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在家早教:3歲前爸媽做對這件事,孩子智商比同齡人高17%

2021-01-18 手機鳳凰網

大家前兩天的尾款都付完了嗎?這兩天辦公室的媽媽們都在討論「剁手」的戰績,結果大家一合計,發現基本都是孩子的東西佔了大頭,紛紛感嘆:我們養的不是孩子,簡直是碎!鈔!機!

我在沒生雲寶之前,也想不到那麼小一個孩子,需要花錢的地方竟然這麼多,現在啊,看著每月家庭開銷,小心臟也是怦怦跳。

曾經有人算過一筆帳,從備孕開始到孩子大學畢業,即使按最普通的標準,竟然也要100萬!

歸根到底吧,其實就是因為我們都想給自己的寶貝提供最好的,只要聽說這東西是娃需要的,那就一個字:買!尤其是在孩子教育方面,花起錢來更是毫不含糊。

每當提到教育開支,我們都特別喜歡用「投資」這個詞,而且期待這份投資能在未來有一份超值的回報。著名的赫克曼曲線也早就告訴我們,對教育的投資越超前,回報率越高,3歲前教育的投資回報率是1800%。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布魯姆也曾做過這方面調研,他對1523名0~3歲的嬰幼兒進行了長達20年的追蹤研究,最終得出結論:接受早期教育的兒童比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兒童智商平均高出17%左右。

而在美國NetFlix出品的紀錄片《The Beginning of Life人之初》,採訪了研究兒童發展的各領域專家和不同國家的家庭,也證實了這件事:0~3 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早期教育對孩子今後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

既然早教這麼重要,那本著給娃投資絕不心疼的心態,趕緊報個早教班或者買一堆開發大腦的玩具就萬事大吉了?

當然不是!對於3歲前的孩子來說,上再昂貴的早教班,也比不上父母溫暖的擁抱,再精緻的玩具也沒有爸媽好玩。

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的其實很簡單:高質量的陪伴。

一、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陪出來的

熟悉小步的家長,一定知道這是我反覆在強調的點。

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很多人都說我是「學霸」,但我深知自己並非天資過人,是我媽媽長期堅持不懈的陪伴教育才為我奠定了進入清華和斯坦福的基礎。

所以啊,只有家長主動參與教育而不是放手交給外人,才可以保證孩子擁有良好的習慣、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健康的身體。

然而根據《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統計,中等收入群體平均每天用於照料孩子時間只有34分鐘。而在這僅有的半個小時裡,有效陪伴的時間更是少的可憐,很多父母所謂的「陪伴」只是「陪著」而已。

心不在焉地「陪伴」只會讓親子距離越來越遠,因為你的這些行為在告訴孩子他無關緊要。長此以往,會造成孩子的安全感嚴重不足,將來自信心、社交能力、抗挫能力等也會有所缺失。

你看,教育就是這樣一環扣一環,短時間或許意識不到問題,但等以後能看到孩子間明顯差距的時候,亡羊補牢,或許為時已晚。

不過也有不少家長說:我想要好好陪孩子,但是無從下手,有時候吃完飯,全家都搶著洗碗,因為實在不知道要陪孩子玩兒什麼……

這確實是很多家長的困擾,懂道理和能做好是兩回事兒,要針對孩子不同年齡發展,去做一些符合年齡,又能有一些提高的引導,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是一件要求很高的事。

我們小步在家早教的DEEP課就是在幫大家解決這個難題。小步教研團隊的老師們在課程的設計上嚴格參照嬰幼兒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的規律,把6-36月齡分為13個學階,然後按照不同的月齡,每周推送不同主題的課程。

8個月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用反覆消失又出現的「躲貓貓」遊戲建立客體永存概念;

14個月進入觀察模仿期,在遊戲中增加有趣的動作和聲音,讓寶寶在模仿中學習;

20個月進入秩序敏感期,使用類桌遊幫助寶寶建立規則意識;

……

每天只要跟著玩兒,就不會錯過孩子成長過程的任何一個敏感期,不管是父母還是老人,都可以很快上手~

既然養娃這麼費錢,那自然是能省則省,所以,小步在家早教我今天為大家送上雙十一超值福利!

原價399元的【26節斯坦福早教課】現在0元學,還包郵贈送價值129元的實物禮包,不用領優惠券、不用交定金、我們是實打實的優惠,現在買最划算!

限量500套,著急的媽媽可以先點擊下方圖片搶購了~

二、14天的課,你能獲得什麼?

1、科學的早教體系,螺旋進階

小步非常關注孩子發育的黃金期,我們在DEEP課中融入了40+學科,3年學下來,一共能體驗135個主題場景和1000多個真人出鏡的視頻課,超級清晰直觀,老人、阿姨也能秒懂秒會~

舉個DEEP的例子,18-20個月的課中講到了用麵粉自製石頭。

首先,媽媽可以把麵粉、水的用量畫出來,讓寶寶通過圖像獲取信息,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活好面後,讓寶寶把它掰開,製作出不同和大小的麵團,這個過程可以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

這樣真人實拍示範,相信一眼就看明白怎麼玩啦~而且不知不覺中,寶寶的各項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2、開放式遊戲,玩出聰明寶寶

馬雲曾說:「會玩的孩子,比會學的孩子,更有未來。」研究表明, 不玩耍的孩子或很少被觸摸的孩子的腦比正常同齡孩子的腦小20%左右。

我身邊很多媽媽都執著於給孩子買各種大牌玩具,但其實紙杯、膠帶、礦泉水瓶……身邊一切都可以做玩具,開放式的玩法才更有助於寶寶思維發展。

另外要注意,玩也是有方法的哦,比如玩小汽車,我們會引導媽媽把汽車和顏料結合到一起,讓著寶寶用車輪作畫。

孩子的天性本就是愛玩,我們要做的是引導他們會玩、懂玩,玩出意義,在探索中獨立思考,主動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庫。

我們還曾經做過一個關於DEEP課新老用戶使用情況的調研:購課3個月以上的家長,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平均能回憶起8.3個親子遊戲,而剛加入的早教新手媽媽,只能想起3.6個。

可以明顯地看出,在是否會陪玩這點上,早教老手和新手的區別是非常大的。

3、符合認知原理,讓寶寶學得更明白

在「玩中學」的正循環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定位寶寶現有的能力發展,然後給他「高一點點」的挑戰,在學術上叫「最近發展區」理論,這種方式能夠很好地驅動孩子的好奇心,一點一點進階。

所以,定位寶寶的現在的能力很重要,為此,我們和國家關工委的專家們一起研發了一個特別棒的小工具——寶寶能力測評。

沒事兒多測測,能讓爸爸媽媽充分了解自家寶寶的能力、天賦、短板,而且我們還會給每個寶寶提供專屬定製的提升方案,幫你減少不必要的育兒焦慮~

總之啊,早期付出越多的時間和精力,未來就能收穫越多驚喜,說不定哪天你就會發現,帶孩子這件事,怎麼突然就變得有趣又輕鬆了。

相關焦點

  • 3歲前媽媽不陪孩子做好這件事,將後悔終生!
    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也能養出一個聰明孩子,在想辦法提升智力前,我們一定要先明確兩個事兒:一是孩子智力開發越早越好。二是真正決定一個人智商和情商的,不是遺傳,而是成長環境。所以啊,孩子出生頭3年,父母高質量的教育是聰明寶寶養成的關鍵。
  • 小步在家早教:3歲前如何給孩子閱讀啟蒙?99%的父母都做錯了
    小步在家早教:3歲前如何給孩子閱讀啟蒙?99%的父母都做錯了 和孩子親子共讀,你是否遇到了這些問題:市面上繪本那麼多,怎麼選?買了很多書,孩子都不愛看怎麼辦?
  • 3歲前媽媽不陪孩子做好這件事,將後悔終生!
    文 | 洛 奇都說「寶寶的智商,3分天註定,7分靠打拼...」但是那剩下的7分各位爸媽們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古話說,三歲看老。那麼寶寶出生的前三年到底有多重要?0到3歲是奠定孩子一生智力、性格、習慣和能力的關鍵期,神經學家發現,0-3歲是寶貝們腦部發育的關鍵時期,後天培養和先天遺傳應該相輔相成。
  • 小步在家早教嬰幼兒能力發展測評發布 早期教育立足家庭
    中新網10月11日電 近日,小步在家早教聯合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發布《小步在家早教中國嬰幼兒能力專業測評量表》,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學習、社交、語言、認知、運動等五大能力及不同的維度,總計21個因子進行分析。據介紹,這份測試問卷不同於兒童出生後每年要做的健康普查,這份量表將指導家長更加了解兒童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發展能力與水平。
  • 小步在家早教:不想孩子越來越難帶,6歲前就要這樣立規矩
    我們都知道, 6歲前的孩子對規則是高度認同的,在6歲前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對他們獨立人格的形成和未來發展很重要。道理和方法都看了不少,可為什麼你給孩子立規矩就是不管用?其實啊,就是沒掌握到這3個關鍵:一、小步在家早教「一致性」是立規矩的前提從事教育工作這麼多年,我發現立規矩不管用的家庭,大多是因為沒有貫徹好「一致性」。
  • 小步在家早教乾貨投遞:在家這樣做,帶娃再也不焦慮
    寶爸因為工作原因,常年不在我們身邊,照料兩個孩子的任務幾乎全部落在了我的身上,大娃即進入三歲,二娃正準備學爬學走,都是處在最最關鍵的早教階段。很多媽媽說,帶一個娃就夠崩潰了,問我是怎麼一個人能帶兩個娃,而且還把這兩個小傢伙教的那麼聰明伶俐的,這多虧了有小步早教在家。帶娃這件事可不是自己能悶頭琢磨出來的,必須找外援啊!
  • 小步在家早教:3歲前這樣帶孩子,上學後省心百倍!越早知道越好!
    我們都知道事業有天花板,但其實3歲前孩子的能力發展也是有天花板的。所謂「幼兒發展天花板」是指,3歲前的孩子依靠外部環境刺激自然發展到特定階段後,就需要人為幹預和引導,否則容易導致孩子接下來的發展嚴重受限,出現長期停滯不前的現象。 比如一歲半左右的孩子可能會開始玩一些假裝遊戲,假裝用香蕉打電話或玩更複雜一點的過家家,這說明孩子的抽象思維開始發展。
  • 小步在家:從0個月寶寶做起的早教生意,真的靠譜?
    那麼,小步在家在此時入局小月齡早教市場,真的做好了準備,幫家長們為孩子「搶佔起跑線」,還是僅僅想收割一波家長們的「智商稅」呢?「斯坦福」光環背後:教學者無資質、課程內容難規範從公開的資料來看,小步在家早教確實有著足夠光鮮的一面。
  • 小步在家早教教家長如何做到高質量陪娃
    對於早教這件事情,也算是深度學習研究了。今天做個早教專題分享:線下早教:不科學,也不適合上班族家庭。首先,早教就應該在家。 哈佛大學教授Bronfenbrenner美國國家早教推廣項目負責人指出「沒有家庭的參與,一切早教項目都收效甚微。」還有一點,大家都知道,3歲前孩子90%以上的時間都在家裡。
  • 小步在家早教 寶爸帶娃的好幫手
    更何況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陪寶寶玩耍,我們家爸爸的帶娃技能要麼是打開電視給寶寶看動畫片,要麼就野得讓人頭皮發麻,幸虧遇到了小步在家早教,讓老公再也不愁在家帶娃了。  早教平臺要選好  兩個都是帶娃小白,無奈之下我全網挑選了很多早教app的課程來學習,帶著老公和寶寶一起玩。
  • 小步在家早教強勢登陸學習強國
    【天極網IT新聞頻道】近日小步在家早教通過層層內容審核,正式登陸「學習強國APP」,並獲得推薦。   能夠獲得學習強國APP的認可,對於小步在家早教來說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隨著全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早教成為最家長關注的問題之一。科學的早教離不開家庭的參與。
  • 後疫情時代的早教行業如何做?小步在家早教給出答案
    在家早教的模式在疫情之前早已跑通,2019年就曾有數據顯示70%的家長認為早教應該在家做(數據來源《2019年母嬰行業人群洞察》)。但是其中不乏更認同線下形式的家長始終不曾嘗試,還有一部分家長始終在做卻不得其法。80、90後的高知家長在教育上絕對不「佛系」,早教是剛需一樣的存在。他們會主動關注,更會主動嘗試。
  • 小步在家早教上線育兒指南,了解寶寶從這裡開始
    繼去年10月推出「專業兒童能力測評」體系之後,今年11月,小步在家早教又悄然上線了「育兒指南」,幫助廣大家長了解寶寶,並根據寶寶發育情況,給出更合適的引導方式。這是小步在家早教在兒童發展標準上的又一項重大突破。育兒是一項非常龐大且精細的工程。
  • 斯坦福教授:睡前跟孩子一起做這2件事,孩子的智商會遠超同齡人
    我們都知道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父母的正確教導和堅持,根據兒童分析師發現,孩子的性格養成關鍵期是3-10歲,所以,要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在這個階段就要好好的塑造和教育。現在很多的父母都忙於工作,在生完孩子之後將養育孩子的責任都放在了老一輩身上,家長本身陪孩子的時間就不是特別多,通常只有下班之後或者睡覺之前這兩段時間。
  • 聽說小步在家早教可以學習育兒知識是真的嗎?
    我是去年生的寶寶,剛開始對育兒知識一竅不通,後來身邊的朋友推薦了小步在家早教,有空的時候我就在APP上學習,現在總算摸著點門路了,現在我是知道小步在家早教有多棒了,一些養娃知識讓我煥然大悟,摘一點給大家看看。
  • 小步在家早教彭琳琳:早教的核心就是高質量的家庭陪伴
    小步在家早教成立於2017年初,是一家非年輕的公司,2017年7月的時候我們上線了在家早教核心課,當時市面上非常缺少家長與孩子之間互動的內容,所以課程一推出就得到了家長們的積極反饋,我們的用戶量迅速增長到了20萬。後來我們推出了DEEP家庭早教課,可持續學習力課程等,不斷迭代產品,升級服務。通過近四年的努力,我們目前已經擁有超過1580萬用戶,很多家長是在小步兩年、三年的一路學下來。
  • 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之小考拉koala
    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已經完全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有特別多的收穫和小驚喜。看著孩子每天都開開心心地成長著,覺得特別欣慰,感恩父母不辭辛苦幫我們帶好榮榮寶貝,還願意花時間學習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這是非常難得的 。
  • 在家帶娃很焦慮?小步在家早教教你高質量育兒經,我有好玩且不瞎玩...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我是全職媽媽,帶娃我是專業的,我最擅長的就是帶娃在家做早教。   說到育兒,那一定要做到「玩中學」,這樣才能即看到娃的成長,過程也非常快樂。   【陪娃時光】   首先我和寶寶日常作息,基本是這樣安排:   8: 00-10: 30 起床早飯、戶外活動   10: 30-12: 00 練習數學   12: 00-15: 00 午飯、午休   15: 00-17: 00 小步在家早教時間   17: 00-19: 00 自由玩耍
  • 三年前,她做了一款所有孩子都能用的早教APP「小步親子」
    >  三年前,在某知名母嬰電商擔任戰略副總裁的彭琳琳做出了一個頗為大膽的決定——辭職創業,做「在家早教」。2017年2月,她創立了小步親子,專門針對0-6歲孩子的家長,為他們提供系統科學的、非碎片化的線上早教課程和服務,通過「理論+實踐」的方式教授高質量的家庭陪伴方法。如果一定要問彭琳琳辭去還不錯的工作專心做小步親子的原因,她說,「不是每個媽媽都能像我一樣去自學這些知識,但是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像雲寶一樣,得到最好的早期教育」。
  • 小步在家早教:教會家長正確的親子互動方法,讓「陪著」成為「陪伴」
    據《2019年中國親子陪伴質量研究報告》數據顯示:91.7%的0-3歲孩子父母和97%的4-7歲的孩子父母群體認同高質量親子陪伴的重要性,但其中八成父母仍在以低質量的方式陪伴孩子,很多陪伴僅僅只是形式上的「陪著」而已。怎樣做到高質量陪伴、讓親子過程變得更快樂成為家長關心的普遍問題。小步在家早教創始人及CEO彭琳琳和她的團隊認為:早教的核心在於父母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