爸爸,昨晚你和媽媽在打架嗎?」「大人的事小孩別管!」比如,針對讓每個父母都會慌亂一下的「我從哪裡來」這一問題,書中就建議爸爸媽媽先確定孩子問的是什麼,是出生地?還是哪個醫院?更細心的家長,還會進一步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問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