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ISTA|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李紅:智能駕駛預期...

2020-12-22 易車網

2020年12月3日,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主辦的第五屆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隆重召開,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CAICV-SOTIF工作組會議環節,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組秘書李紅博士發表了「智能駕駛預期功能安全場景庫建設研究」的主旨演講。

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組秘書李紅博士

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家好,基於我們的介紹,希望大家對於我們兩個報告中提出的系統的產品框架有一個更進一步的認識。本次報告分為三部分內容,前兩部分內容我們通過這兩部分內容介紹國際聯繫場景建設研究的意義以及建設思路做一個介紹。

在此我做一個小小的聲明,今天我是代表國際智聯他們來做工作匯報,但是報告中這些工作不是我一個人的工作,這些工作是我們整個團隊在我們王副部長的這一個帶領下,我們多個小組共同完成的,最後大家如果是對工作匯報中的一些工作感興趣了,我們歡迎大家,向各位專家學習,同時與我們團隊的專業人士做一個進一步的交流。

首先介紹我們認為的智能駕駛面臨的問題。消費場景研究與建設的意義,左上角為是2008年美國加州車管所發布的自動駕駛監管報告,這個報告記錄了17年12月份到18年11月份期間,增加價值就是500輛的增加,是增加的結果的次數。從這個結果裡面,我們認為現有的這種戰略系統它是不成熟的,做系統的功能局線以及它統計算法自身的缺陷,以及潛在的人員無用,導致智能駕駛系統很難真正的運行,在安全的交通環境中,它的安全性是很難保證的。

如右上角三個視圖,我們可以看出用時代風格右上角的第一幅圖是今年9月份,我們在青島發生了一次事故,這個事故主要是因為這個系統的一個感應,反正現在他沒有看到,然後6就是6000方的那一輛卡車的交通事故,今年10月份也發生了一些類似的事故,然後今天這個可能是在今年6月份,當時我們是在參加了一個,就比較了解,是因為側翻的車在高速路上它沒有把它弄出來,然後整個車就撞上去了。

然後最右邊的這幅圖是2018年畫的圖,就是大家對於湖南省工業管理這一塊是比較熟悉的,這個是應該用我們認為智能駕駛存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功能關係,功能的邊界定義不清晰。

我們前段時間梳理了並分析過多家智能駕駛的使用說明書,也發現了大量問題,但是我們以特斯拉的循環控制系統,然後我給你做個說明,控制系統在說明書裡面的警告部分,其實使用者是在完全或者打滑的路面上不要使用宣網(音)系統,但是對於路況的要求很模糊,我們無法清楚的知道怎麼樣挖掘成功的道路,是在安全的區域內讓他們創作什麼樣的關係,成功的道路不但安全區域,這就給我們消費者使用這個系統的時候,有一定的困擾,有可能我們在使用過程中的時候已經跟在系統的安全區域之外,另外這個系統然後還說了,比如下坡時會增加行駛的速度,也會導致這個速度就會超過你們設計的一個速度,但是到底是超多少,然後超了之後,不然你就回來了,沒有說清楚也就導致了我們在使用這個系統過程中很容易回到,我們這個應該不會。

因此我們認為智能教育系統使用經驗性的模糊性,將會導致其在複雜交通環境中存在大量的位置關係,也就是左下角的這一個要消除這些未知物業不安全的一些隱患,我們大家也都知道是通過比較有效的方法去測試,如圖上所示,現在測試方法也就5萬伏兩個,這四種統一道路測試40%,已經在30%,這4種方法各有各的優勢形成互補,場地算是可以在一定區域內,場內測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電子道路測試,但是場內測試的一個常年有限,很難有效的將未完成區域轉換為組織的區域,組織的安全區域或者組織的慣性區域。

大陸測試周期比較長一下,剛才有個專家也提了大陸測試的測試周期比較長,也可能就是行駛了很長的一個路段,沒有遇到一些邊緣場景或者危險場景,然後就是一個不安全的,用這樣的系統,或者是說一個功能編輯不安全,不用這樣的系統限制在道路上,它的風險也是比較高的,不光是對他自身,也對周圍的車輛行人導致一些人身的傷亡的微信仿真測試和在環測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全支持到我們算是測試成本低,效率高,可以通過大規模並行測試技術是位置不安全的區域縮小,但是它無法完全替代超威測試的道路資質,但是可以基於其次訪人的測試結果,有針對性的設計或者尋找相關的場景,進行實際道路測試,這樣可以在應用程度上提高測試的效率。

國際教育研究智能駕駛與服務安全傳統科的願景,第一是希望系統,第一是希望在系統的開發階段,為智能教育系統的運行率的定義和在系統的發布階段,為其功能邊際量化元素提供參考。第二是為系統在運行域的安全性量化分析提供參考。第三是提供有效的測試用例,是未知不安全的區域,變成已知安全或者已知不安全的區域,並且希望測試結果為系統的安全機制和設計以及功能提升方案提供一些參考。

下面我將簡單介紹國際智聯教育工程服務建設思路,以及我們已經有了一些研究成果,現在正在做一些研發性的工作,同時也會介紹北京工作組全體成員協同整理出來這一個大家已經拿在手上的消費和產品穩固件是掛靠在草案中,這一個提出了預期功能安全產品布置的一個框架,後面也會根據各位專家的建議對框架進行調整和完善。

我們認為商品房商品房是產品設計開發、測試評價等相關工作的基礎,有了框架,便於產品功能需求的說明以及產品OB的描述。我給你提出一大部分狀況,交通狀況、環境狀況以及商業狀況以及人員的狀況的一個要求,低於系統的odd的描述與常年框架,對性能進行總體設計與相應設計。國際網聯會現也在做相互面向國內安全的智能駕駛系統設計相關的工作,因為本次議題的時間限制這塊工作我就先不做介紹了,我想進去的同事我們可以再做後面的一個交流。

第一條路線說是產品的測試,低於銷售部、產品框架、新商務部產品架構得到測試目的的設計,如測試用例的功能場景及功能場景能形成的模擬場景以及模擬場景形成的具體場景的生成,通過測試技術將可能價值系統的位置去縮小,通過重新定義智能駕駛系統運營的智能駕駛系統的功能運行的邊界,或者是增加一些安全機制,系統的安全性增加。

這個圖就是咱們這次創新會見的報告中提出的情況的方向,這也是基於工作組全體成員單位提供的一些材料,然後整理出來。

單層框架總共有7層,綜合考慮了現有的系統設備的功能局限,上面缺陷以及人員物有問題。

這個框架主要是參與我們現有的3級的6層框架與配套的原有流行框架的就是區別,主要是在第二層,我們增加了智能交通設備,因為咱們國家在給整個智能網聯汽車所以自動駕駛可能周圍的行車管理中會有大量的路線信息以及邊緣的信息提供,也會提高用價值性的一些信息輸入,提高它的安全性,然後在相應的在第6層就會增加了道路救護車是這些設備提供的一些信息,比如公交傳感器,應用計算來源以及雲控系統,然後給車發會發現了一些安靜的心理。

在原來6層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7第7層的名字,我們暫且定為智能駕駛,也會根據國家就是工業專家的一些建議,然後修正這一層主要是用了兩個詞,就是被測成員被測的自動駕駛框架的這一個專門比如說是移動平臺,我可以是車,也可以是那種辦公室裡應該是其他類型的車以及車載的傳感器設備,一家是員工狀態,這個框架後面是可以翻好,但是不局限於右側所列的這些相關的一些標準,對這個框架進行細化,然後基於這個框架可以做產品架構的設計,比如說是然後跟從之前的一些關聯關係,比如說是物體、物體、車輛,然後與道路之間的關於車輛的分析,行人商品房商品商品房的籤名後,可以根據系統運行,並且一律的描述產生面向一些功能安全的智能駕駛產品測試用例,根據抽象程度可以用我們院校功能場景和應用場景以及具體場景。

根據其他的不同,剛才我們也討論了過連接的測試,然後還有系統級的測試以及生產級的測試。

根據智能等級可以產生l0到l5的測試場景,我們認為需要一個比較通用的框架,根據測試的需求,然後對這三層然後經過組這些組合,我們可以得到然後零級的附件級的功能場景,然後連接的附件幾個人力成本以及具體成本以及指導管理級的等會計的基礎上,下面為各位專家介紹一下我們這裡有目前在做的一些研發性的工作,或者是我們一些採集平臺的搭建,然後因為上層是給我們一些採集的北京的購物區的道路,這些數據將會用到相應的場景中大量元素的建模,比如說是框架中。

第四層就是車輛的車輛運動狀態的建模以及行人的建模,以及第7層自車就是被測自動駕駛車輛來檢驗。先去介紹第二部分研發工作是產品的生成。我們的場景庫建設團隊參考現有的ISO35ERP系列,標準完成了部分產品的分類,並研發了多種工具,然後將分類後的採集數據自動化生成放入場景。

向大家介紹第三部分研發工作是中國特色道路元素管理道路元素庫的建設,參考現有標準5768以及中國場景特有場景庫,我們也已經知道了1200多個大的元素,目前模型庫也在不同的完善中,這些元素將大幅度效率和產品框架進行第2層道路交通設施層以及第4層交通物質層,最佳有利於把人的測試將在未知區域縮小。

比如不同交通目標之下,智能駕駛車輛遵循交通規則的問題。

第三緊急情況下能夠遵循或者實現永遠完善模型2234,提出了不搶奪目前的要求,以及不因自身行為而引起其他交通風險的要求。為了更好的模擬現實交通場景中周圍車輛運行特性,我們有專業的團隊進行車輛行為的建模,研發出了不同價值風格的車輛控制器,通過一些機制使車輛產生一些特殊不當之處。

比如應急車道建造道路交叉的行為,並且實現了在做這一個車輛這些模型開發的同時,我們項目也來告訴我們這一個現場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在會後跟他做交流。

同時我們也在做一些關鍵模型的研發,比如說是傳感器模型,我們現在也在做計劃的一大模型的建模,以及WiFi模型,還有加權模型應交互設備的模型,這些技術將會站在或者是將來用到,會稍微早一點。

另外我們也會繼續進行商鋪雲平臺的設計與開發,在平臺包含需求管理平臺、數據管理平臺、測試用例。除了上述研發工作一件商用,我們的技術服務有虛擬仿真測試提供的測試,提供的場景測試,包括了標準場景,當年去了幾所,2、4級的自動駕駛車迷,我們也具備一定的實時考慮測試,我們已經開發了一些相關的測試工具,我們的三場也正在建設過程中,預計明年底可以投入使用。

屆時大家有20個實驗室可用於支撐整個駕駛會見,其系統的準確、指導預習功能、安全測試與性能分析。第一個現有技術我們可以提供部分實車場地相處,根據功能定義制定實戰測試方案,寫了三分鐘時長時間計劃,如果有需求的話,我們也可以提供一些系統的開發方案。

下面介紹一下和易智聯已有的部門合作,因為大家看到了我們現在合作對象有高校的企業和政府,我們關注科學前沿探索與高校進行前沿制度開發,同時也在為企業和政府,包括智能駕駛系統測試活動以及幫助企業進行測試能力的建設,同時也承擔了一些政府的課題和項目,提供相關的一些公共服務技術。

佔用大家時間了,謝謝大家。

註: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僅作為參考資料,請勿轉載!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福耀玻璃關聯公司入股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來源:金融界網站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江蘇新通達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股東名單退出,新增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00660)。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3月,法定代表人為張進華,註冊資本11億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軟體開發、應用軟體服務等。該公司股東還包括江鈴汽車、東風汽車、廣州汽車、大眾汽車、博世中國等。
  • 福耀玻璃入股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企查查APP顯示,12月14日,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福耀玻璃(600660)。企查查信息顯示,國汽智聯是一家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公司成立於2018年,法定代表人為張進華,註冊資本11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含: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技術開發、技術諮詢等。
  • 國汽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等10家聯合成立國汽智控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王琳琳)8月4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企查查獲悉,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九家公司成立國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國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4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江淮汽車副總經理嚴剛。
  • 大眾、通用等加入國汽智聯汽車研究院
    【環球網綜合報導】天眼查數據顯示,1月17日,國汽智聯的運營主體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四位投資人,包括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通用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海克斯康測量技術(青島)有限公司。
  • 德賽西威:共建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搶佔網聯汽車戰略高地
    事件:2018年3月10日,惠州市德賽西威(40.400,-0.60,-1.46%)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擬與第一汽車等十家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以下簡稱「國汽汽車」)。點評:國汽汽車的設立將作為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服務於國家戰略需求和引領行業發展的基礎、共性問題。
  • 國汽智控尚進:智能網聯汽車共性基礎平臺建設刻不容緩
    2020年11月11-13日,2020智能網聯汽車大會(WICV)在北京舉辦。億歐汽車作為大會合作媒體受邀參加,並為您帶來最新內容分享。在11月12日上午的政策法規與標準體系論壇中,國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尚進先生就「構建新產業鏈、新生態模式下的智能網聯汽車共性基礎平臺」發表了演講。
  • 福耀玻璃入股國汽智聯 - 第一電動網
    蓋世汽車獲悉,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汽智聯」)近日發生工商變更,江蘇新通達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股東名單退出,新增股東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660)。
  • 從人才培養入手 國汽智聯升級智能網聯車生態
    原標題:從人才培養入手 國汽智聯升級智能網聯車生態   近日,區內
  • Duang~國汽智能網聯汽車研發中心項目開工啦!
    (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汽智聯」)研發中心項目取得開工證後正式開工建設啦!前期經過調研國內外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整車及零部件企業、檢測機構、科技公司、高等院校等企業機構,並經過多輪內部評審,確定建設自動化駕駛汽車網聯化試驗中心、數據中心與信息安全試驗中心、整車虛擬試驗中心、整車暗室試驗中心等5個試驗中心、共15個實驗室,以及1個試製中心。
  • i-VISTA智能汽車指數規程(2020版)發布:汽車行業該如何應對新變化?
    國際在線汽車頻道消息: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獲得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專利權,這標誌著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時光流轉。100多年後,儘管汽車的出行使命不曾改變,但它所承載的內涵和意義卻得到極大豐富——汽車已由單一的出行載體,演變為一個集智能網聯、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一體化的綜合體。
  • 保隆科技:參與國汽智聯是從公司發展戰略考慮,有利於利用國汽智能...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16日訊,有投資者向保隆科技(603197)提問, 8月26日召開了CACIV聯盟自動駕駛地圖與定位工作組會議,公司是否有參與這個會議,公司投資了國汽智聯,目前對公司的智能駕駛方面有沒有相關性的幫助呢,前期主要考慮什麼才投資的國汽智聯呢  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對保隆科技的關注
  • 讓智能汽車「讀」懂交通規則
    到那時,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將基本建成,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規模化生產,實現高級別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整個智能網聯行業前景將非常廣闊。 智能化、網聯化,正日益刷新汽車產業的生態,同時改變人們的出行體驗。
  • 2020i-VISTA圓滿收官,江淮汽車以「智」取勝
    ,共籌、共建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應用公共服務平臺,已建成5G可控全網聯模擬城市鄉村高速試驗示範區和覆蓋全國85%以上道路環境的複雜開放測試道路。i-VISTA支撐前沿技術標準研究和測試驗證、關鍵技術融合應用、多場景產業化示範探索,助力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交通產業健康發展。江淮iEVS4出徵2020i-VISTA2016年11月,i-VISTA智能汽車集成試驗區在中國汽研禮嘉園區正式啟用。
  • 國汽智聯應用華為雲WeLink開啟「在家辦公高效模式」
    華為雲WeLink助力國汽智聯開啟「在家辦公高效模式」作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及相關產業的領軍者,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為解決多系統辦公的低工作效率問題,特別應用了華為雲WeLink平臺,通過一個平臺聯接所有辦公事務,簡單高效,審批流程電子化提升了效率,隨時隨地的視頻會議提高了企業內外部溝通效率、節省了差旅成本。
  • 國汽智聯車輛安全漏洞預警與分析平臺支撐單位戰略合作儀式舉行
    為切實提升我國在車輛安全漏洞與分析方面的整體研究水平和及時預防能力,進而整體提高我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帶動國內相關安全產品的發展,5月7日,國汽智聯車輛漏洞預警與分析平臺項目啟動會暨戰略合作授牌儀式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舉行。
  • 中國(連雲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大會開幕
    11月23日,以「大變革·新機遇」 為主題的中國(連雲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大會暨2020中國汽車零部件電子電器行業年會在連雲港市海州灣會議中心成功舉辦。大會主辦方以「智能網聯」為主題,邀請業界領導和大咖圍繞產業發展趨勢及戰略規劃、創新技術應用及產品研發成果、創新人才體系建設等一系列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課題,發表主旨演講和專題報告,相信一定會給大家帶來豐富的收穫!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有限公司將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及相關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充分發揮行業服務職能,整合產業鏈資源,幫助會員企業做大做強,為地方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汽車強國事業貢獻力量!
  • 汽車智能網聯是未來競爭焦點
    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L2級智能網聯乘用車銷售量達196萬輛,佔乘用車總銷量的14.7%。更有部分企業加速研發L3級自動駕駛車型,多地開展自動泊車、自動駕駛公交車、無人智能重卡等方面的示範應用。
  • CSAE智能網聯汽車V2X標準宣貫交流會成功召開
    》(T/CSAE 158-2020)、《基於LTE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 直連通信系統路側單元技術要求》(T/CSAE 159-2020)三項V2X應用層標準,為幫助相關單位更好地理解實施標準,協同推進V2X技術發展和產業化應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在深圳舉辦了標準宣貫交流會,會議得到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深圳市未來智能網聯交通系統產業創新中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即將在京發布
    本次會議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共同主辦,藍皮書的指導顧問、編寫成員、行業專家、企事業代表將出席本次會議,共同研討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平臺協同發展。藍皮書是關於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年度研究性報告,2018年首次出版,本書為第三冊。
  • 自動駕駛大閱兵 i-VISTA自動駕駛挑戰賽
    在DARPA舉辦自動駕駛挑戰賽的時候,中國的私家車還非常少,自動駕駛則被認為只存在於科幻小說當中。如今,十幾年過去了,中國早已成為了世界第一的汽車產銷大國。但是汽車普及的同時,交通擁堵問題越來越嚴重,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也常年居高不下,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功能則成為了熱門話題以及所有汽車廠商研發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