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查獲涉嫌虛假珠寶鑑定證書及半成品40多萬張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信息

深圳查獲涉嫌虛假珠寶鑑定證書及半成品40多萬張
2016-07-18 15:44:06來源:中國質量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2016年07月18日 15:44 來源:中國質量報

參與互動 

  □ 李梓琴 本報記者 傅江平

  近日,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羅湖局依法查處涉嫌違法珠寶檢測機構6家,查獲涉嫌虛假珠寶鑑定證書成品件21000張,半成品件458000餘張和一批生產工具,並對6名當事人進行了立案調查。

  據羅湖局執法人員介紹,羅湖區水貝珠寶市場有個別機構開展非法檢測活動,對黃金、白銀、珠寶玉石進行非法質量檢測或認證,並提供虛假鑑定證書或報告。虛假證書在國內各旅遊景點或國內部分大型超市珠寶專櫃很有市場,其發貨渠道主要也是流向國內旅遊熱點城市和部分旅遊市場。

  記者了解到,檢測機構出具一份真實有效鑑定證書需要按規定進行檢測,其成本約在幾十至幾百元之間,而不經正規檢測程序就可以出具的虛假鑑定證書其工本費僅需幾分錢,其對外批發價大約為1.5至2元左右,利潤驚人。在一家名為中國國檢集團的檢測機構,當事人生產的鑑定證書上除CMA認證標誌合法外,其他3項認證標誌無法提供有效證明文件,其鑑定者及審核者也未在檢測機構現場出現,其籤名疑為假冒,當事人的行為構成偽造和冒用認證標誌的違法行為,極大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集聚了全國眾多珠寶品牌的深圳,近年來的珠寶行業發展勢頭迅猛。《2015年深圳珠寶行業白皮書》透露,深圳珠寶業年均製造加工總值約1500億元,批發、零售貿易額達34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珠寶首飾製造交易中心、物料採購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此外,2015年深圳黃金、鉑金的製造加工量,佔上海黃金交易所實物銷售量首飾用金的約90%;製造的珠寶首飾成品鑽的用量,佔上海鑽石交易所成品鑽石一般貿易進口量的約90%。然而,總量領先全國的表面風光背後卻暗藏危機,除了存在產能過剩、融資難等問題,假冒偽劣現象的普遍存在為珠寶行業創新和轉型帶來了阻礙。

  今年5月底至6月初,深圳羅湖警方聯同多地公安機關,出動警力120多人,成功開展了深圳葉某等涉嫌假冒註冊商標案集群戰役收網行動,查獲假品牌珠寶340餘件。搗毀了5個生產、銷售卡地亞、梵克雅寶、蒂芙尼、寶格麗珠寶商品的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涉案金額約為5200萬元。4月,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羅湖局在東門寶華樓購物中心查獲了假冒名牌珠寶5萬多件。

  事實上,深圳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持續已久。記者了解到,過去一年,深圳市除了在珠寶行業積極打擊假冒偽劣產品,還圍繞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食品藥品、建築材料、汽車配件、手機、兒童日用品等重點商品,部署開展專項執法行動,深入開展中國製造及海外形象維護「清風」行動,推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工作和跨區域打假合作機制,使得全市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取得新成效。據悉,2015年以來,深圳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21935人次,檢查企業103021家次,各行政執法部門共查辦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7323宗,涉案貨值約15億元,行政執法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356宗。

  「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是李克強總理在今年5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的,目的是更好滿足群眾消費升級。會議同時決定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嚴打假冒偽劣,這表明了打擊假冒偽劣並不是某一個地區的事情,而是全國性的事情。深圳市副市長陳彪指出,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做好消費維權工作,對加快供給側改革、培育深圳經濟發展新動能意義十分重大。下一步深圳將不斷完善打假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更好地發揮政府在消費維權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改進維權工作,打造品質消費,促進消費升級。

相關焦點

  • 珠寶鑑定的貓膩真不少
    深圳商報記者 解冰 購買珠寶水有多深?除了在購買時要慧眼識珠,鑑定證書裡面的貓膩其實也不少。近日,羅湖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稱在轄區水貝珠寶市場有個別機構開展非法檢測活動,對黃金、白銀、珠寶玉石進行非法質量檢測或認證,並提供虛假鑑定證書或報告。
  • 珠寶鑑定機構未見實物就出證 假鑑定證書每張不到5元
    在魚龍混雜的珠寶玉石市場上,一張張鑑定證書幾乎是普通消費者衡量真假的唯一途徑。但這些由檢測機構出具的,標註著珠寶材質質量的,不得翻印、塗改無效的珠寶鑑定證書,同樣存在著造假的可能。記者調查發現,在最大國內珠寶集散地——「中國珠寶第一村」水貝,一張看似嚴謹權威的珠寶鑑定證書,沒有經過任何檢測就蓋著鋼印出世了。
  • 珠寶鑑定機構未見實物就出證 要什麼鑑定結果就印什麼
    在魚龍混雜的珠寶玉石市場上,一張張鑑定證書幾乎是普通消費者衡量真假的唯一途徑。但這些由檢測機構出具的,標註著珠寶材質質量的,不得翻印、塗改無效的珠寶鑑定證書,同樣存在著造假的可能。  記者調查發現,在最大國內珠寶集散地——「中國珠寶第一村」水貝,一張看似嚴謹權威的珠寶鑑定證書,沒有經過任何檢測就蓋著鋼印出世了。
  • 鑑定和田玉為「翡翠(A貨)」?珠寶鑑定機構看照片就出證,不到5元一張
    在魚龍混雜的珠寶玉石市場上,一張張鑑定證書幾乎是普通消費者衡量真假的唯一途徑。但這些由檢測機構出具的,標註著珠寶材質質量的,不得翻印、塗改無效的珠寶鑑定證書,同樣存在著造假的可能。記者調查發現,在最大國內珠寶集散地——「中國珠寶第一村」水貝,一張看似嚴謹權威的珠寶鑑定證書,沒有經過任何檢測就蓋著鋼印出世了。
  • 珠寶鑑定師:假證書層出不窮 肉眼識別並不難
    無獨有偶,羅湖市場監管局前不久在對羅湖水貝珠寶市場進行突擊檢查時,便在6個涉嫌非法檢測的窩點中發現涉嫌虛假鑑定證書成品件2.1萬張,半成品件45.8萬餘張,並對6人進行立案調查。那麼,什麼樣的鑑定機構才是專業權威的?通過哪些基本要件可以確定一張鑑定證書是否合法有效?
  • 證書幾分鐘就能出一張?珠寶鑑定機構也需要鑑定
    珠寶交易,人們最看重真假。但珠寶鑑定證書同樣存在造假可能。據新京報報導,在最大國內珠寶集散地——「中國珠寶第一村」水貝,一張看似嚴謹權威的珠寶鑑定證書,沒有經過任何檢測就蓋著鋼印出世了。業內人士直言,有些珠寶鑑定就是印給消費者看的,商家要什麼檢驗結論就印什麼結論。
  • 珠寶熵變|珠寶鑑定證書「亂」來,怎麼辦?!
    然而,各種證書亂象層出不窮,近日有媒體報導「南昌三家珠寶鑑定機構證書造假」一事,將珠寶鑑定機構推向了風口浪尖,行業亂象暴露無遺,也引發了消費者的信任危機。作為官方授權的鑑定機構,出具的證書具有法律效應,三家檢測機構為了迎合商家,違規開出了999.9‰的鑑定證書,有悖於作為鑑定機構該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辜負了消費者的信任!
  • 珠寶鑑定機構也需要「鑑定」
    車橫珠寶交易,人們最看重真假,但珠寶鑑定證書同樣存在造假可能。據報導,在國內最大珠寶集散地——「中國珠寶第一村」水貝,一張看似嚴謹權威的珠寶鑑定證書,沒有經過任何檢測就蓋著鋼印出世了。業內人士直言,有些珠寶鑑定就是印給消費者看的,商家要什麼檢驗結論就印什麼結論。還有的不具備資質的鑑定機構批量售賣虛假證書,幾分鐘就能出一張。證書造假不是珠寶鑑定行業特有現象,但水貝珠寶市場濫發證書亂象還是讓人錯愕不已。
  • 珠寶鑑定機構也需要鑑定
    珠寶交易,人們最看重真假。但珠寶鑑定證書同樣存在造假可能。據新京報報導,在最大國內珠寶集散地——「中國珠寶第一村」水貝,一張看似嚴謹權威的珠寶鑑定證書,沒有經過任何檢測就蓋著鋼印出世了。業內人士直言,有些珠寶鑑定就是印給消費者看的,商家要什麼檢驗結論就印什麼結論。還有的不具備資質的鑑定機構批量售賣虛假證書,幾分鐘就能出一張。
  • 深圳水貝村,假珠寶和假鑑定證書!
    在國內最大的珠寶集散之地,中國珠寶第一村——水貝村,其竟然出現了一些假的珠寶鑑定證書,其沒有經過檢測想怎麼證明就怎麼證明,因此假珠寶的鑑定證書也是一摞一摞的堆著。我們的珠寶鑑定,已然是這麼水了嗎?簡直讓人心驚膽戰!
  • 珠寶鑑定亂象:有「定製」鑑定證書 就是印給消費者看的
    據新京報報導,記者日前暗訪發現,在國內最大珠寶集散地——深圳「中國珠寶第一村」水貝,一張看似嚴謹權威的珠寶鑑定證書,沒有經過任何檢測就蓋著鋼印出世了。業內人士直言,有些珠寶鑑定就是印給消費者看的,商家要什麼檢驗結論就印什麼結論。珠寶鑑定亂象由來已久。
  • 送檢網購珠寶現「套牌」證書 珠寶被「拋光」整容
    本周二,在被送檢廣地珠寶檢測中心的網購珠寶中發現了貨不對板的情況。廣大市民在享受網上「血拼」珠寶的快捷、便利、便宜等優點的同時,也要謹防以次充好、證書造假、貨不對板、投訴無門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深圳羅湖市場監管局不久前也在對羅湖水貝珠寶市場進行檢查,發現涉嫌虛假鑑定證書成品件2.1萬張。
  • 珠寶鑑定證書花1.5元可買到?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陳穎 珠寶鑑定證書被譽為珠寶的身份證,不少消費者已逐漸形成向商家索取鑑定證書的習慣,以判斷所買珠寶是否天然。但業內人士透露,消費者就算有索取鑑定證書的習慣,也還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因為珠寶鑑定行業本身和珠寶行業一樣,也存在一些比較混亂的問題。
  • 怎麼辨別珠寶鑑定證書真偽
    摘要 眼力不夠的普通買家可以藉助鑑定證書來判斷珠寶品質。但是鑑定證書只能幫助你更準確地了解產品的物理化學特性,珠寶玉石本身的美和價值還是要自己來把握。
  • 中準數據:珠寶鑑定證書造假手段多,有效防偽才能打擊假冒
    在2019年被舉報後,現場查獲假冒品牌珠寶首飾成品2000餘件,以及半成品、假冒品牌包裝盒、假冒品牌證書2萬餘套。很多人都知道,證書是鑑定珠寶首飾真偽的標準,證書一旦被偽造,消費者就很難辨別珠寶的真偽。
  • 珠寶鑑定機構資質良萎不齊,證書兩三塊即可開具?
    我們知道,黃金首飾,珠寶什麼的,很多人都是非常的喜歡,但是呢,這裡面的假貨也是非常的多,但是呢,如果要是有一份鑑定書呢,人們就會安心多了,但是呢,有時候,一些證書呢,卻往往也是假貨!深圳的一旅行團參加了零元團,在珠海的一個玉器店卻是遭到了強制性的消費,雖然店家但是出具了所謂的鑑定證書,但是呢,團友們再次回深圳找機構鑑定的時候,就發現這些玉器基本上都是假貨其中有位女子回答道,她花了9999塊買了三寶,在店裡面的時候,銷售員稱這套三寶本來價值一百萬的,但是現在打折,只要9999就能帶走,還拿出了鑑定書,
  • 珠寶鑑定新騙局 假證書假網站害人不淺
    此外,安先生還介紹,老太太買蜜蠟時附帶的「北大寶石鑑定中心證書」也是偽造的。假的證書除了上面珠寶的圖片看起來比較模糊外,掃描這些證書上的二維碼跳出的網站也和官網上顯示的不同。安先生向北青報記者提供了真假兩種「北大寶石鑑定中心證書」。其中,掃描真正證書上的二維碼,頁面直接進入北大寶石鑑定中心官網,連結顯示證書詳情以及被查詢次數。
  • 珠寶玉石鑑定證書查詢真偽
    消費者購買珠寶玉石時,商家都會附帶一張國家權威機構出具的珠寶玉石鑑定證書,這張證書相當於就是珠寶玉石的「身份證」。但如今市場上珠寶玉石鑑定證書也有假,消費者購買時要了解珠寶玉石鑑定證書查詢真偽的方法。
  • 「不見貨就出證」,珠寶鑑定機構不帶這麼「玩」的
    全文1296字,閱讀約需2.5分鐘 據報導,記者日前暗訪發現,在國內最大珠寶集散地——深圳「中國珠寶第一村」水貝,一張看似嚴謹權威的珠寶鑑定證書,沒有經過任何檢測就蓋著鋼印出世了。業內人士直言,有些珠寶鑑定就是印給消費者看的,商家要什麼檢驗結論就印什麼結論。▲中首協珠寶玉石鑑定中心(深圳),記者只提供了寶石照片,該機構即可出證書,並按照記者要求,將和田玉鑑定成石英巖。圖/新京報網珠寶鑑定亂象由來已久。
  • 不法商販珠寶展提供虛假鑑定證書 檢測中心被坑
    上周三,本報報導了李女士在馬甸的珠寶展上買到人工合成寶石一事。中工商聯珠寶檢測中心的鑑定師董振慶給本報打來熱線電話說,不法商販在珠寶展上提供的鑑定證書是假的,並不是他們中心出具的。董振慶說,面對各種假的珠寶鑑定證書,他們也很無奈,希望有關部門能徹底整治規範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