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每一個人都期望著遇見自己的詩和遠方,但這一路行來,有了強健的體魄,才能到達自己成功的彼岸。
為了讓學生真正地喜歡上體育運動,告別以考試為目的的體育運動項目,從本學期開始,重慶南渝中學初中三個年級的學生開始了內容豐富的大課間活動。
從本周每天早上8:40開始,9:10結束的大課間,涵蓋了從趣味遊戲、跑操、武術、拔河、羽毛球、長繩等各種各樣有趣的活動,改變了傳統印象中,體育以田徑運動為主的刻板印象。
南渝中學體衛處主任蒲進告訴慢新聞記者,未來的學習,是考驗身體素質的,讓學生有好的身體、好的心情,才會有好的狀態去學習,這一切的目的,都是要努力把孩子們培養成眼中有光,心中有愛的世界青年。
花樣跑步
初一學生大課間玩遊戲
既考驗體力又考驗協作能力
據蒲進介紹,考慮到初中所有班級運動時對場地需要,學校充分利用每一寸地讓學生運動開來。
初二和初三學生在田徑場完成大課間,而初一學生大課間玩遊戲打比賽,環繞著學校的步道玩趣味遊戲與班級對抗比賽。
慢新聞記者在初一年級的活動現場看到,拔河、俯臥推小車、武術項目、羽毛球的基本動作練習在學生中練得如火如荼。
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相同的是,每個班的學生,都在參加體育運動,不同的是,每個班的學生完成的大課間內容並不一樣。
初一1班的同學正在網球場旁邊的步道上玩「俯臥推小車」,一位同學雙手觸地,另一位同學抓著他的兩條腿,兩人協作前進。一旁為他們鼓與呼的孩子們顯得特別激動,「加油、加油。」
不知道是協作不夠還是協調性差,沒推出兩步,當「小車」的同學瞬間趴在地上,嘴裡喘著粗氣。
「怎麼不走了?」記者問。
「手上沒勁兒,練少了。」趴下的同學一邊回答,一邊努力地又一次立了起來,繼續向前走。
另一旁,其他班的學生正在玩兩人三足、拔河等遊戲。
在拔河點,記者注意到,儘管每一位學生的力氣都不算太大,但集合在一根繩子上,就是一股不容易擊垮的力量,最終也會分出勝負。
初一體育老師曹鑫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是一位碩士研究生,看上去像個大學生模樣的她,曾經在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上,榮獲女子C組其他南拳第一名。
武術為她的「魅力值」加分,三拳兩腳一試,果然是個練家子,「老師,我要跟你學武術。」「我也要。」現場一片歡騰。
無體育,不南開
奔跑吧少年
自編操成為南渝大課間一大特色
南渝中學的大課間,也非常有自身的特色。
以初二年級來看,經過了初一的興趣培養,初二的體育進入協調性和靈敏性訓練的階段。
而這一套自編操就是初二大課間的核心內容。
記者在現場看到,各個班的學生各自站在一起,根據音樂與旋律跳起歡快的自編操來,他們或各自朝著相同的方向奔跑,或原地跳著韻律感很強的健身操,或臥地拉伸腿部肌肉,或在操場上揮舞著手熱情洋溢地移步跑跳。
跳完協調性很強的自編操,孩子們又拿著跳繩玩起了跳長繩,相比跳短繩,長繩的最大難度在於通力合作,甩繩的人節奏掌握好,跳繩的同學才能根據節奏加入,現場很快打成一片。
初二體育老師李洪剛每天都會和學生們一起跑跑跳跳,他告訴記者,在他讀書那會兒,體育還是「豆芽學科」,經常被「佔」。他成為南渝中學的體育老師後感到肩上的任務很重,也很有責任感,「我們每天都要上30分鐘大課間,每個星期每個班都有3節體育課,在選修課中,還有體育課的內容,體育精神讓學生懂得百折不撓,這種精神在後續的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家。」
拉伸運動
讓運動為中考助力
力量訓練和腰腹力量為未來學習續航
初三的學生即將面臨中考。蒲進主任告訴記者,中考考核的三個項目分別是跳繩、投擲實心球和立定跳遠,「我們既要孩子能夠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又要他們把體育愛好變成一種素養,希望這種素養陪伴他們一生。」
以田徑場前的主席臺為核心,初三年級的學生分布在主席臺兩側,田徑場的右側以及對面,這樣的布局形式,是為了他們的活動範圍更為寬廣。
在現場,記者看到,學生們折返跑、衝刺跑、單雙槓及護欄訓練、關節力量的訓練……
蒲進表示,考慮到運動的多樣性,目前,每天每個班運動的項目都不一樣,比如星期二的大課間,初三1班訓練各種踏板組合跳躍練習,初三2班訓練單雙槓及護欄進行上肢牽拉與引體向上的力量訓練。到了周三,兩個班訓練的內容就會調換一下,確保每個班都有核心的體能訓練,到了周五,大課間時,1班和2班就會訓練立定跳遠、實心球、跳繩等專項練習。
「我們為身體續航,為未來奠基,而考試只是體育教學中的一部分。」事實上,三年以來,學生們的體育成績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潛移默化的遊戲和跳操運動等項目中,體育「鍛鍊體魄、強健身體」的精神,開始慢慢地影響著該校的初中三個年級的學生,朝著各自的詩和遠方啟航。
奔跑的女孩
人物訪談:
體育不搞花拳繡腿
要真正提升學生的體能與身體素質
不愛上體育課、動不動就生病……
屢屢見諸報端的中學生體育情況,讓重慶南開中學黨委書記姚顯榮感到焦慮,「南開的學生,要在體育場上彰顯自己的精氣神,才能讓未來人生的賽場更精彩。」
為了傳承南開中學創辦人張伯苓先生「無體育 不南開」的精神,重慶南渝中學一共有12位體育老師,每一位體育老師都在各自的領域有自己的特長。
每天的體育大課間活動上,12位老師會整齊地到達現場,為學生們指點動作、要領,陪著他們一起跑操,每周3節的體育課,會變著花樣讓他們愛上流汗和奔跑,就連學校的選修課,都有包括足球、武術、中國民族民間舞、羽毛球、籃球、啦啦操、100米障礙跑等相關課程,在上周六的選課中,這些體育項目開搶不過3分鐘,就被學生搶選一空。
南渝中學每個班每周都有3節體育課,上課的時間基本上集中在上午三四五節,「上完體育課,要為健康蓄能,自然就要去吃飯,吃長飯的孩子們,更不能離了體育。」蒲進說。
「有的學生從小跳舞,在學校跟專業的老師學學民族舞,有的可能不愛運動,那就選擇打羽毛球,可能是改變的開始,對於那些跑跳都很厲害的學生,100米障礙跑肯定符合他們的需求。」根據學生不同,選擇不同的興趣課,蒲進表示,目的就在於鼓勵大家,什麼都應該去嘗試一下。
為了學生強身健體,南渝中學表示,體育的所有項目都要「鬥硬」,最終,真正地實現提升學生的體能與身體素質的目的。
來源: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