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錦龍加盟!一場音樂會看遍傳統文化「十大雅事」

2020-12-19 北京日報客戶端

距離有演出看的日子越來越近了,7月19日,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全新音樂會——國潮雅讀《樂·界》正式建組。國樂演奏家、琵琶收藏家方錦龍,巴揚演奏家吳瓊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藝術家們,將在一場音樂會中呈現「品茗」「撫琴」「酌酒」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大雅事」,該演出預計於10月底與觀眾見面。

巴揚演奏家吳瓊

傳統中國的「十大雅事」在現代社會已經很難全部體會到。在國潮雅讀《樂·界》的音樂會上,這十大雅事將化為《譜香·潛入夢》《聽雨·悟浮生》《蒔花·醉無眠》等十個部分,呈現在舞臺之上。不同雅事將與不同的音樂、舞蹈和戲劇化表演編排在一起,例如在「品茗」的環節中,舞臺上的「窗外」飄蕩著三弦、人聲的配合表現著市井之聲,還有童聲歌謠的音樂,在「窗內」的品茶人則安靜地品味人生。

方錦龍也將加入到這場演出。他一人就會演奏骨笛、琵琶等多種樂器,他特地為這場音樂會帶來兩把五弦琵琶。「其中一個是一位日本琵琶製作大師,用好幾年時間打磨製作的。那是一張唐代風格的琵琶,用的是絲弦」,方錦龍說,除此之外他還會帶著自己製作的五弦琵琶,展現當代樂器的風格。屆時,他不僅是演奏者,還會焚香、做茶。他說,這臺音樂會不會像傳統音樂會一樣,一個節目連著一個節目地演,而是充滿設計。

國樂演奏家、琵琶收藏家方錦龍

這臺音樂會將以中國器樂演奏為主,輔以世界各國的器樂。古琴、笛子、琵琶、古箏、二胡、中阮,以及巴揚、鋼琴、小提琴、手碟等數十種樂器都將呈現特色演奏。多次在《我是歌手》等綜藝節目中擔任伴奏的巴揚演奏家吳瓊也將登臺,用巴揚與中國音樂對話。本場演出總導演李銘佳介紹,「演出中,器樂演員也不止演奏,還有可能表演和演唱,這也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特色。」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韓軒

編輯:高倩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一場音樂會看遍十大雅事,難得一見的「國禮樂器」別錯過
    11月17日,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排練廳裡傳來音樂聲和歌聲,也有舞蹈家翩躚的身影,藝術家們在為國潮雅讀《樂·界》東方音樂會進行聯排。國潮雅讀《樂·界》是東方演藝集團打造的原創音樂會,兼顧中國器樂與世界各國器樂,結合舞蹈、戲劇、聲樂等多種表演形式,用十支曲目呈現撫琴、對弈、品茗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大雅事。國家一級編導李銘佳擔任總導演,青年編劇孫磊擔任文學撰稿,青年作曲家呂埕平擔任音樂總監。
  • 原創編排十大雅事亮相《樂·界》
    原標題:原創編排十大雅事亮相《樂·界》   音樂無國界,天下共知音。國潮雅讀《樂·界》東方音樂會近日在北展劇場上演。笛、簫、古琴、巴揚、鋸琴、打擊樂等中西樂器同臺,用全新的思路展現中國古代的風雅之事。
  • 一曲《樂·界》掀國潮 樂、舞、戲串聯「十大雅事」
    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出品的國潮雅讀《樂·界》——東方音樂會,近日在北展劇場奏響。《樂·界》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2020年重點打造的一臺全部原創、全新形式的音樂會,以中國器樂演奏為主體,輔之以世界各國器樂風格,結合聲樂、舞蹈、戲劇等多種形式,表達古人情懷與文人氣質,掀起餘音繞梁的國潮。
  • 方錦龍和他的朋友們這樣「玩轉」民族音樂...
    9月12日晚,「《紅色中國粵韻飛揚》廣東音樂精品音樂會——喜迎建黨100周年全國巡演(深圳站)」以立足本土、弘揚經典為主旨,將最原汁原味的廣東音樂帶到深圳;9月13日下午16:00,「《眾樂樂》——方錦龍和他的朋友們音樂鑑賞會」,則是一場「破次元壁」的國際化跨界合作,一場漫步在東方與西方、古典與時尚、傳統與科技之間的對話。
  • 專訪國樂藝術家方錦龍:大樂與天地同和
    方錦龍多年以來一直致力於發展中國民樂藝術,以「人本和諧」思想為己任,振興中華經典傳統文化。從他的藝術生涯當中,我們似乎可以感悟到人生的這三重境界——    一、特立獨行:「以無法為有法,惟獨秀於諸家」「我們看『道』這個字,頭腦裡想到,腳就要跟上。」
  • 白居易通樂理,中國也有「三拍子」 國樂大師方錦龍:用音樂解讀傳統...
    映象網訊 (記者 秦雯 陳偉然 文/圖)4月17日下午,第十二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上,國樂大師方錦龍以《我的國,我的樂》為題,分享了多種不為世人所熟知的中國傳統樂器,並向現場觀眾演奏了《憶江南》、《十面埋伏》等國樂經典。
  • 方錦龍:歡樂的「音樂變色龍」
    本來他只是去看看,待到品香過半,方錦龍覺得「被燻得很有感覺」,於是拿起琵琶,隨意地往椅子上一坐,也沒什麼專業的音響,就用手機放了一段《琵琶語》的伴奏,愜意地彈了起來,「就是隨便玩的吧。」方錦龍說。  對於自己的突然「躥紅」,他心裡也在思忖,「近幾年間傳統文化復興,自己才會被關注,要是在前十年,大家都在講流行音樂和西洋音樂,我肯定就沒有市場。」
  • 雲端音樂會來了!宋飛、方錦龍、吳瓊等藝術家隔空合作
    3月20日正值春分,當晚8點,一場由北京民族樂團帶來的《春風》戲曲主題雲端音樂會,將在多個視頻平臺和短視頻平臺播出,宋飛、方錦龍、常靜、吳瓊等多位演奏家和戲曲名家亮相。本場演出是以抗擊疫情歌頌春天為內容、以戲曲為主題的公益性雲端音樂會。著名胡琴演奏家宋飛為抗疫而專門演繹的弦歌《笑迎彩虹》,將迎來線上首演。
  • 順德之夜迎來紅爆網絡的國樂大師方錦龍,圈粉!
    著名國樂藝術家、樂器收藏家、當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方錦龍攜他的朋友—弗拉門戈吉他演奏家段昌武、打擊樂演奏家徐德梁、貝斯演奏家蔡繼文為觀眾奉上一場精彩的國樂盛宴。  據悉,方錦龍老師作為當今國樂界頂流藝術家,從藝40多年、代表國家和各級政府訪問過50多個國家的方錦龍成就卓越,是被譽為「以無法為有法,唯獨秀於諸家」的民族傳統文化守望者。
  • 方錦龍:捨得之間,以民族民間樂器描繪盛世中國
    作為能夠演奏上百種中外樂器的演奏家,方錦龍可能是當下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國樂藝術家之一,他用風趣幽默的一面普及國樂藝術,又用堅守傳統的一面演繹盛世國樂,固守華夏幾千年來的音樂之聲。本期走近國樂大師方錦龍的音樂人生,看他如何在捨得之間訴說國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
  • 琵琶演奏家方錦龍:跨年夜在B站收穫最多「膝蓋」的人
    琵琶演奏家方錦龍處在這場風暴的中心。他在《韻·界》中,現場切換多種傳統民族樂器、外國冷門樂器,和一整個交響樂團「battle」(對決),先後演奏出《十面埋伏》《滄海一聲笑》《火影忍者主題曲》《教父主題曲》等風格迥異的音樂。這一節目播出時,彈幕幾乎填滿屏幕,人們寫下「神仙打架」「請收下我的膝蓋」「媽媽問我為什麼跪著看視頻」。
  • 《國家寶藏》在日本舉辦《國寶音樂會》凝聚東亞文化精粹
    原標題:《國寶音樂會》凝聚東亞文化精粹與榮光   流傳千年清音雅樂再度迴響 李祥霆現場演奏唐代古琴「九霄環佩」   整場音樂會的每一位演奏家出場,都從一件「國家寶藏」開始說起。
  • 古代名門閨秀必學的十大雅事,看看你會幾樣?
    古代名門閨秀必學的十大雅事,看看你會幾樣?文/炎炎談歷史古代封建社會要求女子三從四德,不允許女子從事作官、經商等工作。琴聲,是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修養的體現,女子雙手撫琴,琴聲如高山流水,更顯女子的靈氣。如果大家閨秀不通曉琴藝,會被笑話粗陋。2、棋棋,奕也,古時指圍棋。圍棋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它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體現。它不同於一般的消遣娛樂,它影響和陶冶人的道德觀念、思維方式等等。
  • 「國樂大師」方錦龍與「崑曲王子」張軍東方之巔話國樂
    「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119層觀光廳,做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藝術脫口秀《東方城市之光》,展開了一場關於國樂和城市文化的對談。方錦龍與張軍在合作表演《水墨新調·懶畫眉》琵琶演奏家方錦龍邊彈邊講解崑曲王子張軍在演唱崑曲選段方錦龍和張軍在發展與傳承傳統文化上另闢蹊徑,在各自的專業裡扮演著「破圈者」的角色,方錦龍在網絡走紅後,引來一些爭議。
  • 廣州藝術家用一把五弦琵琶聲動東瀛,廣州文化周世界巡演走進日本
    當地時間10月7日下午,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的「2018廣州文化周•方錦龍國樂世界巡演日本站」《千年絕響 盛唐遺韻》音樂會,在日本大阪府吹田文化會館舉行。容納600多名觀眾的日本一流專業音樂廳內座無虛席,觀眾全部著正裝隆重出席,他們以有禮、有力的掌聲和讚嘆表達了對中國民族音樂以及方錦龍的喜愛。
  • 專訪方錦龍:大家喜歡我,因為我的東西比較俗
    「彈臉」是方錦龍在B站跨年晚會上的一個「梗」。半年多前播出的這臺晚會,至今餘波未散。作為主打「年輕人文化」的B站代表作,這臺晚會上最「出圈」的表演,恰恰是已經奔六、一頭銀髮的方錦龍所奉獻的。我就琢磨著要用生動的方式,把這些能為大家帶來快樂的傳統文化精華提煉出來,邊講邊演,寓「樂」(音樂)於樂,讓觀眾在笑聲中接受傳統文化薰陶。音樂的「樂」,也是快樂的「樂」。現在大家的工作節奏這麼快,壓力也挺大,能讓音樂為人們帶來快樂,我認為很有意義。我的音樂脫口秀會用到很多方言元素,其實也是提醒大家,注重方言,注意不要讓文化斷層。
  • 用鋸子拉出《漁光曲》 方錦龍玩盡古今樂器
    信息時報記者 朱元斌 攝信息時報訊 (記者 謝奕娟) 國樂大師方錦龍前晚攜「芳華十八」組合在星海音樂廳上演「天籟禪意,東方錦龍」音樂會,一夜玩遍世界各地上下幾千年的十多種樂器,令觀眾擊節稱奇。巧舌如簧的「音樂玩家」演出一開始,方錦龍就要求工作人員關掉舞臺上的燈光,在漆黑中,以幾件簡單的樂器營造出海風、浪濤、雷聲等自然的聲效,讓觀眾猶如身臨其境。
  • 《國樂飄香》經典十大名曲音樂會舉辦
    10月14日,中國歌劇舞劇院《國樂飄香》經典十大名曲音樂會在北京喜劇院舉辦。熟悉的曲目、精彩的演奏,帶領現場觀眾共同領略中華國樂之美。  音樂會上,中國歌劇舞劇院為觀眾精心挑選了《將軍令》《廣陵散》《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陽關三疊》《月兒高》《鷓鵠飛》《梅花三弄》《夜深沉》《十面埋伏》十首聞名遐邇的經典民樂。
  • 你的2021第一場音樂會,必須「燃翻天」!
    2021你的第一場音樂會 必須燃到爆炸! 火遍全球的《Victory》,作為經典的史詩級音樂,沒有人唱卻勝似有千萬人在唱,就算單曲循環幾十遍,還是能感受到那洶湧澎湃的氣勢和勢不可擋的銳氣
  • 香道:古代十大雅事之首
    香道文化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距6000多年以前),燃燒帶有香味的植物,來告祭天地鬼神。1000多年以後,除了祭祀使用以外,逐漸應用於日常薰香。是古代皇族、貴族士大夫以及文人雅士最重要的修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