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5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嫩水明珠
嫩江,猶如一道長虹,從高高的興安嶺上垂落下來,親吻著松嫩平原,撒下一路珍珠、瑪瑙,在金色的沙灘上熠熠生輝;嫩江,猶如一條玉帶,從伊勒乎裡山,從大小興安嶺蜿蜒著衝擊出一片黑土地,孕育出扎龍溼地、齊齊哈爾、大慶這幾座明珠;嫩江,用她寬闊的胸懷養育了英雄的民族——達斡爾,在她兩岸的流域裡有了哈庫麥勒、扎恩德勒、烏欽和庫木勒;有了平定三藩,平定準格爾叛亂,平定大小金川,平定緬甸的先行鐵騎和一路廝殺的達斡爾族先鋒官;有了駐守新疆的達斡爾索倫營;有了阿那寶、阿蘭保、多隆阿等清史留名的達斡爾族十餘位將軍、二十餘位都統、五十餘位副都統及副都統級總管;有了申請、建設、管理、守衛齊齊哈爾城的第一人馬布岱;有了反官僚、反軍閥、反地主欺壓的少郎岱夫;有了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馬佔山;有了工業重鎮富拉爾基;有了一重和馬恆昌,有了現代文明。
在齊齊哈爾這個工業重鎮的後花園,有個民風淳樸、百靈歡唱、歌聲悠揚、幸福快樂的小村莊——額爾門沁。那裡小河在門前流淌,曲曲彎彎的阿倫河悄悄地來到它身旁,與小河相擁著匯入嫩江,形成了魚兒競翔嬉戲的三叉口。遠處多情的、碧波蕩漾的嫩江用雙手摟抱,給這裡留下了一座「五花島」,綻放在小村前。隔著小河眺望,那裡天然的野果樹像淳樸健壯的男子漢向你招手,婀娜的江柳舞動嬌柔的身姿送來一份輕柔,如茵的大草原靜靜地盼著你的光顧。當你真的踏入島內,會真正感受到:春天的野果樹開滿白色、黃色、粉色、紅色的小花,一到夏天就會結滿果實,壓彎枝頭的稠李子、山裡紅、刺木果等讓你目不暇接,等到秋天,那霜染北國的景象會讓你流連忘返。
額爾門沁的「五花島」,她的自然之美會讓你樂不思蜀,她的人文故事更讓你難以忘懷。額爾門沁是達斡爾族聚居的村落,自建國以來,歷任村黨支部書記都是由達斡爾人擔任,他們的傳統意識,就是認為萬物有靈,崇尚敬畏自然。我的老師焦德武曾寫過一篇散文《額爾門沁的故事》,談他到額爾門沁的感受,字裡行間透露著他對這裡純樸民風的留戀和對多壽挺老書記敬畏自然、愛護生態的欽佩之情!我也因工作需要,曾在九十年代初帶著內蒙古電影製片廠的張元龍導演在那裡拍攝過抗日題材的電視劇《木庫蓮的顫音》,當時的老書記劉玉林老人,不僅把自家三間標準的達斡爾族大草房無償地騰出來作為主景地用於拍攝,而且派村幹部全程服務,只提出一個要求,你們不能破壞生態,更不能毀壞樹木。他說自然萬物不僅有生命,而且還有靈性,愛護萬物,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2016年3月,我請來國家詞壇領軍人物,寫有《當兵的人》《三月三》等著名詞作的王曉嶺老師給達斡爾族寫了一首歌詞《光榮的土地》。那年「庫木勒」節前夕,《光榮的土地》總策劃、央視著名導演趙偉老師帶著《光榮的土地》曲作者、演唱者,《美麗中國走起來》的曲作者、演唱者周澎和新劉三姐李思宇驅車拍外景地時偶然遇到了額爾門沁村現任黨支部書記「饅頭」,在他的勸說下,趙偉導演帶著相關人員慕名來到額爾門沁村,正在發愁能不能過小河進「五花島」時,恰巧他們遇到了「饅頭」,得到了他的意外幫助。
過後,趙偉老師給我發一段長長的微信,他說:「此次來到梅裡斯,深入達斡爾族區,達斡爾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在這眾多印象中,有一個人總是揮之不去,難以忘懷。這個人就是當地人稱呼他「饅頭」。「饅頭」兄弟和我們攝製組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在一次野外拍攝時巧遇的。當「饅頭」看到草原上空的飛行器問我們在幹什麼?我們告訴他在拍攝達斡爾族民族的生活場景,他激動地說,我家那的草原比這更美 !遍地的牛羊。我們就隨著他來到了一片開闊地,這裡的草原的確遼闊,嫩江河道蜿蜒曲折美不勝收。然而要到達理想的拍攝地必須要經過一條近五十米寬的河道。當時的河水有四十多公分深,流速很急。「饅頭」毫不猶豫地說,我用捷達車送你們過河。我們怕他有危險,勸阻他,在勸說無效後,我們坐上他的車,開大馬力向對岸駛去。然而,車只行駛了十五米左右就再也開不動了,幾次點火均失敗,河水在我們腳下急速流淌。面對這種情況,「饅頭」拿起電話調來了一輛四輪車,接上我們駛向了對岸。第二天的拍攝,「饅頭」又為我們忙前忙後,有求必應。他的身上總是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熱情。此次梅裡斯之行,與「饅頭」的相遇,事情雖小,但盛情難忘。從他身上,我看到了達斡爾族人的樸實與善良。我認為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彼此的真心相待,相互的溝通學習,這才是共同發展的基礎。祝達斡爾族兄弟姐妹明天更美好!」
看完這段文字,看著為額爾門沁村旅遊開發到處奔波,在炎炎烈日下指揮施工的「饅頭」書記,我們怎能不激動不感動啊!正因為有這樣一任任崇尚萬物、敬畏自然、心裡裝著百姓的好書記,才會有這裡的自然美、人文美、心靈美。
暢想著我們趟過這條小河,來到「五花島」旁嫩江邊的金色沙灘上,在撿拾瑪瑙石的時候,再隨手抓取水中的河蚌,這時彩虹垂青把我們與赤橙黃綠紫的霜染野果樹倒映在水中,我們舞動玉帶,跳起哈庫麥勒,耳邊傳來扎恩德勒,飄香的稠李子、山裡紅、刺木果等果香沁入心脾;我們感念達斡爾人對自然的尊重愛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那將是怎樣的一份心境啊!
醉倒在這方淨土吧,讓我們圍著熊熊燃起的篝火,和著能歌善舞的達斡爾人的舞步,跳起哈庫麥勒,唱著扎恩德勒,在晚霞的餘暉裡,望著天邊深邃的透著光亮的似雲似火的朵朵雲彩,帶著祝福,挽起蜿蜒的玉帶,拽著飛落的彩虹,心身同舞,守護這碧水藍天,澆灌出人生的一處處「五花島」,留給後人,恩澤萬代!幸福我們的人生!
作 者 | 烏力斯·煥君
編 輯 | 劉強 陳佳玉
責 編 | 賈婷
投 稿 | mlsrmtzx@163.com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向原創致敬
原標題:《【達鄉文苑】嫩水明珠/烏力斯·煥君》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