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分配不均是世界性問題

2020-12-17 經濟參考網

  託馬斯·皮凱蒂在中國紅了。憑藉受到知識界熱捧、同時引起自由派和保守派論爭的《21世紀資本論》,這位年輕法國經濟學家在中國經濟學界有著很高知名度。日前,託馬斯·皮凱蒂對中國做了一次旋風式學術旅行,先後在上海、北京多所著名高校進行演講和交流,使《經濟參考報》記者有機會與這位法國總統經濟顧問近距離接觸。 

  重新分配財富 

  財富分配不均問題困擾著中國,「這個問題在東方和西方都是存在的,在西歐、在美國,社會前10%的人掌握了大概60%左右的資產,這是2000年的數據。2014年的時候這個數字增長到了70%到75%。」
  皮凱蒂認為,財富分配不均對富豪以外的人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情。「有很多人相信正是由於收入不平等導致大家收入停滯,導致金融系統更為脆弱。」皮凱蒂在書中為解決財富分配不均開出了藥方,即在全球範圍內對富人扣掉負債以後的資產扣累進稅,累進最高的程度可以扣到80%,越富徵稅越多。他認為,對富人徵收「重稅」重新分配財富,縮小貧富差距,是為了讓社會更加平等。
  「在1930年到1980年,美國對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高收入群體徵收82%的所得稅,這種做法持續了半個世紀——這不但沒有遏制美國經濟的增長,而且美國在1950年到1980年期間的增長速度更是超過了現在。」皮凱蒂認為,這組歷史數據足可以證明,對富人徵收重稅,可以對經濟無損。
  作為法國現任總統奧朗德的經濟顧問,皮凱蒂的解決思路早已在總統執政綱領中體現。2013年,奧朗德宣布開徵「富人稅」,即對高收入人群實施高達75%的累進稅率。這一法案在法國引起軒然大波,引發法國首富、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老闆貝爾納德·阿爾諾移居比利時和法國著名影星、「大鼻子情聖」——傑拉爾·德帕迪約移民俄羅斯為代表的富翁移民潮。
  皮凱蒂指出,教育是降低不平等性最有用的方式,這一點在各國是相同的。「一些國家能追趕上來也是基於這個原因,像中國就是一個例子,教育可以提升人們的勞動效率。我們要在國家內部降低不平等性,就要有非常強大的包容性的教育機制,使大家有機會獲得正確的技能。」

  累進稅制三重作用

  21世紀被認為是中國重新崛起的世紀,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領域一支重要力量。皮凱蒂承認,因為數據不足等原因對中國的問題談得不多。不過他認為,儘管中國經濟增長取得了令人驚嘆的速度,但不能忽視貧富不均問題的存在,而且未來數十年裡中國存在的不平等問題會日趨突顯,「因為經濟增長終究會不可避免地放緩。」
  皮凱蒂說,腐敗算得上是最不合情理的一種財富不平等,使巨額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入極少數人手中。要扭轉這種趨勢,必須建立一整套公共機制,使資本為整體利益服務,包括發展各種新型資產和新型的參與性治理,以及對收入和資產實行累進稅制。「我想在此特別針對中國的情況談談累進稅制。」
  皮凱蒂認為,累進稅制在公平社會裡起著三重作用。
  首先,它以最公平的方式為公共服務、社會保險和教育機構籌資,社會經濟發展有賴於此。「在掃除文盲和全民義務教育方面,中國比別的國家做得好。而普及中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質量、解決階層分化以及富家子弟與寒門學子間日益擴大的教育機會不均等現實問題,需要充足的公共資金投入。往大裡說,中國的福利國家體制亟待建設。」
  其次,累進稅制還能縮小市場和私有財產制帶來的貧富差距,特別是限制社會階層頂端的收入及資產的過度集中。
  累進稅制的最後一重作用——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重作用——就是使收入和資產變化透明化、公開化。除了籌資和再分配的作用,稅收還可用以區分各種法定類別和統計類別,讓社會更好地認識自身,並依照經濟和社會現實的演變來採取相應的政策。
  皮凱蒂說,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開始實行累進稅制,從某些方面看與大部分發達國家自20世紀初實行的稅制相似,但存在一個很大不同點:制度不太透明。
  「鑑於中國社會中的資產越來越龐大,我認為也可對遺產繼承和捐獻實行累進稅,並對資產徵收年度累進稅,而且公布相應數據。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表明,人口數量的停滯——特別是目前中國出現的人口負增長——會使過去累積的資產在稅收結構中所佔比重上升。在一個每對夫婦生十個孩子的社會中,不要對遺產抱太大希望。反過來,如果每對夫婦只有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會繼承兩邊的財產。因此,未來數十年裡中國人的遺產繼承會越來越多。實際上就是說,那些只有一份工作的人——尤其是農村打工者——會非常難以取得城市資產。在這種條件下,對巨額遺產繼承進行徵稅是合理的,以減輕工薪族的納稅負擔。」
  皮凱蒂認為,出於同樣考慮,或許中國也可以對房地產及金融資產徵收年度稅,增加資產的流動性。「這樣的稅制會增強資本分配的公共透明度。如此一來,每個人都可以了解國內的財富分配變化情況,並思考應採取何種政策改變其發展趨勢。」 

   「資本論」情結 

  對《21世紀資本論》,中國讀者很容易將之與另一本書聯繫起來——馬克思的《資本論》。
  作者為什麼如此冠名、這本書與馬克思的《資本論》有什麼聯繫?皮凱蒂對馬克思的資本論理解到什麼程度?皮凱蒂做了解答。
  「我要說,我並非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我用很長時間讀過《資本論》,《資本論》更多集中在理論層面,對未來做出各種估測,它的背景是工業革命的歐洲。1860年左右,英法等國的工資停滯不前,企業利潤增長越來越快,馬克思的出發點很重要,但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撐),我不是很贊同馬克思《資本論》中因資本收入率下降,『資產階級最終會自掘墳墓』的理論。而且,馬克思也沒有對廢除私人財產以後的結果和廢除以後怎麼辦給出論述。」
  正如有學者指出的,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與馬克思的《資本論》有根本性區別:第一,皮凱蒂與馬克思對私有財產和市場制度的態度完全不同。皮凱蒂認為,資本主義制度能夠有效進行資源配置,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度也給人提供最基本的自由。馬克思理論則認為,私有財產和資本主義制度最終要被人類拋棄。馬克思從商品、勞動、價值規律開始,從最基礎的單元解剖資本主義社會,指出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全體社會成員才能獲得最大程度的自由。
  第二,皮凱蒂與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初次分配的觀點不同。皮凱蒂認為,在資本主義發展模式中,資本收益大於勞動收益儘管會帶來不平等,但由於資本主義私有制和自由市場是合理的,所以社會的初次分配也是合理並受法律保護的。消除貧富懸殊和不平等,要靠第二次分配的稅收來解決。而馬克思理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初次分配就有嚴重問題。資本家在分配上壓榨工人的剩餘價值,加劇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階級的貧困化。所以,要消除貧富懸殊和不平等現象,必須要消滅資本主義僱傭制度。

相關焦點

  • 美國財富分配不均加劇 工薪階層收入增長停滯
    美國財富分配不均加劇 工薪階層收入增長停滯   美國斯佩克特雷姆集團日前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剔除房產以外的家庭財富超過百萬美元的人士達到近900萬,超過2011年的860萬。
  • 【面試真題】對於資源分配不均,你怎麼看?
    題目: 隨著經濟發展,有人覺得階層固化,寒門學子難以出頭,資源分配不均,請你談談對於資源分配不均的看法。參考解析:各位考官:  我認為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我們需要加以重視,但無需過度解讀。  一方面,無論是在個人還是社會的發展進程中,資源本就會應隨著馬太效應不斷集中,優勢資源本身就更容易創造出巨大的價值,並不能簡單地歸結於分配問題。
  • 【面試】真題精講--資源分配不均,你怎麼看?
    【導讀】刷題答疑微信群+微信:2231616722   隨著經濟發展,有人覺得階層固化,寒門學子難以出頭,資源分配不均,請你談談對於資源分配不均的看法。(回復熱點1、熱點2、熱點3...熱點n,查看更多熱點解析)   各位考官: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我們需要加以重視,但無需過度解讀。
  • 全球財富分配失衡的現狀與解析
    擺在世人面前,一端是世界財富幾何級數的驚人增長,一端是世界財富極度的不均分布;財富增長驅動下的富裕、民主與和平並沒有如約來臨,在其不公分配下滋生出的貧窮、專制與戰亂卻接踵而至。從「阿拉伯之春」到「華爾街之秋」,無論是西方精英集團策動的顏色革命,還是西方左翼力量領導的民眾抗議浪潮,我們不難發現其中蘊含著共同的癥結,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事實——世界財富分配失衡。
  • 細數中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N宗罪
    正如火車軌道的寬度是有馬屁股的寬度決定的,中小學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引起一系列看似跟教育扯不上邊的社會問題。比如炒房、假離婚、購房者維權、課外輔導熱等。關鍵詞:教育資源;分配;教育公平一、當前中小學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來各個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 肖斌 付小紅:全球財富分配失衡的現狀與解析
    擺在世人面前,一端是世界財富幾何級數的驚人增長,一端是世界財富極度的不均分布;財富增長驅動下的富裕、民主與和平並沒有如約來臨,在其不公分配下滋生出的貧窮、專制與戰亂卻接踵而至。從「阿拉伯之春」到「華爾街之秋」,無論是西方精英集團策動的顏色革命,還是西方左翼力量領導的民眾抗議浪潮,我們不難發現其中蘊含著共同的癥結,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事實——世界財富分配失衡。
  • 徐寒飛:收入分配不均、行業集中度大增 消費難撐內需
    本文集中討論以下幾個問題:看消費究竟該用什麼指標?消費到底行不行?能不能撐起內需的大旗?第一,綜合來看,社零是目前為止較可靠的月度跟蹤指標;二季度,居民消費支出因服務消費而小幅反彈,但整體增速依舊不高。第二,從歷史數據來看,房地產周期和居民收入分配可以較完美的解釋收入增速的波動。
  • GIDLE回歸歌詞分配不均引發爭議!舒華組詞,粉絲喊不公
    (G)I-DLE回歸,歌詞分配不均引發爭議!舒華只有「喔喔喔」,讓不少粉絲喊:「這是狀聲詞吧!」(G)I-DLE出道就以《LATATA》拿下音樂節目一位,更拿下同年多項頒獎典禮的新人獎。除了歌詞分配不均外,在Showcase上的舞臺,總是有成員會被擋住,舒華最後還被擋了30秒,這也讓人質疑編舞是不是有問題。但不管怎樣還是很開心(G)I-DLE回歸,接下來的打歌舞臺也令人期待!也希望公司可以多給舒華些表演的空間,她在綜藝裡面真的超圈粉啦!感謝各位點讚轉發,分享此文,喜歡韓娛韓流相關新聞,就點擊關注閱讀吧,記得留言評論哦!
  • 解決學區房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問題,可讓教師3年一換學校
    當然任何方案都會產生新的問題,但是解決由此引出的問題,比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就要簡單多了。這就把複雜的問題往簡單裡轉化了。  實施這一策略必須先提高教師待遇。可以積分制,分成10-20個段位,工資從5000-5萬不等。憑能力和努力來提高自己的段位,能力越強、貢獻越大者待遇越高、還越受尊重。這樣他們才能有正確的追求方向、才能人盡其才。
  • 羊肉分配不均,宋國主帥成了俘虜,中山國君國破家亡
    利益分配不是小事,尤其遇上心態不正的人,芝麻大的事,也應注意。歷史上因羊肉分配不均,中山國沒了,宋國主帥被拉到敵方,這兩個著名的歷史笑話,卻關係到國的大事。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與人相處不和諧的醜事很多,與小人相遇,最好遠離。如果發現尿不到一個壺裡,一時又無法離開,那就只好提高警惕了。
  • 打破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窘境,噠噠英語向二三線城市布局
    (原標題:打破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窘境,噠噠英語向二三線城市布局) 近些年
  • 阿卡索教育公益下沉,助力解決我國英語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難題
    阿卡索教育公益下沉,助力解決我國英語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難題 2020年06月16日 13:52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據了解,阿卡索發起的「在線外教雙師課堂」項目,自啟動以來陸續前往四川樂山、遂寧和廣東河源等偏遠或貧困地區,通過採取外教實時互動授課(線上)和中教(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解決當地英語師資不足、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等問題,切實改善當地英語教育現狀,高效提升英語教育質量。
  • 多地流感疫苗緊缺,專家分析地域和時間分配不均是主因
    在防控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今年國內公眾接種流感疫苗的意願大幅上升,這也使得往年接種率不到2%的流感疫苗需求量激增,從而加劇了今年流感疫苗的供應緊張問題。 針對目前流感疫苗時間分配不均和區域分配不均的現象,有業內人士表示,鑑於目前國內流感疫苗前期批籤發獲批較少的問題,應讓重點人群優先接種。
  • 孔子如何看待財富
    孔子對財富有許多獨到而精闢的見解。他肯定財富對人生和社會的意義,也指出了臨財所應有的公平和正當性原則。其間的「微言大義」,或許仍可作為我們今天對待財富問題的座右銘。孔子財富觀的一個重要主張就是肯定財富,認為財富是好東西。
  • 馬來西亞中國報:貧富不均對人是一種精神傷害
    中新網12月26日電 馬來西亞《中國報》發表署名文章《驚人數目字》指出,一連串怵目驚心的數字多麼震撼人心,同是巨額數目,一邊是不幸悲慘的表徵,另一邊則象徵極度奢華、揮霍、虛榮……所以我始終覺得︰貧富不均對人是一種精神傷害。貧窮也是現在世界上人類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 從財富的創造與分配邏輯,看賺錢這件事
    賺錢,即財富的分配。當我們說想賺錢時,其實是在說我想要在社會財富分配中分到更多。財富是社會給的。賺錢就是把自己放在分配體系中的有利位置,在分配規律的作用下,賺錢是自然而然的事,而這一切都以正確認識財富的創造與分配規律(特別是分配規律)為基礎。懂得財富的創造與分配邏輯,我們的就會少一些盲動,讓自己始終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 阿卡索「雙師課堂」,有效改善我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現狀
    報告中指出在線教育能夠在2020年加速市場滲透率,除卻疫情的助推、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政策的利好之外,還離不開我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國情,即地區間生師比差距較大。生師比,指學校專任教師數與在校學生數的比例。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國學校教育規模的大小和人力資源利用效率,也從側面反映了學校辦學質量。
  • 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1.好句積累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 區塊鏈,將會顛覆世界財富分配規則!
    正是這些功能,讓我覺得世界財富分配規則很有可能會再次被顛覆。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歷史上幾次財富分配規則大變遷。在原始社會時代,人們主要是以親戚關係為基礎,以部落的形式聚集生活,人口很少,部落內也大多採取平均主義分配法。經濟生活則主要依靠狩獵、採集、漁業以及簡單的自然農業。
  • 想和這個世界談談:請回報勞作 不要酬謝財富
    配合23日在瑞士達沃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非政府發展和救助組織樂施會22日發布「2017年度財富不均調查報告」,顯示去年全球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佔全球人口1%的頂尖富豪身家又增7620億美元,集中了全部新增財富的82%,而最窮50%人口收入毫無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