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鄰中央商務區,東靠北京城市副中心,位於北京朝陽區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用小而美的校園迎來送往一批又一批的求知學子,用靜然姿態擁抱著四季流轉變換。而且在這一方天地中,還隱藏著四大"校花",用各不相同的魅力造就了北二外獨一份的美。今天就讓我們去揭開二外"校花"們的真容吧——
傳承精神的海棠花
在新中國外交事業大發展的背景下,在周總理的提議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應運而生。二外成長於周總理的悉心愛護之下。數十載歲月,二外澆灌出朵朵似錦繁花,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
在改革開放的春潮中,學校緊密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開創新的專業,是全國外語院校中第一個成立非外語專業的學校。1981年,為適應國民經濟和國際經濟合作迅速發展的迫切需要,學校領全國外語院校風氣之先,與國家旅遊局合作設立旅遊系,成為全國最早成立的旅遊系之一;與對外經濟貿易部合作設置外經系,成為全國最早開辦對外經濟合作專業的高校。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外語強、專業精的多面手和複合型高質量人才。特別是外語和旅遊學科、專業建設獲得重大發展,形成了學校優勢特色,被譽為"中外人文交流使者的港灣""中國外交官和旅遊人才的搖籃""中國旅遊最高學府"。
傳承弘揚總理精神,展示開創未來的堅定志向。二外人共同選擇了周恩來總理生前摯愛的海棠花作為校花。海棠花有著極為豐富的寓意,堅韌、向上,這同二外校訓"明德、勤學、求是、競先"極為吻合,象徵著一代又一代的二外人無論在任何時候都積極進取、敢為人先。以海棠為校花,更體現著二外全體師生對總理的懷念,對總理精神的傳承弘揚。
乘風破浪中的"浪花"
56年滋蘭樹蕙,二外形成了"融中外、兼知行"的學風、"和易以思、人文化成"的教風,積澱了深厚的學術傳統,有著獨特的辦學經驗,從這裡走出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從二外走出的數萬名畢業生,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湧現出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商務部原部長高虎城,中聯部原副部長劉洪才、徐綠平,外交部原副部長程國平,商務部原副部長陳健,原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中信集團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常振明,同濟大學原副校長江波、世界旅遊聯盟秘書長劉世軍等一批政界、外交界、商界、文教界傑出人士。
外交部部長王毅
商務部原部長高虎城
中聯部原副部長劉洪才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
前浪引領,後浪奔湧,新一代二外學子也展現出非凡的實力!
宛家旭,2016級歐洲學院西班牙專業入職華為公司
語言學生需要多多實踐,二外"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教學法是開全國之先河的,老師在這方面給予我們特別棒的訓練;同時,學校的各類志願服務、社會實踐、社團活動都具有非常鮮明的國際化特色。正是因為這樣日積月累的浸染,二外學生語言實踐能力強、國際視野開闊,這些素養非常受大型企事業單位重視和青睞。
寇蓬升,2016級中東學院阿拉伯語專業已通過外交部遴選
北二外阿拉伯語專業培養了七位共和國大使,學院一直非常注重學生綜合能力養成,外事活動非常豐富,我們有很多的機會參與到國際性的論壇或者對話中,這對我來說是巨大的鍛鍊。從學院學生會副主席、到中非合作論壇,學習之餘我積極參與學校豐富的課餘活動以拓展視野。二外讓我一步步走上更大的舞臺,也讓我看到了更為廣闊的世界。
俞啟涵,2016級中東學院阿拉伯語專業入職新華社
當把書本上的語言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時候,我終於真正感受到語言學習的魅力。新的起點,我告誡自己時刻不忘學院"向前一步"的精神,努力當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
秉承家國情懷,不斷開拓國際視野,二外人正在新世紀的大道上竭力前行。
劉宗梅,2016級文化與傳播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考取北京師範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
在二外,最讓我收穫深刻的,是"復語複合"型的培養模式,我們在學習本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接觸到更多元的知識,為未來發展籌備更多的專業實力。同時,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很豐富,我感到,在二外的點滴匯聚成了現在的我。二外給我提供了大而廣的平臺,同學們的關懷、老師們的幫助讓我一步步踏實地為自己的夢想努力,二外永遠都是我的家,是我夢開始的地方。
思維碰撞出的"火花"
從建校辦學至今,二外從未停止過發展的腳步。如今已發展為一所以外語和旅遊為優勢特色學科,文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等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外語類高校,是中國外語、翻譯、旅遊、經貿等人才培養與研究的重要基地,學校現有辦學資源條件不斷提升,為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學校由建校初的13個專業發展到如今的45個,語言類專業突出,已達到26個語種、28個語種專業,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中東歐國家語種和專業基本實現全覆蓋,專業特色明顯,學科特色更趨顯著。現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2個(旅遊管理學科、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4個(外國語言文學、旅遊管理、企業管理、國際貿易);國家級"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5個(英語、日語、阿拉伯語、俄語、旅遊管理)、北京市"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2個(翻譯、財務管理)、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2個(翻譯、旅遊管理)、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日語、阿拉伯語、英語、旅遊管理)、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日語)。
學校堅持以服務國家、首都重大戰略為重點,以新型智庫矩陣建設為支點,以"一帶一路"、中東歐研究為特點,以學術、學者國際化為亮點,完善科研創新平臺,學術創新能力與社會服務能力持續增強。設有12個研究院、實驗室,6個省部級科研基地,7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備案研究中心,1個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哲學社科研究基地、高水平區域與國別研究基地、新型高端智庫三位一體的科研平臺格局。
既是滿育桃李的教學基地,也是實力強勁的科研中心。如今二外的科研發展勢頭良好,近五年國家級項目立項超過60項,省部級項目立項超過150項,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26項,入選國家哲學社科成果文庫成果1部。2018年學校獲批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全國外語類高校中名列第一。
科研成果遍地開花的同時,學校的多項建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4個研究機構進入CTTI智庫索引,1個研究機構位列高校"一帶一路"領域智庫PAI值評分Top5,2個研究機構進入"高校智庫MRPA測評綜合評分Top100",1個研究機構入選"高校智庫MRPA測評資源總效能目錄Top100",助推北二外進入"大學智庫指數Top50"。由北二外主辦的"中國旅遊發展北京對話"、"中巴一帶一路發展智庫論壇"、"萬壽講堂"等高端學術會議產生較大社會反響。編輯出版有《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旅遊導刊》《跨文化研究》,以及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s等學術期刊,其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被評定為語言學類"A刊核心期刊"。
在二外的校園裡迸發出了一次次思維碰撞後出現的"火花",用一項項科研成績證明著二外的成長。同樣,身處其中的學子們也能受到感染與鼓舞,秉承"明德、勤學、求是、競先"的校訓精神,不斷開拓思維,譜寫出屬於自己的青春讚歌!
慶祝佳績放的"禮花"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年初,中國遭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20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大功告成之年;2020年,中國將組建成自己的國家太空站;2020年,中國將首次實施火星探測計劃……疾病和困難沒有阻礙國家前進的步伐,同樣二外也在緊跟國家腳步,為2020年交出了一份成績漂亮的答卷——
二外2020年部分重大成績一覽表
憶過往佳績,不忘初心繼續向前;看今朝輝煌,永不止步奔向未來。2020年,二外取得的一項項成績,在這不平凡的一年中綻放出了絢爛璀璨的"禮花",照耀著未來大步前行的進取之路!
56年砥礪前行,二外將始終牢記時代所賦予的使命,為把學校早日建設成為中國一流、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新型外國語大學而不懈努力奮鬥!
素材來源: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