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管窺》創刊於1986年,為西北師範大學青年文史學社學生自辦的校園刊物。刊物以 「營造學術氛圍,展現學子風採」 為辦刊理念,致力於文化、歷史、學術的探討與研究。設有教師論衡、國史探究、古今甘肅、文苑漫談、簡牘學等欄目。多年來,在領導、老師的關懷指導下辦刊質量與水平不斷提高,於2006年被評為「西北師範大學十佳學生自辦刊物」。現作為該校學生自辦的主要學術性刊物之一,定期被學校圖書館和學院資料室永久收藏。
1986年5月,創刊號《史學新苗》在西北師大歷史系諸位領導和老師的關懷下誕生了。王俊傑教授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勸勉新刊,吳廷楨教授以 「新主要破舊 苗壯必根深」 贈新刊,郭厚安教授為紀念創刊題曰「破土而出,茁壯成長」,均表達了對刊物發展的殷切期望。正如發刊詞所說「這裡沒有天才,沒有聖賢,沒有名流,也沒有宏論、高見,驚世之作,這裡有的僅是一顆顆追求不已的幼小靈魂和他們尋求的足跡。」
自古以來文、史關係密切,界線難以截然劃分,故從第三期始,為擴大刊物覆蓋面和影響力,營造學術氛圍,刊名改為《文史管窺》,收錄文章兼容文史。這期的更名邁出了辦刊歷史的重要一步。
此後,1995年9月第六期、1996年10月第七期分別以「紀念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紀念紅軍長徵勝利60周年」為主題,出兩期專輯。
2002年為西北師範大學建校100周年,第十二期《文史管窺》作為百年校慶的禮物以 「迎百年校慶 展學子風採」 為主題而出刊,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李少兵副教授惠贈刊首語,並對刊物發展提出了寶貴的指導。同時,這一期刊物的出版,也標誌著《文史管窺》辦刊史上一個質的飛躍。從第十二期始,《文史管窺》的封面改為彩印,裝幀更加精美,封面設計更能體現刊物特色;內容上要求更加嚴格規範,所選文章必須為學術論文,並有老師指導;欄目設置也更加科學化,增添了不少新欄目,如《歷史百態》、《西部開發》等;排版更加合理,注重方便讀者閱讀;增添了後記,完善了刊物結構。
徵稿範圍
1.與文學、史學相關的各類文章,體裁不限,諸如學術論文、讀史札記、詩歌、小說、散文等均可,書法作品也可參選。
2.徵稿不局限於西北師範大學在校大學生,外校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均可來稿。
3.三十四期《文史管窺》徵稿自即日開始,截止於2019年9月15日,逾期來稿將編入下期《文史管窺》。
4.評選與獎勵:投稿文章一經我社採用,即贈閱新一期的《文史管窺》。
備註
①文章必須是個人原創,體現創新性,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②本刊特別鼓勵與支持:歡迎廣大筆友來稿「讀史札記」欄目。
③學術性論文字數在3000——8000字左右,以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為宜。注釋一律採用頁下注,格式嚴謹;其他文章則不拘一格。
④標題用四號宋體,居中;正文用五號字體,首行縮進兩字符。
⑤所有來稿者均應在郵件正文中標明姓名、聯繫方式等基本信息,作者姓名用四號宋體寫在文稿大標題之下,在校學生請註明學院、專業、年級。
投稿郵箱:qnwswsgk@163.com (文稿以附件方式發送)
期待您的來稿!
青年文史學社《文史管窺》編輯部
二〇一九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