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20/12/09
隨著自主「雙子星」戰略的落地發力和「兩田」持續的銷量保證,廣汽集團在年底衝量階段,還是多了一份底氣。
文丨曹佳東
編輯丨小叮噹
早在「十三五」期間,在中國汽車行業面臨巨大挑戰之時,身處頭部陣營的廣汽集團便較強的生存力完成了既定目標。在此期間,廣汽集團汽車年產銷突破200萬輛,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9.5%,優於行業約10個百分點,但這樣的成績似乎並未禁錮住廣汽集團持續向上的腳步。
在經過前11個月的持續復甦,截止目前,整個廣汽集團終於逐步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狀態。據其發布的數據顯示,廣汽集團11月銷售汽車21.77萬輛,同比增長11.38%;1-11月累計銷售汽車183.47萬輛,已完成了既定銷量目標的86.54%。
但與此同時,我們同樣能看見,在廣汽集團旗下的主要合資車企中,各家銷量端的差距依舊延續著往日的節奏。換言之,在這個頭部日系品牌大爆發的階段,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還是一如既往地高歌猛進。而廣汽菲克和廣汽三菱則受制於本身品牌聲量較小、產品陣容單薄等客觀原因,並未緊跟前者的步伐。
具體來看,廣汽本田在11月的銷量為8.63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22.63%,創下了11月單月銷量最佳記錄;前11月累計銷量為72.45萬輛,與去年基本持平。而除了原本勢頭就火的雅閣再次以超2萬輛的銷量數據拿下了B級轎車月度銷量冠軍以外,飛度、凌派、繽智和皓影4款車型的銷量也同樣破萬。
特別是全新一代飛度,在經歷了近半年的市場蟄伏期,再次以較高的產品水準佔據了A0級小車是的前幾位。對於未來,飛度在挑落了上汽大眾Polo Plus和廣汽豐田致炫之後,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同胞兄弟東風本田Life。畢竟現階段,僅在產品本身,東風本田在Life的前期宣傳上,就以新飛度在配置上的幾處短板作為目標發起了猛攻。
而與廣汽本田一樣,廣汽豐田在終端市場上的表現也異常火熱。其不僅在整個11月,銷售新車7.74萬輛,同比上漲13.82%,1-11月累計銷售新車69.28萬輛,同比增長也達到了10.99%。另一方面,得益於豐田TNGA架構平臺以及「高QDR」造車理念,廣汽豐田在各車型的價值「收割」上更是做到了無出其右的地步。
就公布的數據來看,廣汽豐田旗下的TNGA家族11月銷售新車5.84萬輛,同比增長25%;前11月累計銷量突破49萬輛,同比上漲42%。而混動世家的銷量在11月銷量也突破萬輛,同比增長15%;1-11月累計銷量則為8.31萬輛,同比增長27%。
很明顯,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當下的表現,能在很大程度代表著如今日系車在中國車市的處境。特別是在德系、美系在今年並未呈現出強勁復甦的趨勢下,兩者能抓住這樣的契機來擴大勢力,實屬「天時地利人和」。
只是相比之下,對於廣汽豐田來說,若未來仍能如此持穩前行,那以全新漢蘭達和凌尚為核心的新一波產品矩陣勢必會助力其繼續平穩發展。
還記得在數次公開場合,廣汽集團就曾宣稱,堅持自主創新和合資合作「雙核」驅動發展戰略,對整車板塊採取「兩優兩專一穩一突破」的發展策略。
「兩優」是持續推進與本田、豐田公司的合作廣度與深度,做大做優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打造國內一流的標杆合資企業;「兩專」是將廣汽菲克、廣汽三菱打造成為國內汽車市場有鮮明特色的專業品牌;「一穩」是對廣汽傳祺採取穩中求進的策略,聚焦混動化技術方向打造差異化新優勢;「一突破」是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發力、加快突破,爭取廣汽新能源銷量進入行業前三。
實際上,廣汽集團常年依附與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來提升實力的生存方式,似乎並未得到大幅度改善。在自主乘用車板塊,廣汽傳祺11月銷售汽車33,307輛,同比增長2.5%,已經連續5個月實現正增長。可反觀以SUV為核心的廣汽菲克和廣汽三菱,顯然還需加倍努力。
前者1-11月累計銷量為3.53萬輛,同比下降44.65%。而後者截至11月,累計銷量達到了6.4萬輛,但同比還是下降46.41%。
好的一點是,即便「幾家歡喜幾家憂」的境遇還留存在廣汽集團的體系中,隨著在「1615戰略」的推動下,廣汽新能源更名為「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並成為與廣汽傳祺並列的廣汽自主整車品牌。在業界看來,由這兩大自主品牌組成的自主「雙子星」或將為廣汽集團開啟發展新紀元。
除了銷量層面,廣汽新能源車型在1-11月累計銷量53,013輛,同比增長62%。廣汽埃安在廣州車展上首發了基於獨有的GEP2.0純電專屬平臺,搭載旗艦ADiGO 3.0自動駕駛系統的埃安Y,實則也在產品端為整個廣汽自主板塊,拿捏出了一個可塑的未來。
總體而言,廣汽集團要想在完成此前定下的212萬輛全年銷量目標,需要其在最後一個月輸出28.53萬輛的月銷量成績,並非是件易事。可至少,隨著自主「雙子星」戰略的落地發力和「兩田」持續的銷量保證,廣汽集團在年底衝量階段,還是多了一份底氣。
|曹佳東|
血液中流淌著汽油,
唯快不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