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記者劉霞 張新軍攝影報導)4月5日,記者來到自治區婦幼保健院二樓,走進新疆首個人類精子庫,揭開人類精子庫的神秘面紗。
據了解,新疆人類精子庫是我國第24個精子庫,正式運行後將與全國30個省的432個生殖中心對接,經過三年的籌備,目前精子庫的場地、設備以及人才隊伍已準備就緒,並向國家衛計委提出了試運行申請,預計下月開始試運行。
「神秘」精子庫不神秘
走進精子庫,為了保證內部衛生,每個到訪者都需換上鞋套。500平米的精子庫內,環境整潔溫馨,設備嶄新,走廊兩邊分別建有諮詢接待室、初篩實驗室、取精室、確認實驗室、凍存庫等。在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常委、優生與遺傳學組副組長、新疆人類精子庫負責人王曉軍的帶領下,記者走進了神秘的取精室和凍存庫。
取精室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神秘,一個房間大概4-5平米,每個取精室都有一個精子遞交的窗口,裡面還配有沙發、電視機、洗手池,簡單且衛生。
在凍存庫內,按照待供區和可供區分成兩個區域,待供區有6個約60-70釐米高的液氮罐,按照血型、族別又進行了劃分。一個小型的液氮罐可以存放500-700份精子。
可供區擺放著一個1.5米高的方形的液氮罐,可以同時凍存2萬份精子。
據王曉軍介紹說:「經過檢驗符合標準的精子,將被放在液氮罐中儲存。液氮罐的溫度是-196℃,在罐子的外部位置,還有相應的標識和代碼,記錄著精液的大體『身份』。如果需要供到疆外,還需要專門的小型液氮罐和專用箱進行裝運。」
精子庫只進行採集檢測與凍存
王曉軍告訴記者:「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合法獲取精子的渠道只有一個,即人類精子庫,而精子庫並不直接與精子需求人聯繫,所有的精子都將通過國家認可的生殖機構輸送到精子需求人那裡,精子庫會保留所有的精子去向原始資料。精子庫只面向捐精志願者進行精子的採集檢測、自精保存人員的精子採集和凍存。同時,精子庫將嚴格以國家《人類精子庫管理辦法》《人類精子庫基本標準和技術規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倫理原則》法規為準則開展工作。」
「人類精子庫的建立主要是治療不孕不育、預防遺傳性疾病、自精保存和教學科研4個方面功能,並非只是治療不孕不育。一些從事特殊職業或者有特殊疾病的患者,都可以提前保存精子,在需要時通過生殖機構提取使用,避免後期不能生育或者治療時對生育帶來的影響。」王曉軍說。
此外,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精子庫會對捐精者嚴格保密,並履行「雙盲」原則。也就是說,捐精者也不會知道自己的精子被用於哪個婦女的授孕。精子的供需雙方都是互不知曉的,但是精子庫的工作人員,在供求雙方的地理位置上會錯開,以避免將來出現捐精者的子女和求精者的子女出現近親結婚的現象。
志願者捐精也要符合各項標準
一位剛剛進行捐獻的烏魯木齊市志願者告訴記者:「今年剛剛26歲,在網上看到新疆可以捐精的信息就懷著忐忑的心情來了。雖然來的路上還有顧慮,但經過醫生的講解溝通後,對捐精有了正確的認識,捐精其實和獻血的性質差不多。今天是第一次來,主要是對基本情況的了解,後期還有很多檢查要做才能最後確定我是否符合捐獻要求。」
王曉軍解釋說:「捐精者的條件是有規定的:年齡22—45歲的健康男子,中國公民,大專及以上學歷,無傳染病、遺傳病以及重大疾病,沒有吸毒、酗酒等不良習慣,都可以自願捐精。如果符合條件,且自願捐精,籤一份知情同意書後體檢。一般先檢查2—3次精液質量。合格後,再做一個全身體檢,排除傳染病、遺傳病等。體檢採取逐項淘汰的方式,一般最後剩下的合格者也就25%左右。從3月4日,第一個志願者捐獻到今天,該精子庫已經有40名志願者參與捐獻,其中包括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及錫伯族,目前符合標準可採用精子的志願者有10人。」
據了解,捐精一般需要8-10次,順利的話在3個月內完成,加上體檢時間大約兩個星期,完成整個過程需3個半月。如果捐精期間遇到感冒、出差等情況,可適當推遲採精時間,但捐精必須在6個月之內完成。捐精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且捐精不是有償的商業行為,但精子庫會為志願者提供交通費、誤餐補助等費用,所有捐精工作完成後,志願者可領到5000元。
王曉軍還說:「精液凍存6個月後,志願者還要再次前往精子庫進行醫學檢測,符合要求後,凍存的精子才可供給國家資質輔助生殖機構。同時,也希望大家都能正確認識精子庫的作用和功能,科學地認識捐精這一公益行為,推動新疆首個人類精子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