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巿舉行第六屆孝文化節

2020-12-12 中國青年網

  中國經濟網孝感10月19日訊(記者 魏勁松 柳潔、通訊員 宋明芳)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孝鄉集時賢,宏論揚孝道。2009年10月16日,「中國·孝感『孝文化與科學發展觀』國際研討會」在湖北孝感召開。

  本次國際研討會由中國老年發展基金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孝感市人民政府主辦,孝感學院承辦,孝感市委宣傳部、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孝感市社科聯、湖北孝文化研究基地、湖北孝文化研究會共同組織,湖北宇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協辦。參加大會的有來自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和我國香港、臺灣及內地的專家學者160餘人。

  開幕式由孝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欒春海主持。會議收到了中宣部理論局副局長周愛兵發來的賀信。周愛兵在賀信中向大會的召開表示了祝賀與期待,並祝願研討會的召開為推動孝感市又好又快發展作出貢獻。

  孝感學院院長丁麼明教授致歡迎詞。他介紹了孝感學院概況,對海內外專家及新聞界朋友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孝感學院始終堅持立足地方、凸顯特色的理念,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致力於地域文化的研究傳承。他說:「作為一所紮根於孝感這方沃土的高等院校,研究、傳承、創新和弘揚孝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他表示期望通過本次研討活動,不斷挖掘孝文化價值,豐富孝文化內涵,將孝文化與我校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緊密結合,進一步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特色和校園文化特色,為區域經濟發展、社會和諧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孝感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關春講話。他向來賓介紹了孝感市的市情,並指出,當今世界,精神較量實力,文化決定未來。孝文化是孝感的特色文化資源,具有豐富的文化價值。研究孝文化要有科學引導、不斷發展的前行理念,要有與時俱進、發揚光大的辦法和途徑。他強調,孝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基石。我們要進一步探尋孝文化的科學內涵,進一步研究、傳承、創新、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

  湖北省文明辦主任蔣南平講話。他對孝感市和孝感學院在孝文化研究和實踐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並結合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強調了研究實踐孝文化的重要意義。針對「孝文化與科學發展觀」這一主題,他提出:深入研討孝德文化,為推動科學發展觀提供理論保障;大力宣傳孝德文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積極倡導新型孝道,為建設共有精神家園凝聚力量;堅持踐行新型孝道,為實踐科學發展觀做出貢獻。他希望孝感市和孝感學院深入開展孝文化研究和實踐系列活動,加強和創新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顧問魯諄講話。他說,孝文化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代代相傳、熠熠生輝。孝感自古以孝感天動地,被中華炎黃子孫譽為「中華孝都」。他對我校積極響應和落實中央有關決議精神,率先在國內成立「孝文化研究中心」,努力進行孝文化研究和創作,通過挖掘地方優勢文化資源和結合本校、本地區孝德教育開展實踐表示讚賞。他認為此次研討會的主題十分具有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並期望以此為契機把中華孝文化傳播推向世界。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鄭心穗講話。他認為舉辦孝文化國際研討會對於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意義。他指出,學習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們認識傳統孝文化,弘揚新型孝文化的法寶,並希望在科學界定孝文化內涵,全面整合孝文化資源,以人為本、廣泛開展孝德文化活動,大力發展孝德文化產業等方面取得更多研究成果。

  孝感學院黨委書記、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肖波教授作了《以科學發展觀煥發孝文化新的生機》的主題報告。他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孝文化為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和普通百姓提供了一套安身立命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範,鑄就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現今我們遵循科學發展觀,實現其轉型為社會主義孝文化,是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一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肖書記著重闡述了如何用科學發展觀讓孝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堅持孝文化發展,變單向盡責的孝文化為代際公正、互贏的孝文化,變僅重齒序的孝文化為注重素質的孝文化,變只重「前喻」的孝文化為「互喻」的孝文化,實現孝文化的嬗變;弘揚「親親」、博愛和以人為本的思想,凸顯孝文化核心,尊重生命本源,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整合孝文化資源,包括關於孝文化理論支點的整合,孝文化實踐的創新以及孝行為規範的調整;堅持孝的基礎性與先進性並重,堅持注重德法並舉,堅持知行並進,充分發揮孝文化功能。他最後強調,今天的社會主義孝文化必須落實到教育者的實踐中,落實到被教育者及至人民大眾的日常實踐中才有實際意義,才會獲得真正的價值與生命力。

  據中經網記者了解,此次國際研討會是9月15日開幕的第六屆孝文化節的亮點活動之一,在為期一個月的孝文化節中,還舉辦了湖北省第四屆楚劇藝術節、孝文化名城——美麗的孝感「三江杯」全國攝影大獎賽、第五屆十大孝子評選表彰和第二屆中國·孝感漢字書寫節。本屆孝文化節將於10月17日舉行閉幕式。

  孝文化,孝感自豪的名片

  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倡導「百善孝為先」。孝文化內涵豐富,正確引導,能夠派生出許多健康的社會規則:家庭有孝,尊老愛幼,其情融融;單位有孝,上行下效,竭忠盡智,事業興旺;社會有孝,人人抱有一份尊重情懷,社會便會和諧。

  那何為孝文化呢?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常務幹事長兼秘書長李守義說,孝文化最直接的含義還是善事父母。說細一些說,孝文化是涵蓋古今一切有關孝的思想理論、法律、制度、行為規範、民風民俗以及各類文藝成果在內的社會現象和客觀存在。

  他稱,如《辭海》注釋:「善事父母曰孝」,「對祖先也稱孝」。這是孝文化最直接的含義。孝的思想源於我國父系社會。「孝」字最早見於殷商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被尊為儒家經典之一的《孝經》,即「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也」,成書於2000多年以前。《孝經》說,孝是「德之本也,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漢字教育的「教」字,就由「孝」和「文」組成。

  孝文化在孝感的美麗神話

  史料記載,公元454年,南朝宋孝武帝劉駿因有感於當時安陸縣東部一帶孝風昌行,孝子甚多,將此地單獨建縣,取名為孝昌。後唐同光年間,為避皇帝諱,而將「孝昌」改為「孝感」,孝感因此而得名並沿用至今。孝感,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是全國惟一一個以孝命名,又以孝傳名的城市。

  1995年,時任市群藝館館長的李守義,開始主纂孝感文化史。在翻閱了浩翰的古文典籍和進行孝文化的研究同時,他發現:元朝人郭居敬編輯的《二十四孝》中有三孝都是孝感人,這個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自明清以來,在史書中有記載的孝感孝子有493位。

  孝感歷史上第一個跟孝感有關的,是「賣身葬父,孝感天庭」的漢孝子董永。董永事跡在諸如《搜神記》、《靈芝篇》、《法苑珠林》、《太平御覽》等古籍以及一些地方志中均有記載。這位淳樸而憨厚的農夫和美麗的七仙女動人的故事被編成楚劇、川戲、黃梅戲,乃至拍成影片《天仙配》,可謂家喻戶曉,以至今人以「董永故裡」做為孝感的代稱。

  董永稍後,古澤雲夢有個年輕人黃香,漢安帝時官至尚書令,頗有政。他為其老父「扇枕溫衾」家喻戶曉。有詩云:「冬月溫食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知古一黃香。」(意思是說幼兒盡孝的事情。9歲的黃香在夏日暑熱時為父親扇涼床枕,在冬天寒冷之日用身體為父親暖被。)黃香在臺灣的後裔曾回雲夢縣城北黃香村祭祖掃墓,並有數度回饋鄉裡的義舉。

  三國時,家在今孝昌縣周巷鎮的哭竹港的孟宗,其母因病想吃筍。而當時正值隆冬,萬物收藏,孟宗於是急得哭將起來,正在嚶嚶之際,竹筍破土而出。於是「孟宗哭竹冬生筍」的故事便因此傳播開來。

  還有個叫董黯的人,東漢浙江句章人,因其侍母至孝,漢和帝旌表異行,詔拜郎中,不就後徙居現在的孝感,死後葬邑北30裡處。

  除董黯之外,董永、黃香、孟宗等三位人間至孝均被名列到古代第一部孝子集《二十四孝》中。歷史上二十四孝就有三位出自孝感,可見「孝文化」之於孝感的確情有獨鍾。

  孝文化在孝感的詮釋

  融入孝文化情結的孝感雕花剪紙,內容大多取材於孝感三孝的傳說故事及其風景人物,無論是專業的剪紙藝人,還是民間業餘愛好者,其作品總是著「孝文化」的濃濃汁液,鐫刻的是神話,雕鏤的是民俗,張揚的是孝心。

  作為湖北楚劇的源頭,孝感花鼓戲百演不衰的保留劇目就有反映董永與七仙女故事的《槐蔭記》、《百日緣》等。漢川善書和雲夢皮影戲中,也有許多是反映孝子事跡的曲目。

  李守義說,在孝感的轄區內,還有兩個以「孝」冠名的縣級城市是孝南區和孝昌縣。

  他表示,近年來,孝感市對待傳統孝文化,一方面努力將其傳承延續,另一方面儘可能地發掘其內涵,以現代方式加以弘揚和推廣,賦予其新的時代內容。

  孝感成立了中華孝文化研究會,對孝文化的內涵作推陳出新的研究,並已成功舉辦了9屆全省、全國性的研討會。1996年,孝感市在全國首次開展「十大孝子」評選表彰活動,並宣布每隔5年評選一屆,評出的孝子享受市級勞模待遇。

  2002年,孝感市舉辦了首屆孝文化節暨《董永與七仙女》郵票首發式,通過郵票這張「國家名片」,將孝感的孝文化推向全國。2003年,孝感市又承辦了全省首屆「荊楚十大敬老好兒女」評選活動。

  在孝南區書院街城西村,村裡給每位老人每月發放70元的養老金,並將「不孝不是中華好兒郎」、「不孝不配入團入黨」寫進了《村民公約》。

  有人在報上看到孝感毛陳鎮董永村的「孝媳婦」周玉蘭為給婆婆治病,用注射器在自己胳膊上做藥物試驗的感人事跡後,特來信請周玉蘭為他介紹一位有孝心的孝感籍姑娘作對象。

  孝感市正在努力打造武漢城市圈中獨具「孝文化」特色的城市,加快文化載體建設,恢復或重建許多古景。重建與恢復當年與黃鶴樓並稱「南樓北閣」的文昌閣,鳳凰臺等古建築。

  出於對孝文化的彰顯,2005年初,全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批覆孝感市,以市康復醫院為基礎,建立「全國愛心護理院」(目前全國僅8家)。當年3月,該工程以項目招商的方式,成功引進3000萬元資金。護理院建成後,將主要為老人提供臨終關懷護理。同年,「中華敬老院」建設項目也落戶孝感。

  在孝感,利用孝文化經商者,比比皆是。許多商家都喜歡在自己產品的名稱上冠以與孝文化有關的稱謂,如槐蔭酒樓、春雲書畫社等。1999年,金龍泉啤酒在孝感推出的全麥啤酒,便叫作「天仙全麥」。而「孝感麻糖」當屬孝商的典範,相傳這一美味食品,是七仙女用玉梳切片,才成為今天這種「形似玉梳白似璧」的外觀。

  在孝道的薰陶下,孝感的當代孝子不斷湧現。2003年,全省首屆「荊楚十大敬老好兒女」評選中,孝感有兩位孝子當選。其中,孝昌縣劉青枝,以一個弱女子贍養娘家、婆家8位老人的感人事跡,全省得票第一。

  孝感企業家餘漢江,多年來捐助福利院和公益事業,捐資達500多萬元,2003年被評為全國愛心捐助先進個人。2004年,又被全國老齡委等5部委聯合評為「中華孝親敬老十大楷模」之一。同時,另有8名孝感人被評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

  中華孝文化是歷史對孝感的饋贈。近年來,孝感社會各界孝文化研究如火如荼,2003年10月,《孝感——孝子之鄉》畫冊編印發行;《孝感文化研究》、《孝感孝文化》、《孝感孝子》三部99萬字的孝文化系列文集,去年10月全部出版;2002年7月開始,孝感學院在校報開闢《中華孝文化研究》專欄,使孝感成為繼濟南之後,我國第二個中華孝文化研究基地。

  近年來,孝文化在孝感得到了充分的詮釋,2002年舉行了「全國《董永與七仙女》郵票首發式暨首屆孝文化藝術節」;2005年,還與中央電視臺成功舉辦了「孝感動蒼穹」、「激情廣場」等大型歌會;2006年6月,「董永傳說」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孝文化為社會經濟插上翅膀

  李守義表示,孝是人類一切感情的基礎,是人類親情、愛情、友情的基礎。孝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蘊含著十分深刻的人文理念,和睦、友愛、安定、團結凝聚著偉大的人倫美德。

  孝文化是先進文化。在發展市場經濟的社會轉型期,感情淡漠,親情疏遠,意識形態思想領域的變化使人們感到迷茫。通過倡導「孝德」、「孝心」、「孝行」、「孝道」,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達到精神和諧、思想和諧、行為和諧是非常有意義的。

  李守義表示,在孝感,「四進社區」等活動已在社區作了償試。近幾年,許多部門通過多種途徑,開展「科技、衛生、法律、文化」等活動,已進入社區,婦聯組織在社區開展了創建「五好文明家庭」的活動,共青團在社區開展了「志願者進社區」活動,衛生部門開展了「衛生服務進社區」活動。

  這些活動,有的反映了孝文化的孝道內容,有的反映了體現愛心的孝文化的內容,這對有孝文化內涵的活動。孝文化內涵豐富,正確引導,能夠派生出許多健康的社會規則:家庭有孝,尊老愛幼,其情融融;單位有孝,上行下效,竭忠盡智,事業興旺;社會有孝,人人抱有一份尊重情懷,社會便會和諧。

  他說,應提倡把孝文化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弘揚孝文化,是為了給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好的氛圍,即所謂「文化搭臺、經濟唱戲」。

  他稱,目前我國有許多城市都在利用孝文化積極的一面,充分發揮孝文化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孝感同樣可以挖掘以「孝」為核心的傳統文化資源,將傳統的「孝文化」與先進的時代精神相結合,融入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打出閃亮的文化品牌,如孝感麻糖、孝感米酒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了。

  由於董永公園是孝感本土唯一一家以「孝」為主題的公園,在公園每年接待的遊客中,有近50%的為外地遊客,這些還沒有將外地的參觀團、代表團計算在內,像這樣的遊客計算起來每年也有將近2萬人。為打造一流孝文化景點,孝感市政府將投資1000餘萬元修繕董永公園,工程本月開工。

  孝感市還以孝文化為品牌,開展文化招商活動,先後有孝文化城、雙峰山孝文化主題公園、湖北天仙園等投資項目落戶孝感,還有全國老年愛心護理院等一批項目正在落實之中。此外,以表現董永、七仙女、黃香等人物故事為主題的竹簡、膏塑、織錦、剪紙等文化產品也擺上了商家櫃檯,有的產品已走出孝感,走向全國。

相關焦點

  • 孝文化,孝感自豪的名片
    孝文化在孝感的詮釋  融入孝文化情結的孝感雕花剪紙,內容大多取材於孝感三孝的傳說故事及其風景人物,無論是專業的剪紙藝人,還是民間業餘愛好者,其作品總是著「孝文化」的濃濃汁液,鐫刻的是神話,雕鏤的是民俗,張揚的是孝心。  作為湖北楚劇的源頭,孝感花鼓戲百演不衰的保留劇目就有反映董永與七仙女故事的《槐蔭記》、《百日緣》等。
  • 臺灣東森電視臺聚焦湖北孝感 了解孝文化
    臺灣東森電視臺聚焦湖北孝感 了解孝文化 2008年01月23日 10:0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弘揚慈孝之風 2019中華慈孝文化節在杭州舉行
    在中國,「慈孝」文化延續五千年歲月,是中華文明的倫理起點,也是凝聚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情感紐帶。8月17日,2019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在浙江杭州啟幕。本屆慈孝文化節以多元的角度和開闊的視野闡釋「慈孝」文化,通過舉辦「2019中華慈孝文化節開幕式暨慈孝人物頒獎盛典」「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論壇」和「2019中華慈孝感恩音樂會」等系列活動,向社會樹立「慈孝」典型,弘揚慈孝之風,彰顯人間大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
  • 麥當勞供應鏈智慧產業園落戶湖北孝感
    原標題:麥當勞供應鏈智慧產業園落戶湖北孝感 華夏幸福
  • 華夏幸福:為湖北孝感漢孝產業新城導入麥當勞等三家世界500強企業
    原標題:華夏幸福:為湖北孝感漢孝產業新城導入麥當勞等三家世界500強企業   12月18日,
  • 湖北孝感,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12月26日下午,沒有處於地震帶上的孝感發生地震了,孝感這座不知名的四線城市上了熱搜。許多人對孝感不是很了解,不知孝感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孝感,是湖北13個地市州之一。孝感位於湖北東北部,與武漢交界。論地理位置,孝感是湖北區域性中心城市,是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遊城市群重要成員。從孝感到武漢市中心約60公裡,距離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僅30公裡。武漢的二號線已經修到孝感邊界上來了。
  • 孝感向武漢招商引資推介會,湖北九品盛世食品有限公司受邀出席?
    原標題:孝感向武漢招商引資推介會,湖北九品盛世食品有限公司受邀出席10月15日,孝感市面向武漢招商引資推介暨第三季度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漢舉行。
  • 泉州市資訊|孝德泉港·家風傳承 泉港區舉行第三屆「網絡孝文化節」
    泉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孝德泉港·家風傳承 泉港區舉行第三屆「網絡孝文化節」金秋送爽,佳節又重陽。10月7日,泉港區第三屆「網絡孝文化節」之「孝德泉港·家風傳承」文藝展演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後龍鎮土坑村舉辦。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歌舞、快板童謠、公益講堂等藝術表現形式,呈現土坑劉氏家訓、泉港北管、孝德家風等「特色菜」,給現場的群眾送上一場文化盛宴。
  • 湖北科技學院舉行第六屆長跑活動
    12月6日,湖北科技學院第六屆「12·9愛國長跑」開跑。該校體委主任、副校長吳鳴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吳鳴虎指出,85年前的這場偉大的愛國主義運動,書寫了青年學生以天下為己任的光輝篇章。此次活動由該校團委和體育學院聯合舉辦,是第十七屆科技文化節的組成部分。在學生組中,藥學院劉東亮、資源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張國慶分獲男子組前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邱蜀襄、教育學院金美華、繼續教育學院蔣孫慧分獲女子組前三。
  • 杭州靈隱寺光泉: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
    中新網杭州9月5日電 (記者 方堃)「中華慈孝文化節已成功舉辦至第六屆,充分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文化認同。」9月5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2020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節上表示,杭州靈隱寺將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為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貢獻佛教的智慧和力量。光泉法師致辭。 王剛 攝慈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倫理起點,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根基。
  • 全閩樂購第六屆中國鱸魚文化節開幕
    福鼎新聞網訊(雷小芳)11月28日,全閩樂購第六屆中國鱸魚文化節開幕。本次文化節以「大健康、新消費、雙循環」為主題,展開了一系列包含鱸魚文化元素的活動。此次鱸魚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將對進一步提升福鼎的對外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福鼎文化旅遊事業繁榮發展增添新的活力。要繼續借鑑國內外成功經驗,積極探索鱸魚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路子,把鱸魚文化節打造成我省海洋經濟發展和文化創意產業的一項品牌活動,推動我省海洋漁業的經濟發展。
  •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舉行第六屆社團文化節活動
    12月19日,由共青團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委員會主辦、大學生社團聯合會承辦的以「交織社團情,共築青春夢」為主題的第六屆社團文化節在明湖運動場隆重舉行。各個社團在明湖運動場圍成了一個「矩形」攤位,每個攤位都掛上了各自社團的旗幟。
  • 孝暖重陽傳美德,通州東垡村舉辦第六屆孝親文化節
    10月25日上午,東垡村文化活動室熱鬧非凡,百餘位老人齊聚一堂,歡度東垡村第六屆孝親文化節。於家務鄉黨委委員、人大主席王志勇,鄉黨委副書記葛靜,鄉黨委委員、組織委員鄧長富,副鄉長於秀紅,鄉「追尋與呼喚」專家組成員陳丙庫,鄉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周彩雲等領導參加此次活動。
  • 青島農業大學第六屆大學生社團文化節開幕
    青島農業大學第六屆大學生社團文化節開幕 5月10日上午,青島農業大學第六屆大學生社團文化節開幕式暨「多彩校園,快樂慢跑」活動在知音廣場舉行。校團委書記初磊為活動鳴鼓,標誌著校第六屆大學生社團文化節正式拉開帷幕。
  • 陝西學前師範學院第三屆英文文化節舉行
    11月27日下午,陝西學前師範學院第三屆英文文化節「English Cultural Festival」開幕式暨第六屆英語文化知識大賽舉行。學工部部長史保懷代表學校對第三屆英文文化節的開幕表示祝賀。
  • 小村盛事:晉江圍頭村舉辦第六屆閩臺鄉村旅遊文化節
    小村盛事:晉江圍頭村舉辦第六屆閩臺鄉村旅遊文化節 2019年09月16日 17:20   來源:東南網
  • 登封第六屆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精彩紛呈
    12月21日,登封市告成鎮觀星臺景區二十四節氣廣場上,30名學生集體唱誦24節氣歌,伴隨著抑揚頓挫、清脆悅耳的歌聲,中國·登封第六屆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拉開了序幕。登封第六屆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現場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楚小龍致辭「天地之中」登封,歷史傳承悠久,名勝古蹟密布,每一處都承載著歷史文化。
  • 2018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將於6月在湖北宜昌舉行
    新華社武漢5月24日電(記者王自宸)由文化和旅遊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8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將於6月在湖北宜昌舉行,包括屈原故裡端午祭在內5大主題16項活動將漸次開展。  記者24日從2018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次端午文化節活動以「中國端午·詩意宜昌」為主題,包括開幕式暨屈原故裡端午祭、「詩意宜昌」系列文化活動、「『粽』情端午·傳承文化」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等5大主題16項活動,其中,開幕式暨端午祭將於6月15日在屈原故裡秭歸縣舉行。
  • 第六屆中國森山文化節開幕 中國鐵皮石斛博物館開館
    2020年6月6日,第六屆中國森山文化節在義烏森山健康小鎮和浙江森宇股份有限公司盛大舉行,本次文化節由鐵皮石斛產業國家創新聯盟、黃精產業國家產業創新聯盟、國家林業草原局鐵皮石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浙江森宇有限公司承辦。
  • 淮安市深圳路小學第六屆英語文化節完美閉幕
    我校每年都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英語文化節」。本月初,我校一年一度的「英語文化節」如期舉行。2018年的最後一天,我校舉行了第六屆英語文化節閉幕式展演活動,為深小增添了完美的一筆。本次英語節閉幕式展演節目形式眾多,有課本劇改編、英語歌曲連唱、經典舞臺劇表演、課外繪本表演、英語講故事、英語詩朗誦等,深小眾多學子已經為這次英語節摩拳擦掌,做了精心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