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正在進行繪畫考試。
考生在接受考場安檢。
家長在考場外翹首以盼。
江蘇省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美術類專業統考昨天開考,全省報考總人數為48726人,比去年增加近1800人。記者在南師大仙林考場採訪發現,學美術6—8個月來參加考試已是常態,突擊一兩個月甚至幾周就來參加考試的也大有人在,「打格子」畫畫的方式也很普遍,「九宮格」算是好的,誇張的竟然要打1000個格子!有關專家認為,江蘇素描考題由畫真人模特轉為提供照片默畫,恰恰為短期速成的考生提供了便捷的「成才」之路。
揚子晚報記者 蔡蘊琦 張琳 本版攝影 侯彬彬 宋嶠
A現場
出了考場還糾結
抓著包帶的手究竟該怎麼畫?
「女孩毛衣的顏色畫了嗎?外套的顏色要淺些。」「啊呀,我沒畫哎。」考場外,兩名剛結束考試的女生邊走邊討論,其中一名女孩正為自己遺漏的細節懊惱不已。「考場提供了一張黑白照片,用文字描述了這張照片上年輕女孩的特徵。」這名來自秦淮中學的女孩向記者道出了考題:女孩扎著馬尾辮,臉是正面的,身子側著,她穿著一件黑色毛衣,外面是一件顏色稍淺的外套,她的左手自然搭在左下腹這個部位,右肩背著包,右手抓著包帶。「年輕女子已經練習過無數次,不過挎著包的動作從來沒練過。還有毛衣的顏色和外套顏色要不要區分,很多細節問題把握不住。」一名女孩說。採訪中,考生告訴記者,考前練習中,年輕女子、中年女子、男子、老人、孩子,每個年齡段都練習過多次,不過手抓包帶這一動作比較少見,「細節很難猜,比如前兩年考到老人手臂上搭件衣服的,還有的男子手握可樂瓶,今年考到的細節可能比過去幾年都多。」常州一名考生也為女孩手該怎麼畫糾結,「左手輕輕搭著,右手抓著,兩隻手的形比較難把握。」
考場外,焦急等待的除了家長還有一群陪考的美術老師。「我們剛才到窗戶口瞄了一眼,年輕女子我們畫室的學生練習過多次,挎包這個動作恰好在不久前剛剛練習過。」押中了題目,這家畫室的老師難抑興奮的心情,他向記者透露,每個畫室都有訓練習題冊,冊子上包括歷年的考題和老師猜測的題目,「學生根據冊子上的內容反覆練習。一般從早上7點畫到晚上10點,非常辛苦。」這名老師說。不過多數老師沒有「猜」到考題,「右手抓著包,這個會不會畫,我還真有點擔心。」一名老師說,「每年的細節都不一樣,很難猜,就像買彩票,如果猜中了,孩子會有自信,畫的很快;猜不中,孩子沒接觸過,肯定會緊張。」六合程橋高級中學的楊老師就有點擔心,「每個孩子都差不多練習了幾百張照片,不過背個挎包,在考前沒有專門練過,估計有的孩子會處理不好。」
B 調查
突擊考美術成「全民運動」
南師大仙林校區考場承擔著南京、鎮江、常州三地考生的考試。常州某中學的領隊劉老師介紹,他們學校來了6輛大巴車帶著300多名考生考試。「高三年級三分之一的學生來考試了。」劉老師告訴記者,他們是一所私立學校,文化成績相對較差,藝術高考成為本科捷徑。每年的「小高考」結束後,就根據學生的成績進行分班,選拔出一部分成績不是特別好,但是又想通過考美術來上大學的考生,對這部分學生進行8個月的突擊培訓。從往年的考試來看,通過率都在80%以上。「我們有固定的師資,也會從外面請來專業老師,學生一般就在學校培訓,8個月下來大約要1萬元左右。」為了考出好成績,學校一周前帶著300多個學生到南京,在南京一家畫室駐紮下來,提前適應。
採訪中,記者發現,類似的「突擊中學」有不少,鎮江的一位家長說,孩子所在學校有6個美術班。他們家兩個孩子,女兒幾年前通過美術藝考考取上海某大學,這次又來送兒子考,「按照文化分來看,兒子上不了本科,在今年暑假,學校就組織美術突擊訓練,他每天都是從上午8點半到晚上10點半,每天14個小時都在不停畫畫,最近身體很差。」
9宮格、70宮格,水平差就多畫格子
學美術只有幾個月,能順利過關嗎?採訪中,談到這一問題,不少同學向記者透露起「秘訣」。金壇一名女生告訴記者,和她一起學畫畫的有十幾名學生,水平高一點的老師教他們畫九宮格,拿到題目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在白紙上打九個對稱的格子,然後按照比例畫出人像。「我學的比較遲,對形狀的塑造比較差,老師教我打70個格子。」這名女生說,還有一部分同學水平中等,就畫36個格子。更誇張的是,一名考生說畫室的老師叫他畫1000個格子,「用尺子打,每個格子一樣大小。」最重要的是,畫好後,格子要擦乾淨,「閱卷老師一看到格子,肯定知道你不太會畫啊。」「用打格子的方法畫,最大的好處是畫面穩定性好,差也不會差到哪去。」一位美術老師向記者透露。
C 反思
美術老師:當年我們畫真人沒法突擊
「突擊學畫的孩子實在太辛苦了。」雖然開畫室教學生怎樣突擊應考,這幫美術老師感嘆,如此學美術,把孩子「坑苦」了。「我們那時候都是畫真人,沒辦法突擊,必須有一定美術功底。也從來沒有人對著照片畫畫。」2006年參加高考的一名美術老師感概萬千,「我還記得那年素描畫武警的半身像,而不是對著一張照片畫。」另一名美術老師來自新疆,「我們當年也是考寫生。」如今幾名老師都在教孩子們如何畫好照片。「現在大部分考生只會畫照片而不會畫模特,他們不用出門寫生,就呆在畫室,對著照片畫。」這名美術老師坦言,這顯然違背美術規律,「照片是死的,人是活的,每個人對真人的感受不一樣,你用肉眼去看,用心去感受,而不是臨摹。」記者隨即採訪了幾名考生,他們表示很少畫真人,「當然是真人難畫,如果真人坐在面前,有很多角度,型比較難把握,可能比畫照片多用2—3個小時。」一名女生說。
也正是畫照片的考試方式讓「格子畫法」有空可鑽。「畫真人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格子畫法如此流行,實在不正常!」 六合程橋高級中學的楊老師說。「我們正規的學校教學生畫畫,絕對不會採用這樣的方式,但在很多私人畫室格子畫法大行其道,而且的確有效果,但其實學生什麼都沒學到。」
記者溯源:為何江蘇從畫真人改為畫照片
記者了解到,2007年之前,江蘇美術高考素描題目是畫真人模特,「通常請武警戰士做模特。為了防止洩題,之前讓戰士擺好幾個姿勢拍好照片,考試當天抽籤決定擺哪個姿勢。」一名老師說。
2007年江蘇對普通高校招生美術專業統考內容作了調整,素描考試內容由原來的「半身人物寫生」調整為「半身人像默寫」也就是提供相關照片。原因是,擴招讓藝術類考生大量增加,沒法大規模調用武警擔任模特;另外,對專業基礎普遍單薄的考生而言,因為處於不同的考點和不同的考試位置,不同的光線、角度、模特外形上的差異,以及模特中場休息之後其坐姿、神態與衣紋難免會有變化,均會影響考試水平的發揮,直接影響考試成績。於是,從2007年起江蘇改為提供照片默畫。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採用畫照片作為美術高考素描考試的不止江蘇,還有上海、湖北、河南等地。而安徽、新疆、湖南都是考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