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堆糖(侵刪) 文:小夢
【夜行夢話,小夢傾聽】:全網同名,歡迎關注,轉載請授權,抄襲必究!期待您的故事。
在知乎上看到一道問題,於是想著說幾句,本意是出於寬慰的意思,可是,好像自己『好心辦壞事』了一般。
沒過多久,就收到幾個私信,對方說:「你又不理解,你又不明白,請你不要隨便信口雌黃。」
頓時,委屈感湧上心頭。於是返回查看了自己的回答,並做了一部分的修改。
朋友聽聞此事說:「其實,你們都沒錯。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對於同一件事肯定會有不同的理解罷了。」
仔細想想,自己的生活中,好像的確也有很多被曲解的好意。你以為自己是善意的,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覺得你是好心。
1.『好心辦壞事』?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聞,講的是一個店主的店鋪進了一隻金毛犬,由於時間很晚了,就決定帶著狗狗回家,第二天再尋找主人。
可是,這名男子剛出門沒多久,就有人走過去和他說這是自家的狗,讓他還給自己。男子怕對方是騙子,所以拒絕了歸還。
因此,雙方吵了起來。男子本身是出於好意,怕對方不是狗主人,怕給自己惹麻煩,結果他的好意全部被曲解。
雖然,最後雙方還是達成了和解,男子也歸還了狗狗,但是,這件事也給他造成了一定的傷害。
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不止一次的存在類似的情況。這裡我們說的不是『陽奉陰違』也不是『陰陽怪氣』而是那些真正帶著善意的人們。
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別人的立場。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願意接受別人的立場。這是常理。
所以,你會不會因為怕被誤解所以拒絕做好事呢?如果你遇到某些情況,還願意出手嗎?
2.立場不同,觀念不同
春晚小品《扶不扶》中,沈騰扮演的郝建有一句臺詞是:「人不扶心不就倒了麼?心倒了,想扶都扶不起來了。」
可是,現在的很多人真的不敢扶倒在街上的老人。因為,大家都怕會被訛上,怕自己因為好心而承擔不必要的責任。
之前有個新聞,看著令人很心酸。講的是一個老太太摔倒在馬路上,為了讓經過的人扶自己一把,甚至打開了自己的攝像頭。
老太太向路人保證,自己不會做那些不好的事情。可是周圍仍舊沒有人敢上前。因為,過去的太多事例,讓大家都望而卻步。
網上有人批判這樣的行為,感嘆世態炎涼。可是,如果這個人站在現場,他會成為那個攙扶老人的人麼?不會的,他也怕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說,觀念不同立場不同,那麼就各自發表見解就好。不要隨意攻擊他人。因為,你也不知道對方為什麼這麼做,除非他違背法律,那自有相關部門對他進行管制。
3.不是好意就會被接受
想到一個網友的評論,對於那些好意被曲解的人,他如是說:
「所有『積極』的出發點,若得到了『消極』的結局,那麼出現問題的一定是終點。」
換句話說,該堅持的內容要堅持。只要你覺得自己真的是出於善意的,不是冷嘲熱諷的,那麼,做自己就好。
當然,這並不是說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有些內容仍舊要保持著『不知全貌,不予置評』的態度。
其他的,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過程了。不用太過在意,因為沒有多大的意義。
還是那句話,不是所有的好意都會被接受。不同的角度就是會有不同的言論。堅持本心,做好自己就行。
4.分清場合很重要
總而言之,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其實你的好意只是出於你的角度,對於別人並不一定適用。
所以,被曲解也是常事,不要太過於在意。也不要因此就收起自己的善良。
那些幫助別人的人依舊很美,那些鼓勵別人的人依舊是好的存在。
只是下次,要學會因情況區分再說話。別讓自己承受不必要的委屈。
以上,祝您好夢,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