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奶巨資營銷難擋業績下滑頹勢 營收淨利雙降

2020-12-25 網易財經

(原標題:維他奶巨資營銷難擋業績下滑頹勢 2019-2020財年內地業務淨利同比下滑24%)

6月19日,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他奶」)發布了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實現營收72.32億港元,同比下跌4%;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同比下跌23%至5.36億港元。每股基本盈利50.4港仙;擬派末期股息每股28.4港仙,去年末期股息為38港仙。

 營收淨利雙降

    內地業務淨利下降超兩成

具體來看,維他奶中國內地市場2020年營收45.03億港元,上年同期為46.28億港元;中國香港地區實現營收21.08億港元,上年同期為22.64億港元;澳洲及紐西蘭市場為5.02億港元,上年同期為5.22億港元;新加坡為1.18億港元,上年同期為1.11億港元。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地區、澳洲及紐西蘭2020年的營收均出現同比下降,僅有新加坡業績出現同比增長。

不過,維他奶在財報中表示,以人民幣計算,中國內地以40.25億元的營收,實現了1%的增長,澳洲及紐西蘭業務以當地貨幣計算,則是增長了3%。

對於公司2019-2020財政年度的業績表現,維他奶表示,公司經歷了不少事件,包括旱災、森林大火、社會事件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了公司所有營運市場的業務。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公司近3年來的財報數據顯示,維他奶中國內地市場份額佔總營收的六成以上,而中國內地業務近年來則遇到了挑戰。

自2018財年起,維他奶在內地市場已出現業績增速下滑現象。數據顯示,2018-2019財年,維他奶中國內地市場營收增速為25.08%,下降了13.7個百分點;2019-2020財年,中國內地經營溢利以當地貨幣計算較上一財年下跌24%。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維他奶因疫情影響營收下降可以理解,但是公司淨利潤下降幅度大,說明公司產品銷貨周期變長,渠道庫存在增加,公司動銷率在降低,對公司未來發展存在很大的隱患。

 錯過快速發展期

    巨資營銷效果待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維他奶品牌誕生80周年,但今年公司也遇到了不少糟心事。年初做空機構ValiantVarriors發布做空報告,指維他奶涉嫌「財務欺詐」,虛報中國內地利潤,持續做假帳,編造增長神話等等諸多問題。

雖然維他奶第一時間應對,化解了做空危機,但是公司內部依然存在問題。有經銷商指出,維他奶渠道把控不嚴導致市場價格體系混亂、市場培養費用低、內部高層變動等都逐步加劇了維他奶如今的困境。另外,大多數北方中小型超市有維他檸檬茶,卻無維他奶。

為了改變業績下滑頹勢,維他奶也做了一些變化,相繼推出了無糖豆奶、低糖豆奶等多種豆奶新品,但市場反應平平。

另外,維他奶還加大了品牌營銷力度,公司投入巨資贊助綜藝、策劃網絡營銷事件,報告期內上半年,經營費為18.55億港元,增加8%。其中,市場推廣、銷售及分銷費用12.98億港元,增加7%。

維他奶加大營銷宣傳力度能起到多大效果?業內人士並不看好。朱丹蓬表示,現在的新生代喜新厭舊,企業的創新升級迭代速度一旦慢下來,就會被消費者拋棄。而維他奶錯過了跑馬圈地的機會後,公司的產品創新升級也沒有太大動作,這是制約公司發展的突出問題。

在朱丹蓬看來,維他奶最核心的問題是公司在發展火爆期沒有趁勢而為,進行跑馬圈地搶佔市場,從而錯過了北方市場的布局,讓公司整個市場布局的寬度受到制約。由於南方市場幾乎到了「天花板」,因此,只有開發北方市場,維他奶才有機會,如果只守著南方市場,公司要花費很高的陳列費、促銷費、宣傳費,人員費用等等,會陷入惡性循環。

不過,對於中國內地業務,維他奶表示看好。公司在財報中給出將於下年逐步重拾增長軌道的預測,並表示正調整投資步伐,提高效率與生產力。在競爭市場中,繼續專注進一步鞏固豆奶品類產品的市場領導地位,同時爭取茶類產品組合的額外增長。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網 作者:許潔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三季報營收淨利雙降,飛科電器如何扭轉戰局?
    三季報營收淨利雙降近日,飛科電器披露了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27.2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28.19億元減少3.5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6.21億元減少14.55%。
  • 奧康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靠斯凱奇苦撐
    中國最大的民營製鞋企業之一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康」)如今正陷入業績困境。10月31日,奧康發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奧康整體營收和歸屬淨利潤雙雙下滑。營收淨利雙降10月31日,奧康發布了今年三季度財報,整體營收同比下滑4.03%至21.81億元;歸屬淨利潤同比下滑10.25%至1.722億元;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15.27%至1.332億元。這已是奧康今年業績再次下滑。
  • 植物油醬油銷售不及預期 加加食品去年營收淨利雙降
    2月27日晚,加加食品發布2018年度業績快報,全年總營收為   就營收淨利雙降,加加食品認為由多項原因導致。公告中稱,報告期植物油、醬油未達到預期銷售,使得營業收入下降;提升產品品質加大生產投入、原輔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導致生產成本上升;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增加等原因導致淨利潤有所下降。
  • 維維被查,維他奶下滑,豆奶會不會成為「歷史」
    02 沽空:「港股小茅臺」受阻 今年是維他奶品牌誕生80周年,也是維他奶最糟心的一年。 之前,維他奶經歷了最美好的十年,股價由2009年3.5元飆升至2019年歷史最高點46.83元,市值增長13倍,被譽為「港股小茅臺」。
  • 濰坊銀行閆紅兵案二審維持原判 行長任期內營收淨利雙降
    任期內營收淨利雙降  經濟導報記者留意到,最新財報顯示,濰坊銀行今年三季度淨利潤增速出現小幅下滑,前9個月實現淨利潤6.08億元,同比下降2.97%。此外,截至9月末1.73%的不良貸款率,較去年同期的2.16%下降0.43個百分點。
  • 新三板保險中介機構半年考:6家摘牌 營收淨利雙降
    經營數據可窺一二,今年上半年,25家保險中介機構整體營收24.55億元,同比下降15%;合計獲得淨利潤1.52億元,同比下降16.7%。01營收淨利雙降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28家新三板掛牌的保險中介機構中,除去三家保險公司外,其餘25家全部為保險中介機構。數據顯示,上半年25家合計獲得營業收入27.97億元,同比下降15.46%。
  • 豪擲30億元後營收淨利雙降,楓葉教育還能承壓多久?
    2020財年,楓葉教育實現營收15.29億元,同比下降2.7%;毛利7.13億元,同比下降2.9%;實現年內溢利5.09億元,同比下降22.2%。這也是楓葉教育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與淨利潤的「雙降」。
  • 豪擲30億後營收淨利雙降 楓葉教育還能承壓多久?
    2020財年,楓葉教育實現營收15.29億元,同比下降2.7%;毛利7.13億元,同比下降2.9%;實現年內溢利5.09億元,同比下降22.2%。這也是楓葉教育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與淨利潤的「雙降」。
  • 蘇寧易購難掩業績頹勢,營收、淨利雙下滑!
    蘇寧易購業績不佳,營收、淨利雙降蘇寧易購一方面大手筆搞戰投、收購,另一方面連續6年扣非淨利潤為負,負債上千億,賣資產獲益。有人為它叫好,有人痛罵始終不賺錢,全靠「財技好」。蘇寧易購到底是價值公司,還是割韭菜好手?首先來看蘇寧易購今年的三季報。
  • 營收淨利雙降,351年的同仁堂為何與片仔癀背向而馳?
    2019年,無論心腦血管類還是補益類都難逃頹勢。心腦血管類產品的生產量為1981.59萬盒,同比減少27.61%,銷售量為2533.85萬盒,同比下降12.55%;補益類生產量為1496.18萬盒,同比下降33.44%,銷售量為1883.10萬盒,同比下降25.5%。
  • 文旅地產大考之年:華僑城營收淨利雙降 新華聯爆巨額虧損
    來源:新浪財經文|王茜2020年是文旅地產的大考之年,在疫情陰影下,行業龍頭如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僑城」)也難獨善其身,發布了近四年來第一份營收淨利雙降的半年報。百億體量的新華聯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華聯」)在今年上半年爆出了巨額虧損。
  • 營收淨利雙降直播業務萎縮,陌陌押寶社交APP有戲嗎?
    曾經靠著直播業務實現飛速增長的陌陌,業績陷入下滑態勢。據財報數據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陌陌營業收入同比下滑8.91%至112.29億元;歸母淨利潤僅有14.49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19億元縮水近5億元,同比降幅達24.18%。   營收淨利雙降   2020年,陌陌業績呈現出連續下降且降幅擴大的趨勢。
  • 真美股份要上市:營收淨利雙降,ODM模式下自有品牌弱勢|IPO研究院
    營收淨利雙降存貨應收雙高真美食品官網顯示,公司最早成立於1945年,1997年成立「廣東真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改制為股份公司,註冊資本7216.56萬元。目前,莊沛銳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並持有公司57.82%的股份,為實際控制人。
  • 剃鬚刀王者飛科電器正在走下坡路 三大品類齊下滑
    數據顯示,其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值得一提的是,分季度來看,這已是飛科電器業績連續下滑的第七個季度。而這背後是飛科電器「重營銷、輕研發」常被詬病,研發投入略顯不足。在《每日財報》看來,其產品結構單一,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停滯,新品拓展不順,讓飛科電器庫存飆升及整體業績下滑顯得有跡可尋。
  • 哈森2019年一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北京商報訊(記者錢瑜 白楊)4月27日,哈森商貿(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森」)發布2019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哈森營收實現3.498億元,同比下降11.88%;歸屬淨利潤同比下滑44.63%至2006萬元。
  • 營收淨利雙降,經營費用近140億!蒙牛乳業如何度過「雙千億」目標年?
    據蒙牛乳業日前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375.3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減少5.8%;擁有人應佔利潤為12.1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41.7%。 對於營收淨利雙雙下降的原因,蒙牛乳業解釋稱,主要是投入額外的疫情防控費用、清庫存投入的額外營銷費用等。
  • PVC行業內憂外患:愛麗家居營收淨利雙降 海象新材陷專利訴訟
    愛麗家居營收淨利雙下滑,海象新材在美深陷專利訴訟記者 葉青 北京報導近日,上市不到兩個月的愛麗家居(603221.SH)公布的年報成績單並不好看:2019年公司實現利潤總額1.86億元,同比下降19.48%;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42億元,同比下降18.99%;營業收入淨額11.45億元,同比下降16.53%。
  • 可口可樂轉型乏力 無糖飲品銷量增8%難擋營收下滑
    雖然可口可樂無糖飲品銷量有所增長,但難擋總營收仍下滑了10%。無糖飲品的發展仍需時日,一位食品行業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無糖飲品前期還需要一定時間的市場培育期。」受困於碳酸飲料市場下滑隨著消費者對健康更加關注,以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的銷量近年一直在下滑,這一點重傷可口可樂,可口可樂在全球近75%的飲料銷量來自其碳酸飲料業務。尤其是從2013年開始,可口可樂收入規模進入停滯期,業績持續下滑持續近16個季度(4年)。
  • 英語流利說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 營收2.39億元同比下滑11%
    來源:金融界網站英語流利說今日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淨營收為人民幣2.394億元(約合353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694億元相比下滑11.1%。淨虧損為人民幣7060萬元(約合1040萬美元),而上一季度淨虧損人民幣9250萬元,上年同期淨虧損人民幣2.141億元。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虧損為人民幣6140萬元(約合900萬美元),而上一季度淨虧損人民幣8530萬元,上年同期淨虧損人民幣2.09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