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臺資企業在A股成功借殼上市的公司華映科技控制權易主?

2020-12-22 OFweek維科網

近日,上市公司華映科控出現了經營危機。據A股上市公司華映科技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與其百分之百控股之子公司中華映管(百慕達) 股份有限公司均發生債務無法清償的情況,將可能對華映科技產生重大影響,甚至直接使得公司的控制權易主。由於大股東的危機而被拖累,華映科技近日鴨梨山大。

據公告,與中華映管往來的銀行將可以依據授信合作宣告華映管違約,這將會使得所有的未到期債務變成需要立即償還,將會進一步加劇中華映管的資金缺口。同時,由於資金鍊的斷裂,中華映管的運營可能也將停擺,公司面臨停業的風險。雖然,中華映管仍有可能通過改變運營模式來繼續運營,但無疑未來已經充滿著變數。大股東運營出現問題,將會嚴重拖累在A股上市的華映科技。

具體來看,中華映管對於華映科技的影響主要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由於中華映管的債務出現違約,目前所持有的華映科技公司的股票很可能出現易主。截至目前,華映管共持有華映科技約7.29億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26.37%,是華映科技的第一大股東,也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不過,中華映管的持股幾乎已經全部進行質押,而這些質押的股份可能即將面臨平倉的風險,導致華映科技的大股東和控制權發生變更,從而使得公司未來的運營出現動蕩。

華映科技第三季度財報

華映科技發布2018年三季報,公司2018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36.36億元,同比增長5.55%;光學光電子行業已披露三季報個股的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26.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1億元,同比下降355.68%,光學光電子行業已披露三季報個股的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27.50%;公司每股收益為-0.17元。

公司表示,公司子公司福建華佳彩有限公司受產品調整、產線切換及客戶認證期較長等因素影響導致產能稼動率較低、單位生產成本較高,本期提列資產減值損失較上期增加;為適應市場需求,加快新品研發,公司本年度研發投入較上期增加;此外,受匯率波動影響,本期公司及子公司匯兌損失較上期增加。

2017年第三季度公司(本部)吸收合併福建華映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上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13億元,本報告期無此項收益。 2018年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主要會計報表項目、財務指標發生重大變動的情況及原因以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為準。

關於華映科技

華映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科技或公司)是首家臺資企業在A股成功借殼上市的公司,前身是閩東電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00536。2010年1月,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非公開發行5.56億股股份,重組後控股股東變更為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同股份有限公司(皆為臺灣上市公司)。

相關焦點

  • 山鼎設計易主 華圖教育借殼上市或將圓夢
    原標題:山鼎設計易主,華圖教育上市夢將圓 來源:新京報11月26日下午,山鼎設計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已經變更。記者 閻俠11月26日下午,山鼎設計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已經變更。
  • 華映科技業績大跌 原實控人宣告破產致公司「雪上加霜」
    此前,公司接獲中華映管通知,2018年度財務報告顯示其淨值為負數,根據中國臺灣地區相關法規規定,中華映管股票已於2019年5月13日終止上市。據華映科技半年報顯示,截至2019上半年末,中華映管的100%控股公司華映百慕達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為7.29億股,佔公司股份的26.37%。
  • A股迎首家新媒體獨角獸!新浪旗下公司成功借殼,妖氣衝天的ST慧球竟...
    近期,被否掉的重組項目不少,但歷經十年重組磨難的ST慧球,重組上市案卻幸運地通過了,讓這家命運多舛的上市公司終於迎來了新的生機。8月8日晚,ST慧球發布公告稱,公司吸收合併北京天下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下秀」)暨關聯交易獲得證監會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有條件通過,公司股票自8月9日開市起復牌。
  • 樂仕堡協議「奪控制權」 收購新三板康盛偉業為借殼?
    挖貝網訊 3月3日消息,康盛偉業(830991)三位股東籤訂《一致行動人協議》致使公司易主,原公司實際控制人李立新董事長昨日宣布辭職。樂仕堡協議」奪控制權」 收購新三板康盛偉業為借殼?(挖貝網配圖wabei.cn)「三劍客」入股籤協議「奪控制權」趙燕京、李東、張健三人分別從去年底至今年2月22日分別購入康盛偉業股份,隨後2月24日,三人籤訂了《一致行動人協議》。協議籤訂後,三人共計持有公司32%股份,超過了李立新夫婦共計持有的29.14%股份,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 斯爾邦擬110億借殼丹化科技 繆漢根夫婦兩度A股拿殼
    交易完成後,盛虹石化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繆漢根、朱紅梅夫婦將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自2018年8月份成功取得東方市場控制權後,這已經是繆漢根、朱紅梅夫婦近一年內第二次在A股市場拿殼。
  • 又一個創始人要放棄控制權 新綸科技將易主銀川國資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又一個創始人要放棄控制權 新綸科技將易主銀川國資 記者 閻俠11月13日,新綸科技或將易主的消息披露後,上市公司的股價當日以1.5%的漲幅收盤新綸科技主營業務包括電子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光電顯示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實驗室&淨化系統、超淨產品、電子材料構件、智能模塑等,致力成為新材料產業的領跑者及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 山水文化控制權頻繁易主 這次又要「改頭換面」
    控制權變更史上市以來,公司曾多次換新東家,穿梭於不同的接盤方手中。2001年,公司最早的第一大股東太原市財政局宣布由東莞金正數碼接棒第一大股東,這是山水文化(彼時的天龍集團)發生的第一次控制權變更。此後的幾年內,公司簡稱在ST天龍、*ST天龍等之間變更,控制權也隨之經歷了五次易主。
  • 證券法:「借殼」概念,和「上市公司收購」概念界定
    「借殼」概念 首先,區分借殼的前提,「實質意義的借殼」「監管意義的借殼」。實質意義的借殼,是從商業實質來說,構成要件:一是,借殼方(收購方)獲得殼公司(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二是,借殼方(收購方)將自己的資產置入殼公司(資產置入)。其次,監管意義的借殼,就是《上市公司 重大資產重組辦法》首次把「監管意義」的借殼說成:「重組上市」,並制定了重組上市的標準。
  • 2020年A股誰先悸動?7家上市公司控制權「閃變」
    景旺電子強調,由於是部分一致行動人不再續籤,所以此次控制權變更不涉及各位股東各自持股數的增減。耐人尋味的是,上述公告的第二天(1月7日)正是景旺電子的解禁日,其即將有4.57億股首發限售股流通上市,涉及的對象正是公司三方股東景鴻永泰、智創投資、恆鑫投資。
  • 獵雲早報:韻達借殼新海股份A股上市;消息稱愛奇藝明年IPO;噠噠英語...
    韻達借殼新海股份A股上市 快遞業資本追逐加速韻達借殼上市之路再度向前推進。完成與新海股份的資產置換後,韻達董事長聶騰雲夫婦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昨日,被韻達借殼的新海股份公告稱,擬置出全部資產及負債與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全體股東持有的韻達貨運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這意味著,韻達的借殼上市計劃再一次向前推進。股權置換完成後,韻達的實際控制人聶騰雲和陳立英夫婦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並與一致行動人共同持有公司 69.97%的股份。
  • 黃汪的資本局:五年終成真 華米「侵入」A股 億通科技大漲20%
    由於長期在美股價不振,市場分析指出,此次華米控股億通科技,意在借殼回A股上市。  1月5日晚間,億通科技發布公告,公司股東王振洪將其所持億通科技9077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29.99%)轉讓給安徽順源芯科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安徽順源」),股份轉讓完成交割後,安徽順源成為億通科技的控股股東,黃汪將成為億通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 A股上市公司頻繁涉足股權轉讓 相關概念股可掘金
    開年上市公司股權轉讓加速 2月5日,達意隆發布公告,公司日前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杜力的通知,公司控股股東深圳樂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鳳凰財鑫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正籌劃股份轉讓事宜,且該事項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更。
  • 華米欲借殼回A股?斥資9.6億收購億通科技30%股份,去小米化「陣痛...
    交割完成後,安徽順源成為億通科技的控股股東,黃汪將成為億通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安徽順源的控制主體為華米科技,華米科技主要從事智能可穿戴設備研發工作。此舉被業內解讀為華米科技欲借殼實現回A上市。 正經歷「去小米化」陣痛的華米科技,近年來營收、淨利增速動力不足。登陸紐交所三年,股價和市值未有起色,借殼回A或成華米科技突破發展瓶頸的「救命稻草」。
  • 華映被投企業斬獲36氪大獎,熊向東:期待與優秀企業同行
    近日,36氪2020年「新經濟之王最具競爭力企業TOP100」、「新經濟之王500強公司」評選於WISE2020「新經濟之王·崛起與回歸」年度大會上重磅發布。華映資本被投企業斬獲多項年度獎項,華映資本創始管理人熊向東對所有獲獎企業表示祝賀,並期待與更多優秀企業攜手同行。
  • 什麼是借殼上市?企業借殼上市的3大理由,最後1條投資者要謹記!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叫做借殼上市。所謂的借殼上市,其實就是指,一家私營企業,通過將資金注入一家市值比較低的上市公司後,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權。之後,利用這個上市公司,讓母公司的資產也得以上市。那麼,既然有資金注入其他公司,為什麼不自己上市,而是選擇借殼呢?一般企業借殼上市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就是為了避免股權稀釋。
  • 臺資企業"華建電子""華鉅科技"相繼落戶汕頭
    在汕頭市龍湖區龍新工業區龍新五街有一座漂亮的廠房,裡面是兩家「兄弟企業」———「大哥」汕頭經濟特區華建電子有限公司和「小弟」汕頭華鉅科技有限公司,去年這兩家臺資企業的總產值接近人民幣5.5億元。華鉅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晶片電感」目前產量約佔世界市場的25%,位居全球第三位。    在汕頭創業的臺商大多從事傳統產業,但臺商弄起高科技來也毫不遜色。
  • 香港聯交所將收緊借殼上市規定 上市公司易手後3年內不得出售業務
    周五,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將修訂有關借殼上市活動的規定,新規將於10月1日生效。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就有關借殼上市、持續上市準則及其他《上市規則》條文修訂的諮詢文件刊發諮詢總結。
  • 新光集團成功借殼上市 A股再添一家義烏公司
    周曉光致辭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蔣守洋今天上午9點25分,義烏市副市長王新鋒和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等四人一同敲響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寶鍾」」,新光圓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重組更名掛牌上市。這「新光圓成」前身為馬鞍山方圓迴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迴轉支承生產企業之一。安徽省民營企業百強,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銷售網絡覆蓋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並批量出口加拿大、美國、日本等國家。近年來,受經濟增長趨緩,行業結構調整、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迴轉支承市場需求疲軟,公司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困難和壓力。
  • 四川首家臺資財險企業--國泰產險落地成都
    籤約儀式   5月28日,作為落戶成都的首家臺資財產保險企業——國泰產險四川分公司正式在成都宣告開業。記者從現場了解到,臺灣地區世界500強企業的國泰金融集團旗下的臺灣國泰人壽和臺灣國泰世紀產險合資創建的國泰產險在成都宣布,國泰產險四川分公司的落地是公司向中西部地區實施戰略發展的開端,除傳統產險業務外,國泰產險更將為本地引入藝術品保險、展覽會責任保險等特色產品服務。
  • 借殼上市是什麼意思 借殼上市股票一定漲嗎?
    近年來,借殼上市使得一些本來無法上市,或很難上市的股市圓了上市的夢,特別在美國上市想要回歸A股市場的一些公司。那麼,借殼上市股票一定漲嗎?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相關的信息吧。借殼上市股票會漲嗎借殼上市是指一家私人公司通過把資產注入一家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