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在一個寶媽群裡邊總是能聽到娃剛出生不久的寶媽們討論自己寶寶的體質問題,群裡就有一位寶媽說自己的寶寶很難帶,隔三差五就生病,每次一生病就把家人忙的暈頭轉向,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好的,全部都圍著寶寶轉。
最近寶寶因為經常發燒,所以半夜全家都要起來把寶寶送到醫院,這位寶媽覺得是不是自己給寶寶的營養不夠,寶寶的抵抗力變低了。後來群裡面有經驗的寶媽指出了原因,不僅僅是營養物質的問題,更重要的還是寶寶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是不是能夠給寶寶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有關。
小編的同事小李,現在寶寶也快6個月了,但是這幾天小李總是跟公司請假,因為總是要帶著寶寶去醫院看病。後來小編就跟小李聊天,小李一直納悶自己的寶寶經常出去玩,為什麼寶寶總是喜歡生病呢?後來去看了醫生後才知道,寶寶年齡增大之後,接觸到的事物也多了,所以特別需要注意平時的衛生條件。後來小李就按照醫生說的改進之後,寶寶生病的次數就少了很多,身體也慢慢強壯起來了。
這應該也是許多寶媽的誤區吧!在小編身邊就有不少的寶媽覺得只要給寶寶提供足夠的營養,寶寶就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環境,比如說餐具夠不夠衛生,寶寶的個人衛生問題等等,所以才導致了寶寶的抵抗力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反而總是體弱多病。那為什麼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開始變得愛生病了呢?往往是寶媽們忽略了這三個原因。
寶寶在長大過程中自帶的抗體會越來越少。雖然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母乳會像食物過渡,但裡邊能夠提供大的抗體隨著寶寶長大會越來越少。而這個階段寶寶的自帶抵抗力也會慢慢的減弱,正是處於自身免疫系統重建的過程,所以這個階段比較容易生病。小編覺得這個階段的寶寶,首先建議寶媽們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其次是在這樣的一個過渡期間,也注意各個營養的均衡搭配。
在寶寶從母乳到輔食過渡的過程中,沒有注意飲食衛生,會讓寶寶的免疫力降低。在寶寶過渡到輔食的時候,因為寶寶已經開始從外界獲取食物了,吃到的食物不一定能夠非常的對寶寶的胃口。小編覺得在添加輔食的時候,媽媽應該先從少量到多量,從單一的輔食到多樣的輔食,不斷的測試寶寶的適應能力和消化程度。其次也應該注意給寶寶餵輔食的時候,所用到的餐具衛生,避免病從口入,讓寶寶容易生病。
在寶寶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就會經常接觸到外界東西,如果不注意周圍環境的衛生狀況,也很容易生病。在寶寶稍微大一點的時候,開始學會爬行,走路,也喜歡咬東西兒,能夠接觸到的周圍的事物就會更多了。
如果在寶寶成長的環境中,寶媽們不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就很容易讓更多的細菌從口中進入,破壞寶寶的免疫系統,讓寶寶變得容易生病。小編建議寶媽們可以定期的消毒寶寶的玩具,也注意讓寶寶在玩耍之後洗手,吃飯前後清潔雙手,做好個人衛生,才能讓寶寶少生病健康成長。
關於寶寶愛生病這方面,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面跟小編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