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課堂(221):iPad Pro那個高大上的雷射雷達,LiDAR是什麼?

2020-12-11 超能網

在前不久新推出的2020款iPad Pro上,蘋果又弄了個新名詞:LiDAR,聽起來音近「萊達」,這讓我們母語是中文的國內消費者們,蘋果稱之為雷射雷達掃描儀,第一感覺就是個很高大上、很前沿科技的東西,似乎又是個讓你買買買新iPad Pro的理由或者藉口哦。那麼這個LiDAR是什麼,又有什麼用呢?這裡就給大家簡單明了講解下。

什麼是LiDAR?

首先LiDAR並非是個蘋果創造出的營銷名詞,它全稱為「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直譯為「光學偵測和定距」,這是過去更多應用在測繪、林業、地理學等專業領域的一種成熟技術,比如科研機構會在飛機上搭載LiDAR系統來掃描地貌、叢林,用於繪製地形圖,還有如今一些汽車上也會用到LiDAR判斷道路車況,實現自動輔助駕駛等,現在只是蘋果通過iPad Pro把它搬到消費級市場而已。

可能這個英文會把大家看得雲裡霧裡的,但實際上從LiDAR的中文名,「光學雷達」,可以更容易理解它是個什麼東西,它與廣泛認知的雷達(RADAR),不僅在名字上接近,其實在原理上也是很相似的,只是雷達用的是微波或者無線電,而LiDAR則採用光波來作測量介質。

而有意思的是,蘋果在iPad Pro的中文介紹中,把LiDAR描述成「雷射雷達掃描儀」,要知道,一提到雷射,大家可能都會擔心這對人體,特別是人眼會不會有什麼損害,實際上LiDAR一般採用波長在600-1550nm之間的近紅外作為光源,這個範圍對於人眼是相對安全的,而且iPad Pro本身是消費電子產品,蘋果理應會考慮到對人體使用安全的問題,所以大可不必過分擔心。

其實如同以前iPhone首次用電容屏,首次用指紋識別器,首次用Face ID,蘋果都是把在其它行業本來很成熟的技術和硬體,重新包裝和賦予新的用法,所以LiDAR本身不是什麼非常創新的東西,甚至相比電容屏和指紋識別,它在變革程度上,給用戶帶來的使用體驗改變可能還相對有限的。

iPad Pro上LiDAR的原理

在LiDAR的最基本工作原理中,主要由發射器和接收器兩部分組成,發射器會發射出雷射,在觸及到物體後反射回來,被接收器捕獲,然後LiDAR會通過計算光線從射出到接收這個過程的時間,乘上發射光的速度,再除於2(射出和返迴路程),從而獲得LiDAR與物體之間的距離,這是一道非常簡單的算術題,被稱為ToF(飛行時間)測量方式。

這個ToF出現在消費電子產品上,大家可能會想起前幾年一些手機上,用到的「雷射對焦」,其中的原理是比較接近的,但在iPad Pro上的LiDAR,卻遠不止是為了測量設備與物體的單個距離數據,而是為了獲得高密度的深度(Depth)信息分布,簡單來講,就是iPad Pro不僅想知道它到桌子桌面的距離,還要知道四個桌角、桌腳,甚至桌子外四周圍其它物體與它的距離。

這就要求LiDAR有更高精準度的測量方式,所以蘋果用到了dToF(直接測量飛行時間),能達到ps級時間解析度,並且在準確度、響應速度上,也要被此前一些設備採用的iToF方式更快更強,有認為蘋果應該是在SPAD(Single-Photon Avalanche Diode,單光子雪崩二極體),以及TDC(Time-to-Digital Converter)這兩個dToF的關鍵部件投入了很大研發改進,使得dToF能被應用到iPad Pro這樣的小型設備上。

再就是LiDAR的掃描方式上,據稱蘋果選擇用到的是Flash(快閃)方案,工作時會快速發射一大片光線,能在同一時間內獲得數量較多的距離數據,這個方案由於是非機械式掃描,所以蘋果號稱是「納秒速度運行」,但Flash方案的掃描範圍較小,據蘋果介紹,iPad Pro最大測量5米範圍的物體距離,還算能應付目標大多數使用場景。

所以iPad Pro上這個LiDAR的工作過程,大致就是雷射雷達的發射器通過Flash形式,脈衝出一大片光線投放到目標探測的環境,這些光線經過反射後回到接收器,然後利用dToF技術計算不同物體、不同部位的距離數據,再最終經過處理成一幅3D的深度信息地圖。

由此也可以看出,LiDAR在iPad Pro的整套硬體中只是個傳感器部件,而實際使用時,它還需要與iPad Pro上其它硬體和軟體結合,比如新的後置雙攝相機、以及運動傳感器,並利用到A12Z Bionic的圖像視覺運算能力,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那LiDAR在iPad Pro上有什麼用?

iPad Pro之所以要配備LiDAR,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AR(Augmented Realit,增強現實),因為AR需要結合周邊的現實世界,在屏幕上來呈現一些虛擬的內容,所以便要求設備對物體遠近的環境位置有感知能力,而能讓硬體讀懂這些3D空間的情況,靠的就是深度信息,也就是LiDAR所收集到數據。

為此蘋果也是布局已久,他們早在2017年就推出ARkit的開發套件,讓開發者們利用設備後置攝像頭來做AR應用,現在LiDAR的加入,可以讓這些AR應用更加精準和生動,比如iOS系統裡面自帶的測量儀app,現在可以算出具體的數值,算出人的身高,還有宜家的app,有了更詳細的室內環境空間數據,更好模擬出擺放了新家具後的情況,再就是遊戲裡面,角色也能看起來更融入到真實世界。

另外儘管蘋果沒有特別介紹,但從原理來看,由於LiDAR可以獲取深度信息,所以在手機相機標配的人像模式拍攝中,可以幫助產生景深虛化(即模擬主體外背景模糊)的效果,這在蘋果以往的iPhone上面,主要是通過不同焦距的鏡頭,以及結合AI算法來實現的。

可能大家看到這裡,會感覺這個LiDAR對自己的日常使用體驗,也沒有很大用處啊,確實如果你不是有與空間測繪相關的使用需求,它絕對不會是你入手iPad Pro的理由,最多也就在剛買來時,玩個一兩次AR遊戲,就忘掉這個功能,但你有做AR應用、家居設計、模型繪製等工作,那麼iPad Pro才會是你的生產力工具。

相關焦點

  • iphone12pro的雷射雷達真的高大上嗎?
    蘋果於2020年10月23日正式上市iPhone12代,其中iPhone12pro更是配置lidar雷射雷達而顯得高大上,那麼這款雷射雷達究竟是什麼,給大家分析一下:首先,雷射雷達顧名思義本質上就是個雷達,雷達就是用來探測和測距,大家常見的就是潛艇
  • MIT挑戰晶片上實現雷射雷達
    其實早在 2016 年 8 月,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聯合 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將雷射雷達傳感器封裝到單晶片上,尺寸僅 0.5 毫米 × 6 毫米(下圖是雷射雷達和一枚十美分硬幣的對比圖)。
  • 詳解蘋果新iPad Pro的雷射雷達及參數
    蘋果最新的Ipad pro上使用的新的雷射雷達到底是什麼?和車載常說的雷達有什麼區別?和之前的3D TOF又有什麼區別呢?首先這些雷達的使用的都是TOF技術,也就是time of fly通過測量光飛回的時間計算距離。不過這次的雷達和之前的車載雷達從外觀和形式上並不一樣。
  • 把雷射雷達放在iPad上是什麼體驗?我被「測距儀」App效果震驚了
    用過測距儀的用戶都知道,比如我們在測量桌子長度的時候,測距儀的起點和終點很難精準地放置在桌子邊緣上。這使得我們的測量準確度大打折扣。iPad Pro上測距儀App因為有了雷射雷達的存在,與其他蘋果設備有很大的不同。
  • MIT聯合 DARPA將雷射雷達傳感器封裝到單晶片上
    其實早在 2016 年 8 月,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聯合 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將雷射雷達傳感器封裝到單晶片上,尺寸僅 0.5 毫米 × 6 毫米(下圖是雷射雷達和一枚十美分硬幣的對比圖)。
  • iPhone 12上的LiDAR雷射雷達功能到底是啥黑科技
    看了相關介紹,發現iPhone 12 Pro/Pro Max這兩款手機後攝中搭載LiDAR雷射雷達掃描儀,這看上去高大上的LiDAR雷射雷達功能到底是個啥呢?iPhone 12 Pro/Pro Max引入LiDAR雷射雷達對物體的3D識別、距離感知等,最直接的用途是增強拍攝及AR應用的能力,簡單點說就是提高拍攝中的對焦能力,利用LiDAR雷射雷達不僅對焦的精度更高,甚至在完全黑暗的地方完成對焦。
  • 高光譜&雷射雷達&傾斜攝影融合
    8月12日,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對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的410-Shark機載高光譜、Lidar50機載雷射雷達以及AZ3D-2機載傾斜攝影進行了設備驗收,在同一地塊分別進行了不同傳感器的影像數據飛行實驗,並進行了高光譜與雷射雷達的數據融合處理,實驗結果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
  • 晶片上實現雷射雷達!MIT 在讀博士拿獎學金創立公司,產品 3 年內或...
    其實早在 2016 年 8 月,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聯合 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將雷射雷達傳感器封裝到單晶片上, 尺寸僅 0.5 毫米×6 毫米(下圖是雷射雷達和一枚十美分硬幣的對比圖)。
  • 晶片上實現雷射雷達!MIT在讀博士拿獎學金創立公司,產品3年內或將...
    其實早在 2016 年 8 月,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聯合 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將雷射雷達傳感器封裝到單晶片上, 尺寸僅 0.5 毫米×6 毫米(下圖是雷射雷達和一枚十美分硬幣的對比圖)。
  • iPhone 12 Pro搭載的LiDAR雷射雷達有何作用
    此次蘋果iPhone 12 系列不僅帶來5G,5nm晶片,還首次將LiDAR雷射雷達引入iPhone 12 Pro及Max,為手機的攝影及AR帶來更高效的應用。雷射雷達LiDAR的全稱為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射探測和測距,又稱光學雷達。簡單來講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發射紅外光束、反射和接收來探測物體。當然本次iPhone 12引入LiDAR雷射雷達是簡單民用版,探測距離僅為5米。它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增強拍攝能力。
  • 晶片上實現雷射雷達:MIT在讀博士拿獎學金創立公司,產品 3 年內有...
    其實早在 2016 年 8 月,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聯合 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將雷射雷達傳感器封裝到單晶片上,尺寸僅 0.5 毫米 × 6 毫米(下圖是雷射雷達和一枚十美分硬幣的對比圖)。
  • 蘋果沒說謊:iPhone和火星車都在用雷射雷達
    iPhone 12 Pro雷射雷達介紹 | 蘋果官網你或許並不了解蘋果宣傳頁上的「應用於NASA火星登陸任務的技術」到底代表了什麼,但雷射雷達早就在各個領域大顯身手:既能測距、又能建模、甚至還可以測霧霾……搭載了雷射雷達的CALIPSO衛星 | NASA測距:可遠觀,亦可近玩雷射雷達(LiDAR
  • iPad Pro裝雷射雷達,老賣點還是新變革?
    雷射雷達不是長得「那麼大」,多用在自動駕駛汽車、掃地機器人上的嗎?從2017年首次推出ARKit,蘋果一直在探索AR在移動終端中的應用,這次dToF雷射雷達的加入是其繼結構光鏡頭模組之後在硬體上圍繞AR應用的又一次重要革新。蘋果的做法到底有什麼不同,背後又牽涉到哪些技術和供應鏈?通過與多位從業者的交流,我們來扒一扒iPad Pro雷射雷達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以及背後又蘊藏著蘋果怎樣的AR野心。
  • iphone12pro雷達掃描怎麼用 雷達掃描儀在哪裡打開
    很多小夥伴都入手了最新款的iphone12pro,不僅是出於對蘋果的信任,更有多種特色功能的開發,比如這次最新的雷射雷達功能,好多小夥伴都不是很了解,也不會用,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如何去使用這個功能!
  • iPhone 12 Pro玻璃後殼曝光:後置三攝加LiDAR雷射雷達
    據Appleinsider最新消息,一位洩密者發布了可能是「iPhone 12 Pro 」後蓋的圖片, 與相機凸起的特寫鏡頭似乎表明傳聞中的雷射雷達傳感器可能被放置。周二由Mr·white發布到Twitter上,圖片顯示了未命名設備的玻璃後蓋,但被認為是「iPhone 12 Pro 」和 「iPhone 12 Pro Max 」的。相機凸起處顯示有三個主要的相機鏡頭孔,表明它是為Pro機型準備的,而且似乎與iPhone 11 Pro系列中使用的安排相當相似。
  • iPad Pro的雷射雷達有什麼玄機?
    ▲蘋果官網對iPad Pro雷射雷達組件的介紹「雷射雷達」這兩年更多被提到是在自動駕駛領域,所以看到蘋果把雷射雷達裝到了iPad裡的消息,很多人的疑問是,雷射雷達不是長得「那麼大」,多用在自動駕駛汽車、掃地機器人上的嗎?難道是蘋果偷換了概念?
  • 雷射雷達有輻射嗎_雷射雷達有什麼用
    打開APP 雷射雷達有輻射嗎_雷射雷達有什麼用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07 11:40:27   雷射雷達有輻射嗎   首先,什麼是雷射?
  • iPhone 12 Pro 雷射雷達LiDAR真實評測:快速3D掃描建模、AR虛實...
    iPhone 12 Pro自發布以來,其搭載的雷射雷達LiDAR的作用已經進行了一波科普,不過卻一直缺乏實際的應用體驗,現在到手的用戶多了,各個社區開始通過實際使用來體驗LiDAR的應用。那麼,這種應用有什麼用呢,僅僅是出於消費者的娛樂還是將會對某些領域/產業帶來深刻的影響和變革,又或者可能對未來有什麼展望呢?
  • 消息稱蘋果 iPhone 12 Pro/Max LiDAR 雷射雷達大追單
    IT之家從蘋果官網獲悉,iPhone 12 Pro 裝備的雷射雷達掃描儀,可測量雷射觸及物體後反射回來所用的時間,這樣就能繪製出你所處空間的深度圖。得益於它又快又準的測繪,增強現實類 app 可讓你不出房門就置身逼真的雨林,或看看新款球鞋實際的上腳效果。 雷射雷達掃描儀會發出不可見的雷射束,並通過它們觸及物體再反射回來所用的時間,測量出絕對深度。配合 iOS 14 中的深度框架,雷射雷達生成的海量高解析度數據,會覆蓋整個攝像頭的視野。雷射束以納秒為單位進行脈衝發射,持續不斷地測量場景並優化深度圖。
  • 什麼是雷射雷達?它能給你的手機帶來什麼?
    雷射雷達(LiDAR)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今年,它出現在了新的iPad Pro平板電腦上,還有傳言說它將出現在iPhone 12上,而且在過去的幾年裡,它的一種形式實際上已經出現在Android手機上。什麼是雷射雷達(LiDAR),為什麼行動裝置上會使用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