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下簡稱「博新計劃」)結合國家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基地,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前沿領域,遴選40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國內博士後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3萬元的資助,其中40萬元為博士後日常經費,20萬元為博士後科學基金,3萬元為國際交流經費。
申請人須為2021年度擬進站或新近進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人員,同時應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良好的科研潛質和學術道德。
2.擬進站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須為獲得博士學位3年以內的全日制博士,應屆博士畢業生優先。擬進站的應屆博士畢業生在申報時須已滿足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選定博士後合作導師,並與合作導師擬定初步研究計劃。
3.新近進站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須是2020年3月1日(含)之後進站的人員,且之前未申報過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站前);博士學位獲得時間須為2020年1月1日(含)之後;須依託所在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進行申請,不得變更合作導師。
4.1989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
5.申報項目屬自然科學,涉密項目須脫密。基礎研究主要面向基礎科學、交叉理論以及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應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數字經濟及各領域重大工程技術、共性技術等。
6.申請人的博士後合作導師應為高水平專家,學術造詣深厚,可為申請人提供高水平科研平臺。向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國家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傾斜。
7.留學回國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請本項目(有關人員可關注「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
8.未入選過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計劃、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派出項目、引進項目)。如入選過其他國家級人才計劃,須在申請表格中註明。
9.入選者辦理入站手續時須將人事關係轉入博士後設站單位並保證全脫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申請材料
申請材料包括《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申請書》、身份材料、《博士導師推薦意見表》、《博士後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和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具體填報要求如下:
(1)申請書。申請人登錄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網站「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在線生成(模板見閱讀原文中的附件1),自行生成無效。
(2)《博士導師推薦意見表》和《博士後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在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網站「資料下載」專區或「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下載後上傳掃描件。(模板見閱讀原文中的附件2、3)。
(3)身份材料。已獲得博士學位的申請人須提供博士學位證和畢業證。應屆博士畢業生須提供學生證、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決議書或博士論文預答辯通知書;如無預答辯通知書,可提供學校學位主管部門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關證明。以上材料均提供掃描件。
(4)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請人最高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論文、專著、專利或獎勵等,可以從以上類型材料中任選,但總個數不超過3個。其中:論文提供全文,專著提供目錄和摘要,專利或獎勵提供證書掃描件。
不需提交紙質申請材料。在網上申報開通日期前,可在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網站「資料下載」專區下載相應模板作為填報參考。如通過專家通訊評審,需提交答辯材料,供會議評審使用,相關要求另行通知。
2.提交申請材料
申請人登錄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網站「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按要求填寫相關信息,在線提交至設站單位。
網站連結:
http://jj.chinapostdoctor.org.cn/website/index.html
設站單位的聯繫方式可在「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中自動獲取。申報截止日期前,申請人對已在網上提交的申請數據有修改需求時,需逐級申請駁回。
3.設站單位審核
設站單位博士後工作管理人員登錄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網站「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審核相應文檔,提交至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
管理人員在博士後研究人員申報截止後才能進行網上審核。
1.設站單位對「博新計劃」入選者的資助經費應單獨立帳,專款專用。其中,40萬元的博士後日常經費從「博新計劃」入選者辦理進站手續起按月計發,核發24個月;20萬元的博士後科學基金按照《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規定》第21條的開支範圍列支,不限定各項費用的支出額度;3萬元的國際交流經費用於支付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站期間參加國際會議或與國外相關科研機構開展短期科研合作。
2.資助經費中的日常經費部分應全部用於獲選人員的日常生活費用(含工資、獎金、生活補助及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等),設站單位不得提取管理費。應由單位承擔的社保繳費部分不得從「博新計劃」資助經費中列支。
3.地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設站單位應加強配套投入,對「博新計劃」入選者在科研經費、住房、津貼補助等方面給予經費支持。鼓勵地方和設站單位設立博士後重點支持計劃,吸引更多優秀博士加入博士後人員隊伍。
4.設站單位應在「博新計劃」入選者職稱評定、科研工作條件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並在出站留任、支持職業發展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支持「博新計劃」入選者在站期間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
5.設站單位應與「博新計劃」入選者籤訂科研計劃書,做好績效評價和成果追蹤工作,將創新型科研成果作為考核重點。出站考核合格的,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印發《博士後證書》。
6.「博新計劃」入選者確因科研項目需要延期出站的,設站單位應參照「博新計劃」資助標準,解決好延期期間的經費問題。
7.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定期對設站單位「博新計劃」實施進行考核,重點考核政策配套情況、人員培養成效,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博士後設站單位綜合評估的依據之一。
8.申請進入本單位同一個一級學科且由博士導師繼續擔任博士後合作導師的人員總比例不得超過40%。
2021年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資助工作改進如下。
1.進一步聚焦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
資助領域調整為基礎研究主要面向:基礎科學、交叉研究、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應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數字經濟。
2.進一步聚焦高水平平臺和合作導師
同等條件下,向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傾斜。
3.改革專家評審辦法
將原一輪會議評審改為通訊評審和會議評審兩輪評審,其中會議評審設申請人答辯環節。
4.改進評審指標
突出「高水平平臺、高水平導師、高水平人選」要求,將申請人情況、合作導師、科研平臺、研究領域單獨作為指標項,並按照百分制為各指標項賦值。
2021年2月20日-3月20日,申請人網上提交申請材料。3月21日至30日,設站單位網上審核。
北京科技大學人事處博士後工作辦公室
聯 系 人:李老師,張老師
聯繫電話:8610 62332327,8610 62333650
辦公地點:辦公樓222
電子郵箱:postdoc@ustb.edu.cn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30號,北京科技大學辦公樓222,100083
資訊獲取(微信公眾號):
北京科技大學博士後
北京科技大學人事服務平臺
學校網址:
https://www.ustb.edu.cn/
重要!申報前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通知》全文。來源:北京科技大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