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寶,6歲,小學一年級。平常沒怎麼管過他,每天輔導他寫完作業就各幹各的事。上個月第一單元考試,數學,92分。語文,87分。
看著他的試卷,我一邊氣的喘氣,一邊又極力壓制著自己的情緒。再看他一臉悲壯的不言不語做好了挨罵的準備,我反而輕描淡寫的說:下次,再努力吧。儘管,自己都覺得好心虛。
後來,我聽一個做老師的朋友說,孩子的學習,作為家長,還是得重視起來。他們班就是這樣,家長多付出一些,孩子的成績很快就上來了,家長如果鬆懈了,孩子的成績嗖的一下就滑下去了。
痛定思痛,我開始逼著兒子學習,逼著他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方法如下:
1、每天除了按時寫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對當天學的知識再複習一遍,有不明白的,問。
2、每天要把明天要學的內容提前預習一遍,有不明白的,問。
3、每次學完一個單元,在周末對他進行模擬考試。試卷是在網上買的。
4、每天睡覺之前,反思自己。今天有哪些表現好的一面,有哪些表現不好的一面,說給我聽。當然,作為家長,我們不能只是聽聽就完事了,還需要及時給予引導。
5、每天練習說日記。這個倒是一直保持的習慣,目前還沒開始寫日記,可以先從練習「說」開始,為以後的作文打基礎。
一般做到第2點,時間已經到了21點左右,給他留半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畫畫,或者是看書(一般是課外書),或者是,玩。
終於有一天,兒子向我抗議了。他說,我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了!都被你給我安排的事給佔用了。我問他,你幹啥的時間不夠用?他說,玩啊。我嗤之以鼻。
他繼續說,媽媽,你是不是在逼我學習?為什麼要逼我?聲音有些刺耳。
我隨即愣了一下,他居然說我是在「逼」他。而事實上,也就是。
我說:是的,我現在不逼你一把,等你以後長大了,這個社會就會逼著你連選擇的權力都沒有。我現在逼你,是為了你以後有底氣就算不去找工作,也有獵頭接踵而至。
「作為一個人,能享福也就能吃苦,現在不吃學習的苦,長大了就得吃生活的苦。你說,你是想吃學習的苦,還是想吃生活的苦?」
兒子的嘴抿成了一條線,似懂非懂的回答:學習的苦。
付出還是有回報的,上周末,第2單元考試,語文,98分,數學,97分。不管如何,有進步。
有時候,進步比100分更值得讓人欣喜。
前幾天網上看到一句話,意思是說,永遠不要指望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能去自覺的學習,即便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作為成年人,逼自己做一件對的事,或是長期下去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的事,也讓我們很多人堅持不下去,更何況是一個六歲的孩子。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有必要去幫助孩子逼自己一把。或者更確切的講,是拉他一把。
周杰倫小時候,從4歲開始每天苦練2小時的琴。媽媽每天就拿著藤條監督他練琴。以至於後來,周杰倫說:「如果說我的音樂底子打的深厚,都是那根藤條逼出來的。」
那首《聽媽媽的話》,也足以表達了對媽媽的感謝和愛吧。而我曾經也經常,唱給兒子聽。
小時候的周杰倫和媽媽
有人說,再好的教育方法,可能培養出的也只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們家的孩子不一定適合。是的,因材施教,也很重要。所以,在逼孩子學習的這件事上,我有幾點建議:
1、和孩子做好足夠的溝通,循序漸進的讓孩子接受、理解、習慣、直到產生興趣。先接受、再理解、再養成習慣、直到最終產生興趣,這是逼孩子學習需要的一個過程。作為家長,這一點,我們要有耐心。當然,產生興趣,這是終極目標,不能一簇而就。
如果是類似繪畫、彈琴、書法等興趣類的學習,孩子本身對它有興趣自然好,如果沒興趣,我不太建議家長硬要逼著孩子學習。如果實在不行,可以先去學習一段時間,看孩子的表現和接受能力,如果依然很排斥,那建議放棄。平常多對孩子留心觀察,發現他感興趣的點在哪裡,再加以督促培養。
畢竟,周杰倫之所以被逼成功,也是媽媽及時發現了他的天賦和興趣。
2、永遠不要在學習的事上和孩子硬碰硬。就像當年郎郎的父親逼他不彈琴要麼吃藥要麼去跳樓一樣,我覺得,對於一個孩子來講,這實在有些過激。當然,也許只是作為父親對情緒的一種發洩,但多年以後,朗朗還是不太願意提起這次爭吵,也足以說明對他來講,還是有些陰影的。
如果孩子的內心足夠堅強自然好,如果遇到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的,直接抑鬱、離家出走或做出其它更過激的案例也不是沒有。
總之,作為家長,如果非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你的硬氣和強勢,那也一定要在孩子的心理承受範圍之內。並且,你要在你的心理恢復「正常」之後,坐下來,和孩子坦誠的溝通,給孩子及時的安慰。
就像企業中的績效考核,大棒、胡蘿蔔,一個都不能少。
3、尊重孩子,給孩子耐心的解釋和正確的引導。不管孩子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學習如何一塌糊塗,都不要有諷刺和挖苦,這是毒藥,切記。當孩子有了疑問或抗議,不要隨便幾句話就搪塞過去,說什麼等你長大了就懂了,反正都是為你好……這些話,只會讓孩子更加迷茫不解。
逼孩子學習,就像要烹飪一道菜,有了廚師,有了食材,也有了必備條件,更重要的,還需要各種調料,才能做出一道好菜。比方說足夠的愛、溝通、尊重、理解、幫助……才能把孩子,逼出強大。
未來,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家長的「逼迫」下,快樂的長大,幸福的開花,直到收穫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碩果。直到有一天,你對人生沒有惋惜,你對爸媽,只有,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