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葬禮,尤氏舊病復發,賈珍的寧國府無人照料,熱心的賈寶玉就向賈珍推薦了王熙鳳。最初讀這段的時候,對阿鳳的印象是,喜好攬事情,喜歡挑戰自己,樹立威信,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婆子遲到了,阿鳳絲毫不留情面,打了她二十板子。感覺鳳姐確實太「辣」了。
但是在翻過一些當代人寫的「成功學」書籍、工具書之後,會發現,王熙鳳協理寧國府這段就是一部成功學的教科書式的模板,300年後的今天依然可用。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的開始是從接手寧國府對牌。
一、先整體規劃,理出頭緒
王夫人同意王熙鳳協理寧國府的時候問阿鳳在王夫人應允,王熙鳳答應幫賈珍辦理秦可卿的喪事後
王夫人因問鳳姐:「你今兒怎麼樣?」鳳姐兒道:「太太只管請回去。我須得先理出一個頭緒來,才回去得呢。」
「我須得先理出一個頭緒來」,這短短一句句話,就展現了阿鳳的大局思維,對於榮國府,阿鳳駕輕就熟,而對於寧國府她最多從她的好閨蜜秦可卿嘴裡聽說一些事情,聽說的事情是東一塊西一塊的。
所以,這鳳姐接手後,不是一頭扎進去,東一榔頭西一榔頭,走一步看一步,而是依據寧國府的情況以及將要面臨的問題,先進行一個梳理。在現在的工具書上,也常會遇到這樣的觀點:對於一天的工作,要簡單做個計劃,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先整體後局部的觀點。
二、將問題細分
這裡鳳姐兒來至三間一所抱廈內坐了,因想:頭一件是人口混雜,遺失東西;第二件,事無專執,臨期推委;第三件,需用過費,濫支冒領;第四件,任無大小,苦樂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縱,有臉者不服鈐束,無臉者不能上進。
這是王熙鳳從千頭萬緒中整理出來的問題所在,能整理出這些問題,和阿鳳一直管理榮國府有關係,不然對於一個從沒有理過家、從不關心家事的人來講,她是不會知道管家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問題的。
在後面,王熙鳳生病,探春協理寧國府就可知,探春其實是一個有心的姑娘,小小年紀就在留意家務事宜,對於什麼事情該如何處理,心中自有丘壑。同樣出身豪門,又有著管家經驗的王熙鳳很快意識到寧國府的問題所在。
三、針對問題制定措施
只整理出來問題是不夠的,還要針對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阿鳳一夜就想到了解決方案。首先
鳳姐即命彩明釘造簿冊(製造花名冊)
將人員可視化,這樣的好處是便於了解,可以知道總共有多少人,再依據人員來分配工作。因為,她要做的就是合理安排這些人,讓寧國府順利運轉。
這二十個分作兩班,一班十個,每日在裡頭單管人客來往倒茶,別的事不用他們管
將人員進行精細化管理,分班制、工作具體細分
這四個人單在內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個描賠。這四個人單管酒飯器皿,少一件,也是他四個描賠。
誰主管誰負責,責任落實到人
四、時間觀念
素日跟我的人,隨身自有鐘錶,不論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時辰。橫豎你們上房裡也有時辰鍾。卯正二刻我來點卯,巳正吃早飯。凡有領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
這句話是說早上6點半點名,10點吃早飯,有什麼事情11點過來回事,其餘的時間,我不可能一直等你們,還有其他的事情要處理。在時間的安排上,鳳姐也是穩中有序,而且事先先給大家講好了時間節點,讓眾人心中也有個參照。這樣的事先告知可以讓下人和王熙鳳在安排事情的時候,尋找一個平衡點。
卯正二刻我來點卯,(這個時間點名,那鳳姐一定起的更早)書中有說在五七那天很忙,「至寅正平兒便請起來梳洗」,也就是五七那天鳳姐四點鐘就起床,梳洗、更衣、吃點早飯。看到這裡,就覺得鳳姐很勤奮。一個勤奮、會規劃、有計謀的領導形象躍然紙上。
在這樣一個精明的領導者之下,寧國府的狀況是怎樣的呢?
一面交發,一面提筆登記,某人管某處,某人領某物,開得十分清楚。眾人領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時只揀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沒個招攬。各房中也不能趁亂失迷東西。便是人來客往,也都安靜了,不比先前一個正擺茶,又去端飯,正陪舉哀,又顧接客。如這些無頭緒,荒亂推託偷閒竊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
寧國府在王熙鳳的協理下,平穩有序的運轉,由此可見王熙鳳確實是一個理家高手,這和王熙鳳的家世有關,出身豪門世家,見過大場面,從小耳濡目染,當然這和王熙鳳的個性、個人能力都有關係,這種能力和讀書多少沒有關係,有些能力是讀書都讀不出來的。
但是我們卻可以借鑑王熙鳳協理寧國府的底層思維邏輯,王熙鳳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管理寧國府,也可以借用這樣的邏輯因地制宜去管理薛家、王家、史家。而我們可以運用這樣的邏輯管理自己一天的工作、生活,讓自己事業上更成功,生活上更幸福有品質。
#秦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