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之舟志願者聯盟
記者 張姝 通訊員 章秀蘭
「廣濟之舟」志願者服務聯盟是浙醫二院學習臺灣萬芳醫院,聯合都市快報社和華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成立的首家納入醫院管理體系和引入社會力量的志願者組織,其志願者素質和專業技能在國內具有代表性和領先性。最近,志願者中的13位優秀代表赴臺灣萬芳醫院學習。
向臺灣同行學習如何提升專業技能
從2011年4月至今,浙醫二院陸續招募了3500位志願者。其中,能堅持每周都來參加志願服務的,約有一百多人,大多是年齡在60歲左右的臨退休人員。他們僅佔全部志願者的10%左右,卻承擔了近80%的志願工作。本次參加活動的13位「廣濟之舟」志願者,累計服務時間均超過300小時。這相當於每個月,13位志願者都要花2至3天待在醫院裡服務8小時以上。
「光有奉獻精神是不夠的,志願者還需做得專業。」一位志願者說,「去臺灣萬芳醫院學習,主要是為了學習如何提升專業技能。」
在臺灣,志願者稱為「志工」。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地區的大學就出現了「醫務社工師」這門學科,系統專業地學習醫務社會工作。志工需要通過考試,取得職業資格證。志工的服務活動受到政府、社會福利組織、醫院以及個人等各個層面的支持與保障。
萬芳醫院的志工隊是臺灣志工領域中的佼佼者,成立於1986年2月,目前固定排班的志工有300人。分工及服務內容的細化,是走進臺灣萬芳醫院後,「志工隊」帶給「廣濟之舟」志願者們的第一印象。
在萬芳醫院一樓的志工服務臺、手扶梯、箱形電梯等處,都有志工輪崗,他們屬於志工服務組;
在二樓手扶梯、內外科診間、內視鏡室、牙科眼科服務臺、門診體檢室、泌尿超音波室等處的志工,他們屬於二樓門診組。除了引導病人之外,門診組志工還有量血壓、健康諮詢等服務內容;
臺灣萬芳醫院還在大廳裡設置了方便病人的小辦公室。比如藥局、供應室、病曆室、行政事務等,在這些地方服務的志工屬於間接服務組。
急診組和病房服務組的志工,工作任務最重。比如,在住院服務中心、芳寧之家、護理之家的志工,他們能緩解病人手術前緊張壓力,及時將醫生的治療理念與病人溝通,給予重症癌症患者臨終關懷,是醫生護士們不可或缺的助手。
社區服務組的志工,則是為社區老人服務。他們平時到社區舉辦健康體檢、運動比賽等。定期幫老人們測血壓、體溫,並配合健康服務中心測血糖與血脂。對於低收入且沒辦法照顧自己的獨居長者,由志工排班協助駕駛送餐車,周一到周五都給老人免費送午餐。
臺灣萬芳醫院為迎接「廣濟之舟」志願者代表們的到來,特地舉辦了工作交流會。
在會上,臺灣志工的發言具有代表性。他們說,志工有共同的價值觀,那就是在別人需要時,看見自己的責任。不求金錢回報,來做志工不是強迫性的,需要自身願意從事與自己利益無關的事情。
將醫學與人文融合的屋頂大菜園
志工的專業性,還體現在所受培訓的嚴格程度上。臺灣萬芳醫院分管志工工作的負責人說,所有志工每年都需至少參加必修教育訓練6次。每期期末考核,沒有通過的志工將被解聘。
翻看了他們的課表,項目很多。在一般訓練課程上,有感染防制課程,心肺復甦、防火防災課程,癌症預防及篩檢的重要性,服務禮儀,病人安全隱私的維護等。特殊訓練課程上,有哀傷輔導、急診服務注意事項、植物相關課程。
植物相關課程是什麼?萬芳醫院的志工說,這是要學會如何料理醫院屋頂的大菜園。
這是一個相當於4個教室面積的菜園,種了青菜、青椒等時令蔬菜,綠油油的一片。每當黃昏時分,就有臺灣民謠歌手來菜園一邊義務服務,一邊免費唱歌給大家聽。
這個時候,你可以看到老年病區裡,老病人們拄著拐杖出來看植物。一些終日待在病房裡的癌症患者坐著輪椅也來到這裡,和護士聊天摸摸蔬菜葉子。菜園周圍歡聲笑語,大家聚會交流。
一位志工說,屋頂大菜園就是讓病人們看到植物、蔬菜,感受生命力,帶給希望和心靈慰藉。同時,也有利於病人身心的康復。很多癌症末期病人因為症狀變化經受痛苦折磨,甚至還有經濟上的困境,在這時刻,需志工慷慨解囊,讓生命尊嚴得到完整的照顧。其中,心理上的照顧格外重要。屋頂大菜園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力量。
分管志工工作的負責人說,醫院與志願者有雙向溝通,醫院讓志工們自發地參與到菜園的工作中,吸取他們提出的建議和方案,也讓他們銷售這些蔬菜給病人們,保護好志願者的活力與熱力。賣菜得來的錢,用於捐助病人或工作經費。
「將醫學與人文融合,是屋頂大菜園的內涵。志工們應該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分管志工工作的負責人說,有些病人需要長時間住院,會出現一些情緒,志工們提供心理上的輔導和幫助,甚至為落下學業的孩子課外輔導。這裡曾經為一位癌症病人辦了婚禮,場面非常溫馨感人。這些也與萬芳醫院倡導「關愛」文化,推行人性關懷融入專業醫療的理念相契合。
招募能力、培訓能力、管理能力、籌資能力,是臺灣萬芳醫院志工隊卓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