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華裔珠寶設計師,憑什麼成為藝術展和拍賣行的常客?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今年光臨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與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的藝術愛好者們,在100多家頂尖藝廊展品中又見新驚喜:由華裔珠寶藝術家Cindy Chao(趙心綺)與Tom Postma合作的「移動博物館」,繼年初在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TEFAF)亮相後移師上海。設計師以珠寶為載體,以藝術為靈魂,試圖打通建築與工藝,同時打破珠寶設計與藝術之間的次元壁。

荷蘭著名建築設計師Tom Postma此番以小見大,採用堅硬的不鏽鋼與紅古銅合金材質,塑造了向天地不斷延伸、生長軌跡的樹幹,同時視覺上仿效木質的天然色澤,營造出一片天然樹林般的有機曲線線條。

Tom Postma與Cindy Chao的合作源自年初的TEFAF——這是Cindy Chao藝術珠寶第二次參展,創作過程也頗為不易。「我們一同摸索結構的穩定性,並不斷測試其承載鋼化玻璃櫃的能力——每座纖巧的展示櫃實際重達120公斤;之後將鋼材修飾成柔美自然的曲線線條,形成堅硬與柔美、材質與視覺上的另一種對比。」Cindy Chao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回憶道。

Cindy Chao是藝術展和拍賣行的常客。2007年,她成為第一個在佳士得掛名拍賣的華人設計師,作品在紐約佳士得以預估價近3倍價格被國際藏家收藏;2016年,她是巴黎古董雙年展(Biennale des Antiquaires)史上第一位獨立設館參展的華人女性珠寶品牌;2018與2019年,連續參展倫敦巨匠臻藏博覽會(Masterpiece London),並榮獲組委會三項大獎中的前兩項;2019年與2020年,連續兩年受邀參展TEFAF。

前不久CINDY CHAO The Art Jewel同時參加了西岸藝博會及ART021,最主要的動因,是理念與身份的認同。作為高級珠寶行業內為數不多的華裔設計師,Cindy Chao從不忘自己的家學淵源,更將東方哲學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注入作品中。「我很認同西岸藝博會及ART021的觀念,他們著力推進上海藝術的發展,支持上海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能夠給東方設計師提供很好的平臺。」

Cindy Chao將作品視為寶石打造的藝術品,她追求極致的藝術創作,堅持每件作品都需完美呈現。身為漢式宮殿式建築師的外祖父,是對Cindy Chao影響最深的人,在沒有高科技和計算機的年代,她曾經看著外祖父為調配出某個特別的色彩而不斷實驗,前後調配了30多桶顏料。「我從他身上看見對建築的熱愛與不斷試驗的精神,但他傳遞給我最寶貴的一課,是對建築的宏觀概念以及全方位思考的視點——一棟建築物應該面面俱到,每一面都應該如正面般完整細緻。」這也是她在藝術珠寶創作上的核心理念之一。

另一個對Cindy Chao的創作帶來深遠影響的人,是她身為雕塑家的父親。「他一生致力於鑽研敦煌石雕。小時候,我常在父親的工作室裡,看著他將一塊黏土變成一件有生命的藝術品。他用不同方式告訴我,身為藝術創作者必須對周遭環境以及對生命有更細微的觀察和體驗。」這種影響在Cindy Chao的創作中,體現為作品的立體感與靈動性——她的作品幾乎沒有一件是/p>

生命力在她的作品中是最重要的精髓。她認為,一件作品無論以任何主題為創作靈感,無論盛開或凋零,都要捕捉生命「流動的瞬間」。「一片葉片,它可以有上千上萬種不一樣的呈現方式,可以平滑,可以轉折,也可以經歷滄桑而破碎。所以在創作時,我要把歲月的味道用珠寶詮釋,而全面的立體感與生命力唯有融入時間與情感,以及創作者的靈魂,才能夠被釋放出來,佩戴的人才能感受到這樣的溫度。這個體會與認知來自於我父親。」

以堅硬的寶石作為創作的主體,Cindy Chao堅持作品的自然生命力和360度皆需完美的創作理念,可以說是知難,行更難。雖然CAD已在業界普及,Cindy Chao卻是少數堅持親自為每件作品製作雕塑蠟模的設計師。同時她也是串聯起從設計到手工藝之間每個環節的珠寶結構工程師,將珠寶平面圖紙升華為立體形態,以雕琢出如建築體般充滿層次與立體線條。

雖然有一個強大的團隊負責挑選和採購寶石,但因為對作品藝術性的執念,寶石在Cindy Chao的創作中從來不是主角。創作於2009年的「皇家蝴蝶胸針(Royal Butterfly)」蝶翼中心的主石為四片大切面的鑽石原坯,這樣的大顆鑽石若經切割必定光芒四溢,但她堅持以原石展示蝴蝶的自然色彩與形態。這與業界常用的設計方法大為不同——一枚高品質大克拉寶石不僅價格昂貴且可遇不可求,因而品牌或設計師一旦獲得這樣一枚寶石,就會將其作為主石並以此為中心展開設計,但Cindy Chao反其道而行之,堅持作品源自理念,寶石服務於設計。這枚胸針後來由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自然史博物館列為永久典藏。

這在Cindy Chao的珠寶作品中並非個案。2018年,她設計的「牡丹花紅寶石胸針」參與著名文化藝術展覽倫敦「巨匠臻藏」藝術博覽會,從上萬件古董藝術展品中脫穎而出,獲得由150名專業鑑定團隊評選而出的「卓越藝作創作典範獎」;2019年,她攜大師系列「冬葉套鏈」再度參加「巨匠臻藏」藝博會,最終摘得最高大獎「大會傑出獎」。

此次上海展中特別呈現的作品也頗值得一提,部分是特別向藏家借出前來參展。展品中一件2018 Black Label大師系列Masterpiece XVII 山玫瑰胸針,被2019年TEFAF選為官方宣傳主展品的作品,以16種不同色階的綠色寶石打造生動葉片;另一件為2020年新作「萊茵河底天空手環」,以透過萊茵河水波瀲灩仰視天空的景色,這也是品牌成立15周年的特別創作。

相關焦點

  • 28歲的法國人Tarpin為何成為當今最炙手可熱的珠寶設計師
    年僅28歲的Emmanuel Tarpin現在是高級珠寶行業最炙手可熱的珠寶設計師之一。2015年他設計的耳環在佳士得拍賣行以2.5萬美元被匿名買家拍下,2019年,美國著名女歌手蕾哈娜(Rihanna)也曾佩戴著他設計的耳環出席奧斯卡晚宴。
  • 世界頂級珠寶學院落戶中國 致力培養優秀珠寶設計師
    本文轉自【北國網】;法國艾菲達普珠寶學院(AFEDAP FORMATIONS BIJOU) 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下學校,於1983年在法國巴黎建立,學院以當代珠寶設計為主,打破傳統教學思維,以創意創新為教學之本,時尚與設計的本質就是臻於至善,追求最完美的細節,這是艾菲達普珠寶學院一直傳達給學生的精髓。
  • 耀眼、奪目、奢華……閃耀2019的這些珠寶,你更喜歡哪款?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2019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時間裡,國際上有哪些耀眼奪目的珠寶首飾被展出或拍賣,哪些品牌和設計受到關注?今年4月份,「俄羅斯帝國皇冠」的複製品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與大眾見面。雖然是複製品,但它卻一點也不比真品遜色:皇冠按照原品同比例製作,材料由銀換成了白金,鑲嵌的鑽石也由4936顆增加到1.1萬顆,由60位珠寶工人歷時兩個月完成。此前,它已經在俄羅斯20多個城市展出,吸引超過20萬人參觀。今年5月份,在瑞士日內瓦,蘇富比拍賣行展示了一條重達76克拉、由多顆祖母綠寶石和鑽石組成的項鍊。
  • 去國博體驗被珠寶眩目的感覺
    去國博體驗被珠寶眩目的感覺"雲鬢珠翠——維吉尼亞美術館藏二十世紀珍寶藝術展"開幕5月30日至9月1日,走進國家博物館北10展廳,130餘件璀璨的珠寶,定會讓你產生炫目的感覺。
  • 成功商業化的華裔設計師
    154Phillip Lim又一個被美版《VOGUE》主編Anna Wintour挑中的華裔設計師,利落剪裁和優雅的女人味幫助其得到了諸多好萊塢明星的追捧。如今女裝受歡迎程度較高,卻是靠男裝起家,31歲時和他的夥伴Wen Zhou建立了3.1PhilipLim系列,他意在設計出性價比高的具有設計感的服裝,他也曾接到過一些歐洲古老品牌設計師職位的邀請,但他似乎「更願意書寫自己的歷史」。Vera Wang目前最成功的華裔設計師,人稱「婚紗女王」旗下擁有多個個人品牌,除了婚紗外開始涉獵平價服裝和香水。
  • 珠寶設計師現狀和趨勢
    珠寶首飾作為大眾美化自身、追求物質文明的形式、早已步入尋常百姓家,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作為一種高級的藝術品,珠寶首飾很大部分的價值反映在其藝術設計上。在珠寶首飾設計中,設計師將個人的情感融入作品,使得材料、工藝與藝術三者高度的和諧統一, 而將珠寶具體形象化的過程即是珠寶首飾的藝術設計。珠寶首飾設計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在我國工藝美術史上有著輝煌的歷史。
  • 壟上藝術聯合富藝斯拍賣行於上海K11藝術空間舉行 《Tongue + Chic...
    《Tongue + Chic》球鞋藝術展後,富藝斯拍賣行再為喜愛潮流文化和街頭藝術的時尚達人們帶來《Tongue + Chic 街頭密碼》潮鞋藝術展上海站。時尚與文化名人們所設計的超限量潮鞋,當中包括當代藝術家湯姆•薩克斯(Tom Sachs)、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戴夫•懷特(Dave White)、跨界大師丹尼爾•阿沙姆(Daniel Arsham)、觀念藝術家珍妮•霍爾澤(Jenny Holzer)、人稱「Gucci Ghost 古馳鬼」的藝術家特雷弗•安德魯(Trevor Andrew)和時尚設計師
  • 博聞攜手珠寶設計師呈現「設計師長廊」 即將亮相4月深圳珠寶展
    深圳2018年3月16日電 /美通社/ -- 近年來,中國珠寶設計師團體的崛起預示著未來與眾不同的珠寶設計和產品在中國市場上將會走得更遠更廣。" 攜手深圳市珠寶首飾設計師協會,集結一批出色的珠寶設計師及其精心打磨的首飾作品,呈現一個嶄新且頗具前瞻性的珠寶秀場--「設計師長廊」。
  • 眼下你需要認識的 7 位中國時裝珠寶設計師
    現已成為國際時裝周中享有盛譽一站的上海時裝周,是許多時裝珠寶設計師打開商業局面的必達之地。時裝周組委會副秘書長呂曉磊將這種轉變歸功於:本土成衣時尚的增長以及相應地對於珠寶搭配需求的激增。「中國年輕消費者正從傳統的高級珠寶轉向時裝珠寶,」她表示:「由於本土成衣的興起,市場也帶動起時裝珠寶的發展。」另外,時裝珠寶設計在中國具有一定的地域優勢。
  • 英國珠寶設計師 還是一位熱愛山海的青島兒媳
    也因此,她的珠寶攤位前人頭攢動,大家都被她的珠寶設計和首飾款式所深深吸引,紛紛購買或駐足觀看。熱愛青島的山海 嫁給青島小夥這位英國姑娘Alena六年前來到青島。此前,Alena在英國倫敦一家設計公司做珠寶設計師,工作是為一些全球知名快時尚品牌設計首飾。
  • 專訪著名珠寶設計師劉斐:有愛的珠寶才有意義
    對設計師來說我們會有一個資料庫,平時在我們生活、學習和收集素材的過程中,在我們腦子裡或電腦裡都存了很多素材,有很多形狀和顏色是「刻」在大腦裡的,看到一定的材料時屬於條件發射,馬上就可以找出來。那兩件作品都能更好的體現大自然,首先它們的材料來自大自然,去反映大自然的生靈,會讓人覺得藉助大自然的設計師非常好玩的一件事情,是能讓設計師天馬行空的事情。
  • 90後設計師用珠寶藝術見證 展現最美武漢
    華夏經緯網3月20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一位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的GIC設計教師,同時也是一名獨立設計師@荒農Phoebe,本名方龍慧子,她用自己的一雙巧手,在紙上描繪出了一個我們熟悉卻又陌生的武漢──黃鶴樓、熱乾麵、長江大橋、甚至是三鮮豆皮……都被幻化成為由彩色寶石和貴金屬組成的一組組符號
  • 聯合當紅華裔設計師!vivo再推時尚新年禮包
    混時尚圈的朋友一定會知道紐約正當紅的華裔設計師——王大仁(亞歷山大·王Alexander Wang) 。這位出生在美國舊金山的華裔設計師曾多次獲得CFDA等頒發的時裝界大獎,tell a story(傳遞理念)、build connection(建立聯繫)是其設計的兩大驅動力。
  • 當90後00後開始玩收藏:1年砸千萬人民幣 引海外拍賣行來華掘金
    此次在021藝術展亮相的保利、富藝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香港秋拍預展同樣吸引一票年輕觀眾。都市年輕人已經成為奔赴藝展一線、展覽經濟的主力軍。巴塞爾藝術展一份2020年度中期調查報告顯示,網銷和千禧世代(一般指1981~1996年間出生)藏家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藝術市場越發重要。千禧世代在高消費人士中佔最高比例,有17%在過去6個月內花費超過100萬美元,嬰兒潮一代(1946年至1964年間生人)僅佔4%。
  • 詳解英國大學珠寶設計課程就業前景
    編者按:近幾年,英國大學珠寶設計專業開始走紅,迅速成為留學生最歡迎的熱門專業之一。可是,工業設計、環境設計、包裝設計、園藝設計……眾多設計類科目中,珠寶設計有何優勢呢?一般來講,國內學生報考英國大學藝術設計類專業多會選擇平面設計、服裝設計等傳統產業上。
  • 美國珠寶設計師推出 Too Cool For School 珠寶系列
    近期,美國珠寶設計師 Nadine Ghosn 推出 Too Cool For School 珠寶系列,靈感源自各種上學時使用的日常文具:鉛筆、三角尺、量角器、回形針等,用珠寶紀念回不去的校園懵懂。在選材方面,設計師以白金、玫瑰金搭配色調明快的彩色寶石,生動塑造出俏皮活潑的珠寶風格。新作中最具創意的是一對「燕尾夾」造型的耳釘,設計師將釘針藏在燕尾夾的中央,佩戴時就如同被燕尾夾「夾住」了耳朵。燕尾夾兩側鑲嵌粉色藍寶石和鑽石,與玫瑰金的色彩配搭十分醒目。
  • 紐約新銳華裔設計師 Gemma Hoi
    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是享譽世界的設計學院, 每年學校向世界各地的各大企業輸送畢業生人才,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服裝設計師,Gucci 前任首席設計師Tom Ford ,Donna Karan、吳季剛(Jason
  • 20世紀珠寶界傳奇——Chanel首席珠寶設計師,西西里公爵Verdura
    NONONO,在傳奇珠寶設計師佛杜拉 (Verdura)的珠寶作品中,這句話早已實現!在創立自己的品牌前,佛杜拉( Verdura)曾擔任Chanel首席珠寶設計師,備受Coco Chanel女士欣賞。
  • 小眾獨立設計師珠寶品牌HER NAME走紅 設計獨樹一幟
    5000億,而過去的5年複合增速都已經達到13%,珠寶逐漸成為規模增長最迅速的消費品類之一。時刻關注著消費者的需求 精準把握女性情感的多面性多年來,內地珠寶零售市場都被香港 「老字號」品牌佔據大半個江山。對於這一現象,珠寶設計師羅羅認為,香港珠寶品牌在內地的發展模式,對內地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與此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縱觀近年來珠寶行業的發展道路,並沒有出現太多讓消費者耳目一新的品牌及產品。
  • 中國珠寶設計師聯盟·跨境平臺璽RENXING動員會
    2020年6月14日,由中國新生設計師、非遺傳承人、純手工藝術家及跨界先驅共同參與的中國珠寶設計師聯盟跨境平臺「璽RENXING動員PARTY」將於北京順利召開。動員會上,中國珠寶設計師聯盟創始人龔璽然女士致開幕詞,另有部分國內優秀珠寶設計師及演繹時尚界嘉賓傾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