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解網安人才慌,BCS武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漢舉行

2020-08-08 漢新聞

人才慌,依然是當前制約網絡安全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網絡安全市場人才缺口超過百萬。面對巨大的人才缺口,如何培養懂「實戰」的網絡安全人才?

8月7日,作為北京網絡安全大會(BCS2020)系列活動的「武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武漢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全國10所雙一流高校相關負責人、政企機構代表,網絡安全頂級專家等政、產、學、研、用各界齊聚一堂,共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姚德新,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東西湖區委書記楊澤發,武漢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武漢市委網信辦主任嚴中興,武漢市東西湖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區總工會主席阮祥紅等領導出席高峰論壇。

在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與姚德新、楊澤發、嚴中興等武漢相關領導一道開啟BCS 2020武漢分會場系列活動,與北京、上海、深圳四地形成同步聯動。

據悉,武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高峰論壇是由湖北省委網信辦指導、武漢市委網信辦、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辦,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中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教育協會承辦,奇安信集團與武漢市東西湖區科學技術協會,協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等全國10所雙一流高校協辦。

新一代網絡安全框架,亟需人才支撐

BCS 2020大會主題為「內生安全,從安全框架開始」。當前,在新基建的浪潮下,信息化、數位化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網絡安全成為基礎工程,因此過去一直採用的「局部整改」為主的安全建設模式,將轉變為網絡安全框架的體系化規劃建設模式。

這其中,安全人員能力支撐,將是新一代網絡安全框架落地的重要任務。

「人是安全的尺度,人的能力決定安全體系建設和運行的能力。」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高峰論壇上表示,人機互動可信是發揮5G、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動能作用的源頭和前提,必須對人的操作訪問策略四要素(主體、客體、操作、環境)進行可信度量、識別和控制,糾正了傳統的訪問控制策略模型只基於授權標識屬性進行操作,而不作可信驗證,難防篡改的安全缺陷。

沈昌祥院士認為,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要解決計算科學少攻防理念、體系結構缺防護部件、重大工程應用無安全服務三大問題。學科涉及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控制、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多個學科,已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和研究領域。

針對當前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沈昌祥院士認為,通過網絡空間安全學科的培養,使學生掌握密碼和網絡空間安全基礎理論和技術方法,掌握信息系統安全、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信息內容安全和信息對抗等相關專門知識,並具有較高網絡空間安全綜合專業素質、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承擔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網絡空間安全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及管理工作。

「網絡空間安全人才需求呈金字塔型,除需要基礎研究型人才(重點大學)外,更需要大量的工程應用型人才(一般大學)和推廣實用型人才(中、大專技校)。」沈昌祥院士表示,還更需要重視全民普及教育,重視對中小學生進行科普教育。

80%高校認為,網絡安全人才就業具有很強競爭力

作為信息化、數位化轉型升級保駕護航的網絡安全,其人才缺口巨大。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全國範圍內網絡安全人才缺口超過百萬。

在高峰論壇上,武漢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聯合奇安信集團、智聯招聘聯合發布了《網絡安全人才市場狀況研究報告》,武漢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辦公室副主任陳果宣讀了這一報告。

報告顯示,網絡安全人才市場當前具備六大特徵,一是就業壓力巨大,市場前景看好。調研顯示,80%的受訪高校認為,網絡安全對口人才在就業領域有很強的競爭力;90%以上的用人單位看好網絡安全人才需求中長期增長,其中有58%的用人單位認為,網絡安全人才需求會在短期內大幅增長。

二是供求地域失衡,六成人才在京。從企業需求來看,北京佔29.1%;從人才供應來看,北京佔57.8%,超過半數的網安求職者集中於北京。三是求職薪資預期,首超企業開價。2020年求職者期望的平均薪資約為14191.6元/月,首次出現用人單位提供的平均薪酬低於求職者平均預期的情況。四是男人一統天下,女性不足兩成。在所有網絡安全崗位求職者中,男性佔比一直在80%左右。五是,要求綜合能力,考證必不可少。在招聘網絡安全人才時,用人單位傾向於優先選擇持有不同類別證書的網絡安全人才。結果顯示,超過半數(54.6%)的企業更認可國家級認證,如:CISP類、CISAW類等;其次是國際認證,如:CISSP、CISA、CEH……佔比48.5%;企業級認證排名第三,佔比42.4%。

六是機構急需運維,安企廣招研發。當前安全企業正在普遍加大研發投入,技術能力正在成為核心競爭力;政企機構更加偏向於選擇經驗豐富的安全服務與運維人員。

全國高校共議網安人才培養新模式

面對網絡安全人才缺口大、需求緊迫的現實,來自中國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全國10所雙一流高校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負責人,齊聚武漢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共同探討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我們尤其需要那些能『開鎖』的頂尖人才,只有能解開別人解不開的『鎖』,才能在未來的網絡空間對抗中立於不敗之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院長、教授俞能海認為,對此高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更多網絡安全人才的責任,同時網絡安全教育不能孤立發展、閉門造車,而是要將計算機、通信、管理、法律、心理等各學科充分地交叉融合,打造適應時代需要的複合型網絡安全人才。

「網絡安全是一個特殊學科,希望國家儘快設立網絡安全領域的專門人才計劃,以推動我國網絡安全高層次人才的快速發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副院長李興華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常務副院長趙波則提出,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需要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進行,將新聞傳播、法學、心理學以及信息管理專業等傳統的優勢學科,與網絡安全進行交叉和融合,同時保持國際和國內各高校以及研究機構的合作。

「培養優秀的網絡安全人才,首先需要好的老師。」在四川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常務副院長陳興蜀教授看來,相較於優秀網絡安全人才的緊缺,優秀教師更是鳳毛麟角,如何建設一流的師資隊伍是一流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建設考慮的第一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劉建偉認為,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求,需要高校與企業緊密合作,培養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具有很強實踐經驗的網絡安全專業人才。因此,北航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正在強力推進與國內網信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讓學生到公司企業去實習、鍛鍊,培養具有實戰能力的人才。同時,聘請優秀的企業專家到學院來做兼職教師。

以人才為先機,打造網絡安全高地

作為此次高峰論壇的舉辦地,武漢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自投入使用以來,以網絡安全關鍵技術研發和創新產業為核心,重點建設網絡安全學院、網絡安全研究院、晶片研發製造基地、大數據中心等,目前已有近百家網安企業入駐。

「以人才為先機,打造網絡安全高地。」在高峰論壇上,武漢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辦公室主任陳鬥鬥表示,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正依託武漢市生產、生活、生態三方面的優勢,發展條件得天獨厚。在「硬體」方面,武漢的經濟實力、便捷的交通、優良的環境,為基地建設提供充足保障;在「軟體」方面,武漢大學起步較早的網絡安全人才專業培訓,為基地建設提供軟體支持。

此外,國家網絡學院藉助模式創新,正在匯聚高水平人才資源,培養產業後備軍力量,加強開放合作、體系建設和實戰訓練,進一步提升了網絡安全人才的專業實力,目前正在加快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和人才輸出,推進核心技術研發和全民網絡安全普及教育。

據悉,武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高峰論壇為北京網絡安全大會(BCS2020)系列活動。而BCS2020由中國電子指導、奇安信集團聯合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中國通信學會、中國友誼促進會等多家機構聯合主辦。

BCS2020大會從8月7日—16日舉辦,除武漢分會場外,還同時在上海、深圳等地同步舉行,與北京主會場形成四地聯動。

大會期間,來自全球11個國家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500多位重磅嘉賓,將通過近10場峰會,50多場細分領域的分論壇討論,探討新一代網絡安全框架的落地與實踐。同時,大會還將通過300多家安全廠商參與的網絡安全雲展覽,專注安全創投大賽的安全創客匯、國內唯一警院屆的網絡安全大賽「藍帽杯」,30多所知名高校共同舉辦的DataCon大數據安全比賽,虎符網絡安全大學的25場安全實戰培訓,以及「大咖說安全」「安全新視角」「TSC樂高秀」「嘶吼安全夜話」「網絡安全讀書節」「煮酒論安全」等多檔精彩直播欄目,呈現一個網絡安全的饕鬄盛宴。

責編:鄧蕊

融媒體記者:歐陽榮光 楊文杰

通訊員:馬利娜

編輯:李家靜

相關焦點

  • 以人才為先機打造網絡安全高地,這座世界級高校9月迎來頂尖網安人才
    楚天都市報記者張吉晴 通訊員馬利娜 徐哲人才慌,依然是當前制約網絡安全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目前網絡安全市場人才缺口超過百萬。在位於武漢的東西湖區,一座世界級的網安人才搖籃9月份將正式開學。今日「武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武漢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會展中心舉行。
  • 武漢探索「政企學」聯合模式培養網絡安全人才
    11日上午,2020年」黃鶴杯」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峰會在武漢國家網安基地開幕。 張芹 攝11日上午,2020年」黃鶴杯」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峰會在武漢國家網安基地開幕。張芹 攝中新網武漢9月11日電 (張芹 李文)2020年」黃鶴杯」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峰會11日在位於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國家網絡安全與人才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國家網安基地」)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該基地正探索地方政府、高校、企業聯合培養模式,向社會輸送符合就業市場需求複合型網絡安全人才。
  • 天融信參加網安周——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論壇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論壇於9月15日在鄭州主會場舉行,論壇以「創新、發展、共享、協同」為主題,聚焦新時代網絡安全學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研討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面臨的形勢與發展機遇。天融信教育公司副總裁、總工李躍忠先生出席論壇,並作《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 專家學者齊聚武漢共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
    人民網武漢9月11日電 (周雯)9月11日,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的2020「黃鶴杯」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峰會,在武漢臨空港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展示中心舉行。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和企業等「政企學」三方齊聚一堂,共論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與創新發展,夯實網絡安全根基。
  • 2020「黃鶴杯」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峰會在武漢順利召開
    、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北京天融信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信息協會信息安全專業委員會、北京數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開源網安技術有限公司、武漢賽博網絡安全人才研究中心、武漢市網際網路行業聯合會協辦。
  • 提高全民網絡安全意識 培育更多網安科技人才
    從2014年起舉辦的網安周,已成為網絡安全領域的亮麗名片,如何讓這張名片持續閃亮?各地創新應用新技術,宣傳網絡安全知識,培厚網絡安全土壤,突出互動性、體驗性,實踐和詮釋了本屆網安周主題「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深刻內涵。
  •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論壇在鄭州舉辦
    今天,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論壇在鄭州國家高新區網絡安全科技館舉辦,國內網絡安全領域權威人士圍繞當下學界、業界亟待解決的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問題展開高端對話,推動網絡空間安全學科的科學發展
  • 鍛造網安「精兵」,360攜手東北大學共建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基地
    360東北大區總經理王鴻飛表示,當前我國網安產業人才缺口較大,培養人才不應成為一句空話,企業與行業應勇於扛起責任與重擔,從構建完善的培養制度出發,確保包括在校學生在內的社會各界,都能融入其中,全方位鍛造網絡安全人才「尖兵」,夯實網絡安全根基,構建網絡強國人才隊伍發展「新引擎」。
  • 2020網安周360姜思紅: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應秉承整體網絡安全觀
    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於9月14日,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開展,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座談會、高峰論壇等重要活動在河南鄭州拉開帷幕。校園日作為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重要活動,是教育系統參與2020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重要載體,9月15日上午,「校園日」活動啟動儀式在鄭州市第九中學正式舉行。
  • 網絡安全產業發展面臨人才短缺 培養實用型人才迫在眉睫
    作為專業網絡靶場提供商之一,賽寧網安聯合業內漏洞挖掘平臺火線安全,於11月10日正式啟動「2020大學生網絡安全技能提升公益宣講」活動。據悉,此次活動以電子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為主場,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公益直播,為高校網絡安全人才提供實踐平臺和技術賦能。
  • 全國首創分級通關人才培養模式,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課
    楚天都市報9月7日訊(記者陸緣 王永勝 通訊員李文)今天,位於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的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課。新入駐的武漢大學網絡安全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千餘名學生,經過短暫的新校區適應,開啟了在國家網安學院的求學生涯。
  • 永州市堅持「三突出」 創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模式
    永州市把網絡安全人才培養作為重要工作來抓,積極探索融合發展的新模式,突出科學規劃打造「創新高地」、突出關鍵環節打造「教育陣地」、突出優化環境打造「佳境勝地」,為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定調子、搭臺子、鋪路子,取得了明顯效果,為推動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網絡安全人才支撐。
  • 永信至誠李煒:實戰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體系
    9月15日,作為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的主題論壇之一,由鄭州市人民政府、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主辦、信息工程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承辦、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協辦、永信至誠等多家公司聯合支持的「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
  • 網安人才缺口 70 萬!臨空港的網安基地,歡迎你們來學習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介紹,華中科技大學網絡安全學院堅持「一院兩地,多方協同,開放共享,產學研用結合」的辦學模式,形成了系統安全、應用安全、網絡安全、密碼學及應用等4個特色方向。在網安人才培養方面,「通過個性化、國際化、系統化、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打造本碩博貫通、產學研用結合的立體式人才培養體系。」
  • Keep it real,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要考慮真實場景
    10月26日,「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西安建國飯店成功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360智能安全研究院負責人李康等10餘名網絡安全行業專家受邀出席。活動現場還吸引了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約500餘名師生到場聆聽。
  • 2020網安周校園日開幕360姜思紅談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新四化
    在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領域,可以這麼形容:&34;教育與人才培養是網絡安全行業前進和發展的基礎與前提。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於9月14日,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開展,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座談會、高峰論壇等重要活動在河南鄭州拉開帷幕。
  • 探索網安人才校企合作 網絡信息安全產教融合研討會在榕舉辦
    、探索網安人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新模式、9月15日,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福建省活動之網絡信息安全產教融合研討會在福州舉行。本次研討會以「探索產教融合模式,共建安全人才生態」為主題,旨在搭建網絡安全領域的企業、高校及技術技能人才的交流平臺,促進福建省網絡信息安全人才培養生態的良性發展。活動採取主題演講、圓桌論壇等多種形式,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就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現狀、行業需求、創新模式等進行經驗交流和討論。
  • 網安學院正式開課!首創分級通關人才培養模式
    昨天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學兩所入駐高校的相關學院——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開始講授開學第一課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兩所高校的相關學院不僅先後入選國家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項目
  • 中國發布丨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辦主任陳鬥鬥:拉近網安人才培養和企業實際應用之間的距離
    中國網9月15日訊 (記者 彭瑤)9月14日,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河南鄭州啟動。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辦主任陳鬥鬥在接受媒體集中採訪時表示,國家網絡安全產業面臨人才短缺和不好用、網絡安全意識不強、運維人員價值未得到體現三大問題。
  • 四川省網信人才培養基地·四川網際網路學院(宜賓)掛牌成立
    近日,四川省網信人才培養基地·四川網際網路學院(宜賓)授牌暨宜賓市2020年第一批數字經濟項目「雲籤約」儀式舉行。作為西南四省唯一的「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試點城市和四川省唯一的「學教研產城」一體化試驗區,近年來,宜賓市圍繞「數字四川、數字宜賓」建設,以「城市圍繞大學建、產業依託教育興」的發展思路,積極推進產教融合體制機制創新和人才培養改革,率先在全省探索「政產校企」合作,建設四川省網信人才培養基地·四川網際網路學院(以下稱「基地」),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加強和創新網際網路內容建設,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