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省外觀察
shengwaiguancha
1994年,中國、新加坡兩國決定在江蘇省蘇州市建設一個面積達70平方公裡、面向21世紀的新城——蘇州工業園區。經過近20年的發展,蘇州工業園區作為一個現代化的新城,其整體效果得到了國內外專業人士的一致好評。那麼,蘇州工業園區在新城規劃建設方面,到底創造了什麼樣的經驗?有什麼鮮明的特色?對此,曾擔任蘇州工業園區總規劃師的全國建築設計大師、蘇州科技大學教授時匡有頗多思考。
綜合發展是園區規劃的主要特點之一
時匡說,蘇州工業園區結合中國國情和蘇州的實際情況,在從新加坡借鑑、傳承、創新而來的規劃建設理念指導下走出了一條科學規劃、有序建設的典範之路。
蘇州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的特色之一,就是始終堅持綜合發展的理念,完全按照城市功能進行規劃建設,而不是單純的工業開發區模式,這一點從每一輪的規劃定位上可見一斑。
1994年版規劃的概念是建造一個適當的城市格局。當時園區的定位是:以高新技術為先導、現代工業為主體、第三產業和社會公益事業相配套的現代化工業園區。2001年園區規劃修編時,園區定位更加明確為「蘇州市現代的新城區之一」。2007年蘇州市新一輪總體規劃明確:園區是蘇州未來城市的首要發展方向,市域CBD和東部新城。
通過開發區的建設實現城市化的方式在中國是一個普遍現象。以陽澄湖旅遊度假區為例:此區位於陽澄湖南部、蘇州工業園區東北部,三面環湖,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裡。其中,陸域建設用地面積14.53平方公裡,以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為發展目標,打造集旅遊、度假、休閒、餐飲、娛樂、會議、生態居住等多功能於一體、高品質的國際化旅遊景區。而許多地方的開發區由於最初定位時功能考慮過於簡單,普遍存在土地浪費、基礎設施過度超前、公共設施滯後、與原有城市中心區銜接不暢等問題。蘇州工業園區在一開始就走綜合發展之路,絕對是明智之舉。
園區良好城市景觀的構建
吳良鏞先生曾將決定城市環境和舒適性的要素歸為3類:良好的自然環境、優美的人工環境、豐富的文化設施。綜合上述要素,並結合蘇州工業園區的建設經驗來看,構建良好的城市景觀必須在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目標定位的指導下,經過有計劃、有步驟、有特色的建設積累,最終才能做到以點帶面,實現城市景觀質的飛躍。
以金雞湖開放空間為例。金雞湖作為蘇州工業園區的「心臟」,處在城市中心軸線和城市生態軸線的交界處,佔地7.4平方公裡,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湖泊之一。根據園區總體規劃,金雞湖周邊約5平方公裡的地區為環湖公共綠地、高檔住宅區、文體娛樂等用地,金雞湖及環湖綠地將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國際水準的現代化都市湖泊公園。
最初的金雞湖是個名不見經傳的郊野湖蕩,在進行總體規劃時,易道公司和園區管委會提出了在繼承傳統的小尺度古典園林精髓的基礎上,引進西方園林景觀的建築技藝。他們認為,金雞湖應該以開放的胸懷容納大眾,以新的技法和手法展現蘇州的特色和魅力,以水為媒介,將人與環境在一個開闊的天地裡相互連接和融合。(據《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