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拉·布洛克今年兩部大作評分都有些差強人意,神仙陣容的《瞞天過海:美人計》讓不少網友期待而來、敗興而歸,品相對不起「歷代級別的超強陣容」,另一部剛剛上映的《蒙上你的眼》也未能驚豔逆襲,豆瓣評分只有7.2
不過,桑德拉本人的表演依舊風格鮮明。
拿槍的這個畫面,A到爆~
如果說瞞天過海中的桑德拉帶著過度聰明難以被束縛的隨性、長著天生慵懶難以被修剪的尖刺,那麼《蒙上你的眼》中她展示的則更多是強悍底色和蒼涼基色。
在一場虛幻的浩劫面前,她憑藉這種強悍、粗糲又蒼涼的狠勁,帶著孩子們熬到了又一重洞天。
電影結構有工整之處,也有強行硬轉的僵硬之嫌,我們從頭說起。
成熟的類型片元素
《蒙上你的演》設定了一場世界大災難,空氣中瀰漫著說不得看不得的致命之物,看一眼就會陷入瘋狂、繼而自殺。這樣的「災難/逃生」二元設定,決定了影片畫面和節奏的驚悚質感。
無論是電影開場時前來幫助桑德拉·布洛克的好心路人,還是故事裡桑德拉的姐姐,在電影裡領盒飯的方法都很瘋狂,很有視覺衝擊力。
前者上一秒還很正常,下一秒就念叨著我看見媽媽了、坐進了燃燒的汽車駕駛艙;後者上一秒還和妹妹拼命想著逃亡、下一秒就忽然淚流滿面、跑到一輛呼嘯而過的大卡車面前撞死了自己。
這種節奏畫面的衝擊力,是一切帶著驚悚標籤電影的必備要素。
隔壁娜塔莉·波特曼的《湮滅》中除了硬核新科幻,也有如出一轍的懸念、驚嚇炮製手法,上一屆奧斯卡的黑馬佳作《逃出絕命鎮》也同樣如此。
而在驚嚇之外,電影的另一層重要因素,則是在災難中對於人性的透視。
無論是《行屍走肉》裡小團體的人性剖析,還是《湮滅》中出發之後人數越來越少的小分隊、每個人剖開的前塵往事,抑或是《迷失》裡島上人們在凡塵中的難言之隱;末日主題之下、密閉中間之中,一群人面臨著生死危險,每當有心的闖入者,是接納還是拒絕,都是一次考驗。
《蒙上你的眼》也正是在這樣的考驗中,塑造了很典型的人物群像:禿頭月半大叔冷血自私、關鍵時刻居然沒掉鏈子,老太太平常溫柔懦弱、重要時刻卻一點都不含糊,桑德拉電影中的男朋友則溫厚良善,在最艱難晦澀的歲月裡依舊心懷美好憧憬。
小團體裡的人一一死去,最後桑德拉、男友帶著兩個孩子一起生活,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
桑德拉甚至不給兩個小朋友起名字,男的就叫男孩,女的就叫女孩,也不讓他們喊自己媽媽,說話都是極其嚴肅的生死攸關的命令式;
在她眼中,「希望」、念想這些太過虛幻美好的食物,全都是不可提及的奢侈品。
另一邊,她的男友則格外溫厚,在絕境下依舊懷抱明知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為兩個長期關在室內、從未好好睜眼認真看過世界的孩子講自己美麗的故事,講他爬上那高高的樹、看見的那些屬於過去的無邊美好之物。
講到興起,卻被桑德拉強行打斷,二人陷入爭吵,一個只求活著、不敢有一絲奢望,另一個覺得「如果沒有夢想我們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藉此,電影也為兩種極端的生活理念上了一層更高的價值:生活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眼前有什麼,更在於那些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實現的美好念想。
這是《蒙上你的眼》脫離感官驚悚、走向價值塑造的追求,但也是暴露電影「強行象徵」的短板。
接下來我們聊電影裡的含混之處。
不夠圓融的設定短板
首先,設定略僵硬。電影中設定了一種特別奇怪的力量,看一眼室外、人就會瘋,所以要躲在室內、糊上所有窗戶或者蒙上眼睛。
而「看不見就沒事」這麼一刀切的簡單劃分,也太相信一層窗戶紙的力量了吧?萬一遇上豆腐渣工程呢。
這個設定總讓人覺得有些生硬,程度不對、太過非黑即白,電影裡桑德拉和小夥伴們外出雖然蒙上眼睛,但並非隔絕了所有視線,還能隱約透光。
這樣為什麼不會造成「輕度感染」呢?不合理。
偶然性太強、合理性不夠。
睜眼看到外面的「奇特事物」以後,瞳孔會迅速發生變化,但什麼情況下會殺人、什麼情況下自殺,完全沒有規律,全憑劇情需要編劇金手指。
電影開篇階段,人們的症狀是一言不合就在大街上自殺,但進行到電影中斷以後,又出現了很多睜眼「已病」但不自殺、而四處逼著別人睜眼殺人的人。
這樣的設定未免有含混之嫌。
隔壁喪屍片的設定就非常清晰「被咬到就會變成喪屍,病變的時間、暴力的程度在不同的片子中也都有相對合理的設定。
當然,這要歸因於喪屍片較為成熟的發展,《蒙上你的眼》中的設定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成一個新次元,開篇之作細節的成熟度不夠,也是必然。
不過舒心醬想聊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大結局強行雞湯。
桑德拉·布洛克帶著孩子們划船歷險了兩天,經過一片險灘之後,找到了叢林中的「世外桃源」:曾經的盲人學院,現在是新的完美家園。
長滿綠色植物的穹頂之下,群演們展示了一副「神仙天境」的怡然自得狀態,仿佛隔著一道門的兇險危機與呼嘯了整個世界的滅頂之災從不存在。
這種過度美好、安詳的濾鏡,讓電影的轉向有些生硬。
舒心醬理解電影在兇險、驚悚、失落過後,要帶著兩個孩子走向新希望的美好願景,但人生從來不是過了一重山就從此一勞永逸,電影裡的象徵顯然有過度美化的痕跡。
電影最後,桑德拉終於為兩個小孩取了名字,紀念她在兵荒馬亂中遇見的最重要的人。
從只求生存的簡單口令到擁有溫暖記憶的姓名,這就是《蒙上你的眼》想要表達的重生一般的美好念想吧。
雖然反轉失真、寓言脫力,但未嘗不是很努力的嘗試:為看似平淡的名字,注入了那麼不平凡的力量。
原創文章,嚴禁抄襲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