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崑崙策研究院】可關注)
【《亞洲周刊》文章標題截圖】
最新一期的《亞洲周刊》發表題為「民進黨元老力邀大陸領導人訪臺」的文章,稱臺灣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張俊宏、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共同主張以馬英九、陳水扁為聯合邀請人,邀請大陸領導人訪臺與蔡英文會面。臺灣民間勢力希望推動創意行動,打破兩岸僵局,以回應中共十九大對臺釋出的善意。
文章並稱,張、許二人表示,若大陸沒有回應,他們將組團赴大陸當面邀請。許信良和張俊宏日前到高雄拜訪假釋中的陳水扁,陳相當肯定這項提議,已正面回復邀請,陳水扁表示:「本人更願誠摯籲請海峽兩岸領導人互訪,共商兩岸和平穩定架構及促進世界永久和平方案。」但馬英九尚未回復。
張俊宏、許信良發起這項提議真實意圖何為?這項提議是打破兩岸僵局的鑰匙嗎?這項提議又有多大的意義和可能性?
一、打破兩岸僵局的鑰匙是「一中原則」而非領導人會面
首先必須說,民進黨這兩位元老對兩岸當前現狀的焦慮,試圖通過自己的影響推動打破兩岸僵局的心情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根據當前兩岸的政治氛圍,顯然這項提議是不現實,甚至是幼稚的。因為,在民進黨不承認「一中原則」,不刪除其「臺獨」黨綱的情況下,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兩岸領導人會面這種事情的。因此,打破兩岸僵局的鑰匙是「一中原則」,而不是形式上的會面。
其次,蔡英文及臺灣民進黨當局已從柔性「臺獨」、隱形「臺獨」走向了公開支持「臺獨」。蔡英文前幾天對中共十九大回應的「不挑戰、不迴避、不走回頭路、不在威脅下屈服」及上臺一年多來大力推動「去中國化」的舉動,以及臺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公開宣稱自己是「務實的臺獨者」,這一切已經完全沒有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基礎。
其實,這些情況,作為民進黨的元老張俊宏、許信良二位比誰看得都清楚。因此,這時提出「習蔡會」不免讓人感到詭異。
1、蔡英文不是「善茬」,更沒有過「善意」,會面更顯政治投機
蔡英文歷來就不是一個「善茬」,李登輝時期的「兩國論」她參與,「臺獨課綱」她推動,哈日聯美圍堵大陸她積極等等充分說明她不是個「善茬」。在對待大陸,在兩岸統一的問題上,蔡英文從來就沒有過「善意」。她口頭上的「善意」無非是不斷換著杯子的迷魂湯,對臺灣社會也許有用,但對大陸一文不值,沒有任何人去端她的杯子。
因此,與其會面只會再次給她政治表演機會,為她添光加彩,令她更得意忘形,「臺獨」舉動更加猖狂。
2、提倡「習蔡會」是為民進黨推卸歷史責任
無論出於什麼心情,但從已表示擬採取的方法、手段和意圖,並不能反映是在為兩岸僵局找鑰匙,而更像是企圖「逼宮」。一方面解釋蔡英文的「多次釋出善意」,一方面不講民進黨「臺獨」激烈舉動,單單推出所謂的「習蔡會」,如果因為大陸不回應,很容易讓人產生大陸「不仁不義」,這樣的結果正是臺灣政客們慣用的「陷人於不義」之手段。
眾所周知,兩岸目前的僵局是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一中原則」造成的,這個責任無論變換什麼花樣都逃脫不了。張、許二位元老若真是替兩岸發展擔憂,為臺灣前途著想,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促使蔡英文回頭是岸,老老實實回到「一中原則」上面來,這才是正道。
二、打破兩岸僵局必須務實,耍手段不會有任何結果
「習蔡會」議題在《亞洲周刊》發文之前就在臺灣社會炒作過一陣,最積極的是親民進黨的媒體《自由時報》。
【臺灣《自由時報》10月25日報導截圖】
《自由時報》以「『共商世界和平』民進黨創黨元老邀大陸領導人訪臺」為題報導了詳細內容:10月25日,臺灣「城鄉環境保護基金會」(張俊宏為該基金會董事長)舉行記者會,邀請了許信良、張俊宏以及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等人就中共十九大後兩岸關係問題發表見解。正是在這場記者會上,張俊宏提出了「習蔡會」的議題。從《自由時報》的報導顯示,在這場記者會上,有兩點引人關注,一是陳水扁對這一提議表現得出乎人意料的積極;二是對蔡英文兩岸政策大唱讚歌,認為保持現在兩岸狀況就是最好的形勢。
因此,可以看出,所謂的「習蔡會」只不過是政客們玩弄的有一個假話題而已。
說實話,張俊宏和許信良也許還有一些是在為臺灣擔憂,試圖尋找一條創意的方法為兩岸僵局解套。因為,他們曾都提出過積極的兩岸和平主張,如張俊宏曾提出過「一國一制」不贊成「臺獨」,許信良曾提出過「大膽西進」,提倡參與大陸發展,並多次到過大陸,甚至還專門到延安參觀過中共中央舊址。
【右一為許信良、右二為張俊宏、左一為林濁水】
但林濁水卻是鐵桿的「臺獨」分子,他更有「臺獨理論大師」之稱。因此,他怎麼可能希望兩岸統一?他心中的「習蔡會」又怎麼可能是為了兩岸福祉?
筆者前面已闡述,打破兩岸僵局唯有民進黨當局承認「一中原則」才是正道。在不能出現這樣局面的形勢下,關心兩岸局勢的人只有做一些務實的事情,促使兩岸打破僵局才是對。因為任何耍手段對大陸都不會起到絲毫作用,所以也不會有任何結果。
寫到這裡,我想將今天下午與臺籍北大博士生王裕慶交流中,他的一段話分享給大家,他說:
兩岸關係的隔閡,就如同柏林圍牆,很多既得利益者都寧可犧牲老百姓的利益,而希望柏林圍牆保留,甚至還堅固柏林圍牆本身的隔閡力。。 結果,老百姓開始不爽,第一個人偷偷拿著榔頭敲了柏林圍牆企圖剪鎖幫忙老百姓的需要,既得利益者就馬上出來拿著槍威脅第一個敲圍牆的人,等更多老百姓看不下去一起無畏懼的拿起榔頭公開敲壞圍牆,兩德就完全統一。
我這次就是蔡英文主動給我,敲圍牆的契機:把臺胞入黨的柏林圍牆威脅,用我如同榔頭的研究,一個個敲開,並剪鎖兩岸關係臺胞不能入黨,因為十惡不赦犯法的迷失。
自王裕慶提出加入中國共產的願望後,北大又有一名臺籍博士生張立齊表達了同樣的願望。這顯示王裕慶的示範舉動已產生效果。王裕慶和張立齊已舉起榔頭開始砸民進黨豎起在兩岸之間的圍牆,相信他們的舉動還會帶動更多的臺灣民眾。
魯迅有句名言: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變成了路。
打破兩岸僵局,在目前的形勢下正需要更多像王裕慶、張立齊這樣的砸牆者,也許他們真會走出一條嶄新的大道。這才是打破兩岸僵局民間務實的做法。
(作者系崑崙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崑崙策網【作者授權】)
【崑崙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諮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崑崙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推薦友情關注:
共享國家意識形態中心【思想火炬】微信公眾號
共享【e觀滄海】微信公眾號
【獨立評論員郭松民】微信公眾號
共享【思想大視野】微信公眾號
共享【紅色文化網(hswh1226)】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