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犯罪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接觸式犯罪持續下降,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續高發,已成為上升最快、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突出犯罪。
資金短缺的網民,被貸款詐騙;
找不到工作的網民,被兼職刷單詐騙;
經常網購的網民,被冒充客服和虛假購物詐騙;
有投資意願的網民,被引誘參與虛假投資理財和網絡賭博;
還有冒充公檢法實施的詐騙案件時有發生,詐騙金額大,危害突出。
//5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防騙指南
///
1、貸款類詐騙
詐騙分子往往以無抵押、無擔保、低利息為噱頭,引誘被害人登錄或下載虛假貸款網站或 APP,然後仿冒正規貸款平臺流程,要求受害人填寫相關個人信息,最後再以交納手續費、保證金為由,騙取被害人轉帳匯款。
防騙提醒:凡是網上貸款需要先交錢的不要相信。
2、刷單類詐騙
詐騙分子在各種QQ群、微信群、招聘網站或簡訊息中發布兼職信息,聲稱招募網絡兼職刷單,以高額佣金為誘餌吸引當事人上鉤,要求事主執行刷單。第一次小額的返利佣金往往會兌現,待當事人刷單金額較大時,就會以系統卡單、錯誤等理由不予退還本金,以達到詐騙的目的。
防騙提醒:凡是網上兼職刷單刷信譽的不要相信。
3、冒充客服退款詐騙
詐騙分子聯繫被害人,謊稱是某購物網站、網絡店鋪或快遞物流的客服,在詳細報出受害人的個人訂單信息後,以能給被害人退款、理賠、退稅等為由,要求受害者點擊釣魚連結、微信公眾號或掃描二維碼等手段,誘騙被害人轉帳匯款。
防騙提醒:凡是退款退稅需要先打錢的不要相信。
4、虛假購物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網絡、簡訊等方式發布廣告,以低價推銷商品、服務,再以「手續費、訂金、預付款」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先付款,待收到錢後,將被害人聯繫方式拉黑或者失聯。
防騙提醒:凡是網絡購物以「手續費、訂金、預付款」等理由要求先付款的不要相信。
5、冒充公檢法類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部門工作人員,稱被害人涉嫌洗錢或涉嫌其他犯罪,要求被害人轉帳銷案。後提供所謂「安全帳戶」,要求被害人匯款,從而實施詐騙。
防騙提醒:凡是自稱公檢法電話要求轉帳的不要相信。
牢記
!
4個「不」
1、不輕易登錄陌生網址連結。
2、不輕易添加陌生QQ微信。
3、不輕易下載陌生APP。
4、不向陌生帳戶轉錢!
來源:武漢反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