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直到多年以後,
我都能想起那個走進統景溫泉的下午。
那天,
有一道光從天空漫射而來,
頑強地穿過樹蔭,
灑在萬老闆整個身體上。
那一刻,
她沉浸在這樣美好的陽光和溫泉中,
如痴如醉。
01
新鮮的渝北鄉愁
開車出城上了渝航大道,一道陽光劈開了連月的陰鬱。
路況出乎意料的好,上了渝鄰高速,田園風光與喀斯特地貌帶來的峽谷風景便交替在窗外急速後退,至王家後便距離下道不遠了。
統景鎮上人煙不多,隔很長一段路偶有個紅綠燈,不像城市裡總會不時傳來或急促或悠長的喇叭聲,透著駕車人飢腸轆轆的窘迫和撲向飯桌的決心。
逢了趕場天,附近十來裡的老鄉們把地裡的鮮貨亮了出來,掛著晨露討喜的青菜、蘿蔔,肥美的南瓜、紅苕、土雞蛋、鴨蛋……紅肥綠瘦,籮筐挨著背篼,鄉親們也並不急於攬客互拉著家常。
五穀不分的我們一路走過,也能看出來地裡野生和棚裡出產的差別。
在路邊順位停車——確切地說,扔了車一波人就鑽進那家冒著騰騰熱氣的「古鎮豆花飯」。樸實的中年老闆栓著圍腰,扔了個塑料菜單喊我們勾選:粉蒸排骨38元、羊肉籠籠36元……豆花5元/碗,有幾個人點幾碗,儘管點隨便吃,乾飯人絲毫沒有結帳的壓力。
另一波人拐進邊上七娃子石磨米粉店裡,頭頂幾十根竹竿上掛滿了攤得很薄的米粉皮,透著溫潤的光仿佛在告訴我們:它很是新鮮。
是的,早上店家新鮮手作,杆上取一塊現切,每天下午5點始賣原材料,路過時也能聞見米的香味。店家刀工極好,切得整齊均勻,下鍋三分鐘,配上炸醬或肥腸哨子,旺實的一碗令人喜笑顏開。
不管你承認不,帶著食物原香的村鎮土菜此時有著勾魂奪魄的魅力,不論是在香甜凼水之中蘸上紅椒佐料,配上肝腰合炒的鮮嫩,還是雪白米粉上掛著綠意的萵筍蘸著的油珠子,口腹的快意加上略微帶著冷冽的清新空氣,讓人覺得40分鐘的車程只為這一餐也是極為值得的。
「砰」的一聲,店外的老大爺在煙氣繚繞中拉開罐子,快速地把新鮮的爆米花倒進篩子裡,老大娘嫻熟地分包裝袋嘮嗑著:我們每周趕明月、大聖和統景三個場,逢十趕龍安場,年紀大了賣爆米花比出去打工強。
老兩口不用微信,我在路邊和鄉親用電子支付換了5元買了一袋爆米花。
香甜嘎嘣脆,是兒時的記憶。
仿佛是上世紀80年代的光景,照亮了我們的鄉愁。
這裡是渝北的鄉愁。
帶著新鮮。
帶著溫泉的味道。
02
溫泉之中,好夢不醒
酒足飯飽,驅車再行5分鐘便到了統景溫泉的山門口。
峽谷中開,山門並不是氣勢如虹,周圍幾許農家,林間鳥語、風過竹林,偶爾露出小木屋的尖頂,邊上小三峽遊船破開一湖水,造浪池裡鼎沸的人聲順著風飄了過來,迴蕩在溫塘河密林上空……
我其實很難想像的是,當無數家旅遊景區站在納斯達克敲鐘時,而統景溫泉依舊在這裡,把「真自然、真溫泉」一真到底。
一泓天然溫泉就臥躺在密林峽谷裡,溫塘之邊,御臨之濱。
和那些每天數萬遊客的景區比起來,寧靜的統景溫泉仿佛自帶了「煙火氣」,它一出場,就讓生命充滿了張力——刀削斧劈的山崖峭壁是它的背景,溫塘河靜水流深,統景溫泉臥躺於御臨河流域的萬千山水中,與周邊的美景交融,又有恰到好處的疏離。
面前是滾滾紅塵,身後有萬水千山,它就這樣冷靜而雅致地默然著。
漫步在溫泉區,熱氣騰騰、泉眼翻湧,帶給人更多的是溫暖和愜意。泡一池溫湯後,從頭到尾的暖意令人紅和藍都會加滿。
溫泉區域是處原始的峽谷,48個大小不一的天然溫泉泡池,均來自地下 1800米的天然湧泉泉,隨坡就勢星羅棋布般散落隱藏於這片峽谷中,氤氳吐露著騰騰熱氣。
我們從一個池子換到另一個池子,冷熱交替過程中是清冽的爽——起身時,溫泉管家悉心遞過來浴巾與薑湯,帶來的暖意足以令人支撐到換泡池。
如果你體力足夠好,在25米的大泡池裡來回遊幾圈,讓體內的濁氣與水質佳美的溫泉來個循環吐納交換,吸高山江河之天地靈氣,融合天然礦物滋養,薈萃天然花草植物精華,適時的一杯薑湯讓人倍感安逸。
好夢不醒。
03
從大家樂到私湯樂
當然,來了自然是必須要去試試統景特有的冷泉,當全身皮膚適應了環境的溫度後,再起身找個溫度高的池子,全身埋進去,那一瞬間的熱氣瞬間包裹住全身,從腳底升起的暖意仿佛有打開任督二脈的力量,你的老寒腿啊肩頸不適啊會奇異地減輕很多很多。
畢竟,一冷一熱間,身體也不知不覺完成了一個周天的吐納循環,咳咳,千萬不要錯過此刻得到成仙的好時機。
小朋友繼續在大泡池裡折騰,蝶仰自蛙輪番換著姿勢來,稍作休息時,扯上幾瓣新鮮柑橘入口補充體能後繼續翻滾。邊上的造浪池裡人聲鼎沸,大人孩子玩成一堆,樂不思歸。
有人說,給小朋友一池水,他們可以玩一整天。
成年人何嘗不如此?
在公區泡得飢腸轆轆,實在是折騰不動了,才起來去美食苑吃了燒烤補充能量。回到所住的湯屋後,無論大人小孩依舊沒有抵擋住這池私湯的誘惑——畢竟我們的口頭禪是:來都來了,再泡哈嘛。
如果你很介意在公區泡溫泉,湯院會是很好的選擇——每棟湯院周圍都環繞著青翠林木,鬱鬱蔥蔥,統景溫泉很人性化地推出了「一泡一換原湯」的家庭包池方式,不一定非要留宿,3個小時的私泡,贈送碩大一層休息室,388元/2人,性價比真的是高得不能再高了。
山林呼嘯,被溫暖包圍能讓人真正靜下來,在優美幽深的茂密裡,將自己沉入泡池,鼻腔中嗅到的卻是帶著硫磺的溫熱和溫塘河泥土氣息的味道,每個毛孔都張開和這片氤氳的夜霧交換彼此。
在每平方釐米高達2.8萬個負氧離子的山谷裡,我們沐泉養生,聽風攬月,感受山間的朝霞、旭日、雨霧、夜雨晝晴。
心有日月,伸手摘星。
04
漫長的歲月中,誰為統景而歌呢
統景鎮是渝北的人文畫卷,其「統景峽猿」早在清乾隆年間就居「古巴渝十二景」之首。
1760年,頗有文學和審美素養的巴知縣王爾鑑,在巴渝山水中圈定了十二處最能代表巴渝美色的景致,讓其流芳百世,距今已有近三百餘年歷史了。
王爾鑑不會知道,他興之所評「巴渝十二景」引發了後世多次評選。
2013年,渝州畫院畫家侯耘於以油畫的方式,從文化記憶深處和地理位置環境上著力於尋覓還原鄉愁,讓這些正在消失或已消失的重慶美景,以繪畫的方式再次完美地呈現在世人眼前。
據說,當年巴渝十二景的選定標準是:「其趣在月露風雲之外,其秀孕高深人物之奇,登臨俯仰,別有會心……空靈飄渺,在有象於無象間,最稱奇妙。別具幽趣,空靈不著色相……」
王爾鑑所選取的巴渝十二景,都說得上空靈,美的地方恰巧是難以說清楚的那一部分。
統景則取了其集自然山川之靈秀、統天下多種美景之緣故。
其東臨御臨河畔,方圓15平方公裡,攬山、水、林、泉、峽、洞、瀑、天池、小島、古寨、鷹群諸景,被譽為「自然博物館」,歷代文人墨客盛讚為「武陵仙境」,因其地熱資源豐富,泉水中所含硼、矽、氟、鍶等均達到複合型醫療礦泉標準,同時擁有日湧量達2000噸的冷泉資源,是全國最大最集中的溫泉群之一,溫泉、冷泉共享,全國罕見。因此,也有人冠之「統景溫泉甲天下」的美稱——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這裡擁有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溫泉城,而其未開發的楊家洞是全國僅有的三個熱洞之一,已迎客數年的感應溶洞內可見溶巖形成的雪蓮、大象、駱駝等怪石,深受遊客好評。
秀麗的統景峽由溫塘峽、桶井峽、老鷹峽組成,全長約3公裡,峽谷陡峭如刀削,枯藤老樹纏繞,河水清澈,兩岸修篁掩隱水中,猿猴四處攀巖,風景絕佳,因此有「小三峽」之稱。
然而,在古時這裡最出名的可不是溫泉,而是桶井峽的猴子。
我們乘著竹筏,悠然穿進溫塘河的崇山峻岭中,聽竹濤陣陣、林間鳥語,峭壁青崖倚天而立,兩岸翠竹鋪天蓋嶺,讓人感受到淸代本土文人黃善燨筆下「兩岸排衙森石壁,幾群接壁下江流」的情景。野生猿猴成群結隊,或懸掛樹梢或攀於崖壁,頑皮得緊,倒真生出了不去長江三峽也親臨了古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意境。
群山起伏,古樹參天,流水潺潺,古時的渝北鮮有名人大家路過,但秀麗的風光仍令文人們為之傾倒,留下了200多首美妙詩篇,這些詩作大多由在渝的外籍官員及本土文人創作。
在漫長的歲月中,誰為統景而歌呢?
05
詩與書的統景
統景古時名為「桶井」,境內有峽、河、泉、洞等。
「桶井」之名,因此處峭壁峽谷,酷似桶狀,當人入其中,有坐「碧井」觀天之感。
御臨河流域,有著建文帝曾經逃難到此的諸多歷史傳說,統景的地名都與帝王文化暗合,如「龍安」、「黃印」、「滾珠」、「印盒」等,據說印盒的地名水石壩也有乾隆皇帝賜名的傳說。
山清水秀的渝北統景,曾令被貶的「七品芝麻官」巴縣知縣王爾鑑陶醉。
王爾鑑、周紹縉、姜會照、周開豐、張九鎰等清代詩人都為之吟詠,留下不少洋溢著美妙意趣的詩作。
「峽來隘於桶,屈曲潛淸溪。古木滃綠雲,終日猿啼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任重慶知府的王夢庚用寥寥數語,生動描述了「桶井峽猿」的美景。
古時的桶井峽崖上猴子成群,或攀樹援藤,或倒掛嬉戲,給幽靜的峽谷帶來勃勃生機。那位鍾情山水的王爾鑑大筆一揮,賦詩成就了「桶井峽猿」一景:「山鎖疑無路,崖幽別有天。一溪沿洞入,千樹看猿懸。嘯月誰為伴,呼雲自結緣。移時出峽去,猶聽水潺湲。」
作為王爾鑑的好朋友,周開豐和姜會照當然不會錯過這處優美而又充滿情趣的景致。
周開豐寫下了「桂樹千猿躍,窺天一線通。桃源花落處,幾度誆漁翁」的佳句,將猿猴跳躍之景描繪得惟妙惟肖。
姜會照有詩作「遊雲杳杳入山時,古木煙蘿夾岸垂。倒影忽驚波蕩漾,百千猿掛一枝枝」。
過去,這裡的野生獼猴僅剩十幾隻。2013年,重慶旅投對景區提檔升級,讓它成為了重慶最好的溫泉旅遊勝地,是重慶這座「世界溫泉之都」中的旗艦精品,甚至有人稱其為溫泉界的「團體冠軍」。
景區建成後,猴子逐年增加,現在野生獼猴的數量已達100多隻了。據說,每天早晨9點半到10點,這100多隻猴兒就一隻接一隻地跳進溫塘河裡,上演「百猴過江」——猴媽媽們把猴兒背的背、抱的抱,遊到對岸,生動再現了清代四川川東道張九鎰詩中「溪深不可溯,中有青猿啼。波涵倒掛影,動宕碧玻璃」的有趣的場景。
這裡是王爾鑑的統景,是周開豐的統景,是姜會照的統景。
詩與書,靜與動,都在這一峽一湯裡。
06
泡一池私湯,吃一鍋打邊爐
夜晚聞著花香安枕而眠,清晨被潺潺泉水幽幽喚醒。
翌日醒來,對著山谷和河流伸個懶腰,河水從腳邊奔流而去,古寺為鄰,統景小三峽雲
海湧動,山林深處的溫婉柔情正在上演。
因為地熱資源豐富,這一帶的植物茂密,林間有繁盛的生命在用力歌唱。
湯院室外是大美田園秋色,室內將大景變小景,一片陽光投射進了院子裡,湯池裡波光粼粼煞是好看。
顧不上吃早飯,一群人沒忍住,嬌喝幾聲,便又跳進池子裡了。
這裡裝修沒有風情萬種,也不是某些人(可能是說的二爺本爺以及那個挑三揀四的11總)常去的高大上的逼格,但不妨礙我們有另一種樂趣。
為數不多的幾個湯院,都有江景露臺及獨立的私人溫泉泡池。露臺邊便是山林與和河谷,拉近了賓客與青山綠水的距離,讓人與雨露、陽光、自然充分親密接觸。露臺被天然形成的山林屏風環抱,有自然野趣的隱秘氛圍,白日或是靜夜,都不用擔心會被瞥見,可盡享專屬你的愜意。
朝雲初升或夕照黃昏時,悠然浸身泉池中,看河面的白鷺略過,聽謐林深處聲聲鳥唱蟲鳴,便有了千帆過盡的從容與釋懷。
連日的細雨,巴山夜雨漲了秋池,泡在香氣氤氳的溫泉水中聽竹林之聲,遠處的一切都會籠罩在朦朧的水汽中。
「一泊二食」的精彩亦在於泡湯之後精緻的美食享受。
泡湯雖美,也是極耗體力的事情。但正是舒服時,沒有任何人願意爬上池子起來午餐。
喊了服務員在池邊安排了打邊爐,金刀峽的黑山羊被熬成了一鍋雪白的暖湯,被雪壓過的趕水蘿蔔煮得軟爛入口即化,羊血新鮮有嚼頭,蘸點豆腐乳,水靈靈的豌豆尖入湯以後格外美味……
搶菜入口燙得顧不上說話,不喝上三碗對不起這樣的熱氣騰騰。
動與靜,陽剛與陰柔,流動的時光,靜止的永恆,溫暖的記憶……泡一池私湯,吃一鍋打邊爐,我覺得這才是冬日泡溫泉的精髓——畢竟有柔滑的天養之水浸潤身心,被溫暖美味的羊肉湯鍋餵飽,餐後還有剛從樹上採摘下來的感覺,感覺像是在被全世界寵愛。
你信不信有些人(就是圖裡那個讓大雁都要掉下河裡的前凸後翹的萬老闆)一天泡了6個小時?
最後還是用二爺那句話作為結束吧。
我的至愛親朋們,我的江湖戰友們,我的恩愛情仇諸神諸人,請你過來,請你在「統景溫泉」泡一會兒。
泡滾滾溫泉,吃熱烈打邊爐,萬丈紅塵,憶當年愛與恨,浮一大白,平此生。
讓我們都活成一隻溫泉精。
周邊遊玩
正是一年採橘時
一年好景君須知,正是橙黃橘綠時。橙黃的柑橘除了打破冬日的蕭索外,也帶來了豐收
的喜悅。現摘一個,掰開時,橙味撲鼻——當真是「從田間道心間,一萬口的新鮮」。
周家山大橋 「重慶的牛背山」
被攝影愛好者稱為「重慶的牛背山」的周家山大橋,由蜿蜒到筆直,伸展而上,兩旁的山丘掩映在繚繞的雲煙之中,在雲海、日出、星空的映襯下,異常壯觀。
冬季的周家山大橋褪去了喧囂雲霧,半籠山頭、梯田、農舍擁有的色彩,山丘相互疊加顯出些縱橫交錯的層次,若等到前一天下過一場雨,第二天早上便能欣賞到,橋從雲霧中過的無敵美景。
如夢如幻中,順道呼吸幾口山間的空氣吧。
印盒李花 落花成雪
經過數十年的栽種,印盒地區已形成3萬畝歪嘴李種植基地。
每年三月,李花次第綻放,遠望如皚皚白雪,近看似凝霜冰花,層層疊疊,漫山遍野李花盛開,如飛雪落霜,倒映湖中,恍如置身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北國風光。
陽春三月,漫步於林間小徑,風吹枝搖,漫山飄起浪漫的李花雪,讓人沉醉。
火燒坡觀賞區位於印盒廣場西面,與旁邊四山合稱「五馬歸廄」。相傳古時候,只要村民在山坡上某處焚燒荒草,長壽縣衙就會發生火災,因此得名「火燒坡」。
同心柏景點位於印盒關口一帶,因路邊一棵並蒂雙生的古柏得名。山腳抬望,蒼山翠竹間,一座倚巖而建的觀音古廟若隱若現,幾百年來廟中香火鼎盛,遠近居民、情侶都到此許願納福,合影留戀、共掛同心鎖,寓意心心相印、百年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